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岳风情》PPT课件.ppt_第1页
《山岳风情》PPT课件.ppt_第2页
《山岳风情》PPT课件.ppt_第3页
《山岳风情》PPT课件.ppt_第4页
《山岳风情》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w/travel/coquet.htm,山岳風情 東部山岳 豐山風景區 來吉風景區 達娜伊谷 隙頂風景區 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茶山 沿著筆直的阿里山公路,來到山的盡頭,只見紅檜昂然挺立,櫻花嬌豔如昔。 翻過塔山,走進來吉,瀑布、森林、 原住民,好一個純樸的山地村落。 群山環抱中的豐山,雲霧、瀑布、吊橋多,也是健行者訓練腳力的好地點。 達 娜依谷的山明水秀,令人神往,清澈的溪水,孕育出珍貴的高深魚,純淨的美,無法言喻。 中部山岳 天長地久橋 半天岩 太平風景區 瑞峰風景區 茄苳風景區 瑞里風景區 觀音瀑布 奮起湖 梅山公園禪林寺 獨立山風景區 籠罩在一片綠意的中部山岳,呈現出多樣化的植物景觀。筆直的柳杉木、青翠的孟宗竹, 和稀有的四方竹,交織 成一塊碧綠的毯,覆蓋住這片崇山峻嶺。而觀音瀑布帶來清涼,太平的梅花妝點枝頭,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天塹 和岩靈十八洞,為單純的綠色之旅,添加幾許美麗與驚奇。 南部山岳 曾文水庫 大埔風景區 嘉義農場 石林場 翠綠而寬廣的台三線,帶我們走進依山傍水的嘉南。 碧波萬頃的曾文水庫,輕舟點點,波光粼粼;洋溢歐洲氣息 的嘉義農埸,綠草如茵,百花爭妍; 柔情似水的情人公園,鳥語花香,儷影雙雙。 還有熱情的南台灣陽光,伴著 好風好水,一同走過歡愉的四季。,豐山,海拔七百五十公尺,是阿里山鄉唯的平地村,四周被二千公尺以上 的高山所環繞,故氣候溫和,四季都適合 旅遊。相傳豐山有三多,雲霧、 瀑布、吊橋多,而台灣最高的瀑布,就是豐山的蛟龍瀑布。自塔山沖瀉而 下的瀑布, 水勢大如蛟龍翻騰,瀑分四層,落差一千多公尺,其恢宏盛大 可以想見。相較之下,大點雨瀑布就秀氣多了,泉水由 四十公尺高的岩壁 落至清幽的溪谷中,形成一清澈寬廣的水潭,置身於下,暑氣全消。花崗 水上青就在石鼓盤溪旁, 為天然的鐘乳石洞,是受到碳酸鈣和地下水的長 期侵蝕所形成,洞內可以看見乳黃色的鐘乳石閃閃發亮,景致渾然天 成。 海拔一千八百多公尺的千人洞,是全省最大的天然山洞,為巨大凹岩所覆 蓋而成,可容納千人,在日據時代,曾 做為防空洞來避難。石盤谷瀑布群 共有大小六個瀑布,如階梯般排列,雖然水量不大,卻別有一番風味。 食宿:豐吉大飯店 TEL:05-2661661-3 05-2661363 FAX:05-2661567 交通:以169號道路為聯外道路,該區目前無公車到達嘉義縣阿里山鄉豐山村二四號,旅客需自行驅車前往。 來吉是一個純山地部落,居民以鄒族為主,除了有清麗的景致,還有純真的人情味。這裡多山多溪谷,當然也多瀑布 ,札基谷是其中最大的瀑布, 札基谷在鄒族語中是峽谷內的意思,就像高懸在峽谷內的一匹白絹, 閃閃發亮。 瀑布前的瞭望台可遠望塔山,也是觀瀑的好所在,涼風、蝶影 ,加上蟲鳴鳥叫,野趣十足。對鄒族人而言,塔山是神 聖、值得敬畏,也 是極具挑戰性的山岳,登山老手不妨一試。 交通:以155號道路為聯外道路,汽車轉搭不便,建議遊客自行驅車前往。,鄒族山美達娜伊谷 山美鄒語叫Saviki,如同她的名字一樣的美,她是嘉義縣阿里山鄉十二村中的一個部落,居民全是鄒族原住民,達娜 伊谷是鄒語忘憂谷的意思,達娜伊谷溪,溪長18公里,海拔500公尺,位於曾文溪上游,此地風景秀麗,氣候宜 人,溪中巨石嶙嶙,清水潺潺,魚兒成群,兩岸綠挾峻的自然景觀,可謂人間一處世外桃源,是全國第一處以社區 力量保育成功的生態公園。 札札亞 札札亞是鄒語譯站的意思,古時鄒族人狩獵時人員集結地,位於山美村入口處,海拔1200公尺,現在已被評為 模範鄰,在這裡可以體驗到鄒族文化。 遊 憩 地 點 鄒語文化牆 管理站 達娜伊谷烤肉區 傳統美食區 涼亭 傳統歌舞場表演 達娜伊谷吊橋 休閒步道 賞魚區三處 戲水區 園區內酌收場地清潔維護與保險費 假日:國中以下60元、團體(30人以上)80元、高中以上、成人100元 非假日:國中以下40元、團體(30人以上)60元、高中以上、成人80元 停車管理費:自用車50元、機車20元、大型遊覽車(免) 傳統歌舞表演時間例假日時間表(以現場公告為主) 第一場:上午10:30分 第二場:下午:2:30分 交通:遊覽車或自用車,由嘉義往台18縣(阿里山公路)至36Km龍美處右轉往山美村1小時即可到達。,隙頂:兩座山谷夾矗,達邦部落原住民涉山谷之隙小徑下山入諸羅城之要塞,故而名為隙頂。