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及安全培训第一讲.ppt_第1页
煤矿安全管理及安全培训第一讲.ppt_第2页
煤矿安全管理及安全培训第一讲.ppt_第3页
煤矿安全管理及安全培训第一讲.ppt_第4页
煤矿安全管理及安全培训第一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 安全管理 及安全培训,辽 宁 工 程 技 术 大 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讲人:贾宝山 职 称:教 授 学 历:工学博士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主 要 内 容,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煤矿安全致因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及方法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煤炭工业环境保护与职业病防治 煤矿安全培训与事故有效控制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典型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简介,1.煤矿安全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 煤矿安全经济 安全文化及其在煤矿中的应用 现代安全管理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管 理 基 本 原 理,1.什么是管理 (1)“管理就是指管理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对管理对象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系统理论) (2) “管理就是决策,正确的决策主要受四个因素的影响:正确的目标和准则;信息的掌握;决策者的素质;科学的理论方法。” (西蒙Simon) (3)“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去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好的方法去干。” (泰勒),管 理 基 本 原 理,2、什么是安全? (1)safety (保护) security(保卫) (2)无危则安,无缺则全 “安”没有危险即安;“全”没有缺陷即全。 定义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定义2: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定义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安全管理(Safety Management) 定义:以安全为目的,管理者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以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国家的财产不受损失,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 目的:提高灾害防治科学水平,预先发现、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灾害,避免各种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措施的作用,提高安全投入效益,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核心:控制事故实施事故预防,通过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结合,消除事故隐患,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保障人的安全。,安全管理的对象:人机环 包括人的系统、物质系统、能量系统、信息系统以及这些系统的协调组合。 人的系统:人的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一种反馈原理。为了管理的有效性,必须进行反馈、对发动和控制者进行管理,既要管理操作人,也要管理决策指令人。 物质系统:包括生产作业环境中的机械设备、设施、工具、器件、建构筑物、原材料、产品等一切物质实体和能量信息的载体。 能量系统:生产系统中经常存在和使用的能量有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声能和辐射能等。 信息系统:信息是沟通各有关系统空间的媒介。,安全管理的基本手段 法律手段:指导和规范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活动,保障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持较高的灾害控制水平。 行政手段:制定安全生产规划、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组织重大事故隐患监测监控工作以及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等。 技术手段:制定有关安全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制定并实施各种安全技术措施等。 经济手段:落实安全技措资金,发展安全产业、推行工伤保险制定、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第二节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一、管理方法的基本着眼点 安全管理方法与生产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不应只重视生产管理主流而忽视安全。因此事故是妨碍生产管理主流的因素,如不好地进行杜绝事故的安全管理,生产管理也会由此受到干扰。 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的基本着眼点有如下七个方面: (1)掌握事故发生的状况,是管理的先决条件。 (2)要正确判断所掌握的事故状况及动向与安全管理的目标值或指标有多大程度的偏差。,(3)根据事故统计资料的了解事故的倾向,对制定措施是必不可少的,但若同时对所有的事故倾向都采取措施,也不是很好的办法。 (4)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时,如果只是单纯的作为措施而贯彻的话,就很难期望取得良好地结果。 (5)当有重点的采取各项管理方法时,要不断弄清它所产生的结果或取得的效果。 (6)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当发现了阻碍达到目标的因素时,一定要“反馈”,以便对原来的措施加以补充修改,消除这种阻碍因素。 (7)对效果不显著的措施,要及时吸收反馈并采取合适的新措施。,二、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性,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和制度等,前五项是管理内容,后两项是管理手段。 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上述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基本目标。 管理的基本原理包括: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弹性原理、能级原理、动力原理、激励原理,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管理原理,系统原理,人本原理,整分合 原理,反馈 原理,封闭 原理,弹性 原理,能级 原理,动力 原理,激励 原理,(一) 系统原理 系统:由若干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具有特定功能,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系统,它包含若干分系统(子系统)而又隶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同时又和外界的其它系统发生着横向的联系,为了达到现代化管理的优化目标,就必须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这就是管理的系统原理。 