网球自动捡球机设计[含2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全套打包]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973971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6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06-07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含24张CAD图纸和说明书 全套打包
网球自动捡球机设计
含全套CAD图纸
全套CAD图纸
网球捡球机设计
网球自动捡球机
设计网球自动捡球机
- 资源描述:
-
【温馨提示】 购买原稿文件请充值后自助下载。
以下预览截图到的都有源文件,图纸是CAD,文档是WORD,下载后即可获得。
预览截图请勿抄袭,原稿文件完整清晰,无水印,可编辑。
有疑问可以咨询QQ:414951605或1304139763
摘 要
随着网球运动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球爱好者开始投身于网球锻炼中来,而在网球训练时,网球的使用量非常大,频繁捡起随机散落在很大范围内的网球是一件耗时耗力的工作,且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专业网球运动员一样拥有属于自己的球童,因此高效的自动捡球机会为训练者们提供便利,节省时间。本课题研究目的在于设计一款网球自动捡球机,使其具有高效和不遗漏的特点,并尽可能解决卡球、伤球的问题。本次设计完成了捡球机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零部件的设计计算和分析,以及三维图和二维图纸的绘制,最终完成了网球自动捡球机的整体机构的设计。
关键词:捡球机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opularization of tennis,a growing number of tennis enthusiasts begin to come into tennis exercise。And in the tennis training,the usage of tennis ball is very large,it’s a time-consuming and effort-consuming work to frequently pick up the tennis balls which are scattered in a wide range,but not everyone could have their own caddie just like the professional tennis players,so high-efficiency automatic tennis ball pick-up machine will provide convenience for the trainers,and save time。The main purpose of the topic is to design a kind of automatic tennis ball pick-up machine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not missing,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ball stuck and damage。This topic deals with kinematic precept design,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components and parts,and three-dimensional diagram and two-dimensional drawing,finally finish design of the automatic tennis ball pick-up machine。
Keys:Agency to pick up the ball;Driving system;Control system
目 录
1 绪论 1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3本章小结 4
2 总体方案设计 5
2.1设计要求 5
2.2关键问题 5
2.3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5
2.4整体方案三维图 7
2.5本章小结 8
3 机械结构及零部件的设计与校核 9
3.1捡球篮的尺寸 9
3.2捡球机行走速度的计算 10
3.3同步带的设计 11
3.4球道的设计 12
3.5捡球机同步带电机的选择 13
3.6同步带轴的设计与校核 15
3.6.1求轴上的功率、转速和转矩 15
3.6.2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16
3.6.3轴的结构设计 16
3.6.4计算轴上的载荷 18
3.6.5按照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19
3.7车轮的选择 19
3.8驱动原动机的选择 19
3.9车轮轴的设计与校核 21
3.9.1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21
3.9.2轴的结构设计 21
3.9.3轴的校核 22
3.10本章小结 23
4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24