昔居隙頂人多以種植 樟樹、福州杉等木材,後因阿里山公路開通平地人漸漸移居到隙頂以種植茶葉、蘭花、甜柿、高冷蔬菜等。 以往隙頂是傳統高山農業所以觀光資源很少,但它是一塊未經開發的天然處女地,它的山岳、雲霞等豐富自然奇景 是值得大家來玩味。 二延平山步道,景色怡人,沿途可俯瞰嘉南平原、仁義潭水庫、蘭潭水庫及曾文水庫風光,眺望玉山主峰及南北二峰 ,欣賞冬季霜雪皚皚的景色以及日出剎那跳躍的生命力。沒有光害,沒有空氣污染,萬里無雲的夜晚,仰首撒滿星斗 的天空,俯視萬家燈火的嘉南平原,天上人間滿似亮晶的碎鑽。雲瀑、雲海、夕陽、晚霞,還有大象山、仙井瀑布與 大峭壁,都是麗景天成,雄偉毫邁,是上蒼隱藏在這裡的大自然瑰寶,您豈可錯失? 天長地久橋 位於阿里山公路起點處,橫跨八掌溪之天長、地久兩座橋,建橋於民國26年為早期鄉內公田庄經觸口而至嘉義必經 之橋。位於低處的吊橋為地久橋,高處則為天長橋,許多旅客前往阿里山之前必訪的景點,建議你不訪直接到高處 的天長橋站立再橋上可眺望山下的地久橋,視野更遼闊。龍隱寺於民國79年興建,寺中龍柱、石堵、雕工細膩栩栩 如生,許多上阿里山遊客常先到此寺參膜,因此香火鼎盛。 交通路線 中山高嘉義市台18線往阿里山隙頂,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登山鐵道、森林、雲海、日出和晚霞,是阿里山最特別、最吸引人的地方 ,尤其是日出,讓多少人情願犧牲睡眠, 摸黑上祝山山頂耐心等待,其魅力可見一斑。姊妹潭則有兩個姊妹在此殉情所留下一段淒美的故事。著名的 阿里山 神木是棵樹齡逾三千年的紅檜,蒼勁挺拔的英姿,足與天地媲美。這裡也是賞櫻的好地方,每年三、四月,繁花似錦 ,萬紫千紅,是阿里山最美麗的驚歎號。,茶山部落生態公園 茶山之名係達故布亞努珈雅瑪為平原之意,這裡部落始固守自己的生活方,族人為了保衛其生活方式,爭奪維繫 生存的獵場,造成族群的爭鬥,據說起因來自一段不見容於彼此部族的愛情故事,讓達故布雅努遭滅族的命運,滿山 鮮紅的楓樹林,不斷訴說這裡淒美的悲慘故事 山河戀 茶山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是一個分享的族群,鄒族沒有謝謝您這一句話,我們用a veo veo yu(我心喜悅)來表達, 這就是族人無私的心以感回饋對待每一位蒞臨的朋友,來到茶山您可以感受到鄒族最熱情的迎接! 鄒族、河洛人、布農族,三族所創造的茶山村,是如何以文化藝術、技藝融合族群,創造世外桃源族人將歷史、人 文、神話化作圖騰,以木雕、石雕記載歷史,訴說自己老祖宗的傳奇故事 大自然的天堂 茶山村的水中生態種類繁多,以石斑、魚、蝦、螃蟹、蛙悠遊自得,蝴蝶、蜻蜓、蜂穿梭飛舞,五月間還有滿山螢火 蟲。山豬、山、穿山甲、鼠、山羊、山鹿等野生動物奔跑於林中抬頭向天際,還有老鷹盤旋於天空 山野冒險 茶山村的山野洞穴皆為石灰岩地形,鐘乳石及夜光砂遍佈,為罕見之自然景觀,荻哥亞瀑布貫穿本村,流經之地 多為原始林區,為村民心中一神秘溪谷,大石壁傾斜角度6030度,垂直高差15尺,長度400m為一自然的滑水道 交通指南 嘉義中埔沄水分水嶺大埔大橋茶山,天長地久橋 沿著十八號省道,在觸口附近有兩座古樸的吊橋,上為天長橋,下為地久橋,據說若是有情人攜手共渡二橋,便能 天長地久、白頭偕老。姑且不論靈驗與否,但見橋上儷影雙雙,即可證明其公信力。 交通資料:以阿里山公(台18線)為聯外道路,縣公車達邦、奮起湖、阿里山線或嘉義客運觸口線可達。 半天岩 位於半天岩的紫雲寺,因山間之雲常呈紫色,且繞寺不散,遂得其名。紫雲寺創建於清康熙21年,距今已三百多年, 為三級古蹟。殿內主祀觀音佛祖,建築古樸 ,香煙繚繞,左右還設有鐘鼓樓,並存有不少古碑和古匾,極具歷史價值 ,寺右側有約36公傾鄉有公共造產用地,露營區、烤肉區、親子遊樂區等休閒設施。 廣場美食攤位 可供免費停車廣場前有許多販賣當地傳統小吃,有番薯糖、山藥糖、火烤山豬肉、現採玉米蜀黍及現今回鍋流行的 阿嬤繡花鞋、許多醃漬蜜餞、甜點也有傳統同玩玩具等各式各樣美食。 梅園登山步道 在寺廟右側有一大片的梅園,如在立冬過後歲幕時分,滿山的白梅就像片片的雪花點綴期間,梅園中有幾條石階砌成 的登山步道,順步道上行約十幾分鐘山頂有一涼亭可稍作休憩可眺望廣闊的山林原野。到此遊賞從臘月梅花盛開,至 立冬過後梅花稀落剩殘枝,但春雨驟起時,梅樹枝芽綠葉又添梅園生氣盎然,到了四、五月可看到結實櫐櫐的梅子已 黃澄澄的近收期,暑假登步道有梅樹遮陽不覺得溽熱,無論健行或是賞梅一年四季皆有不同風貌。 半天岩森林遊戲區 假日你只想利用假日到野外走走,半天岩是不錯的選擇,離嘉義市區近又遠離塵囂,建議你呼朋引伴幾位好友,攜帶 汽化爐到半天岩賞梅沏茶,別具另番情趣,如是全家出遊,遊戲區裡有兒童遊戲場,大人不需煩惱孩子跟我們出遊會 不盡興,烤肉區、露營區、小木屋都有極完善的規劃很適合全家人精簡的休閒。