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小摄影师教案2鲁教版.docx_第1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小摄影师教案2鲁教版.docx_第2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小摄影师教案2鲁教版.docx_第3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小摄影师教案2鲁教版.docx_第4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6小摄影师教案2鲁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摄影师学习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教学挂图。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A案第一课时揭题导入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初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躬(gng)”、“胶(ji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ng)声母是n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合作识字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第二课时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角色演读,体会感情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巧设疑问,升华感情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课外延伸,想想续写1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一、复习1.抽查听写词语高尔基、突然、摆弄、准备、胶卷、一辆、杂志社(听写完后课件出示订正)2.整体回顾主要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看样子同学们的生字词掌握得还挺扎实的,谁能用上面的词语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生结合词语提示概括主要内容,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完整。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当我们不能很准确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时候,可以像今天这样借助文中的一些词语或者句子来概括。二、学习1-5自然段,指导学生根据文中细节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品质1、学习纸团内容过渡:高尔基可是大名鼎鼎的前苏联文学家,一位与他素不相识的普普通通的少先队员想见高尔基可不容易呀!那么小男孩是怎么见到高尔基呢?这秘密呀,就要从这里说起!(拿出一个纸团),谁来揭开这个秘密?(请一位学生)请你把内容读一读。(课件出示)(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话,你觉得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自由读后汇报:聪明、会想办法、懂礼貌、爱摄影)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亲爱的”“您”“请”“立刻”)教师相机板书。(2)指导朗读:如果老师就是高尔基,你能用声情并茂的声音让我感动吗?(学生自由练?指名读,评议?齐读。)(3)大家读得非常好,听了你们的朗读啊,老师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有礼貌,爱摄影的小摄影师了!想想高尔基看到了这个纸团后,心里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汇报)2.学习1-5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能从文中的一些细节看出小男孩是那么的聪明,还能想到高尔基的内心世界。下面啊,请大家再读读文章的1-5自然段,看看你还能从哪些细节揣摩到他们的内心活动。(1)学生自由读(2)汇报,教师相机出示文章的几段对话。(“鞠躬”、“请”、“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3)分角色朗读:下面请男同学读小男孩的话,女同学读高尔基的话,要注意他们的年龄和语气哦!(4)学习标点符号。(教师指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句话,都是引用人物的原话,不知大家发现了什么秘密没有?(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标点的用法并课件出示几道练习)三、学习6-11自然段,体会伟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和爱护过渡:高尔基先生当年正好60岁了,而这位少先队员才十岁。一个充满稚气的小孩子给一位年过花甲、人人敬仰、工作繁忙的大作家照相,还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赶紧读读文章6-11自然段,看看孩子是如何给高尔基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而高尔基又是怎样对待孩子给他照相的,把相关的句子用“?”标出来,待会咱们来交流交流。1.学生默读,圈画。2.学生自由汇报句子,教师课件出示(分左右两栏对比)3.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品质(1)学生自由对比读课件左右两边的文字过渡:在学习1-5段的时候,同学都已经掌握了一项很重要的本领,那就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细节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品质。现在请大家再读读这些句子,看看你又能从哪些细节中,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或者品质?读完后先在小组内说说,待会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2)学生小组交流。(3)学生集体汇报,教师相机点评,并板书。(尽量放手让学生)预设A:吩咐生:我从“吩咐”看出高尔基很平易近人我们一般都说是谁吩咐谁?(是长辈对晚辈)你能用“吩咐”说一句话吗?是啊!课文里面说高尔基听从小男孩的吩咐,这是怎么回事呢?再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这里高尔基按小男孩的要求去做,说明他没有一点架子,把小男孩当作朋友看待,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高尔基被孩子的天真感染了,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说明他很喜欢这个小摄影师。)说得真好。高尔基确实很喜欢这个孩子,所以才那样与小男孩配合。预设B: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的时间是宝贵的,对时间格外珍惜。但是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他仍然耐心地接待,任其“摆弄”,还对孩子“微笑”,你体会到了大作家的什么?(板书:关怀)小男孩为什么要摆弄很久很久,这么认真地准备?(板书:热爱)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好。其他预设:高尔基的“侧过脸”“微笑”“大声喊”“赶紧”小男孩的“仔细打量”“咧开嘴笑”“哭”“跑”“跳”(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要合理即可。)4.指导分角色朗读,通过朗读把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表现出来。(同桌练习,之名分角色读)四、拓展续写。1、高尔基很喜欢让人拍照吗,请阅读课文后回答。(1)哪些句子说明高尔基并不喜欢媒体宣传自己?(“请转告他,我很忙。”)这样的句子应该读出什么样的口气?(2)哪些句子说明高尔基喜欢小摄影师来拍照,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重点交流高尔基说的最后一句话:“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为什么这么说?2、指导朗读:一个是“大摄影师”杂志社记者,一个是小摄影师,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但高尔基的态度截然不同,而且还特别嘱咐工作人员说“如果是一个是小男孩来拍照的话,就一定让他进来。”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爱心!大作家对于少年儿童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