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规划设计》PPT课件.ppt_第1页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PPT课件.ppt_第2页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PPT课件.ppt_第3页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PPT课件.ppt_第4页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4.1概述 4.2 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4.3 专类公园规划设计 4.4带状公园规划设计 4.5 街旁绿地规划设计,4.1 概述,公园设计是在功能性和艺术性指导下,实现某地美好园林设想的创作过程。即从设想到作成图和文字说明,按照设计图施工直到建成和使用管理为公园规划设计的全过程。 公园规划是设想可能性的调查和分析,它具有全局性和指导性意义。 公园设计是实现规划的手段,它是指导园林局部施工设计和建设的依据。,城市公园用地选址的原则 (1)、应选用各种现有公园、苗圃等绿地或现有林地、树丛等加以扩建、充实、提高或改造。 (2)、充分选择河、湖所在地,利用河流两岸、湖泊的外围创造带状、环状的公园绿地 (3)、选址名胜古迹、革命遗址等地。 (4)、结合旧城改造 (5)、充分利用街头小块用地,“见缝插绿”地开辟多种小型公园。,城市公园的分类系统,1、美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A 儿童公园 B 近邻娱乐公园 C 运动公园 D 教育公园 E广场公园 F市区小公园 G风景眺望公园 H 水滨公园 I综合公园 J 林荫大道与公园道路 K保留地 2、德国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A郊外森林公园 B国民公园 C运动场及游戏场 D各种广场 E花园路 F郊外绿地 G 蔬菜园 H 运动公园,3.日本城市公园分类系统 A 儿童公园 B 邻里公园 C 地区公园 D综合公园 E 运动公园 F 风景公园 G 动植物园 H 历史公园 I区域公园 J游憩观光城市 K中央公园 4.我国城市分类系统 A 综合性公园 B 儿童公园 C 动物园 D专类动物园 E植物园 F 专类植物园 G 盆景园 H风景名胜公园 I 其他专类公园 J居住区公园 K 带状公园 M 街旁游园,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1.贯彻国家在园林绿地建设方面的方针政策,遵守相关规范标准。如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行业标准公园设计规范及相关文件。 2.充分考虑到人民大众对公园的使用要求,丰富公园的活动内容及空间类型。 3.继承和革新我国造园艺术系统,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创造我国特有的园林风格和特色。,4.因地制宜,使公园与当地历史文化及自然特征相结合,体现地方特色和风格,使每个公园都有自己的特色。 5.充分利用公园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组织公园各个构成部分,使不同功能区域各得其所。 6.规划设计要切合实际,满足工程技术和经济要求,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分期建设计划及经营管理措施。,公园的规划结构,1.景点与景区 2.风景视线和景观序列,景点 景点是构成公园的基本单元 具有一定的景观艺术审美价值,可给人以美感,这样的观赏点我们称之为景点。,景区 由若干个景点组成,若干个景区组成整个公园,这是我国传统的“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手法。 景区中的景点是相互关联的,各景点在景观构成和空间组织上的有机统一,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景观空间。,风景视线 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线,称为风景视线。 有了好的景点,必须选择好的观赏点的位置和适宜的视距,即确定风景视线。 风景视线的布局原则,一般小园宜隐,大园宜显,小景宜隐,主景宜显,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往往显隐并用。,风景视线布置的手法,(1) 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 (2 )欲显还隐的风景视线 (3) 深藏不漏的风景视线,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欲显还隐的风景视线,(4)景观序列,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处理方式,一部戏剧、影视作品一般都有序幕、发展、转折、高潮、尾声的处理。城市公园的景点、景区在游览线上主次展开的过程中,通常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段式进行处理,也可将高潮和结景合为一体,到高潮处即为风景景观的结束,成为两段式的处理。,三段式,两段式的概念顺序表示: 三段式:1、序景起景发展转折2、高潮3、转折收缩结景尾景。 