,太平風景區 彎 從梅山至太平共有個大彎,由海拔多公尺盤旋攀升至公尺,沿線峰回路轉的螺旋形迴轉彎道,每 個彎道幾乎達度,且都有標示序號,其中以第彎道的眺覽視野最佳,直到太平路才轉平,氣候宜人,景色 清新優美,是登山避暑勝地。太平村的景點大致為祝壽山號稱台灣萬里長城,由於其山形起伏,狀似萬里長城,若雨 過天晴台灣海峽往來船隻盡收眼簾,是一處適宜渡假休閒的風景區。 祝壽山 由於山形其起伏,遠處望去狀似萬里長城,故有台灣萬里長城之美譽,訖立山頂東可遠眺中央山脈壯觀雄偉的百嶽及 日出,往西可欣賞嘉南平原夜景美麗的晚霞雲海,若雨過天晴台灣海峽往來般隻盡收眼簾,沿途蒼松翠林茶園風光明 媚氣候宜人,是愛好登山者最佳去處。 望風台 望風台標高公尺,視野遼闊,天氣晴朗時可北觀濁水溪畔,南望新營、後壁,西眺布港及整個嘉南平原,也 是觀賞日落美景及雲海、山嵐的極佳據點。 交通資訊:下大林交流道,循162縣道、3號省道至梅山接162甲縣道可逕至太平,全程約27.9公里。 瑞峰風景區 這裡最大的特色是瀑布多,由溪流、峽谷所形成的大小瀑布不下十個,其中最特別的,非石井三號瀑布莫屬,由於位 置適中,每逢晨曦照射,便出現彩虹,所以又名彩虹瀑布。雷音瀑布群共有五個瀑布,而以龍宮瀑布旁的雷音五號最 為壯觀,三瀑會合的氣勢澎湃,令人讚歎。梅山大峽谷是主要遊憩點,峽谷內溪水潔淨,山林茂密,純樸而原始。青 年大峭壁則以坡度和落差大而聞名,峽谷夾峙,清流碧湍,形成獨特的山水風情。 交通資料:以縣162甲為聯外道路,縣公車瑞里、瑞峰線可達。,茄苳風景區 茄苳風景區地處竹崎鄉光華村的茄蒰,鮮少人工雕琢,是一處以自然景觀取勝的風景區。八足怪木是棵百年老樹,枝 葉繁茂,頭角崢嶸,以八隻樹根突出地面,形狀奇特, 因而得名。穿過一片筆直的竹林,和潺潺溪流,登上了臥龍谷 。只見溪水從高處流下,流過光棚而傾斜的岩壁,再匯聚成瀑布向下奔瀉。這個天然山谷,地勢有如蟠龍蜷臥,四時 水流不斷,故名為臥龍谷。 瑞里風景區 瑞里村原名幼葉林,其源自於早期地域內多栽植幼葉仔樹,茂密成林,係大阿里山觀光區之中心,北隔清水 溪與草嶺風景區相背,南鄰交力坪森林鐵路,相接奮起湖風景區,西隔生毛樹溪與瑞里風景區暨碧湖茶葉專業區、相 接太平風景區,東隔隙仔溪與草嶺、豐山風景區為鄰。因地處雲霧常興帶,終年雲霧飄渺,本村以風光秀麗,氣候宜 人聞名,著名景點有燕子崖傳為昔日燕子築巢的地方,雨季時行走,水勢自崖上瀉下,宛如走在水濂洞中,及迷魂宮 、情人橋、綠色隧道、猴群瀑布、千年蝙蝠洞還有冬季的梅花,為雲嘉地區熱門的旅遊去處。 瑞太古道、新迷魂宮 闢於清代的瑞太古道,為昔日連接瑞里、太和、奮起湖的山徑之一,今為居民採筍的主要林道,全程約3.5公里,入口 位於鼎豐茶廠旁,建有一六角觀日亭。循瑞太古道途中的愛門仔岔路,可抵由大小許多石洞所組成的新迷魂宮。 綠色隧道 位於若蘭山莊後方古厝旁,為一條竹杉環狀步道,沿途盡是青鬱的孟宗竹、桂竹、柳杉林,全程約公里。 千年蝙蝠洞 為一大片石灰石岩壁,與燕子崖相連,在歷經數百萬年的造山運動與風蝕下,岩壁上形成大大小小石洞數千個,壯觀 異常,卻已不見蝙蝠蹤跡。,燕子崖 為一片突出的峭壁,壁上經風蝕而成的橫條狀切紋十分清晰,且密布整齊的細孔,傳為昔日燕子築巢地方,崖下有山 徑通過,雨季時行走,水勢自崖上瀉下,宛如走在水濂洞中。 雲潭瀑布 素有瑞里第一景之稱,須登多個石階才抵。瀑分三層,高約公尺,瀑水由巨石縫隙傾瀉而下,有如 白絹懸空水花飛濺,匯聚成一泓清澈潭水,十分壯麗雄偉。雙溪瀑布腹地廣大,適合烤肉露營,又溪水清澈,魚蝦豐 富,您可一展身手。(攝影:唐湘平) 青年嶺 為一陡坡,僅僅一公里的路程,卻呈近七十度傾斜,步行需花費分鐘,是考驗腿力的好地方。 交通資訊: 下大林交流道,循162縣道、省道至梅山,接162甲縣道可抵瑞里,全程約54.5公里。,觀音瀑布 整個瀑布區共分為七個瀑布,並有步道貫穿各風景點。穿過兩座吊橋,來到第二瀑布,此處為一峽谷地形,瀑高四十 米,沖積成一巨潭。晴朗時分,光線宜射瀑 布,會出現五彩繽紛的水簾。前行至通天坡,石階狹窄而高聳,可俯瞰 瀑布的四 散水色。第四瀑布最上層高百餘公尺,泉水傾瀉而下,氣勢宏偉,因形似觀音, 故名為觀音瀑布。 交通資料:以嘉122號道路為聯外道路,縣公車溪心寮線可達。 奮起湖 奮起湖一向以植物景觀著稱,尤以柳杉木、孟宗竹和四方竹最為知名,林間並棲 有許多白畫眉,叫聲宛轉悅耳。英 雄壁是一處傾斜六十至九十度的三重峭壁,峭壁間並形成一條深過百丈、漆黑幽暗的天塹奇觀,神秘曲折,值得一試 。海拔二千公尺的大凍山,視野遼闊,是賞景、觀日出的好地點,最特別的是,這裡的日出時間長達三分鐘,您不 會有驚鴻一瞥的遺撼。靈岩十八洞為造山運動所留下旳遺跡,十餘個天然地塹,迂迴曲折,有如迷宮,驚險刺激。 穿過山洞來到流星巖和明月窟,兩處都是極為明顯的海底地形,在四十五度的傾斜山壁下,人們必 須弓身而過,岩 壁上光滑帶有層次的紋路,極為特殊。 