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_第1页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_第2页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_第3页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_第4页
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装订线 本科生毕业设计 题目: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 学 院 建筑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 工 学 专 业 建筑学 学 号 2008548044 姓 名 刘 爽 指导教师 李 崴 2013年5月30日云南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摘 要本设计分为南北两块地,北侧地块净用地面积119854.7平方米,南侧地块净用地面积94344.3平方米。根据南北两个地块不同的特性及地理位置,在本设计中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功能布局:北侧地块东侧、北侧均邻河流,环境优美景观较好,充分利用现有水域的延伸、微地形,打造山水园林式的宜居环境,设计成密闭度较高的产权式度假酒店;南侧地块引入水系,结合水景、庭院设计成具有中国传统风情的奥特莱斯模式步行街。南北地块建筑设计整体均为4层,局部三层有露台。本设计的重点是景观及建筑方案规划设计。本设计通过使用天正cad、photoshop和sketch等软件进行了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建筑设计主要包括:按照相关规范,局部地区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交通组织、柱网布局及尺寸标注。规划设计主要包括:南北地块的功能及分区布置,流线的分析,景观节点布置,生态技术的应用以及市政工程的设计。关键词:旅游渡假区规划;传统风情;云南Yunnan Kunming Dianchi National Tourism Resort Planning and designAbstractThe design is divided into North and south two blocks, the area of north block is 119854.7 square meters, the area of sorth block is 94344.3 square meter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geographical location between two different plots, we take different designs and functional layouts in this design. The river named Dianchi is beside the north side of , on the north side of all adjacent block east of river, beautiful environment landscape better, mak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extension, the waters of the topography, create a landscape garden livable environment, designed title-style Resort Hotel closed higher degrees; on the south side of the plot into the water, with water features, garden design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style outlets mode of pedestrian street.The whole North block buildings are all four floors, partial three floors with balcony. This design is the focus of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The design of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planning design through the use of the CAD, Photoshop and sketch software.Architectural design inclu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levant norms, the local area plan, elevation, section drawing, layout and size of traffic organization, column label. Planning design includes: functions and partition layout and streamline plots, the analysis, arrangement of landscape nodes,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technology