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冻干工艺条件的研究.pdf_第1页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冻干工艺条件的研究.pdf_第2页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冻干工艺条件的研究.pdf_第3页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冻干工艺条件的研究.pdf_第4页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冻干工艺条件的研究.pdf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3 5卷第 4期 2 0 0 8年 7月 酿 酒 L I OU0R M U I NG V0 l _3 5 4 文章编号: 1 0 o 2 8 1 1 0 ( 2 0 0 8) o 4 - o 0 4 7 - 0 5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冻干工艺条件的研究 古元懿 , , 欧军 , 粱金钟 ( 1 东北林业 大学 , 哈尔滨 , 1 5 0 0 4 0; 2 哈尔滨 商业 大学 , 哈尔滨 , 1 5 0 0 4 0) 摘要: 试验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冻干工艺进行 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两茵的最佳离心条件为: 转 速 4 0 0 0 r mi n , 时间 1 0 mi n ; 最佳 预冻温度 和预 冻时间为在 一 2 0 q C 预 冻 3 h ; 冻干保护剂的最佳 p H 为 6 5 ; 保 护剂 与茵泥的最佳平衡时间为 3 0 m i n ; 保护剂与茵泥的最佳配比为 4: 1 ; 最佳装液厚度为 7 mm; 冻干茵粉的最佳 含水量为 2 3 。 关键词 : 保加利 亚乳杆 菌; 嗜热链球 菌 ; 生长 因子 中图分类号 : T S 2 6 1 1 6 文献标识码 : B S t u d i e s o n t h e Fr e e z e - d r i e d P r o c e s s i n g o f La c t o b a c i l l u s Bu l g a r i c u s a n d S t r e p t o c o c c u s Th e r mo p h i l l u s Gu Yu a n v i , OU J u n , L I ANG J i n z h o n g 0 ( 1 N o r t h e a s t F o r e s t r y U n i v e r s i t y , H a r b i n 1 5 0 0 4 0 ; 2 Har b i n U n i v e rsi t y o f C o m me r c e , H arb i n 1 5 0 0 4 0 , C h i n a ) Abs t r ac t :Thi s s t ud y ha s t he r e s e arc h o n t he f r e e z e d r y i n g t e c hn o l og y o t L ac t o b a c i l l us b ul g a r i c us a nd S t r e pt o c o c c us the r mo ph i l l us The r e s u l t s s h o w n t l l a t , the b e s t c e n t r i f u g a l c o n d i t i o n i s :r e v o l v i n g s p e e d 4 0 0 0 r mi n ,t i me 1 0 mi n; the b e s t f r e e z e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一 2 0 , the f r e e z e t i me i s 3 h, t h e b e s t p r e s e r v a t i v e p h v alu e i s 6 5, p r e s e rva t i v e a n d fi a