食宿:奮起湖大飯店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78-1號 TEL:05-2561888 FAX:05-2561899 六福賓館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85-1號 TEL: 05-2561776.05-2561777 FAX: 05-2561777 交通:以縣169號公路及阿里山鐵路為聯外道路,縣公車奮起湖線可達,阿里山線火車至奮起湖站下車。,梅山公園禪林寺 佔地六公頃的梅山公園,位於梅山市區,園內遍植梅、桃、李、杜鵑等花卉,萬紫千紅,四季皆可賞花,更是賞月 的好地點,所謂梅坑月霽,可是昔日諸羅八景之一呢!鄰近的禪林寺,四周環境清幽,茂林修竹,再加上古樸 典雅的建築 ,值得一遊。 交通資料:梅山公園:以台3線及縣162號公路為主要聯外道路,縣公車梅山線可達。 禪林寺:以縣162甲為聯外道路,縣公車梅山線可達。 獨立山風景區 阿里山森林火車中途獨立山站,鐵路環繞獨立山3圈的奇特工程。 梅花季每年12月至次年一月。 奉天岩為當地民眾信仰中心,為登山客休憩中心。 沿奉天岩旁登山步道至大龍頂可眺望玉山群峰及嘉南平原全貌。 黑松神木位於鐵道旁。 本區風景優美、交通方便為嘉義地區有名的郊山健行路線。 交通資料:梅山162公路太平風景區右轉紅南坑(車程十分鐘) 奉天岩簡介 奉天岩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獨立山車站附近,據傳廟史有240年之久。民國前10年正式向縣府登記,至今亦有百年歷 史,是座實至名歸的山林古寺。 本岩地處風光秀麗的獨立山森林休閒區,歡迎各界人士前來,享受林木飄蒼翠, 遠離塵囂,清心佛相伴,縷縷茶飄香的假日休閒生活。路況天候查詢:05-2630392奉天岩備有茶具組,清靜客房供 遊客住宿。,曾文水庫集水區全部位居嘉義縣境內,其興建緣由係因嘉南地區灌溉用水大都仰賴烏山頭水庫的供應,但因蓄水量 有限不敷供給所需,遂於民國五十六年鳩工興建,歷時六年,至六二年十月始全部完工。 水庫完成後,可經由東西 口引水隧道與烏水頭水庫的功能;除灌溉外並可供發電、防洪、給水與觀光,是一個多元性水庫,區內層巒疊嶂, 碧波萬頃,湖光山色,美不勝收,近年來已逐漸成為南部地區重要之休閒遊憩風景區之一。 曾文水庫為本省第一大水庫,四周層巒疊、碧波萬頃,山光水色相映成趣 。除了灌溉之外,曾文水庫還具有發電、 防洪和觀光的功能,是個多元化 的水庫。位於水庫另一端,屬台南縣境內的曾文青年活動中心是棟純白的歐式建築, 內部陳設完善舒適;鳥宮花園,顧名思義是個美麗的鳥園,色彩斑斕,十分賞心悅目。水庫大壩高公尺,長 約公尺,從壩 頂俯瞰湖光山色,只見一片青山綠水,令人心曠神怡。 交通資料:以台3線及嘉南專2號公路為聯外道路,有關旅遊諮詢請洽:曾文水庫管理局 06-5753251 大埔風景區 地處曾文水庫與台三線間河階盆地上的大埔,是一個純樸而傳統的小鄉鎮 ,以盛產麻竹筍而聞名。雅緻的情人公園 是有情人談心、散步的好地方。 因為緊臨水庫,使這裡比其他公園多了一份靈秀。沿著湖岸,走過吊橋, 就是湖濱 公園,眼前不再是萬紫千紅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幽靜的林蔭小徑,和爬滿藤蔓的花架,不論是攬勝、賞景、處處 都充滿了詩情與恬適的氣息。 食宿資料: 大埔山莊 嘉義縣大埔鄉大埔村二之一號 TEL:05-2521610 歐都納山野渡假村 嘉義縣大埔鄉大埔村二二號 TEL:05-2521717 FAX:05-2521767 嘉義農場 嘉義縣大埔鄉西興村四鄰三號 TEL:05-2521710 FAX:05-2521767,濱臨曾文水庫的嘉義農場,紅瓦白牆的西班牙式建築,是湖畔最耀眼的一 顆星。農場內花木扶疏、綠草如茵,編織 出歐式風情。不過,農產品及高經濟價值作物,才是這裡的主角,如澳洲胡桃、小核荔枝、泰國龍眼、芒果、柳丁等 物產十分豐富,呈現多樣的田園風貌。中藥植物園則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分為野生草藥區和中藥標本區,種有枸杞、 川七、蘆薈等六十多種藥用植物,供遊客賞玩、認識,以達到遇教於樂的目的。駐足湖畔, 瀏覽青山綠水、如畫美景 ,或與三五好友垂釣,看著天光雲影徘徊,水上煙波縹緲,豈是愜意二字就能形容的。 農場地址:嘉義縣大埔鄉西興村四鄰三號 交通資料:以台3線公路為聯外道路,縣公車大埔縣可達。 旅客服務中心電話:05-2521710 , 2522285。傳真:05-2521711 石林場 位於阿里山山脈下,座落於嘉義縣中埔鄉的桶頭山,秘密森林面積有餘公頃,海拔高度從公尺到餘 公尺,全區屬亞熱帶的闊葉林,園區內生態資源多樣而豐富,隨著園區道路而上,海拔每上升五百公尺即有一石雕表 示,當你見到猴子撒尿石雕時,哦!