and desig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Key words:Tourism resort planning; Traditional culture; Yunnan 目 录1 引言11.1 关于产权式酒店11.1.1产权式酒店概念11.1.2产权式酒店出现的意义11.2 奥特莱斯步行街21.2.1奥特莱斯步行街模式的特点21.2.2奥特莱斯步行街在本设计中的体现21.3 设计定位22 项目概况42.1 项目位置42.2 项目区位分析43 总体构思53.1 地域性源于自然,融入自然53.2 民族性借鉴人文、创造人文53.3 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54 总体规划分析74.1 规划结构,功能布局74.2 产权式度假酒店74.2.1规划结构:一心九岛,山环水绕74.2.2功能分布84.3 幼儿园84.4 中国风情的奥特莱斯模式步行街94.4.1规划结构94.4.2金河模式奥特莱斯风情城94.4.3商业布局105 建筑设计115.1 建筑风格定位115.2 产权式度假酒店设计风格115.2.1标志性酒店设计115.2.2客房设计115.3 商业区设计风格125.3.1集中商业设计125.3.2步行商业街设计126 交通流线分析146.1产权式度假酒店146.2商业步行街147 景观系统分析157.1 景观分析要点157.2 产权式度假酒店景观157.3 商业步行街景观158 生态技术应用168.1 双层太阳能玻璃幕墙168.2 2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168.3 风力发电技术168.4 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169 市政工程设计179.1 电气说明179.2 给排水说明189.3 管道布置18参考文献20致 谢21附 录221 引言1.1 关于产权式酒店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度假风气兴盛,法国地中海沿岸开发了大量海滨别墅,欧美政要、贵族、富商蜂拥而至,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休闲度假中心。由于房产价格高昂,多数家庭无力单独购买度假别墅,而部分有能力购买别墅的用户,每年的使用时间非常有限,最多只有几周,空置率很高,所以出现了亲朋好友联合购买一幢度假别墅供大家不同时间分别使用的情况,最早的分时度假概念由此产生。据此,聪明的开发商发明了以分时销售客房使用权的模式来招揽客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分时度假市场由此形成。1.1.1 产权式酒店概念产权式酒店就是由个人投资者买断酒店客房的产权,即开发商以房地产的销售模式将酒店每间客房的独立产权出售给投资者。每一套客房都各拥有独立的产权,投资者如购买商品房一样投资置业,将客房委托给酒店管理公司分取投资回报及获取该物业的增值,同时还获得酒店管理公司赠送的一定期限的免费入住权。其实质就是迎合普通老百姓的不动产投资理财需求。1.1.2 产权式酒店出现的意义产权式酒店是旅游房产的重要一类,其实质就是“分时度假+房产投资”。它将酒店的每一单位分别售给投资人,同时投资人委托酒店管理公司经营或分时度假网络管理,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由于客房年度利润分红足以抵消分期付款的费用,并有可观的盈余,因此业主只要投资金额不多的首付,就可不再投入,大约1520年后取得产权。经营有方的酒店通常还可带来物业的增值效应。一般情况下,投资人拥有该酒店每年一定时间段的免费居住权,可以作为一般投资者在郊区的第二居所或企事业单位的度假基地。因此产权式酒店这种新颖的经营和投资方式,目前在世界范围的旅游城市已迅速发展起来。近10年来,全世界产权式酒店平均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预计所有这些表明,产权式酒店正在成为旅游经营的一种重要的经营创新模式,同时成为最受中产家庭青睐的旅游、投资形式。1.2 奥特莱斯步行街“奥特莱斯”是英文OUTLETS的中文直译。其英文原意是“出口、出路、排出口”的意思,在零售商业中专指由销售名牌过季、下架、断码商品的商店组成的购物中心,因此也被称为“品牌直销购物中心”。奥特莱斯(Outlets)最早诞生于美国,迄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Outlets最早就是“工厂直销店”专门处理工厂尾货。后来逐渐汇集,慢慢形成类似Shopping Mall的大型Outlets购物中心,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零售业态。虽然Factory Outlet这种业态在美国已有100年的历史,但真正有规模的发展是从1970年左右开始的。1.2.1 奥特莱斯步行街模式的特点1、品牌度高奥特莱斯不同于一般商场,它卖的是库存货和折扣货,一般的国际顶级品牌是不打折的,打折影响其形象,但是好牌子一样有库存,而奥特莱斯的特性决定了奥特莱斯是国家大牌消除库存的最好场所,比如上海青浦和张家港香港城的奥特莱斯都是大牌云集。2、折扣低奥特莱斯一般都在城郊如上海青浦、张家港香港城等,离市区比较远,这样房租就比较低,而且,奥特莱斯的货品都是厂家直销,可以把中间利润降低,最终降低最后售价。北京燕莎、上海青浦、张家港香港城货品的折扣都只有16折。1.2.2 奥特莱斯步行街在本设计中的体现金河模式奥特莱斯风情城:融入地方特色的“院”,形成街、院、场三种模式并存的特色风情城。不同于传统的奥特莱斯步行街以街、场为主要商业空间流线组织模式,金河三期中融入地方传统院落的组织形式,形成街、院、场的三种空间布局的“金河模式”商业风情城。