4.1行进方案的确定 24
4.2 单片机的选用 24
4.3本章小结 25
总结与展望 26
总结 26
展望 26
参考文献 27
致谢 29
1 绪论
1.1课题的研究背景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2014年发布的服务机器人研究报告,2013年个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的销量在全球范围内大约为四百万台,相比2012年同比增长28%,粗略统计市场规模约为17亿美元,据估计,未来2014到2017年之间将会有3100万台个人服务机器人售出[1]。这也就意味着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将会有持续而强劲的增长,服务机器人将越来越多的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当中。
根据中国网球协会官方最新数据统计,到2008 年,凭借着郑洁温网杀入四强和李娜的奥运会四强,国人网球热情空前高涨。据统计,目前中国网球人口现已经突破900 万。而随着李娜在法网和澳网夺冠,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TA,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官网甚至认为,李娜的大满贯冠军将为中国增加3亿网球人口[2]。

























- 内容简介:
-
无线可移动机械臂摘要最近几年,随着无线应用的广泛使用,对一个能够轻松连接远距离数据传输设备无需电缆的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篇论文讲述了无线可移动机械臂的发展状况。这是一个能做到捡起、放下运算并可以用无线PS2手柄控制的可移动机器人。它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进行一定距离的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这种机器人的开发基于Arduino Mega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将无线控制器与可移动机械臂连接起来。为了了解机械臂的表现,我们分析了机械臂的速度、行程以及承载能力。最终,这个机器人的原型有望解决一些像放置或拿起远离使用者的物体以及以最快速简单的方式放置或拿起有危险的物体的问题。1.引言如今,机器人取代人类广泛地被整合到工作任务中,尤其是在反复作业中。总体来说机器人学可以分为两类: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这样定义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目前移动机器人被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办公,军事任务,医院手术,危险的环境和农业1。除此之外,工人们在捡起和放置一些可能对他们有影响的东西时会有一些困难。例如,一些人类不能触摸的化学药品,军事上拆出炸弹时需要机器人来取放炸弹,用户在坐着的时候需要机器人来帮忙取放物品等。因此,一些机器人可以取代人类来做一些工作。无线控制的机器人可以保证其远离用户工作。例如,过去的无线电自主导航机器人项目就跟这个项目类似2。这个机器人在物理上适合无线电工作。除了无线电控制之外,蓝牙也是一个无线传输控制机器人的可用平台3。机器人的动作通过蓝牙连接远程控制。对这个项目来说,这个机器人在各个方向(前,后,左,右)都能实现运动。2.机械臂的定义机械臂是通常一种可编程的,跟人的手臂有着相似功能的拟人机操作手。这样一个操纵器的连接部分由一些允许回转运动(例如在一个铰链式机器人中)或者平移(线性)运动的接头组成4。操纵器的连接部分可以形成一个运动链5。操纵器运动链起作用的一端被称为末端执行器,它与人手类似。末端执行器被设计用来完成想要完成的任务,例如:焊接,夹紧,旋转等,这取决于应用。机械臂可以自动或者被人工控制来高精度的完成一系列任务。机械臂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以动的(例如,带轮子的),可以应用在工业领域,也可以家庭服务。无线可移动机器人也已经发展了好多年6。3.研究方法3.1项目概览在这个项目中,软硬件相结合会使系统变得可靠。Arduino Mega会成为机器人的接口,无线PS2手柄会控制机器人的运动。项目概览如图1所示:3.2系统架构表1列出了无线可移动机械手臂的项目规范。制作这个规范的主要目的是列出这个项目的一些重要部分和确保这个项目可行并且适合在市场上使用。3.3机械设计图2列举了一些机器人的设计,有(a)主体结构手臂机器人,(b)手臂机器人设计,(c)移动搬运手臂机器人。机械手臂主要有基座、肩膀、肘部、腕部和爪子等五部分组成。对机械手来说,像支架、U型架等伺服机构被用来放置马达的,都是用铝来制作的,因为铝很轻。爪子部分也是用铝做的,因为它和机械手主体框架结构相似。正如图2(c)所示,移动机器人的外形尺寸为:长28cm,宽15.5cm,高8.5cm。移动机械手臂的主要材料是亚克力板,因为它易成型,价格低,坚固并能够承受马达的重量和运转。3.4电路设计图3(a)是使用Protens模拟的马达驱动移动机器人的电路设计,图3(b)表示通过使用PCB巫师软件,每一个电子元件都被特定安排来为Arduino Mega创造空间。3.5软件研发软件是一套程序、规程、算法和与数据处理系统相关的文档。在这个案例中需要软件来完成项目的任务。Arduino集成开发环境:Arduino硬件使用一种与C+相似、只有轻微的简化和修改的线基语言和一种过程基础的完整开发环境为基础。Proteus 7专业版:这个软件仅仅被用来设计移动机械臂的马达驱动电路。