這可是告訴你會有台灣彌猴成群出現,試著模仿猴的叫聲,希望呼朋引伴來群“ 猴”朋友,等了又等卻不見蹤影,倒是一陣草叢動,驚瞥松鼠入樹林。 交通資料:嘉義縣中埔鄉石村天望崎,有關旅遊資訊請洽:中埔鄉農會推廣股 05-2532201,濱海風光 東石鄉風景 布袋港 大嘉義主題樂園 奉天宮 北回歸線紀念碑 吳鳳廟 王得祿墓 仁義潭 阿里山遊樂世界 吳鳳故居墓園 頂塗溝蝴蝶村 鹽田 布袋假日漁市 好美里自然生態保護區 藍天、鹽田、白鷺鷥,是嘉義濱海特有的景致。 一畦畦的鹽田,閃爍在陽光下的雪白鹽堆,成群覓食的白鷺鷥, 還有一支支直立海中的蚵田,拼湊出一幅鹽田風光。 媽祖是討海人的守護神,日夜庇佑著海上船隻平安歸來,不 論是港口宮、奉天宮,甚至忠王祠,心誠則靈。一望無際的嘉南平原,散發著稻香和帶有鹹味的海風,讓人不知 不覺地沈醉其中。,東石鄉風景 鹽 埕 東石鄉鹽埕位於在網寮、掌潭村白水湖一帶,稱為掌潭鹽灘。於清光緒三十三年間開闢,迄民國三十二年面積曾 達三一O公頃。又民國七十二年台鹽公司實施機械化曬鹽後,鹽田面積曾降至六O公頃左右,而今台鹽公司已於九十 一年全部停止曬鹽,往後於鹽田間鹽工忙碌收鹽的景象已不復見。 本鄉因地層下陷因素,位於網寮村之鹽田都已被海水淹沒而廢棄,目前只剩下湖的鹽埕保存還算完整。 朴子溪 朴子溪原名牛稠溪,亦稱牛挑溪。據說先民自大陸渡海來台時,逐水草而居,因觀其溪流地形彎區,似乎牛 拉犛時掛於肩部的牛挑(牛軛)故而稱之牛挑溪,後來因音誤才改稱牛稠溪。現今在六腳鄉(包括境內)以上的 河段仍沿用舊名,朴子市以下才改稱為朴子溪。朴子溪起源於阿里山山脈四天王山的菜芋菜坑,終至東石港南方注入 台灣海峽,全長七十餘公里。朴子溪整條河流沿岸風景秀麗,每段皆別具特色,尤其東石大橋東石出海口段,紅樹林 綿延二公里,林中成群白鷺鷥飛舞,既美麗又壯觀。此段潮間代紅樹林主要以海茄苳與水筆仔為主的混合林,紅樹林 具有定沙作用,其枯枝落葉所形成的腐植質,提供給星點花跳(彈塗魚)、招潮蟹、鷺科及科鳥類等動物優渥的食物來 源及生活環境。 湖底蔬菜產銷班 為於本鄉蔦松村,本班是以生產網式栽培蔬果為主,目前班員有一二十人,小黃瓜,蕃茄、辣椒、苦瓜、青椒是本班 常見的蔬果種類,班員會因應時代潮流及WTO的衝擊,亦有心配合發展休閒農業,目前設有田媽媽田園料理館,提供 遊客品嚐在地風味餐,並有蔬果栽培解說及採栽體驗活動等等,讓遊客能充分享受田園樂趣。,東石漁港 東石漁港為於嘉義縣東石鄉東石村東石舊漁港下游約1.5公里朴子溪出海口之北側,本港係配合東石海埔地綜合開發計 畫,於海埔西南側規劃為港區。本計畫於民國70年開始興建,至75年漁港部份以完成,計有泊地11.25公頃,陸上設施 部份計有魚市場、停車場、道路、照明等工程。漁港用地新填築之新生地共有18.5公頃,並規劃有商業區、住宅區、 學校及托兒所等。 東石村先天宮 東石村先天宮原名福隆宮,建於清朝康熙六十年,至光緒四年重修並更名為先天宮,目前奉祀保生大帝、紀府千 歲、五年千歲、五府千歲、王船等神明。而主要祭典以五年一度的燒王船祭場面最為壯觀。 港口村笨口港港口宮 西元一六八四年,先民林楷從大陸湄洲后天宮奉請聖母金身來台,在笨口登陸後,一行人走到蚶仔寮附近一株柳樹下 休憩,等到再想啟程時,供奉媽祖的籜籠卻擔不起,逐請教港口村居民,才知相傳這裡地形宛似鯉魚躍池戲水,風水 地理上稱鯉魚吉穴,於是決定祀奉媽祖於此。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期間從各地進香朝拜信眾有百餘萬 人。宮後方有天后宮公園、聖廟鳴鐘、珠潭印月、三榕紀蹟、神龍不澤、九區臥波、股洞探幽、靈峰觀瀑、帥府崇公 等八景。 臥龍港代天府 臥龍港代天府位於洲仔村,原明慈安宮, 早期因土地貧脊,村民謀生不易,年輕人紛紛出外打拼,由於出外者多人都 很有成就,為感謝神明保佑及回饋鄉里,進而籌建廟宇,其興建後規模雄偉、金璧輝煌,香火更是鼎盛。,紅樹林 東石鄉的紅樹林,大部分是以海茄苳 與水筆仔為主的混交林,主要分布於本鄉東石大橋至東石舊港間朴子溪兩岸的潮 間帶,及鰲鼓溼地亦有一部分。紅樹林在觀光資源上仍屬於植物觀光資源,為一特殊植物群落景觀,為了適應高鹽分 的環境,在構造演化成具有排鹽功能的鹽線,以及能以胎生方式繁殖,以便能在惡劣的生育地生存。同時紅樹林不僅 能提供鳥類棲息,其枯枝樹葉所形成的腐植質,是各種魚蝦類、鳥類的食物來源。 鰲鼓溼地 鰲股農場又俗稱鰲鼓溼地,是台糖公司在民國五十年初開始規劃以大批犯人兵仔築堤,圍成一千餘公頃的海埔新 生地,這塊面積遼闊的濕地,包括沙洲地、廢耕地、漁塭以及木麻黃林等等,因為地形多變,吸引了大批候鳥、水鳥 來這兒生活。根據估計,這兒的鳥類有二百多種以上,植物一百種以上、貝類三十種以上,珍貴的黑面琵鷺也曾經出 現在這一帶,當然也會吸引你。 