1.3 设计定位北侧地块:为树立酒店形象,在地块中心打造标志性酒店俱乐部,中心区形成独特水景和溪谷景观,以此为中心环绕排布其他建筑。南侧地块:中国风情的奥特莱斯模式步行街公共空间与水景院落的融合,寓商于娱、商娱互促的休闲体验。2 项目概况2.1 项目位置设计地块位于昆明市主城区西南部,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金河片区内,项目地块地理位置西南边界距滇池仅400余米。项目总用地约270796.5平方米(约406.2亩),其中净用地面积214199.0平方米(约321.3亩)。其边界为:北侧临正大河,东侧接金家河,与滇池卫城隔河相望;西邻城市规划道路,与云南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大自然风情园隔路相对;南临回迁小区与防护绿地。设计地块被规划城市次干道分割成南北两块,北侧地块净用地面积119854.7平方米,南侧地块净用地面积94344.3平方米。2.2 项目区位分析图2-1区位分析昆明是云南省省会,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旅游、商贸城市之一。昆明是国家一级口岸城市,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亚洲5小时航空圈的中心,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门户枢纽,中国唯一面向东盟的大都市。(图2-1)项目地块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西南部,滇池国家级旅游渡假区金河片区,西南侧距滇池尽430余米,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项目地块周边紧邻居住区,为商业街提供了丰富的人流,紧邻滇池的地理优势,也为产权式酒店的营销增添了保障。3 总体构思3.1 地域性源于自然,融入自然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在本次的设计中将山水等自然环境引入,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多层次景观体系,打造云南独特的山水自然形态“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滇中高原地区,四季如春,无严寒,多风。故住房墙厚重。最常见的形式是毗连式三间四耳,即正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有些还在正房对面,即进门处建有倒座。通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外墙一般无窗、高墙,主要是为了挡风沙和安全,住宅地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本设计中通过乡土建筑材料的利用,创造独特的建筑形象。尤以木、竹、石等天然材料及砖、瓦等人工材料为主,描绘出云南特色的一部部色彩斑斓的木头的、翠竹的古朴画卷。3.2 民族性借鉴人文、创造人文干栏建筑的形式很好的适应了湿热气候;底层架空有利于建筑排水排涝和通风透气,大坡屋顶和深远的挑檐及重檐有利于遮阳。本设计中提炼干栏式的“竹楼”,泸沽湖畔、滇西北德钦等地的特色民居,昆明、建水等地的“四合院”、“多重院”等传统的民族印子,塑造民族和地建筑特色风貌。将古建筑中屋顶、檐口、门窗、墙面等构成元素通过现代技术、利用现代材料进行简化和调整,创造古朴而简约的新中式的建筑形式,体现古典与现代的相互包容。3.3 传统文化的重新诠释传统民居文化与现代商业文化的结合传统街巷在于连续的界面和简明的空间序列,方向性过强,只限于街道两侧界面,无法深度发展,空间类型单一,缺乏空间活力,无法支撑现代社会多元化的体验型消费模式。自然形成的传统商业街的诱人之处在于其不同时期建造,风格迥异的铺面杂拼在一起,造成以极其的多元化而达到统一的繁华效果。新设计的商业街往往因人为的统一而流于单调乏味。为追求传统商业街的意境,本设计有意识地放弃追求立面手法简单的统一,创造多种风格的店铺共生的效果。即便是同样设计的不同单元,也通过材质、颜色的变化,加强外观差异化。商业街的魅力就在于繁杂多样立面形态的共生。这也是商业街与大型百货商厦的区别。以此为基础,通过连廊、平台、巷弄等方式渗透到空间各处,形成各种类型的休闲体验空间,有效地扩展了消费内容和体验。除此之外,通过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材料丰富步行街的空间感,通过不同的建筑手法处理,使其变得趣味化。由此,传统单一的空间转变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体验式空间。(图3-1)图3-1建筑平台、连廊4 总体规划分析4.1 规划结构,功能布局南北两个地块不同的特性设计中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和功能布局:北侧地块东侧、北侧均邻河流,环境优美景观较好,充分利用现有水域的延伸、微地形,打造山水园林式的宜居环境,设计成密闭度较高的产权式度假酒店;南侧地块引入水系,结合水景、庭院设计成具有中国传统风情的奥特莱斯模式步行街(图4-1)。(图4-1地块规划)4.2 产权式度假酒店4.2.1 规划结构:一心九岛,山环水绕为树立酒店形象,在地块中心打造标志性酒店俱乐部,中心区形成独特水景和溪谷景观,以此为中心环绕排布其他建筑。地块内利用水系形成“岛”的意向,形成“九岛”“启园” 、“迪园” 、“诚园” 、“流园” 、“逸园” 、“知园” 、“畅园” 、“适园” 、“欣园” 各岛自成组团,相对独立,形成和而不同的景园。(图4-2)水系环绕各岛,主要交通皆沿水而行,主要入口布置水景和山丘状微地形,既形成了良好的景观,又保证了酒店区域的私密性。地块与城市道路相临外侧,亦是山丘状微地形, (图4-2北部地块分区)形成“山环水绕”的总体格局。