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课件必修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_第1页
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课件必修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_第2页
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课件必修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_第3页
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课件必修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_第4页
届高三生物金榜频道一轮课件必修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 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_,_,_, _,_,_。 2.写出内环境3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组织液,二、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 1.血浆的成分 (1)含量约90%的是_,约7%9%的是_,约1%的是_。 (2)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_、激素 等。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 二者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_ 含量较高。,蛋白质,代谢废物、气体,蛋白质,水,无机盐,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的含量有 关。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_。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无机盐、蛋白质,7.357.45,37左右,三、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1)动态变化: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_都处 于动态平衡中。 (2)稳态:正常机体通过_,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 共同维持内环境的_状态。,成分和理化性质,调节作用,相对稳定,2.稳态的调节机制:_调节网络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的。当外界环境的变 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_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 态就会遭到破坏。 3.生理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_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有一定限度,调节功能,进行正常生命活动,1.纤维素、维生素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 【分析】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纤维素,所以纤维素不属于内环 境成分,但是维生素属于内环境成分。 2.膀胱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 【分析】尿液不属于内环境,也不属于体液,膀胱上皮细胞生 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3.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为弱酸性。( ) 【分析】血浆中存在HCO3-,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与HCO3-反应,因此不会明显降低血浆的pH。 4.(2012上海T22A)动物细胞离体培养更需关注培养基的渗透 压,这是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对培养基的渗透压更敏 感。( ) 【分析】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易吸水涨破。,5.内环境是细胞与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分析】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从内 环境中获取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又不断向内环境排出代谢 产生的废物;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获取营养及氧 气、排出废物,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 媒介。 6.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 【分析】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考点 一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及各组成的关系 1.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2.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点,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 (2)新陈代谢的场所在细胞中;体内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高考警示】 (1)血液体液,血浆内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内环境)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而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所以血液并不全是体液,血浆只是内环境的一部分。 (2)体内液体内环境: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3)细胞内的成分内环境的成分: 一切只能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如血红蛋白、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胞内酶(如呼吸氧化酶)等,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拓展延伸】 (1)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变化的典型实例:抗体与抗原结合;乳酸与NaHCO3结合;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2)正常人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凡是和此渗透压近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生理盐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典例1】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 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比量多,在生命活动中比更重要,【解析】选D。据表中信息可知,是细胞外液,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两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D错误。,【互动探究】 (1)表格中与比较,为什么Na+、K+含量存在差异? 提示:细胞内高钾低钠环境是许多代谢反应所必需的。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稳定和细胞形态。膜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浓度差是生物电活动的前提。 (2)表格中与比较,为什么蛋白质的含量不同? 提示:细胞是产生、利用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所以细胞内液中蛋白质的含量高于细胞外液。,【变式训练】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各种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的是结构,表示的是液体,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以进入A、C、D B.CO2浓度最高的液体是 C.图中O2浓度最低的液体是 D.组成了体液,其中构成了内环境,【解析】选B。由图可知,A是毛细血管,B是红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毛细淋巴管;是血浆,是组织液,是细胞内液,是淋巴。血浆与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内环境,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构成,图中是CO2浓度最高的液体,也是O2浓度最低的液体。,内环境的生理功能 【备选典例】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示过程需要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的参与才能完成 B.可分别表示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和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 C.表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D.图示的内环境通常是由血液、组织液与淋巴组成,【解析】选D。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须依赖于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细胞从内环境中吸收所需要的氧气、养料,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内环境排出体外。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通常由血浆、组织液与淋巴组成。,【变式训练】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正常情况下,的成分保持不变,与神经体液调节有关 C.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解析】选C。分别为血浆、淋巴、组织液。血液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项错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下,组成内环境各种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保持着相对稳定,B项错误;细胞外液是细胞生活的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项正确;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等处的渗透压会下降,D项错误。,考点 二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 (1)内环境各种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2)内环境理化性质相对稳定。,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1)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细胞代谢将出现紊乱。 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温度、pH相对稳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几种失调情况: 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等; 渗透压失调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温度失调发热、中暑等。,【思维拓展】几种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 (1)过敏反应导致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2)营养不良,摄入蛋白质不足,导致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造成水肿。 (3)毛细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中蛋白质等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而使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4)局部组织细胞代谢旺盛,导致代谢产物增加,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5)肾炎使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血浆浓度降低,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造成水肿。,【典例2】(2012江苏高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解析】选D。淋巴管阻塞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不能正常渗入淋巴管,使组织液浓度升高,易引起水肿。血钙增多容易引起肌无力,血钙过少容易引起抽搐。过敏反应是由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反应。腹泻引起体液中水的大量丢失,但蛋白质并不会丢失。,【互动探究】 (1)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对机体有何影响? 提示:影响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细胞代谢出现紊乱。 (2)腹泻病人应如何治疗或护理? 提示:腹泻病人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所以在必要的药物治疗下,还应补充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由于很多腹泻病人表现为低渗性脱水,不一定感到口渴,所以应该进行生理盐水的注射。,【变式训练】下列不属于人体稳态范畴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含量对维持血浆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B.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 C.通过缓冲物质维持细胞质基质pH的相对稳定 D.通过免疫系统清除衰老细胞或其他因素导致的异常细胞,【解析】选C。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细胞质基质并不属于内环境范围,所以通过缓冲物质维持细胞质基质pH的相对稳定,不属于人体稳态的范畴,而通过缓冲物质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属于人体稳态的范畴。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含量有关。通过神经和激素调节维持血糖的相对平衡属于人体稳态的范畴。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 A.血浆蛋白 B.麦芽糖 C.Ca2+ D.激素 【解析】选B。麦芽糖属于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因此麦芽糖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2.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特征是( ) 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pH为7.357.45 B.血浆的渗透压低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C.男性每100 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约1215 g D.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低于37 【解析】选A。血浆由于HCO3-、HPO42-等离子的存在,其pH能够稳定在7.357.45,A项正确。血浆的渗透压等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B项错误。血红蛋白的含量不属于内环境的特征,C项错误。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D项错误。,3.如图表示人体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的肝脏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图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选A。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组织细胞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直接来源于组织液。,4.(2013济南模拟)如图表示淋巴和 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存在于乙、丙中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解析】选C。根据图中几种体液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5.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解析】选D。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稳态调节也主要是对细胞外液成分的调节,而红骨髓产生新的血细胞不属于细胞外液成分的调节。,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了细胞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填标号)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 。 (3)正常人内的pH通常维持在 之间,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血液中的 物质。 (4)内环境酶促反应进行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和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会增多 ,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 (6)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 ,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7)若图示是肝脏组织细胞的内环境,那么肝炎病人化验时,需取图中的 液体进行化验,会发现转氨酶的含量偏高,这是因为肝炎病人肝细胞膜的通透性 。 (8)肺气肿病人由于呼吸不畅,会使内环境中的pH变 。这是因为 。,【解析】分别为组织细胞、血浆、组织液、淋巴、红细胞。血浆中含有很多蛋白质,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长期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从而使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会大量渗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红细胞形态发生改变。肝炎病人由于肝组织损伤,导致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大,转氨酶从肝细胞中大量进入血浆。肺气肿病人由于氧气摄入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加上CO2排出不畅,导致内环境中的pH变小。,答案:(1) (2)中含较多的蛋白质,中蛋白质很少 (3)7.357.45 缓冲 (4)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pH (5)组织液 水肿 (6)红细胞 基因突变 (7) 增大 (8)小 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CO2排出不畅,7.(2012海南高考)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解析】选C。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A项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B项错误;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