n g i s l i my e q u i l i b r i u m t i me i s 3 0 mi n , the p r o p o r t i o n o f mi x t u r e o f p res e rva t i v e an d f u n g i s l i my i s 4 : 1 the b e s t thi c k n e s s o f the f u n g i i s 7 r a m , the b e s t wa t e r c o n t e n t o f the fun g i i s 2 3 Ke y wor d s :L a c t o ba c i l l u s bul g a ric u s,St r e p t ococ C US the r mo ph i l l us ,f ree z e -d rie d 真空冷冻干燥的基本原理是: 将配制的溶液, 在冰冻状态 收稿 日期 -“ 2 0 0 8 0 3 2 9 作者简介 : 古元 懿( 1 9 8 2 一 ) , 硕士,研 究方向: 食品微生物。 下通过低压升华和解吸附的方法,使制品水分减少到使其在 长时间内无法维持生物学或化学反应的水平【l 】 。 真空冷冻干燥 法已有 6 0多年历史, 由于其适宜范围广 , 保藏期长, 菌种不易 1 5 O 1 5 O 1 4 5 慧H o 8 1 3 5 1 3 O 1 2 3 4 5 6 7 8 9 栏品编号 图 1 0 糖化 温度对 a一氨基酸的影响 3结论 3 1 5 2 1 5 mi n 、 6 3 1 1 0 mi n 、 7 2 2 0 ra i n 、 7 8 过 滤糖化 工 艺 中, 7 。 P麦 汁 阿拉 伯 木 聚糖 含 量 最 多 ,为 1 0 3 4 3 3 m g L ; 5 2 C 1 5 m i n 、 6 3 C1 0 0 rai n 、 7 2 C 2 0 m i n 、 7 8 过滤糖化工艺中, B一葡 聚 糖 含量 最 高 ,为 7 2 9 6 m g L 。 当 阿拉 伯 木 聚糖 产 生 9 1 9 3 3 m g L 、 B 一葡聚糖产生两为 7 2 9 6 m g L时, 7 。 P麦汁的粘 度最大, 此时, 过滤速率为 8 1 5 2 m L G O m i n 。 3 _ 2 5 2 o Cl O mi n 、 6 3 o C9 0 rai n、 7 2 2 0 rai n 、 7 8 过 滤 糖 化 工 艺 中, 麦汁的 p H为 5 9 6 , 总酸 0 9 3 m L qO O m L 0 1 m o l L N a O H , 此时 O t 一氨基酸的含量最高, 为 1 5 0 9 7 m g L , 还原糖在这一糖 化工艺中的含量为 4 2 7 9 m g L 。 【 参考文献】 1 】C a c h NC a n d A n n m n l l e r G E i n B e i t r a g fi b e r d i e P e n t o s ane i m P roz e s s d e r Bi e r h e r s t e l l u n g - Si n d s i e wi c h t i g o d e r t e e h n o l o g i s c h u n b e d e u t e n d J Mo n a t s s c h r B r a u w i s s , 1 9 9 5 , 4 8 : 2 3 2 2 4 1 【 2 】 S t e w a r t D, Ni s e h w i t z R , C o l e N , Ma c 1 e o d L and E v ans E T h e i mp a c t o f ma l t s t e e p i n g r e g i m e o n b e e r fi l t r a t i o n e ff i c i e n c y J 】 P r oc A u s t B a r l e y Te c h e n o l o g y ,1 9 9 9 ,9 【 3 】 F i n c h e r G B and S t o n e B A C e ll w a l l s and t h e i r c o mp o n e n t s i n c e r e a l g r a i n t e c h n o l o g y U】 Ad v anc e s i n C e real S c i e n c e and T e c h n o l o g y , 1 9 8 6 8: 