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1页
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2页
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3页
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4页
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国际分工 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第一节 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概述 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指世界上国家(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s the division of labor among nations or regions, and it is the result of division of labor from domestic to abroad, the tendency of production from socialization to internationalization.,二、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条件,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世界第一次产业革命,建立了机器大工业,资本主义统治的确立,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社会分工较完善,推动国际分工的迅速发展。 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奠定国际分工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条件。 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生产关系条件 不同国家的地理 、气候、资源、国土等条件不同,为国际分工提供了自然基础自然条件,三、国际分工类型,1、按参加国际分工经济体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即生产关联性)来分类,可划分为二种不同类型的国际分工形式。 (1)垂直型分工:如初级产品生产、工业制成品分工。 (2)水平型分工 :如“差异产品分工”。 (3)混合型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就属于这种类型。前者主要生产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后者主要为前者生产技术水平和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这种分工反映了双方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上的悬殊差距,因而在分工形式上呈垂直型或纵向型。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发达国家之间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一般属于该类型。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相似,产品的技术水平接近,所以它们之间通过世界市场建立的劳动关系一般呈水平型或横向型。 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和水平型相结合的分工形式。许多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都属于这种类型。就一个发达国家而言,它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既有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也有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分工,我们把这样的国际分工形式称之为混合型国际分工。,2、按国际分工形成基础划分:,1)自然禀赋差异形成的农、矿产品之间的分工 2)发展差异形成的不同要素密集制成品之间的分工 3)协议形成的产业内分工,3、按照分工是否在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则分工包括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 (1)产业间分工 :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的分工专业化。 (2)产业内分工 :在同一产业内产品的“差别化”和产品生产工序的分工。,第二节 工业革命与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一、地理大发现与国际分工的萌芽 1、前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分工 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分化 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 2、地理大发现与国际分工的萌芽,二、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是指科学知识或理论加速转化为技术变革,进而引起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基础和出发点,科学革命引起了技术的进步。 科技革命则包括科学革命,也包括技术革命,它是上述两者的高度概括,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理论基础,人类在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飞跃被称为科学革命; 技术革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关于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的社会性和根本性的变革; 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是指国民经济的实际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致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崭新的面貌。,1、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 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种种新的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第一次科学革命 发生于1617世纪,以哥白尼的“日心说”为代表,初步形成了与中世纪神学与经验哲学完全不同的新兴科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后经开普勒、伽利略,特别是牛顿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推动,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第二次科学革命 发生于19世纪,以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的重大理论突破为内容。有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等成就,这三项重大成就被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形成了整个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实验科学体系。,第三次科学革命 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X射线、电子、天然放射性、DNA双螺旋结构等的发现,使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由宏观领域进人微观领域。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使物理学理论和整个自然科学体系以及自然观、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革,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微电子与通讯技术飞速发展,标志着科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第四次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是系统科学、新老三论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纳米化学、生物医药等科学的技术集成与方法整合,系统生物科学的诞生开启第四次科学与技术革命,包括系统生物学与系统医学、系统遗传学与系统生物技术、合成生物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将导致的是21世纪的转化医学与生物工业革命,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实验与系统二维度的科学体系。,2、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质的飞跃,是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与突破。,3、科技革命,第一次科学革命始于1543年 标志:太阳中心说、牛顿经典力学、机械自然观,Isaac Newton 1643-1727,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中叶 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4、产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以后,以蒸汽动力和机器为中心的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引起了产业革命的发展,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业,导致了工业生产和社会分工的扩大。 “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69页),产业革命定义: 是指科学技术的飞跃引起的整个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它不仅包括物质生产技术的重大变革,而且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重大变化。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准备,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的结果。,产业革命中的机器:蒸汽机车和纺纱机,产业革命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起来。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把各种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际和地区都卷入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范围,这就初步形成了各国之间相互依赖的经济联系。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卷,第255页),二、国际分工的形成与发展阶段,三个阶段: 18世纪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步形成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成熟阶段 当前深化阶段,当前国际分工特点是什么?,三、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1、二次后国际分工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的分工日益为世界工业分工为主导形式的国际分工所取代; 2、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技术、工艺为基础的分工; 3、各产业部门间的分工发展为产业部门内的分工; 4、由国内市场调节的各部门、各企业间的分工过渡到由跨国公司协调的企业内部的分工; 5、水平型国际分工开始逐渐多于垂直型国际分工; 6、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得跨国公司内部分工成为一种新型的国际分工组织形式; 7、知识成为国际分工中最重要因素。,四、生产力发展与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内容和形式;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其广度和深度。,五、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的影响,1、国际分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推动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