4.2.2 功能分布由西侧入口进入,正对着酒店接待大厅,设置接待、会议、展示等功能,并另附设一个游泳馆。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为高级酒店俱乐部,餐饮娱乐、休闲体验。酒店客房以四层联排的叠拼套房为主,由外向内同时根据景观环境的优略,档次逐渐提高,靠近俱乐部布置四层独栋式豪华客房。4.3 幼儿园位于北部地块东北角,占地0.52公顷的12班幼儿园形成独自的院落,为周边居住区提供充足的服务设施。幼儿园整体设计风格与度假酒店类似,强调整体性。但不能忽视其独立活泼性,以更好的迎合儿童的心理需要。4.4 中国风情的奥特莱斯模式步行街4.4.1 规划结构规划结构总结如下:“一心” 、“两轴” 、“四院落” 、“三重界面”。以北侧、西侧城市次干道设计两个主要出入口,向地块内铺设相互垂直的两条步行广场,引入水系,在两条步行广场的交汇处形成中心水景广场,构成“一心两轴”的公共空间。“两轴”将地块分成四个组团,以围合式设计形成“院”的概念,结合水景、庭院形成相对独立的院落式景观。公共空间与水景院落的融合,寓商于娱、商娱互促的休闲体验围绕中心水景广场、串联四个院落、沿地块周边形成三重商业界面。4.4.2 金河模式奥特莱斯风情城1、院合院建筑具有较大的气候适应性,主要分布在温和气候的滇中、滇西地区。云南的合院建筑源自中原文化、技术的影响,但其形式特色又体现了对当地的气温、降水等气候微差的适应。融入地方特色的“院”,形成街、院、场三种模式并存的特色风情城,不同于传统的奥特莱斯步行街以街、场为主要商业空间流线组织模式,金河三期中融入地方传统院落的组织形式,形成街、院、场的三种空间布局的“金河模式”商业风情城。四个建筑组团各自的核心形成四“院”紧邻两主入口的主庭院与街道串起的三个副庭院。各个庭院以中心水景建筑为中心,打造具有丰富内涵和浓郁商业氛围的组团中心。2、场公共景观广场构成的核心“场”,形成地段的景观、公共空间核心,以空间变化结合水线景观变化激活“场”的氛围,设计其与两主要入口连接形成商业十字主动线,沿线布置餐饮娱乐等功能,使人尽享轻松舒适的商业氛围,成为地段内最具商业价值的核心。3、街 “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建筑物组成的形态之一,“街”作为连接各公共空间的主要通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商业活动中,常常通过街的交错与延展引导人们的购物行为。活泼丰富的商业界面,不但能刺激消费行为,同时也能为商业建筑带来更多的体验,使之成为人们购物之余休憩、娱乐的场所。在本设计中,丰富了街的界面,使之作为联系通道与建筑过渡的灰空间构成商业风情城的主要空间模式。(图4-3)图4-3中国风情的奥特莱斯模式步行街4.4.3 商业布局场、院、街通过空间尺度、景观设计的对比,形成空间丰富、功能齐备、景观优美的商业风情城。根据流线分析,沿西侧城市次干道的三处集中商业可做大型商场、影院等公共活动空间。线性商铺可分为按间出售的单元式商铺和一二层的独立商铺,三层(局部四层)可为商业提供居住、办公、库存等空间,以小型商业业态为主。而东部不临街商业虽商业性较差,但其滨临水景,景观较好可做滨水餐饮等娱乐服务设施。5 建筑设计5.1 建筑风格定位图5-1建筑特色分析云南民族建筑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最能生动体现云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民房中大多保持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以砖木、土木构成,白墙青砖,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美丽的画卷。云南有高山、峡谷、江河湖泊、深林草甸、坡地平坝等立体地理环境,少数民族居住地区,气候环境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建筑结构、布局、工艺、装饰等各方面的不同认识和创造结果。当地具有丰富的建筑的中国传统元素,金河三期建筑设计在新中式建筑风格中融入当地传统风韵,简化传统建筑元素,提炼图样、改造组织形式,赋予传统风情,适当加入现代的设计元素,不失简约美感,形成金河新中式建筑风格。(图5-1)5.2 产权式度假酒店设计风格5.2.1 标志性酒店设计标志性酒店俱乐部,离周边独栋较近,设计成退台形式,消减体量、减轻对独栋的压迫感。俱乐部形象轻盈,退台的水平线条大气流畅,屋顶从云南特色建筑中加以提炼,简洁大方,最上层屋顶采用钢构架,使建筑形象不至于过于沉重。接待大厅,坡屋顶、平屋顶的交错,瓦屋面、钢结构屋面的变化,使建筑的轮廓丰富异常。下部尽可能的形成柱廊等灰空间,层次更有深度,满足了人流的休憩等功能。乡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结合,塑造了既传统韵味十足又满含现代感的建筑形象。5.2.2 客房设计为了增加提高的尊贵感,整体客房采用别墅设计模式组合。联排、独栋客房将砖墙、白墙重组,体现了民族风情同时又加入了木色百叶、玻璃幕墙等新元素,现代而不失风情。简洁大方又不失现代感,优雅体现新中式的婉约。面向水面或景观良好一侧,做单坡的屋顶,增大建筑较优朝向的面积,并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视野开阔。5.3 商业区设计风格图5-2屋顶设计设计中以传统商街风情为底蕴,以木、竹、石等天然材料和砖、瓦等人工材料,构建既有现代商业气息又有传统风情的多层次空间的步行街。建筑设计中以四组半封闭式院落组团为基础,中间设置异形轻盈组团中心。外部线性商铺与点式集中商业围合,柱廊、室外平台、阳台等灰空间设计穿插其中,空间丰富多变。屋顶以传统的两坡顶、相互错动的两坡顶、内坡顶、局部平顶等多重形式结合。简化檐口形式,简约的重檐口、钢结构屋面。简化传统的门窗样式,提炼图样、改造组织形式,赋予传统风情,不失现代美感。