2 0 7 2 95 4 】L u c h s i n g e r ww T h e r o l e o f b a r l e y and mal t g u m s i n b r e w i n g J B r e w Di g , 1 9 6 7 , 4 2 ( 2 ) : 5 6 - 6 3 【 5 】G B T 4 9 2 8 - 2 0 0 1中华人 民共 和国国家标准 口啤酒分析方法【 M】 【 6 】G r o a t J I _ Th e a mi n o a c i d c o mpos i t i o n o f a w h e a t - b a s e d b re w i n g s y r u p B i o c h e m J 】 J u n 1 9 7 1 , 1 2 3 ( 2 ) : 3 P - 4 P 【 7 - E 海明 论小麦辅料 啤酒 的酿造【 J 】 啤酒科技, 2 0 0 0 ( 2 ) : 2 O 一 2 3 8 】B a m f o r t h C W p H i n b re w i n g : a n o v e r v i e w 【 J 】 T e c h n i c al Q u a r t e r l y , Mast e r B rew e r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 t h e Am e r i c as, 2 0 0 1 ( 1 ) : 1 - 9 47 维普资讯 第四期 两 良 酒 退化等优点 2 1 , 利用此方法生产的发酵剂粉剂 , 具有活菌存活 比例高、 接种量小、 运输方便、 保存期长等优点, 单位剂量的活 菌数和液态发酵剂中活菌数在同一数量级 ( 即活菌损失极 小) , 而且采用的设备也只需一台真空冷冻干燥机, 操作简单 , 使用方便, 因而成为各种干燥法中最具潜力的方法 , 目前国内 外多采用此法进行于剂制备13 1 。 但真空冷冻干燥过程中冷冻和 干燥两个过程会造成部分微生物细胞的损伤、死亡及某些酶 蛋白分子的钝化 。冻于保护剂是影响冻于发酵剂活力最重 要的外部因素,也是采用冻于法制备高效浓缩发酵剂研究的 技术关键, 主要分为蛋白质类、 多糖类 、 小分子糖类 、 醇类和维 生素类保护剂【珂 。 本试验拟在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浓缩培 养后, 在其对数生长期末, 生长稳定期前期阶段收获菌体, 因 为在这一时期培养液中活菌数最大 , 菌体的生理活性也较高 , 有利于下一步浓缩型发酵剂的制备。本试验选择用高速离心 的方法除掉一部分水分来获得高浓度培养物,并用真空冷冻 干燥法对菌液进行干燥, 同时, 为了减少乳酸菌在冻干过程中 的死亡 , 研究出有效的冻于保护剂及其工艺参数, 制成粉末状 高浓度乳酸菌发酵剂。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菌种 保加利亚乳杆菌( L a c t o b a c i l l u s b u l g a r i c u s ) 以下简称 L b 菌;嗜热链球菌 ( S tr e p t o c o c c u s t h e r mo p h i l l u s )以下简称 S t 菌, 以上菌种均为哈尔滨商业大学实验室提供。 1 1 2 原料与试剂 蛋白胨 、 牛肉粉、 酵母粉 、 葡萄糖 、 乳糖、 吐温 8 0 、 无水乙 醇、 琼脂粉 、 磷酸氢二钾 、 乙酸钠 、 乙酸、 硫酸镁 、 磷酸二氢钾、 柠檬酸二铵、 硫酸锰 、 氯化钠、 氯化钙、 碳酸氢钠、 水解乳蛋白、 甘油、 谷氨酸钠、 海藻糖均为生化试剂或分析纯。 1 1 3 培养基 1 0 脱脂乳培养基 : 取 l o g 脱脂粉加入 l O O mL 蒸馏水 , 溶 解后于 1 1 5 C 灭菌 1 5 m i n , 冷却后备用。 保加利亚乳杆菌增殖培养基 : 蛋白胨 1 2 5 、 牛肉粉 1 、 酵母粉 0 7 、 葡萄糖 2 5 、 柠檬酸二铵 2 2 5 、 磷酸氢二钾 2 。 、乙酸 钠 3 v 、 Mg S O 4 7 H 2 0 0 6 8 、 Mn S O 4 4 H 2 0 0 2 、 吐温 8 0 0 1 , 番茄 汁 7 , p H 6 26 4 , 1 2 1 灭菌 1 5 mi n后 备用。 