因为为了使机械臂能够实现前进、后退、左转和右转,需要像继电器和晶体管之类的电子元件来实现。谷歌Sketch Up:整个项目被分成了两个设计部分。一部分是机械臂,另一部分是移动机器人。PCB Wizard:这个软件可以用来创造和设计接线板里的电子设备的安放。由于使用的电子元件少,这个项目会用单层的接线板。3.6 Arduino Mega 2560正如图4所示,Arduino Mega 2560是一块基于ATmega2560单片机板。它具有54个输入输出接口,包括14个PWM输出,16个模拟输入,4个通用异步收发器(硬件串行端口)1个16MHz的晶体振荡器,1个USB接口,1个电源插口,1个ICSP接头,1个重置按钮。它包含了用来支持单片机所需的所有东西;可以用一条USB连接线轻松的将其连接到电脑上且可以用交流电转直流电的电源适配器或电池来供电。3.7索尼PS2无线手柄这个项目所使用的PS2无线手柄如图5所示,使用手柄可以了控制包括爪子和可移动机械臂在内的伺服系统运动。另外,无线手柄相比有线来说有一个优势,因为它可以无线地与机器人交流。手柄的频率为2.4GHz,并带有振动反馈。它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分离操作。手柄使用的电源是两节3号电池。4.结果与讨论4.1完成机器人设计图6展示了无线移动机械臂的完整机械结构。在不工作时机器人的外形尺寸为29X19X25.5cm,重量为1.55Kg。4.2无线移动机械臂的分析图7展示的是移动机器人的轮子的运动。机器人可以前进、后退、右转和左转。当按下手柄的按钮时,LED灯会点亮。输入的电源供应对移动机器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控制伺服电动机的速度。因此表2展示了机器人在不同电压供给下行走一米的分析。正如表格所示,电压降低,机器人行走一米的时间会延长。但是,当供给电压为6V时,移动机器人会停止运动。因此可以得到结论,移动机器人的电压供给与运行速度成反比。4.3机械臂的运作图8列举了移动机器人的工作场所。机器人的工作场所在一个旋转控制器中。它包含了代表自由度的轴。对这个项目来说,机器人有4个自由度机械手臂的承载能力取决于伺服电动机的力量。如果载荷超过了伺服电机的力量,会造成伺服电机不工作,和更多的电流消耗。表3展示了机械臂的不同载重量。由于只是原型设计,机械臂的载重量非常小。4.4无线PS2手柄的应用无线移动机械臂可以移动,并可以用PS2无线手柄来控制。在这个项目中,机器人的原型随着手柄的按钮同时动作。14个LED灯对应着手柄的按钮,按下按钮灯就会亮。图9(a)展示了基于编程代码的手柄导航,9(b)展示了每一个按钮所代表的LED灯。手柄的频率为2.4GHz无线频率,最大操作距离为8米,45度。如果手柄的电池电量降低,信号强度也会降低。因此接收器和发射器之间的连接就会断开。表4展示了机器人的有效工作距离。4.5伺服电动机的分析伺服电机是三线输出的。其中两个是电源和接地接口,另外一个是对马达进行位置反馈的。PS2无线手柄会控制伺服电机的定位。机器人的首要位置是伺服电机的90度位置。图10展示的是不同的脉冲宽度进入伺服电机的信号线时的不同位置角度。4.6电路分析正如图5所示,这个项目所有的电路将有3种电源供给。对电源供应3来说,LM7806的调节电压为6V12V,因为这是给私服系统供电的最大电压。相比锂电池来说,使用可充电且电压高的铅酸电池,可以使伺服电动机正常工作。5.总结总的来说,这个项目的目标都已经实现:开发出了无线移动机械臂的软件和硬件,实现了取放物体的系统操作,测试机器人满足目标标准。从已做的分析可以看出,机器人的运动是精确的,易操作的且用户友好的。机器人的动作(包括移动和机械臂部分可以被无线控制)表明了移动机器人的成功研发。这个机器人的原型有望解决一些像放置或拿起远离使用者的物体以及以最快速简单的方式放置或拿起有危险的物体的问题。6.建议总体来说,机器人程序运作的像计划一样顺畅。对以后的建议是,希望机器人可以安卓一个摄像头来观察并在显示屏上显示。除此之外,机器人原型的材料也可以升级一下,这样机器人的承载能力就会加强且可以做多功能操作。7.致谢感谢项目管理员Reza Ezuan Bin Samin工程师和Babul Salam Bin KSM Kader Ibrahim教授对这个项目的鼓励和支持,也感谢共事的朋友们在项目期间提供的帮助以及在遇到问题时他们的宝贵想法。参考文献1R.C.Luo, K.L.Su,.A multi agent multi sensor based real-time sensory control system for intelligent security robot.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vol. 2, 2003, pp.2394 .2399. 2Tan, Ming Chun (2005). Autonomous Robot Navigation using Radio Frequency. Bachelor Project. Thesis. 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 Skudai. 3Jennifer Bray, Charles F. Sturman (2002). “Bluetooth: connect withuot cables”,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PTR.4Robot entry, /reference/dictionary/entry/robot accessed on 7th April 2012 at 2.00p.m. 5D.L. Pieper. The kinematics of manipulators under computer control. PhD Thesis, Stanfor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