两段式:1、序景起景转折2、高潮(结尾)尾景,4.2 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定义: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公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为城市提供大面积的绿地,而且具有丰富的户外游憩活动内容,适合于各种年龄和职业的城市居民进行一日或半日的游赏活动。它是群众性的文化教育、娱乐、休息的场所,并对城市面貌、环境保护、社会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概述: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都分,一般面积较大,内容丰富,服务项目多是城市居民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综合性公园在城市中按其服务范围可分为全市性和区级公园。全市性公园为全市居民服务,是全市公共绿地中面积较大、活动内容和设施较为完善的绿地。用地面积随全市居民总数的多少而不同,其服务半径约为23km,步行约30一50min可到达。区级公园是较大的城市中为一个行政区的居民服务的园林。面积按该区居民的人数而定,园内也有较丰富的内容和设施,其服务半径约为1一1.5km,步行约1525min到达。 如北京的紫竹院公园、上海的长风公园、广州的越秀公园等都是综合性公园。,北京的紫竹院公园,上海的长风公园,4.21 功能分区规划,公园规划工作中,分区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不同爱好游人的游憩和娱乐要求,合理、有序的组织游人在公园内开展各项游乐活动。同时。根据公园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状况、水体、原有植物、已存在并要保留的建筑物或历史古迹、文物情况,尽可能的“因地、因时、因物“而“制宜”,结合各功能分区本身的特殊要求,以及各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园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区规划。,根据公园规划中所要开展活动项目的服务对象,即游人的不同年龄特征,儿童、老人、年轻人等各自游园的目的和要求;不同游人的兴趣、爱好、习惯等游园活动规律来进行规划。 必须指出,分区规划绝不是机械的区划,尤其在大型综合公园内,如美国旧金山公园面积4llhm2,地形多样复杂。所以,分区规划不能绝对化,应因地制宜,有分又合,全面考虑。,主要设置的内容 1)观赏内容。游人在城市公园中,观赏山水风景,奇花异草,浏览名胜古迹欣赏建筑雕刻、鱼虫鸟兽以及盆景假山等内容。 2)文化娱乐。露天剧场、展览厅、游艺室、音乐厅、画廊、棋艺、阅览室、演说、讲座厅等。 3)儿童活动:公园的游人中儿童占很大比例,一些公园的统计数字表明,儿童约占1/3左右。一般考虑开辟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游戏娱乐,少年宫、迷宫、小型趣味动物角、植物观赏角、少年体育运动场、少年阅览室、科普园地等。,4)老年人活动。随着社会发展,中国老人的比例不断增加,大多数退休老人身体健康,精力仍然充沛,在公园规划中老年人活动区是十分必要。 5)安静休息。垂钓、品茗、博弈、书法绘画、划船、散步等内容在环境优美、僻静处开展活动,深受老人、中年人及知识阶层人士的喜爱。,6)体育活动。不同季节,开展溜冰、游泳、旱冰活动,条件好的体育活动区设有游泳馆、足球场、篮排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网球、武术、太极拳场等。 7)公园管理。办公、花圃、苗圃、荫棚、仓库、车库、水泵房以及食堂、宿舍、浴室等。,配合以上活动内容,综合性公园应配备以下活动设施:餐厅、茶室、小卖部、公用电话、摄影部、园椅、厕所、卫生箱等。 以上公园内设置内容之间互有交叉、穿插。结合公园的出入口确定、地形设计、建筑、道路布局、植物种植等内容,合理进行分区。,4.22 道路系统规划,园林道路是园林的组成部分,起着组织空间、引导游览、交通联系并提供散步休息场所的作用。它像脉络一样,把园林的各个景区联成整体。园林道路本身又是园林风景的组成部分,婉蜒起伏的曲线,丰富的寓意,精天的图案,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园路的布局要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地形、地貌、风景点的分布和园务活动的需要综合夸虑,统一规划。园路需因地制宜,层次分明,有明确的方向性。,1园路分类 一般分为:1)主路。联系园内各个景区,主要风景点和设施的路。通过它对园内外的景色进行剪辑,以引导游人欣赏景色。 2)支路。设立各个景区内的路,它联系各个景点,对主路起辅助作用,考虑到游人的不同需要,在园路布局中,还应为游人从一个景区到另一个景区开辟捷径。 3)小路。又叫游步道,是深入到山间、水间、林中、花丛,供人们漫步游赏的路。,表一 园路宽度,2布局形式 西方园林多采用规则式布局,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几何形。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心,园林也多为自然式布局,园路讲究含蓄;但在庭院、寺庙园林或在纪念性园林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园路的布置应考虑:回环性。