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研究概论》PPT课件.ppt_第1页
《人格研究概论》PPT课件.ppt_第2页
《人格研究概论》PPT课件.ppt_第3页
《人格研究概论》PPT课件.ppt_第4页
《人格研究概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格研究概论,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 第二节 人格的决定因素 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概念 第四节 人格研究的基本取向,第一节 人格的概念,一、人格的定义 二、人格的基本特征 三、与人格有关的概念,一、人格的定义,1、人格的词源分析 personality-persona 2、其他学科对人格概念的理解 哲学 伦理学 法学等 3、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GWAllport的定义 一般定义,“人格” “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 ,本意指面具。面具是在戏台上演员扮演角色所戴上的特殊脸目,它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是戏剧中的假面壳。但是戏剧和生活,演员和角色,假定的和真实的,关系紧密。,我国京剧的脸谱也代表人物性格和角色的特点。 心理学沿用了其含义,转义为人格。,人格包含两层意思: (1)指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所表现的种种行为,是人遵从社会文化习俗的要求而作出的反应,人格所具有的外壳就象舞台上根据角色要求所戴的面具,这是表现在外的自我或公开的自我,为人格的“外壳”;,(2)指一个人真实的自我。这种自我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展现出来,即面具后的自我,有时也称内在的自我或内隐的自我,即人格的“内在品质”。 这种包括外部的自我和内部的自我,就是真实的人人格。,其他学科对人格概念的理解 哲学 (1)人格有崇高的价值; (2)人格应形而上学地和各种物区别开来; (3)主观的经验是最后的心理判断的标准; (4)人格是心理物理性的(人格的物质的意义)。,法学 古代罗马民法法典规定,一个奴隶不是一个人。奴隶被认为是非人,只有生而自由的人才有人的尊严,才能够要求法律的特权和保护,所以人格是享有法律地位的任何人。,人格的心理学定义 GWAllport的定义 人格就是“一个人真正是什么?” 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顺应的独特性。,杨国枢的定义 人格是个体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一变动缓慢的组织使个体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他个体之处。,陈仲庚的定义 个体内在的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最为合适的和最有概括性的是我国古代的一句老话:“蕴蓄于中,形诸于外。”可以说,人格的主要结构就是人的表里的统一体。,二、人格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2、稳定性 3、独特性 4、社会性,(一)整体性 人格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不是指单一的人格特点,也不是许多人格特点的简单累加,而是多种成分和特质有机结合而成的组织和系统。整体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其中一个部分变化会引起其它部分变化。 整体性是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指标。,多重人格(multiple personality) 多重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明确地存在两个或多个彼此不同的或独立的人格,在某一时间这些人格中只有一个显现出来。,在心理异常的患者身上,能看到两个以上的完全不同的人格系统,后分离出来的人格是从某一个记忆核发展而来的。例如,一个很害羞、处处压抑自己的青年,从儿童时就常常幻想自己是一个豪迈、奔放、外向的人,这些记忆后来就形成了另外一个人格系统。这个新的人格系统一旦形成后,就会在毫无预示的情况下突然出现。这时两个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人格系统同时并存于一个人中。,多重人格之三面夏娃 20世纪50年代的一部美国电影。一位名叫白夏娃(Eve White)的妇女由她的丈夫带来见精神病学家,原因是她的行为非常古怪,但她不承认。两位精神病学家对其进行了治疗。治疗过程中发现她具有三种人格,分别为白夏娃(Eve White)、黑夏娃(Eve Black)和珍(Jane)。在一个时期内其中的一种人格占据优势,三种人格不停地变换。医生用心理分析来探索她的压抑的记忆,帮助她进行人格的统合,对“三面夏娃”的三重人格描述如下: 白夏娃:一位单调、抑郁的家庭主妇,基本上以正常的方式来感知世界,社会化正常,但是对自己很不满意。人格困扰主要表现在自我概念上,有一点坏,有点被动,非常软弱。 黑夏娃:性感、迷人。达到的是一种极为激烈的适应,她觉得自己很完美,因为她是以完全曲解的方式来感知世界的,脱离社会现实,但又相当自信。如果黑夏娃认为自己是完美的,她就得承认憎恨和诈骗是好的。,珍:聪明、成熟、有见解,但又有些拘谨、呆板。珍表现得最为“健康”,她接受一般社会观念,对自己有相当满意的评价,自我概念表现不是很强,但也不弱,接近好的、主动的一端。 最后珍取代了前两者,与钟情的男人建立了新的生活。,(二)稳定性 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 跨情境的一致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不排斥可塑性和可变性,(三)独特性(个别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人与人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由独特的个性心理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在不同的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人格发展的结果就千差万别。即使是同卵双胞胎,在遗传、环境甚至教育上可能相同,但由于个体发展的主观因素不同而造成人格的差异。 