(图5-2)5.3.1 集中商业设计沿地块西侧的城市次干道布置集中商业,形成尺度舒适的沿街立面和简洁大气的入口设计。集中商业满足了周边小区及度假酒店的休闲娱乐要求,提高整体商业区的档次。引进国内外知名连锁超市及品牌,提供大空间购物体验。5.3.2 步行商业街设计在商业街采用小体量、小尺度的人性化设计。这一层面上的设计重点应该是建筑的细部和材质的运用。商业街的设计重点也应在首层外观的细部上,包括门窗的形式,骑楼雨罩的应用,台阶、踏步、扶手、栏杆、花盆、吊兰、灯具、浮雕、壁画、材质色彩与划分等等。异形组团中心与中心庭院水景等景观元素结合,形成轻松活泼的商业氛围。增加室外餐饮座、凉亭等功能设施,花台、喷泉、雕塑等、灯具、指示牌、电话亭等器材,灯笼、古董、道具等装饰,铺地、面砖、栏杆等建筑元素;相对集中商业可以引进种类更为繁多的小商业,除了营造休闲、活泼的购物氛围,满足购物者的商业行为外,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的满足不同人群您的消费需求。图5-3商业街细节设计线性商铺垂直、水平空间连接方式多样,空间使用模式灵活。满足了商铺业主对于不同空间使用面积的要求,可以自由灵活划分,更加方便出租,出售。6 交通流线分析6.1 产权式度假酒店在产权式度假酒店的流线设计中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动亦景、静亦景。地块西侧、南侧沿城市次干道设置主要出入口,地块内部以一条中环路作为主要的车行交通流线,连接各岛,使规划结构更加紧凑。由西侧出入口向东一线的宽水面区域,设置亲水平台和滨水步行带。沿地块东侧、北侧河流形成步行流线,创造良好的滨河景观绿化带。6.2 商业步行街(图6-1流线分析)在商业步行街的流线设计中遵循以下原则:“十字”主动线与中环次动线结合。(图6-1)由于商业行为的要求,商业步行街的流线应较其他功能的街道有近人尺度的舒适感,能够引导商业行为。因此沿城市次干道的地块北侧中心设计步行主动线入口,此入口与北侧度假酒店主要出入口对应;沿城市次干道的地块西侧中心设计主要交通性入口,两入口向内铺设步行广场,形成“十字”布局的商业步行主动线。“十字”主动线把地块分成四个组团,半封闭的组团内形成商业步行次动线与主动线相接,形成完整的商业步行动线。7 景观系统分析图7-1景观绿化分析图7.1 景观分析要点由于南北地块的功能不同,景观空间营造的氛围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景观表现方法所能够给予人的视觉体验是非常丰富的,也是最原始的、最直接的。利用藏与漏,错觉和幻觉,材料的色彩与质感的差异创造不同的视觉效果。给人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愉悦的视觉记忆。运用不同质地的造景材料研究人们的触觉行为,把自然及设计者理想中的触觉行为通过物质表达出来,加深人对环境的纵向感知与体会。在这,对材料物理属性理解,把握运用至为重要。(图7-1)7.2 产权式度假酒店景观中心区形成独特水景和溪谷景观,在西侧主要出入口处,布置水景和山丘状微地形,从而在东西方向上形成了“山水建筑”的景观轴线。地块周边也做山丘状微地形,把整个酒店区域打造成云南“山环水绕”地域风貌。沿金家河一线,设计成以休闲娱乐、体验式空间为主的滨河绿化景观带。7.3 商业步行街景观由两个主要出入口向内的步行广场,形成规则大气的水景步道,宽窄不一、形态多变的木栈道、亲水平台沿步道穿插,形成多层次的景观空间。水景步道在中心水景广场处放大形成环形水池,水池中有异形小岛,与北侧酒店区形成对景。沿环形水池的亲水平台与主出入口相呼应,形成空间、视线上的指引。四个组团结合水景、庭院形成相对独立的院落式景观。由于地块东侧紧邻污水处理厂以及公交车,因此地块东侧为防护绿带,做山丘状微地形隔离污水厂不良环境因素影响以及降低车站的声污染。8 生态技术应用8.1 双层太阳能玻璃幕墙公建外层玻璃墙体如镜面一样反射自然美景,同时也透射着玻璃后的空间。玻璃墙体顶部夏季可以打开,让热空气流出;在冬季封闭,形成一个个墙体外的小“暖房”,增加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8.2 20KW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本项目拟以建筑屋顶加装的方式引入目前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的单晶硅为主要材料的光伏电池,额定峰值功率为20KW。8.3 风力发电技术本方案可布置数台微风启动聚风型风力发电机。技术特点为:启动风速低,发电量大,自动跟踪风向,可靠性高,成本低,安全性高,低噪音,避雷。 8.4 雨水收集与再利用系统本方案主要采取了雨水利用和收集方式:将建筑屋顶的雨水集中引入绿地、透水路面、地下蓄存;庭院、广场、人行道等地优先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通过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安装简单的雨水收集和利用设施,雨水通过这些设施收集到一起,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就可以用来浇灌绿地、冲刷路面。9 市政工程设计9.1 电气说明1、供电工程:规划地段主供电源自附近城市供电外网引出后沿设计管位引至地段内变电所;高压供电电缆采用埋地敷设。2、负荷级别:本工程消防、电梯等重要负荷为二级负荷;其余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本项目总用电量为:12414KVA。本项目南北地块地下一层各设10KV变电所一处。本工程消防等重要负荷备用电源采用蓄电池。3、供电方式:各楼座电源为低压交流380/220V三相四线,电源线采用YJV22-1KV电缆自变电所埋地引来;各建筑内照明及动力配电支线采用YJV-1KV电缆明敷及BV-0.5KV导线穿管暗敷。