嗜热链球菌增殖培养基 :蛋 白胨 0 7 、水解乳蛋 白 0 1 、 酵母粉 1 2 5 、 葡萄糖 0 3 、 乳糖 0 9 , 混合盐溶液 3 5 , 番茄汁7 , p H 6 26 4 , 1 2 1 灭菌 1 5 mi n 后备用( 混合 盐 溶 液 :无 水 C a C 1 2 0 2 g 、 Mg S O 4 7 H 2 0 0 4 g 、 K H 2 P 0 4 l g 、 K 2 H P O 4 l g 、 N a C I 2 g 、 N a HC O 3 l O g 、 蒸馏水 l O 0 0 mL ) 。 M R S固体培养基 : 蛋白胨 1 0 g 、 牛肉膏 1 0 g 、 酵母粉 5 g 、 葡 萄糖 2 0 g 、 吐温 8 0 l mL 、 乙酸钠 5 g 、 柠檬酸二铵 2 g 、 Mg S 0 4 7 H 2 0 0 5 8 g 、 M n S 0 4 “ 4 H 2 0 0 2 5 g 、 K 2 HP O 4 2 g 、 琼脂 2 0 g 、 蒸馏 水 l O 0 0 mL 。 1 2试 验 方 法 4 8 1 2 1 菌体富集条件的确定 配制改良的 M R S和 P Y G培养基 , 以3 的接种量分别接 入 L b菌和 S t 菌 , 分别在 3 7 C、 4 1 o C温度下发酵培养 1 2 h , 无 菌操作, 转移发酵液至离心管中, 配平后选择不同的离心时间 和离心转数离心, 取上清液和浓缩液分别进行活菌计数。 离心损失率( ) =上清液活菌数( c f u mL ) 初始活菌数 ( c f u mL ) X1 0 0 : 离心存活率( ) =沉降细胞活菌数( c f u m L ) 始活菌 数( c f u m L ) 一上清液活菌数( c f u m L ) 1 X 1 0 0 ; 离心收得率( ) =沉降细胞活菌数( c f u m L ) 初始活菌 数( c f u m L ) X1 0 0 。 1 2 2 预冻温度和预冻时间的确定 将均匀混合了等量保护剂的浓缩液无菌转入冻于瓶中, 分别在 一 I O C、 - 2 0 C、 4 0 的低温条件下预冻 1 h 、 3 h 、 5 h , 至 样品完全冻结后取出, 于 4 2 C 水浴活化后活菌计数 , 计算 出 冷冻存活率。 冷冻存活率( ) :冷冻前活菌数( c f u mL ) 冷冻后活菌数 ( c f u m L ) 1 2 , 3 保护剂的加入 保护剂的加入可以稳定乳酸菌菌体的活性,减轻冷冻和 干燥两个过程对菌体的破坏的伤害 , 提高冻于存活率。 本实验 选取 1 0 的脱脂乳作为冻于保护剂。 1 2 4 冻干菌悬液制备条件的选择 1 2 4 1 保护剂 p H的确定 将 1 0 的脱脂乳作为冻于保护剂用灭过菌的乙酸和氨 水分别凋 p H为 5 0 、 5 5 、 6 0 、 6 5 、 7 0 、 7 5 ,在室温下与等量的 菌泥平衡 3 0 mi n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 , 计算出冷冻存活率。 1 2 4 2 保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的确定 将 1 0 的脱脂乳作为冻于保护剂用灭过菌的乙酸和氨 水凋 p H为 6 5 ,在室温下与等量的菌泥分别平衡 1 0 m i n 、 2 0 mi n 、 3 0 m i n 、 4 0 mi n 、 5 0 m i n 、 6 0 m i n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 , 计 算出冷冻存活率。 1 2 4 3 保护剂与菌泥混合比例的确定 将 1 0 的脱脂乳作为冻干保护剂用灭过菌的乙酸和氨 水调 p H为 6 5 , 在室温下与菌泥按照 1 : 1 、 2 : 1 、 3 : 1 、 4 : 1 、 5 : 1 、 6 : 积: 质量) 混合 , 平衡 3 0 m i n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 , 计算 出冷冻存活率。 1 2 5 冻于厚度的确定 选择 5 m m、 7 mm、 9 mm、 1 l m m、 1 3 m m作 为冻于的装液厚 度进行冷冻干燥 , 检查冻于后制品的存活率 , 确定最佳的物料 厚度 。 1 2 6 菌粉含水量的确定 将冻于到不同程度的菌粉取出,放入 4 C 冰箱中保存一 个星期后, 测其活菌数和存活率。 冻干样含水量按以下方法确定 : 取冻干的样品精确称重, 然后将样品置于 1 0 5 o C 烘干至恒重 ,则冻干样品的含水量 ( ) = ( 冻干样重一干燥后恒重 ) , 冻干样的重量】 X 1 0 0 。 