不排斥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四)社会性 社会化把人从生物个体变成社会成员,人格是社会成员所特有的。脱离了社会,人格无法形成;不同的社会,形成不同的人格 不排除人格的生物性、自然性,(五)功能性 人格的功能就是适应环境,人格预示个体适应环境的好坏。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人格是一种预言”,三、与人格有关的概念,1、个性(individuality) 2、气质(temperament)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动力性、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性。,气质类型 罗马医生Galen命名4种类型: 多血质 胆汁质 抑郁质 粘液质,气质特点 1、先天性 2、无好坏之分 3、具有一定可塑性 4、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与成就水平,3、性格(character) 性格反映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其言行中。 性格特征 1、后天形成 2、具有道德评价含义 3、可塑性,第二节 人格的决定因素,什么是决定人格的因素? 天性教养 遗传环境 先天后天,先天 生物遗传因素 后天 家庭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 早期童年经验 自然物理因素,一、人格的遗传生物基础 1、遗传因素的影响 染色体和基因 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2、生理因素的影响 脑 生化物质(激素、神经递质) 体型外貌,家族研究 家族成员遗传的交迭程度与人格相似程度的相关研究 研究逻辑 如果某个人格特征是高度可遗传的,那么,遗传关系大的家族成员应该比那些遗传关系小的家族成员更为相似。,如果某个人格特征根本不可遗传,那么,即使是遗传上关系很近的家庭成员,比如父母与孩子,也应该不会比遗传关系小的家庭成员更相似。 潜在的混淆: 共享相同基因的家族成员通常也共享相同的环境。,双生子研究 通过测量同卵双生子是否比异卵双生子更为相似来估计遗传可能性。,研究逻辑: 同卵双生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形态,那么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可以归于环境造成的。而异卵双生子的基因不同,但在环境上有许多相似性。这样就可以看出不同环境对相同基因的影响,或者是相同环境下不同基因的表现。,收养研究 考察收养的孩子和他们的养父母/亲父母之间的相关 潜在问题: 代表性 选择性安置,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理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二、人格的环境基础 1、胎内环境 2、家庭环境 3、学校环境 4、社会阶层 5、社会文化,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 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 早期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会影响人格。 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 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三、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人格是遗传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1、反应的交互作用: 指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2、唤起的交互作用 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他的特异反应。,3、超前的交互作用 指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第三节 人格心理学的概念,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三、人格心理学的应用 四、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一、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1、人格结构 2、人格动力 3、人格发展 4、人格适应 5、人格评鉴,三、人格心理学的应用 1、评鉴与预测 2、完善个人人格,四、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1、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 中国 西方 2、人格心理学的建立 心理测量运动 近代临床精神病学 3、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分为两个阶段:,3、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30至60年代,是主要人格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古典精神分析除外)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各种人格理论体系相互对立和界限分明的局面逐渐消失,出现了综合化趋势。,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一,人格心理学研究出现了明显的专题化趋势; 第二,在人格理论上出现了小型化趋势; 第三,人格的认知研究大行其道; 第四,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出现大量跨文化研究; 第五,人格的生物基础研究进一步发展。,第四节 人格研究的基本取向,一、临床研究 二、相关研究 三、实验研究 四、多种取向并用,一、临床研究,1、定义:临床研究指对个体作系统的深度的考查。 2、代表人物:沙可,弗洛伊德,罗杰斯,凯利 3、长处:避免实验的人为性; 研究可以全面深入。 局限:导致非系统观察; 对资料的主观解释; 变量间的关系纠缠不清,二、相关研究,1、定义;相关研究通常使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