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B战国时代的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主要形式 D均田制所体现的是一种土地国有,自唐代开始实行2.郭沫若在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A承认了私有土地的合法性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3.读下图,某“古代农业展”中有一幅图片,对它的评述中,正确的是:它是汉代发明的农具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定型 是古代生产力的象征,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是一个近代化的工 AB C D4.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是首要问题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5.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6.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以上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B阻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化C有利于巩固统治 D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7.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C.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流通领域出现纸币8.“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多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9.有学者谈到“坊巷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材料主要说明宋朝 A城市功能的变化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统治者重视商业 D城市比唐朝稳定10.“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11.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成熟的青瓷和白瓷 B唐朝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生产格局C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 D清代出现了珐琅彩12.明清时期,苏州、杭州和景德镇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共同标志是:A、“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出现 B、行业分工和生产过程的分工非常细密 C、官营手工业占据优势,迅速发展 D、商品生产过程中劳资双方雇佣关系的确立13.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曲辕犁 B、耧车 C、翻车 D、筒车14.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南京临时政府的支持C北洋军阀政府的扶植D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15.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若从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的角度分析,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7.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采用蒸汽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18.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出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19.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且还坐着,并且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A生活观念俭朴 B接受新事物需要过程C中国不需要汽车 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20.“既盛行剪发之风,必咸怀改装之念,社会中凡中等以上人,智识稍具开通而实行改装易服者实繁有徒。”这表明直接决定国人对近代习俗接纳度的是A自身经济实力B所处社会地位C思想开化程度D政府强制与否21.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渐进性 B、反映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多层性C、反映出中国文明受西方舶来工业文明的影响 D、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丰富性22.18世纪中期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在此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 )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 西班牙、荷兰、法国C.葡萄牙、法国、西班牙 D.荷兰、法国、葡萄牙 23.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工业文明进程中的里程碑,它们都( )A始于纺织业 B从英国开始扩展到各国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D以电力作为能源 24.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主要是因为A、美洲的发现 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 C、殖民扩张的开始 D、各地文明开始汇合交融 25.在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中,英国最终打败西班牙、荷兰、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这种结局从本质上反映了A、先进的社会制度对落后的社会制度的胜利 B、英国海军实力的强大 C、工业国对商业国、农业国的胜利 D、海洋国家对大陆国家的胜利 26.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B它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27.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蔓延到全世界 C.经济危机的破坏性非常严重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28.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 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D. 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29.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种说法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 有利于促进生产发展 B.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C. 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D. 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30.20世纪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主要特点是A. 注意发挥市场的作用 B. 农轻重协调平衡发展C. 牺牲农业保证工业化的实现 D. 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31.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A. 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 C. 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 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32.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东西”的有实行粮食税 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 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 允许自由贸易A、 B、 C、 D、3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A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4.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与分配。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讲话的历史背景是A.1917年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帝国主义国家对苏维埃俄国发动武装干涉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苏俄经济和社会秩序的严重危机D.新经济政策使苏俄国民经济开始恢复35.斯大林说:“我们之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苏联取消新经济政策是因为该政策 A不能迅速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B不能使苏联过渡到社会主义 C发展了资本主义 D发展了小农经济第II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3道小题,第36题6分,第37题13分,第38题11分,共30分)36.(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隆庆、万历年间,蒲州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均是大商人家庭王崇古在河东业盐,张四维父亲是长芦大盐商,累资数十百万,张、王二氏联合,结成盐商团伙,控制了河东、长芦两外盐利,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在亲缘集团的基础上又逐渐发展为地缘组织。张正明明清时期的山西盐商材料二:(清前期)苏州机户大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永禁机匠叫歇碑材料三: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1/3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2分)(2)材料中的“时势”指当时世界的潮流是什么?(1分)“人为地隔绝于世”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实行什么政策?(1分)这一政策与材料二的新现象有何联系?(2分)3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犹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其原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数倍。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臣拟选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62年)材料二 机器缫丝创于简村堡陈启沅,名曰“丝偈”,以其用机器也,又名“鬼偈” 丝比用手纺更细洁光滑每间丝偈大者丝工六七百位,小者亦二三百位。每日每工得丝三四两不等。启于光绪壬申之岁(1872年)期年而获重利,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相继起者多至数十家。计每丝偈以五百位为率,每年发出女工银约二万六七千元,远近胥蒙其利。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下册材料三 19131922年,中国进出口面粉值变化表(单位:海关两)年份出口进口出超(+)入超()1913年3 384 08811 094 7757 710 6871918年10 080 756947 420+9 133 3361922年663 29018 059 75617 396 466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谈谈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2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1分)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1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其企业性质。(1分)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怎样的发展特征?(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特征的原因。(5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材料二:“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有哪些?,(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