2 结果与讨论 维普资讯 第四期 古元懿, 等 : 保加利亚乳杆 茵和嗜热链球茵冻干工艺条件的研究 2 0 0 8 2 1 茵体富集条件 的确 定 菌体细胞的富集方法有超滤17 和离心法 , 由于超滤法对 设备要求较高, 而且条件不易控制 , 容易使菌种被污染 , 而离 心法虽然对菌体有所损伤 , 但是只要采取简单的措施, 就可以 控制杂菌的污染 , 而且操作简单、 用具清洗和消毒方便 , 据文 献资料介绍 , 离心的效果与离心强度( 转速和时问) 成正比, 但 也与菌体损伤成正比。 本试验通过研究离心力 、离心时间等因素对乳酸菌的离 心损失率影响, 寻求获得最高菌体收得率的最佳离心条件, 其 结果 如表 1 所示 。 表 1 离心力和离心时间对 L b和 S t 的影 响 从表 1的离心损失率可以看出,随着转数的增加和时间 的延长, 离心损失率总体呈现减小的趋势, 离心损失率最小的 是 离 心 5 0 0 0 r m i n 2 0 mi n ,离心 损 失 率 最 大 的是 离 心 2 0 0 0 r m i n 1 0 mi n 。这表 明 : 离心力越小 、 离心时间越短 , 损失 率越高; 增大离心力和延长离心时间, 均可显著降低损失率。 从表 1的离心 存活率可 以看 出 ,离心存 活率最高 的是 4 0 0 0 r m i n 1 0 m i n , 离心存活率最低的是 5 0 0 0 r m i n 2 0 mi n 。 这表 明离心转数越大, 时间越长, 离心存活率会越小, 而离心转数 越小, 时间越短, 同样离心存活率也小。 离心收得率是衡量离心效果的最终体现,它与离心存活率成 正比, 而与离心损失率成反比。当离心损失率足够小时, 离心 收得率主要取决于离心存活率。 选择离心条件, 应在获得较高 离心收得率的前提下 , 从经济角度出发, 尽量选取较小离心力 和较短离心时间进行离心。 从表 1 可以看出, 离心收得率最高 的是 4 0 0 0 r m i n l O m i n ,离心 收 得 率 最低 的是 2 0 0 0 r m i n l O mi n。 综上所述,本试验选取 4 0 0 0 r ra i n 1 0 m i n为保加利亚乳杆 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最佳离心条件。 2 - 2 预 冻温度和预 冻时间的确定 预冻温度和预冻时间是影响整个冻干周期的重要因素, 预冻终点温度过低, 冻干周期长, 造成能耗的浪费; 终点温度 过高, 样品没有冻牢固, 局部沸腾 , 影响冻干制品的品质。 预冻 温度和冻结时间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存活率的影 响结果见 图 1和 2 所示 。 8 0 7O 60 瓣 蝗 5 O 灶 4O 3 0 8 0 7 0 6 0 褂 娌 5 O 烛 4 O 3 0 1 O一 1 O 一1 O 一 2 O一 2 O 一2 0 4 0- 4 O - 40 预冻温度 图 1 预冻温度和预冻 时间对 L b存活率的影 响 一 1 O一1 O一1 0 -2 0 - 2 0- 2 0 - 40 - 4 0- 4 0 预冻温度 图 2 预冻温度 和预 冻时间对 S, t 存活率的影响 由图 1和图 2可 以看 出 ,一 2 0 C 冻结 与 一 4 0 C冻结 的菌 体存活率相近,均达到 7 0 左右 , 一 2 0 C 冷冻 3 h时最高, 而 一 1 0 冻结则相 对要低很 多。随着时 间的增加 , 一 1 0 预冻时 存活率逐渐提高, 推测其原因是由于细胞内水分外渗, 溶质浓 度不断增高, 而胞内冰晶的形成均匀增加, 升华干燥时的速度 加快。 一 2 0 C 与 _ 4 0 预冻 3 h时存活率较 1 h 及 5 h要高, 推测 其原因是由于冻结速度既能足够慢而组织胞内冰晶的形成, 又能足够快以减小细胞膜的渗透性损伤并且使细胞处于溶质 效应下的时间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 , 本试验选取在 一 2 0 C 预冻 3 h 作为保加利亚乳 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最佳预冻温度和预冻时间。 2 3 冻干茵悬液制备条件的确定 2 3 1 保护剂 p H的确定 保护剂的 p H对冻干乳酸菌的存活率有一定的影响, 其 结果见 图 3 和 图 4所示 。 