园林中的路多为四通八达的环形路,游人从任何一点出发都能游遍全园,不走回头路。疏密适度。园路的疏密程度与园林的规模、性质有关,在公园内道路大体占总面积10一12,在动物园、植物园或小游回内,道路网的密度可以稍大,但不宜超过25。,因景筑路。园路与景相同,所以在园景中是因景得路。 曲折性。园路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现,“路因景曲,景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 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氛。 多样性。园林中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人流聚集的地方或在庭院中,路可以转化为场地;在林间或草坪中,路可以转化为步石或休息岛;遇到建筑,路可以转化为“廊”;遇山地,路可以转化为盘山道、蹬道、石级、岩洞,遇水,路可以转化为桥、堤、汀步等。路又以它丰富的形态和情趣来装点园林,使园林因路而引人人胜。,4.23 植物种植规划 公园的绿化种植设计,是公园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它指导局部种植设计,协调各期工程,使育苗和种植施工有计划地进行,创造最佳植物景观。 1公园绿化树种选择 植物种类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适应栽植地段立地条件的适生种类;林下植物应具有耐阴性,其根系发展不得影响乔木根系的生长;垂直绿化的攀援植物依照墙体附着情况确定;具有相应抗性的种类;适应栽植地养护管理条件;改善栽植地条件后可以正常生长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种类。,绿化用地的栽植土壤应符合下列规定:栽植土层厚度符合表2的数值,且无大面积不透水层;废弃物污染程度布置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酸碱度适中;物理性质符合表3的规定;凡栽植土壤不符合以上各条款规定者必须进行土壤改良。,表2 栽植土层厚度,表3 土壤物理性质指标,2公园绿化种植布局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城市特点、市民爱好,进行乔、灌、草本合理布局,创造优美的景观。既要做到充分绿化、遮荫、防风,又要满足游人日光浴等的需要。,首先用23种树,形成统一基调。北方常绿30一50,落叶50一70,南方常绿70一90,在出入口、建筑四周、儿童活动区、园中园的绿化应善于变化。 其次,在娱乐区、儿童活动区,为创造热烈的气氛,可选用红、橙、黄暖色调植物花卉;在休息间或纪念区,为了保证自然、肃穆的气氛,可选用绿、紫、兰等冷色调植物花卉。公园近景环境可选用强烈对比色,以求醒目;远景的绿化可选用简洁的色彩,以求概括。 在公园游览休息区,要形成一午四季季相动态构图,以利游览观赏。春季观花;夏季形成浓荫;秋季有果实累累和红叶;冬季有绿色丛林。,4.24 配套服务设施规划,城市公园内的配套服务设施是指所有公园通常都应具备的、保证游人活动和管理使用的基本设施,属于公园中的共性设施。,城市公园常用设备类型,由于城市公园类型各异,因此服务设施的项目也不尽相同,主要受公园用地面积、规模大小、游人数量与游人分布情况的影响较大。在进行公园配套服务设施规划时,公园里的坐凳、电话亭、垃圾桶、公厕等服务设施应按照游览线路的安排结合活动项目的分布,设在游人较多、停留时间较长、地点适中的地方,在数量和规模上应与游人容量相适应。,4.25 重要景点引导性设计,城市公园按照规划设计意图,根据游览需要,组成一定范围的各种景观地段,划分为不同景区,每个景区都是一个独立的景观空间。当然,公园景点的设置已经成为设计师控制场地空间的主要手段。景观节点虽可独立成景,但其景观变化仍出自公园总体的设计理念和内容,其设计可以结合雕塑、构筑物、植物、地形地貌等景观要素,经过人工的概括、提炼、选择、加工,增加文化内涵,使景点特色更集中、更突出。,4.3 专类公园规划设计,4.3.1 植物园规划设计 1植物园的基本任务与性质 植物园是以植物科学研究为主,以引种驯化、栽培实验为中心,保护和繁殖稀有和濒危的植物,培育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不断发掘扩大野生植物资源在农业、园艺、林业、等方面应用的综合研究机构。同时还为游人提供游览休息和普及植物科学知识的任务。,植物园以植物多样性为核心,它具有明显的综合性,还体现着自然科学与社会利学的交叉。植物园是一种公益型性质的机构,不仅为人类服务,而且也为植物物种的生存提供条件。植物园建没的准则是:科学的内涵,艺术的外貌,文化的展示。 植物园与其他园林绿化园地的区别在于:它往往具有较大比重的保护和研究植物的内容,更注意收集多种多样的植物,对所收集的植物有较完好的科学记录。植物园与其他农林、园艺和经济植物科研部门的区别在于:植物园着重面对的物种群往往与农林、园艺科研机构不同。,2.植物园的位置与面积 (1)植物园位置选择的要求 1)要有方便的交通,离市区不能太远,使游人易于到达,才有利于科普工作。但是应该远离工厂区,或水源污染区,以免植物遭到污染引起大量死亡。 2)为了满足植物对不同生态环境、生活因子的要求,园址应该具有较为复杂的地貌和不同的小气候条件。 3)要有充足的水源,最好具有高低不同的地下水位,即方便灌溉,又能解决引种驯化栽培的需要。 4)要有不同的土壤条件、不同的土壤结构和不同的酸碱度。同时要求土层深厚含腐殖质高,排水良好。 5)园林最好具有丰富的天然植被,供建园时利用,这对加速实现植物园的建设是个有利条件。