消防等重要负荷为双电源末端切换方式供电。4、照明设计:本项目设置一般照明、事故照明、庭院照明等,照明光源以高效T8直管三基色荧光灯及紧凑型电子节能灯为主。5、防雷及接地:本项目均按三类防雷保护建筑物设防,屋顶设8镀锌圆钢避雷带。保护接地型式为TN-C-S;防雷接地与保护接地共用联合接地极,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各楼座内设置总等电位联结保护措施。6、弱电设计:(1)、弱电设计内容包括电话通讯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消防弱电、广播系统,闭路监视系统及数据局域网等。(2)、语音通讯:本项目电话通讯均为外线电话,根据规划建筑对通信的需求,按50一对外线电话考虑,产权式酒店区及奥特莱斯商业步行街区等处均设电话插孔。本项目在南北两地块地下一层均设置综合弱电机房,分别内置2400对电话交接总柜;本项目自附近市政电信外网引来电话通讯电缆。(3)、有线电视线路自附近有线电视光节点处引来。有线电视进户线由弱电管沟埋地-0.8m引入地段的综合弱电机房,经弱电机房后沿室外弱电管网引至各楼座弱电用户点。(4)、本项目设置集中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室分别设在产权式酒店区酒店接待与奥特莱斯商业步行街集中商业一层;本系统包括消防报警、消防联动、消防通讯、消防广播等。(5)、本项目各楼座内部主要通道、室外庭院及主要出入口等处设置监视摄像机;保安监控室内设监视墙,磁盘刻录机及控制设备。保安监控室与消防控制室合用。(6)、本项目设置服务于数据传输、远程IP的宽带局域网;产权式酒店区及奥特莱斯商业步行街区等场所均设置信息插座点;系统采用光缆、交换机、超五类铜缆组网;数据宽带局域网计算机中心设在各区地下室分别设置弱电机房。局域网通过光缆及市政电信运营网络与国际互联网连接。(7)、室外弱电线路:地段内室外弱电线路均为导线穿室外PVC管沟埋地敷设。9.2 给排水说明1、地段内给水采用下行上供枝状管网系统,给水水源来自城市给水管网,所需水量水压由市政供水管网来保证,室内消防管网采用环状管网,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相邻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建筑平面任何部位。地下一层库房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需水量水压由园内消防水泵房专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来保证。不宜用水灭火的变配电室,珍贵设备机房设置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2、消火栓室内消防用水量为15L/S,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29L/S,消火栓系统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算,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延续时间1.0小时计算,南北两区消防水池消防储水量分别为400m3,生活日用水量为2173.6m3/d。3、地段内生活污水和洗涤废水由卫生器具收集后,通过排水管道排至室外,经室外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至城市污水管网。4、建筑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由雨水口收集后,经排水管排至室外与园区地面雨水汇集后,经室外雨水检查井,雨水排水管网排至城市雨水管网。5、通风:公共卫生间、游泳池、厨房、餐厅、影院等无外窗房间设置机械排风换气系统,影厅、大型商场设置机械排烟排风系统,设置排烟系统的房间均设置消防补风系统,卫生间通风换气次数按8次/h进行设计。餐厅通风换气次数按10次/h进行设计,厨房排风换气次数按40次/h进行设计。设备用房通风换气次数按3次/h进行设计。9.3 管道布置规划区内涉及管线种类有给水管道、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管线平面布置和竖向高程控制必须做到统一规划,合理安排,给各种管线的设计提供依据,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发生矛盾。图9-1管线综合设计图管线竖向设计按照管线综合规范进行,若局部不能满足竖向净距要求的,做单独处理,管线自上而下原则上安排为电信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道、中水管道、雨水管道、污水管道。遇到管线在竖向高程安排上有矛盾处,主要考虑按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支管让干管,可弯曲管线让不可弯曲管线的原则进行处理。参考文献1 美C亚历山大建筑的永恒之道王听度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2 SB/T 10517-2009 商业街管理技术规范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8-13 杨大于 朱文良著.云南民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4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5 杨培峰等编著.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6 李德华著.