船仔頭藝術村 工商業發達,農村子弟遠離家園,鄉村人口銳減,船仔頭也是如此,甚至面臨散庄的危機。鄉親謝敏政不忘祖母 林秀(人稱秀姑婆)臨終前希望故鄉常在的心願,說服鄉紳林啟南捐地出錢,於八十四年光復節組成船仔頭藝術村文 教基金會,將這裡重新規劃整理使老枝發新芽,所發起的新故鄉運動,已引起全國相當大的關注。 朴子溪賞鳥 朴子溪是賞鳥的好去處,因為那裡有一大片濕地,孕育著眾多的小魚蝦及各種蟹類,所以除了有大量留鳥之外,每年 冬後,各種候鳥就陸續飛來棲息。賞鳥必準備望眼鏡,才能在不騷擾鳥兒的情形下,仔細地觀賞各種鳥類的生態。 此段溪口的鳥類以鷺科、鷗科及鷸科最多。春夏兩季更是觀察鷺科鳥類築巢繁殖過程的重要資源。另外,屬於夏候鳥 的小燕鷗,冬季時的鷸科鳥類,也都會飛抵這兒覓食。透過望遠鏡,各種鳥類的習性及優美姿態,一覽無遺,實是親 子教育最好的自然教室。,布袋港 舊稱布袋嘴的布袋,因地形神似布袋而得名。這是個淳樸的小漁港, 居民多出海捕魚及養殖魚業為生,而四周一望 無際的鹽田,曾經建立鹽產量最豐的盛名,不過隨著製鹽工業的沒落,昔日一片潔白如雪的盛況已不復見,如今只 剩下一畦畦乾涸的鹽田,和一群群覓食的白鷺鷥,呈現出另一種悠然的景致。養蚵也是附近海域的一大特色,將蚵 殼穿線編結成網,再用竹子固定在淺海中,等待蚵苗附生於上,經過 一段時日,就是顆顆肥碩的牡蠣了。 大嘉義主題樂園 奉天宮 新港媽祖的名氣響亮,而新港最有名的媽祖廟則非奉天宮莫屬。這奉天宮的來頭可不小,相傳是嘉慶十六年,王得 祿為酬謝神恩所創建, 奉天二字乃嘉慶君御賜,歷史十分悠久,殿宇雖幾經整修,仍保 有傳統建築及琉璃色彩。 交通資料: 以縣164、157、159號公路為聯外道路,縣公車或嘉義客運北港線可達 北回歸線紀念碑 台灣在地理位罝上被北回歸線所分割,在氣候上呈現出熱帶與亞熱帶的雙重持性,而嘉義縣水上鄉就位處這條線上。 這個紀念碑始建於清光緒卅四年,幾經整修後,才形成今的模樣,因鄰近省道,成為遊客留影紀念好地點。 交通資料: 以台1線為主要聯外道路,縣公車或嘉義客運朴子、布袋線可達。,吳鳳廟 古色古香的阿里山忠王祠,位於中埔鄉社口村,係當年吳鳳的衙門所改建,已列入三級古蹟。正殿門上懸有一仁 必有勇的匾額,與殿內身披紅衣、騎戰馬的吳鳳塑像相互輝映,顯得英氣勃發。後殿主要陳列的是吳鳳成仁事蹟, 以供後人瞻仰憑弔,再加上四周花木扶疏, 綠樹成蔭,是假日最佳去處。 王得祿墓 王得祿是嘉義人,清朝時曾任浙江提督,後駐防澎湖時病逝,葬於新港鄉安和村。墓園佔地寬廣,墓碑雕工精細,刻 有龍、鳳、獅、象等獸紋,已列為國家一級古蹟,極具保存價值。水仙宮也是歷史悠久的二級古蹟,廟內的上彩泥塑 和石龍柱,手工精緻,古意盎然,愛古物 者不可不看。 仁義潭 仁義潭水庫為一離糟式土石埧水庫,其年供水量為五千二百萬公噸,雖非大型水庫,但其埧長一千五百公尺,確為台 灣目前最長者,由於八掌溪主流曾蛇蜒流出處出於主埧埧底,致埧基地質軟弱,變化複雜,處理極為困難,幸賴我工 程人員全心全力貢獻其智慧,並蒙學術界之協助,終能克築埧之困難,復以用地取 得諸事宜,蒙地方之全力支持與配 合,水庫之興建得以順利完成。 交通資料: 以台3線、縣159甲及環湖公路為聯外道路,公車未直接駛達,建議自行驅車前往。,阿里山遊樂世界 在吳鳳廟旁有一大型遊樂區,名為中華民俗村,園區採中國閩南建築 ,紅藍白三色相間,在陽光下格外 耀眼。除了 刺激的遊樂設施外,還 設有民俗、蠟像、古董等展示館,頗有特色。 中國閩南式藝術庭園造景 樓玉宇、水謝花台、詩意盎然的中國閩南式宮闕建築。 本園全區中國古建築風貌(三級古蹟)佔地十二公頃,為建築大 師漢寶德教授精心規劃全台灣僅有之藝術林園。 (後 續成仁地、古蹟露營 區,近期推出) 旅遊動線可順道續遊阿里山、白河、曾文水庫、瑞里、梅山、斗 南風景區,配 套旅遊多重選擇最佳勝地。 交通資訊: 以台18線公路為主要聯外道路,縣公車達邦、奮起湖、阿里山線可達。 吳鳳故居墓園 吳鳳故居位於清華山下,是一座典型的三合院建築,供奉著吳鳳的塑像,牌位及生前遺物,房舍雖簡陋,賢人風範 卻表露無遺。墓園就在 故居後山,四周花木扶疏,環境清幽,是賞花散心的好地方。 頂塗溝蝴蝶村 水上鄉的頂塗溝社區,以民間的力量營造出社區特色,使得沒有無聞得頂塗溝社區,搖身一變,成為全省知名的蝴 蝶村,是一處擁有生態、文化的悠閒社區,環繞村內的馬櫻丹、水蠟燭、翩翩起舞的蝴蝶與冬季的油麻菜花海,成 了頂塗溝一年四季的特色。,鹽田 攀登布袋鹽場六、七區這座大鹽山,放眼四周的機械話鹽灘,已不復見鹽工辛勤曬鹽、挑鹽的畫面,只有在每年三、 四月間,大型收鹽機及卡車才會在此地忙碌地穿梭,平常這裡是人跡罕見。清乾隆四十九年,郭行矇騙官府在大坵田 (今內田西南方的光復里東安庄附近)一帶徵收漁塭,首闢鹽田。到了清道光三年,豪富鹽商吳尚新在今新地區開闢鹽 埕百甲,正式奠定布袋曬鹽業的基礎。 