安全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构成包括各级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安全管理与事故信息,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以及企业中与安全相关的各级职能部门及人员,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劳动(人、财、物)耗费,保证企业系统经营目标的实现。,1)系统分析 根据系统原理,在研究管理问题时,必须对管理对象进行系统分析,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系统要素。分析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它的要素是什么?可以分为怎样一些子系统? (2)系统结构。分析系统的内部组织结构如何?组成系统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什么? (3)系统功能。弄清系统及其要素具有什么功能? (4)系统集合。弄清维持、完善与发展系统的源泉和因素是什么? (5)系统联系。研究此一系统同其他系统在纵横各方面的联系怎样? (6)系统历史。,管理系统的特性(系统分析时应抓住的特性) 在进行系统分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抓住系统的三个特征: 1.目的性:每个系统的存在和运动都应有其明确的目的。 2.整体性:管理必须有全局的观点,必须统筹兼顾,实现整体目标。 3.层次性:任何复杂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管理应该分级进行。 为了充分发挥系统原理的作用,还必须贯彻实施隶属于它的二级原理即: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和弹性原理。,(一)整分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整体规划:要求决策者高瞻远瞩,在系统建立的初期就对那些可能影响全局的问题认真的分析、预测、周到细致的规划部署,从而实现最佳的整体效应,奠定基础。 明确分工:确定系统的构成,明确各个局部的功能,把整体目标分解。确定各个局部的目标以及相应的责、权、利,使各局部都明确自己在整体中的地位 有效综合就是对各个局部必须进行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在各纵向分工之间建立起紧密的横向联系。使各个局部协调配合,综合平衡地发展,从而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整体是前提,没有整体目标的指导、分工就会盲目而混乱。 分工是关键:离开分工,整体目标就难以高效实现。 综合是保证:如果只有分工,而无综合或协作,也就无法避免和解决分工带来的各环节脱节及横向协作困难等问题。 主要含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在企业安全管理系统中,整,就是企业领导在制定整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纳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分,就是安全管理必须做到明确分工,层层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合,就是要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保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注意: 企业的上层领导者在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纳入作为整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加以考虑。 有效的安全管理必须做到明确分工。 要加强专职安全部门的职能,提高它的权威,保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二)反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 有两种类型的反馈控制: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增大,导致系统的运动加剧发散,这种反馈叫正反馈;反之,如果反馈使系统的输入对输出的影响减小,使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收敛,趋向于稳定状态,则叫做负反馈。 应用反馈原理的要求: 1、加强信息的接受工作。 2、加强信息的分析、综合工作。 3、加强反馈控制工作。,(三)封闭原理 任何一个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原理。,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然而又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 首先,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体系必须是封闭的。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必须具有决策指挥中心和执行机构去执行,还必须设置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 其次,管理法规的建立和实施也必须封闭。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还应建立对执行的监督法,以及反馈法。,不封闭的管理,不但低效,而且有害。譬如,管理系统中如果缺少监督机构,执行机构就会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就可能偏离正确的轨道,甚至明顶暗抗,使决策指挥中心的指令根本得不到贯彻执行。如果缺少反馈机构,则反馈职能变成由执行机构代为行使,自己执行,自己反馈,往往就会报喜不报忧,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管理封闭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 从空间上讲是相对的,封闭系统不是孤立系统,它要受到系统管理的作用,与上下左右各个系统都有着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只能与它们协调平衡地发展,而不应不顾周围,自行其事; 从时间上讲是有条件的,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能做到完全预测未来的一切,因此必须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地以新的封闭代替旧的封闭。,(四)弹性原理 管理是在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有两类弹性:即整体弹性和局部弹性。局部弹性是整体弹性的基础,整体弹性是局部弹性的综合。 消极弹性,特点:“留一手”,不去发挥潜力,如:计划指标过低,费用预算夸大,人员积压等。 积极弹性,特点:遇事“多一手”,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潜力。 正确应用弹性原理的要求: 1、倡导“积极弹性”思想。 2、着重提高关键环节的局部弹性。 3、增强整体弹性。