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7 田勇 蒋烨.城市广场及商业街景观设计.天津: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09-01;8 杨维.基于民俗建筑文化的现代旅游建筑研究.武汉理工大学 ,20099 邰磊.奥特莱斯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青岛理工大学,201010 唐强.奥特莱斯建筑设计初探.建筑技艺.2012,06期11 GB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6-01致 谢行文至此,我的这篇论文已接近尾声;岁月如梭,我五年的大学时光也即将敲响结束的钟声。离别在即,站在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上,心中难免思绪万千,一种感恩之情油然而生。生我者父母。感谢生我养我,含辛茹苦的父母。是你们,为我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是你们,一如既往的站在我的身后默默的支持着我。没有你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谢谢你们,我的父亲母亲!在这五年中,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的互帮互助使我在专业知识和为人处事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感谢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全体教师在我五年的大学生活当中对我的教育与培养,没有你们的辛勤教授,就没有我们今日的满载而归。感谢大学五年曾经帮助过我的所有同学。在制作毕业设计过程中我曾经向老师们和同学们请教过不少的问题,老师们的热情解答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才使我的毕业设计能较为顺利的完成。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最后,衷心地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附 录Where and How Does Urban Design Happen?Alex KriegerIn 1956, Jos Luis Serf convened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t the Harvard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 with a determination to assemble evidence on behalf of a desired discipline he called urban design. An impressive number of people then engaged in thinking about the future of cities participated. Among them were a not-yet- famous Jane Jacobs, an already prominent Edmund Bacon, the Olympian figure of Lewis Mumford, several leaders of the soon- to- be-formed Team 10, prominent landscape architects such as Hideo Sasaki and Garrett Eckbo. urban renewalempowered mayors such as David Lawrence of Pittsburgh, and innovators such as Victor Gruen, “the creator of the shopping mall.”The participants seemed to concur that the widening midcentury intellectual split between the “art of building” and the “systemic nature of planning” was not helpful to city building or the rebuilding that the postWorld War II era still demanded. Hopes and ideas for a new discipline dedicated to city design were in the air,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n Europe, with CIAM (Congrs Internationaux dArchitecture Moderne), since the early 1940s, focusing more attention on urbanization.