,(2)植物园的用地面积 面积的大小是由植物园性质与任务、展览区的数量、收集品种多少、国民经济水平、技术力量大小以及园址所在位置等因素决定的。在做总体规划时,还应该考虑到将来有发展的能性,要适当留有余地。,3、植物园的组成部分,(1)科普展览区 (2)苗圃及试验田 (3)职工生活区,4植物园的规划要求 1)明确建园目的、性质与任务。 2)展览区用地面积占全园40-60,苗圃试验区占25一35,其他用地约占25一35。 3)展览区向群众开放,宜选用地形富于变化、交通联系方便、游人易于到达的地方,科研区或游人较少的展览区宜布置在稍远的地方。,4)苗圃试验区是进行科研的场所,不向群众开放,应与展览区隔离。但是要与城市交通线有方便联系,并没有专用出入口: 5)道路系统:植物的道路布局与综合性公园道路布局相同。 6)排灌工程:植物园的植物品种丰富,要求生长健壮良好,养护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在做总体规划的同时,必须做出排灌系统规划,保证“旱可浇、涝可排”。一般利用地势起伏的自然坡皮或暗沟,将雨水排入附近的水体,但在距离水体较远或者排水不顺的地段,必须铺设雨水管辅助排出。,4.32 儿童公园规划设计,1儿童公园的性质、任务与类型 儿童公园是城市中儿童进行游戏、娱乐、体育活动的良好环境。其主要任务是使儿童在活动中锻炼身体,接触自然,热爱科学,增长知识,以培养优良的社会风尚。类型有综合性儿童公园、特色性儿童公园、小型儿童公园等。,2儿童公园的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活动要求,一般可分为: 1)幼儿活动区:属学龄前(6岁以下)儿童游戏活动的场所。其位置应在居住区内或靠近住宅100m的地方,150一200户的居住区内设一处。 2)学龄儿童活动区:为713岁小学生活动场所。,3)少年活动区:14一15岁以上的中学生活功场所。 4)体育运动区:可增设障碍活动设施。 5)办公管理区:设有办公管理用房,与活动区之间要有隔离设施。,3儿童公园的规划要求 1)按不同年龄儿童使用比例划分空间 2)为创造优良的自然环境,缘化用地面积宜占全园的50以上,绿化覆盖面积宜占全园的70以上,并注意日照、通风等条件。 3)园路宜简单明确,大门设置醒目雕塑,易于儿童寻找。 4)建筑小品设施要形象生动,包彩鲜明、主题突出且比例适度,易为儿童接受。 5)应设有戏水池、小游泳池及观赏水景等水体,但要注意戏水池最深处的水深不得超过0.35m, ,池壁装饰材料应平整、光滑且不易脱落池底地有防滑措施。 6)各类活动场地内部或附近应设置座椅、休息亭廊及避雨、庇荫用的设施等,供带领陪同儿童来的成人、老人使用。,4.33 体育公园规划设计,1体育公园的性质与任务 体育公园是市民开展体育话动、锻炼身体的公园。现代体育公园的建设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传播有很大关系,按照其规模及设施的完备性不同,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具有完善体育场馆的设施 另一类是在城市中开辟的一块绿地,其中安置一些体育活动设施。,2体育公园的规划设计原则 1)公园总体布局应以体育运动场所和设施为中心其他方面的布局应服从于这个中心。 2)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状及自然地形,有机地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在布局上相对集中,为各种不同年龄市民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3)在绿化形式上,应与园内的设施及活功内容相协调在不影响体育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尽可能增加绿地面积。 4)在植物选择上,应以污染少、观赏价值高的植物为主。,4.34 纪念性公园的规划设计,1纪念性公园的性质、任务与类型 纪念性公园是为纪念当地著名的历史人物、革命伟人或科学文化名人、及颂扬革命活动或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而建造的公园。其任务就是供后人瞻仰、怀念、学习等,同时兼有游览、休息和观赏的功能。其类型有: 1)为纪念具有重大意义历史事件的纪念性公园,加解放纪念日等。 2)为纪念历史人物、革命伟人或科学文化名人而修建的公园如故居、墓地等。 3)为纪念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造的公园,如英雄纪念碑等。,2纪念性公园的功能分区、规划设计原则及绿化特点 纪念性公园不同于一般的公园,在内容及布局形式上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必须从公园的性质出发,综合考虑公园的任务,创造出既有纪念性待色,又有游览观赏价值的园林。所以根据公园的主题及纪念的内容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区: (1)出入口区 纪念性公园的大门一般位于城市主干道的一侧,在地理位置上特别醒目。 (2)纪念区 一般位于公园大门的正前方,直接进入人的视线。布局形式应采用规则式,且要有明显的轴线和主干道,地形应处理成规则式平地或台地。,(3)园林区,在纪念性公园内,游人一般在进行纪念活动后,还要在园内进行游览,所以,设置此区的作用是为游人创造一个良好优美的游览观赏环境,以调节人们低沉的情绪。,4.35 动物园的规划设计,定义:动物园是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