,人本原理 管理以人为本体,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体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 所谓以人为本,一是指人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管理者),同时又是管理的客体(被管理者),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本体的管理链(如下图所示),二是在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对象的诸要素和管理过程的诸环节(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等),都是需要人去掌管、动作、推动和实施的。因此,应根据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 为了发挥人本原理的作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贯彻实施以下原则: 1.能级原则;2.动力原则;3.激励原则,1)能级原理 一个稳定而高效的管理系统必须是由若干分别具有不同能级的不同层次有规律地组合而成的,这就是能级原则。 能级原则确定了系统建立组织结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稳定的管理能级结构如图所示。四个层次能级不同,使命各异,必须划分清楚,不可混淆。,图1-2 稳定的能级结构图,运用能级原则时应该做到三点: (1)能级的确定必须保证管理结构具有最大的稳定性,即管理三角形的顶角大小必须适当; (2)人才的配备必须能级对应。不同管理层次具有不同的能级,必须具有相应才能的人。 人才和能级相对应,使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才会有最佳的管理效能; (3)责、权、利应做到能级对等,在赋予责任的同时授予权力和给予经济利益,才能使其能量得到相应能级的发挥。,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而且要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运动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 1.有三类基本动力 1) 物质动力:这是最基本的动力。以适当的物质利益刺激人的行为动机。正确实行按劳分配,发放必要的奖金,提级加薪以及适当的奖惩等都是物质动力的具体体现。然而物质动力不是万能的,不恰当地理解和运用物质鼓励会产生副作用;过份地依赖物质动力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2) 精神动力:运用理想、信念、鼓励等精神力量刺激人的行为动机。“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物质是基础,精神是支柱。要依靠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启迪人的理想和信念;要采用恰当的方法来激励人的精神追求。 3) 信息动力:通过信息的获取与交流产生奋起直追或领先他人的动机。信息作为一种动力是客观存在的。 4)生存动力 作为安全工作的特有动力,动力的正确使用: 首先,四种动力要协调配合,综合使用。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就会催人向上,奋斗不惜。 其次,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辨证关系。大集中小自由,让个体在大方面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充分自由发展,最后综合的集体动力才可能是最大的,也是稳定可靠的。 第三,在使用动力时,所加的激量必须适当,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动力的产生来自某种“刺激”。鼓励是正刺激,惩罚是副刺激。刺激量必须适当,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激励原理 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理。 一般地说,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地说,激励就是使外部的刺激转化为人的自觉行动的过程。 1. 激励过程: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产生时,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状态,即激励状态,从而造成一种内在的趋动力,这就是动机。动机导致行动,行动指向目标,目标达到后,需要即得到满足,激励状态解除,然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周而复始,直至无穷。,研究表明,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然而,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就能发挥其能力的80%90%。其间存在着大约60%左右的差距。 2. 激励理论 1) 需要层次论:激励过程始于人的需要,美国的心理学家马斯洛(A.B.Maslow)把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归纳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这五种需要。,生理需要: 这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婚姻、医疗等需要。是维持人类生存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其它需要就要受到影响。 安全需要:指心理、身体、物质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如职业稳定、工作安全、防止疾病和意外事故等。 社交需要:指归属与感情方面的需要。如得到集体的承认和依赖,家庭的温暖,同志和朋友的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尊重需要:指自尊与受尊重的需要。如独立、自由、自信、求知、才能表现、名誉、地位、权力、认可、受人尊敬等。 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充分发挥才干,实现理想和抱负,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可以最充分地发挥一个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是由低向高逐级上升的。当低一级的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追求上一级的需要就成了行为的驱动力。但是,如果高级需要能得到满足而低级需要却不能满足时,就宁可牺牲高级需要而去谋取低级需要。,生理,安全,社交,自尊,自我实现,强度,心理的发展,Aldenser的三层次需要论: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三种,即生存(Existence)、相互关系(Relatedness)、成长(Growth)。,需要层次论的要点: 1、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2、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3、五种基本需要是人类的共性 给管理实践提供的启示: 1、可以以一种简洁的方式来分析人、理解人、激励人 需求决定行为的动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是其行为的出发点。 2、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发挥人的创造力的核心 管理者最核心的作用就是去创造良好的、能让大多数人充分展现其创造力、智慧的环境。 人的成功就决不单纯是个人努力造成的,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其成功与否主要是环境造就的。 