布袋假日漁市 布袋人一提起過去,總會以小上海來形容昔日的繁華。凌晨一、兩點,當大家都還在睡夢中,布袋港的膠筏已陸 續升火待發,討海人在砰砰砰的引擎聲中忙碌不已,當航道上佈滿一艘接一艘的膠筏,點點微弱的漁火綴著漆黑海面 與夜星爭輝,每一點漁火都是一點希望,在風浪中充滿無限生機。每逢假日,福德橋頭的漁產品直銷中心觀光魚市人 潮洶湧,活蹦亂跳的魚蝦和現剖的青蚵等您精挑細選,當然,貨比三家才不會吃虧喔! 好美里自然生態保護區 好美寮沿海由浮洲、瀉湖、防風林及紅樹林構成奇特的洲瀉地形景觀。海岸浮洲沙丘昔日有風飛沙奇景,現已不 復見,唯仙人掌、濱刺麥、馬鞍藤、濱水菜等扔是此區豐富的沙丘植物相。好美寮防風林樹幹高大,防風功能甚著, 為全台最美之一處海岸防風林,林內有多種鳥類棲息。區內紅樹林以海茄苳為主,面積大約六公頃,間夾有少量水筆 仔,加上復育成功的欖李及稀有種五梨,(紅海欖),將成為全台最重要的紅樹林混生林。瀉湖分南北段,南段已闢為 魚塭,北段瀉湖泥灘地則有豐富的水生物如:招潮蟹、花跳、牡蠣、竹、紅蟳、血等,乾潮時間長達三小時,是從事 生物觀察及採集的極佳場所。 交通路線: 鹽水義竹(沿號公路)號西濱公路右轉新塭派出所斜對面左轉行號公路至本地,文化資產巡禮 一級古蹟: 王得祿墓 二級古蹟: 新港水仙宮 三級古蹟: 奉天宮 吳鳳廟 紫雲寺 大興宮 六興宮 大士爺廟 歷史建築: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 大家相招看古蹟: 嘉義縣曾為台灣中南部大城,昔日繁華可想而知,人文薈萃、文風鼎盛,因此保留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以古蹟來 說,本縣境內就有八處古蹟,其中第一級古蹟一處,第二級古蹟一處,第三級古蹟六處,各分怖於中埔、番路、 六腳、民雄及新港等第,歷史建築更不在少數,可見,嘉義縣為一文化大城。,古蹟名稱:王得祿墓 等 級:第一級 類 別:陵墓 興建年代:道光二十四年甲辰(1844年) 位 置:嘉義縣六腳鄉雙涵村東北邊農地上 古蹟之創建年代及歷史沿革: 王得祿宇百遒,號玉峰,嘉義太保鄉人,生於乾隆三十五年五月廿一日,十五歲入 武庠,乾隆五十二年協剿林爽文 次年以千總缺實用,五十九年得祿內渡投標候補, 六十年補督標右營千總,嘉慶十二年平蔡牽之亂有功,因而詔任 浙江提督,統領閩 浙兵船,剿匪有功,又詔封二等子爵,賞戴雙眼花。道光二年病於浙江提督任所 回籍,居鄉更多 善行義舉。道光十八年加太子太保,道光廿一年,中英鴉片戰爭 駐防澎湖,專防英軍,不幸病逝行營,享年七十有 二,清廷軫悼加恩追贈伯爵,晉 加太子太師銜賜銀五百兩祭葬,予謚果毅。 特 色: 王得祿墓位於遼闊的田野之中,占地兩公頃餘因太子太保晉對太子太師銜,官從一品;按照傳統陵寑規制,一品官 墓前石刻用石人、石馬、石羊、石虎、石望柱各二。王得祿墓前的石刻依次為石翁仲、石馬、石羊、石虎、各一對, 與規制相符,但未見有望柱。,古蹟名稱:新港水仙宮 等 級:第二級 類 別:寺廟 興建年代:乾隆四石五年庚子(1780年) 位 置: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三鄰南港五十八號 主祀神明:大禹、魯師匠(公輸般)、伍員、屈原、項羽等五尊。 古蹟之創建年代及歷史沿革: 傳云古笨港有二廟,清康熙年間興建諸羅天后宮專祀天上聖母,乾隆四年興建水仙宮專祀水仙尊王,協天宮專祀 關聖帝君,而於嘉慶年間洪水氾濫,三廟均被沖毀,乃於嘉慶十九年重建水仙宮專祀水仙尊王,道光二十八年建 後殿專祀關聖帝君,現在廟宇經數次重修,分為三殿,前祀天上聖母,中祀水仙尊王,後祀關聖帝君。 特色: 現有的新港水仙宮,是一座三進兩廊式的廟宇,坐向與道光時期的記載類同。前殿開三門,有青斗石師鎮於中門 兩側,中檻上獅頭門簪突出,雕刻細緻。左右門門臼石面刻有笨港地區廟宇建築常見的浮雕圖案。 帶有拜殿正殿,供奉水先尊王,以主神大禹中座,雕像碩大,相貌和藹慈祥。拜殿設供桌,配祀聖母媽祖,最後 一進的後殿則安奉關聖帝君。 正殿內懸有鹿港同知笨港縣丞龐周所設立的日月爭光匾額一方,是嘉慶二十一年丙子(西元一八一六年)易地重建 完成時的文物。而貢生林開周捐獻的蟠龍石柱一對,更是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初建時的重要證物。近年,新港水仙宮已 由學者專家規劃,並經修護,成為美侖美奐的廟宇。,古蹟名稱:奉天宮 等 級:第三級 類 別:寺廟 興建年代:嘉慶十六年(西元1811年) 位 置: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三鄰新民路五三號 主祀神明:正殿:湄洲五媽(俗稱船仔媽); 後殿:觀音菩薩 古蹟之創建年代及歷史沿革: 傳云古笨港有二廟,清康熙年間興建諸羅天后宮專祀天上聖母,乾隆四年興建水仙宮專祀水仙尊王,協天宮專祀 關聖帝君,而於嘉慶年間洪水氾濫,三廟均被沖毀,乃於嘉慶十九年重建水仙宮專祀水仙尊王,道光二十八年建後 殿專祀關聖帝君,現在廟宇經數次重修,分為三殿,前祀天上聖母,中祀水仙尊王,後祀關聖帝君。 