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were determined to share and further such thinking, hopeful that a new discipline could stem this perceived split between design and planning. While urban design is a phrase first popularized during the twentieth century, cities have, of course, been the subject of design theory and action for centuries. It is the notion of urban design as an activity distinct from architecture, planning, or even military and civil engineering that is relatively new as is the label urban designer.Though Pope Sixtus Vs impact on the physicality of sixteenth century Rome was profound, contemporaries would not have thought of him as an urban designer. Spains Philip II, who promulgated one of the most precise codes for laying out cities the Laws of the Indieswas, well, king. Baron Haussmann was Napoleon IIIs Prefect of the Seine, an administrator, closer in point of view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Robert Moses, an engineer and civil servant, than to Raymond Unwin or Daniel Burnham, both architects acting as city planners.Ebenezer Howard, who truly had a new theory for urbanism, was an economist. Camillo Sitte was an art historian. Frederick Law Olmsted, who influenced American cities more than anyon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a landscape architect and earlier still a social activist. Lewis Mumford was an urban historian and social critic. The foremost Renaissance urban theorists were architects and artists, as was Le Corbusier. During much of the history of city making, an architects expertise was assumed to extend to matters of town layout, and popes, prefects, and utopian economists quite naturally turned to architects to realize their urban visions. Many of the 1956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were also architects, and an architectural point of view has tended to prevail in most efforts to describe what urban design is prevail but not encapsulate.So I will describe ten spheres of urbanistic action that people calling themselves “urban designers” have assumed to be their professional domain, though obviously not all at once nor even with unanimity about the list overall. The list begins with a foundational idea of urban design, at least as identified at the 1956 Harvard conference: urban design occupies a hypothetical intersection between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 and thus ills any perceived gaps between them. Urban design, many continue to believe, is necessarily and unavoidably : The Bridge Connecting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eFor example, many public planning agencies now incorporate one or more staffers titled urban designers, whose role is to establish design criteria for development projects beyond basic zoning and then help review, evaluate, and approve the work of pr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