3、人的需求状况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2)双因素理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F.Herzberg)从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出发,提出了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因素有两类,即: (1) 保健因素:包括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安全、地位、管理、政策、人际关系等等,是属于人体外界环境的因素。它们起着安定情绪的作用,具有保持积极性、维持工作状态、但不能直接起激励作用的因素,有如医学上“预防疾病,保障健康”的因素。 (2) 激励因素:包括工作富有挑战性,工作中取得成就,工作成绩得到承认和赏识,肩负责任的重大,能得到个人的发展等等,是属于人体内部的心理因素。 (3)相互关系:激励因素是影响人们工作的内在因素,具有激发作用;保健因素具有维持和防止人们对工作产生不满的作用。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应当把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佳的激励效果。,双因素理论与需要层次论颇有相似之处,实际上它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了人的需要。二者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两种理论可以看出,要实行激励原理,就应把着眼点放在激励人的行为动机的积极因素上,引导人去追求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即精神需要的满足,同时兼顾满足低层次的需要,防止消极因素的破坏作用。,主 要 内 容,煤矿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煤矿事故致因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及方法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煤炭工业环境保护与职业病防治 煤矿安全培训与事故控制有效措施 煤矿安全文化建设 典型煤矿安全管理模式简介,煤矿事故致因分析, 事故的涵义 事故致因理论 煤矿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及控制因素,(1)辞海:“事故是指意外的变故或灾祸。” 自然灾害:地震、海啸、台风、洪水、干旱等。 责任事故:瓦斯爆炸、火灾、交通事故等。 (2)劳伦斯:“干扰一个有计划活动的意外或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3) American Society of Safety Engineers(ASSE):“事故是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中断,并有时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一、事故的涵义,事故的涵义,(4)Suchman:“事故是人对环境缺乏预见性,难以避免和无意引起的灾害。” 一事件若要称为事故,至少须具备三个条件,即 不可预料性;不可抗拒性;无意引起的灾害。 (5)日本学者青岛贤司:“事故主要是指工程建设、生产活动和交通运输中发生的意外损害和破坏,其后果可能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人身伤害。”,事故的涵义,(6)国家经贸委2001年12月20日颁发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事故是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Unexpected Happening) 总之,事故是使正常活动中断并可能伴有人身伤亡、物质损失的意外灾害事件。,事故致因理论研究,是探索事故发生、发展规律,揭示事故本质的一门学问,其基本目的和任务是指导事故调查和事故预防,为事故研究开拓新的前景。 主要理论:事故倾向性理论、事故因果链理论(多米诺骨牌论)海因里希、流行病学方法、能量异常转移论、扰动”(Perturbation)导致事故的理论(即P理论)、轨迹交叉论等,二、事故致因理论,扰动理论示意图,轨迹交叉事故模型,影响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主要因素:人、物、环境、管理和事故处理 (1)人的原因 如无证上岗、违章作业、危险作业、注意力不集中等。 (2)物的原因 如设备老化、危险物品存在、安全防护失灵、采煤工艺不合理、支护不到位等。,(3)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如矿震、洪水、地震、水文等条件的恶化。 生活环境:温度、湿度、噪音等。 社会环境:家庭和睦、朋友交往关系、与上级领导的相处等。 人-机-环境是诱发事故的直接因素。 (4)管理的因素 如劳动组织不合理、指挥有误、用人不当、培训不够、检查不到位等。(间接原因),(5)事故处理情况 对事故发生前的征兆判断是否正确、事故发生后是否采取措施减小事故的危害、救护是否到位等。,三、事故的特征,(1)偶然性(ocassionality) 事故的发生存在着客观不安全因素,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状况等都无法预测。 (2)因果性(Causality) 即指原因和结果(cause and effect) (3)必然性(inevitability) 事故的因果性就决定了事故的必然性。 如瓦斯爆炸、采空区自然发火等。,(4)规律性 事故的必然性表明事故的规律性。即事故的发生是有规律可循的。,事故法则,美国的安全工程师:Heinrich(海因里希)提出的事故统计规律,即事故法则,又称 1:29:300 法则。 注:要想消除1次死亡重伤事故和29次轻伤、微伤事故,必须先消除300次无伤事故。,330 次 事 故,1次死亡重伤事故,29次轻伤、微伤事故,300次无亡事故,对于采煤工作面发生的顶板事故,其事故法则: 死亡:重伤:轻伤:无伤 = 1:12:200:400 对全部煤矿事故法则: 死亡:重伤:轻伤 = 1:10:300,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是危险的根源。 重大危险源: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或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是指工业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三、煤矿重大危险源分类,标准:基于危险源在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事故灾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分为两类: (1)固有型危险源 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本质性的危险源,是造成事故的客观物质。 (2)触发型危险源 是诱因,是诱发事故发生的条件。,防止和预防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重大危险源。对煤矿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做全面的普查工作,并编制煤矿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 煤矿重大危险源在其内涵及外延上和其他工业领域的重大危险源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煤矿重大危险源很难由某种危险物,四、煤矿重大危险源辨识 及控制因素,质或能量的一个临界量来完全判定。例如,评价一个煤矿是否是瓦斯爆炸事故的重大危险源,不能仅根据煤矿井下瓦斯的某一临界量指标判定,因为只要是瓦斯矿井,就有可能发生瓦斯爆炸,一旦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因此,可以说,只要是瓦斯矿井,不管是高瓦斯矿井还是低瓦斯矿井,都可以判定为瓦斯爆炸事故重大危险源,其差别会反映在风险等级的不同上。再如对煤矿火灾事故,不能仅以井下某一种可燃物的量来确定火灾事故的后果,对煤矿水灾事故,不能仅以可进入井下的水的量来确定水灾事故的后果,等等。,1、辨识原则: (1)科学性原则 有科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