特色: 現存新港奉天宮,坐北朝南略偏西,位於新民路與中山路的交口上,正對著中山路。是一座三開間四進帶左右護龍 及鐘鼓樓的廟宇建築。三開間的前殿,門面以石雕為主,多係日據明治末年所刻,。前後檐各有精雕石柱一對,前 為八仙蟠龍柱,後為花鳥柱。中門門神彩繪升降龍;殿內左右牆用石堵,並安龍雕與虎飾;次間後檐安蟠龍壁柱等 ,是本宮的特色,也是他廟罕見的風格。 帶八柱拜亭的正殿主祀聖母媽祖,與前殿間用院牆區隔、八卦月門連通;與正殿交接的搭牽梁上立尪番斗座, 形象特殊;額枋上懸嘉慶二十年乙亥(西元一八一五年)的聖慈母德匾,為王得祿所獻。後殿主祀觀音菩薩,配 祀文殊、普賢,左奉福得正神,右祀註生娘娘及婆娘八位;左右翼殿祀文昌帝君及觀聖帝君;左右護龍廳供奉笨港 城隍及功德主王得祿、檀越林溪和等七座長生祿位;第四進則為新建的凌霄寶殿。,古蹟名稱:吳鳳廟 等 級:第三級 類 別:寺廟 興建年代:嘉慶二五年庚辰(1820年) 位 置:嘉義縣中埔鄉社口村廿三鄰一號 主祀神明:吳鳳 古蹟之創建年代及歷史沿革: 吳鳳,福建省,平和縣人,清康熙年間,隨親移居諸羅,性行厚毅,勤讀書明義理 年廿四歲任理番通事。時山胞有 出草殺人馘首為祭惡習,吳鳳立志化解其習,經 教化撫慰,不殺人已四十餘年,惟鄰社惡習未改,又值歲荒,山胞 歸咎未取人頭祭 神之故,堅欲恢復舊習,吳鳳阻止無效,恐濫殺無辜,決心自我犧牲,乃約曰如某 日有穿朱衣紅巾 者經此,可殺以祭神,山胞如約伏伺,果有朱衣紅巾者至,立時箭 矛齊施,趨割其首,始知為吳鳳公也,山胞悲痛 欲絕,埋石發誓,永不殺人,惡習 遂除,後人嘉其義,立祠以祀,名曰吳鳳廟。廟門上題曰:阿里山忠王祠。 先 總統 蔣公蒞廟巡視親題:舍生取義匾一方以褒其仁。廟西里許乃成仁之地也。 特色: 現存的吳鳳廟坐西北朝東孻南,是一二進三開間兩護龍前帶軒的建築。以朱紅色外牆範圍,開四柱三層燕尾拱門上 題橫額阿里山忠王祠。第一進前的軒,是吳鳳廟建築最為精彩的傑作,以六根立柱撐起的歇山屋頂,由六假捲 棚屋面構成,翼角起翹,剪黏泥塑精美,大木構造華麗。 第一進外檐裝修石雕構,面開三門,未開窗洞,是其他廟宇所罕見。明間供奉吳鳳神像及油畫像,左右次間配祀神 明及重建委員長生祿位。明間護龍作為文物陳列室及會客室使用。第二進供奉吳鳳神位,室內裝嚴肅穆。廟後公園 ,立有歷次修建股碑,具有史證價值。,古蹟名稱:紫雲寺 等 級:第三級 類 別:寺廟 興建年代:乾隆三十年乙酉(1765年) 位 置: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二鄰岩仔六號 主祀神明:觀音菩薩及彌勒佛 古蹟之創建年代及歷史沿革: 清康熙二十一年,有老僧經此,觀峰巒挺秀,景物清幽,於是斬荊棘闢草萊,結茅 其間,將自大陸帶來之觀音聖像 供奉而名之紫雲寺。(寺成常有紫氣祥雲飄飛繞寺不散而名曰紫雲寺,位處高峰之巔因別號半天巖。) 特色: 半天巖紫雲寺,座西北朝東南,是一座五開間二進二廊帶左右護龍的寺廟建築。前有寬闊的廟埕,左右過水廊各作 鐘鼓樓二層,第一進前殿左右腳柱題:紫光窺色相,雲影映蟬心,外檐裝修落在前三架上,中門左右石雕回首麒 麟一對。第二進正殿前檐柱同前後檐,為民國三十八年已丑新作洗石子龍柱。室內大木結構由大到小,共十一架, 大小製作考究。中央供奉觀音菩薩及彌勒佛,左右配祀十八羅漢,左次間奉五穀先帝、盤古大帝、福德正神,右次 間祀註生娘娘、婆姐二名。左耳房供奉神農大帝、佛祖。右耳房祭祀地藏菩薩及覺豐蟬師的蓮位。通往左右護龍的 山門,左右門框上刻登覺路、入玄門。護龍為簡潔的穿斗式結構,除作為廂房使用外,左右各祀文殊普賢菩。 半天巖紫雲寺左側庭園碑牆,立有乾隆三十乙西(巖禁謀奪佛祖香燈碑記)、咸豐七年丁已(半天巖建碑記)以及(附建積 慶當記)、光緒七年辛已半天巖佛社會購買香田碑記)等八方,具有相當的歷史、文物價值。,古蹟名稱:大興宮 等 級:第三級 類 別:寺廟 興建年代:乾隆三十二年丁亥 位 置:嘉義縣新港鄉大興村十二鄰中正路七十三號 主祀神明:保生大帝 古蹟之創建年代及歷史沿革: 乾隆三十二年笨港街興建保生大帝,嘉慶年間被水沖毀,嘉慶九年信徒另建新 廟,光緒三十、三十二年連年大地震 、廢宇傾壞,數次重修,至今之廟貌。本宮後殿光緒十三年曾充為笨港縣丞署辦公處所一間。 特色: 現存的新港的大興宮,坐西朝東,位於中正路與大興路交叉路口上。正對著新港奉天宮後的大興宮,是一座單進單 開間帶八柱拜亭的建築,形制窄小,規模簡潔。正殿中央供奉同安人的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