8 O 7 O 6 O 5 O 模 卜4 O 莲3 0 2 O 1 O O 45 5 5 5 6 6 5 7 7 5 8 pH 图 3 保护 剂 p H对 L b存 活率的影 响 4 9 维普资讯 第四期 两 良 酒 瓣 耀 4 过 : 45 5 55 6 6 5 7 7 5 8 p l -I 圈 4 保护剂 o H对 S t 存活率 的影响 由图 3和图4可以看出, 在保护剂 p H较低时, 冻干保加 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随 p H的升高而大幅度增 加。当保护剂 p H持续升高到 6 5 时, 冻干保加利亚乳杆菌和 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达到最大值。当保护剂 p H高于 6 5后, 冻干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开始急剧下降。 表明保护剂的p H只有在一定范围内才对冻干乳酸菌有较好 的保护效果 , p H过高过低都会降低对其保护效果。 综上所述,本试验选取 p H 6 5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 链球菌冻干保护剂的最佳 p H。 2 3 2 保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的确定 保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对冻干乳酸菌的存活率也有一 定的影响, 适当的延长混合时间, 有利于成分充分渗入菌体内, 提高菌体 的抗 冻能力 。本试验选取平衡时间分别 1 0 m i n 、 2 0 rai n 、 3 0 rai n 、 4 0 rai n 、 5 0 m i n 、 6 0 rai n , 其结果见图 5 和图 6 所示。 8 O 7 O 6 o 5 o 瓣 4 J D 3 。 0 l O O 、 瓣 耀 烛 l O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平衡时间 mi n 圈 5 保 护剂与 菌泥的平衡时 间对 L b存 活率的影响 平衡时间 mi n 圈6 保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对 S t 存活率的影响 由图 5和图 6 可以看出,随着保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 的延长,冻干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逐渐增 加, 当保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为 3 0 mi n时, 两菌的存活率达 到最大值, 当保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高于 3 0 mi n后, 冻干保 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开始逐渐下降,表明保 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高于 3 0 m i n后,对乳酸菌抗冻性保护 作用降低, 甚至有负效应。 综上所述,本试验选取冻干保护剂与菌泥的平衡时间为 3 0 rai n。 2 3 3 保护剂与菌泥的混合比例的确定 5 O 保护剂与菌泥的混合比例也会影响存活率 ,如果保护剂 太少,则细胞表面被覆盖的程度以及维持细胞中蛋白质结构 等的作用不够,这样就可能导致细胞在冻干时暴露区域及细 胞通透性较大, 从而增加死亡率。如果保护剂太多, 细胞的通 透性受影响。因此, 选择适宜的保护剂: 菌泥( 体积: 质量 ) 也很 重要 。本试验选取保护剂和菌泥的 比例分别为 1 : 1 、 2 : 1 、 3 : 1 、 4 : 1 、 5 : l 、 6 : l , 其结果见图 7和图 8 所示。 、 褂 嫂 姑 保护剂 : 菌泥 圈 7 保护剂与菌泥的混合比例对 L b存活率 的影 响 7 0 6 0 姑 2 O 1 O O 1 2 3 4 5 6 7 保护剂 : 菌泥 圈 8 保护剂与菌泥的混合比例对 S t 存活率的影响 由图 7和图 8 可知,随着保护剂与菌泥混合比例的不断 增大, 冻干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随之增大, 因为当保护剂足够多时,能够充分扩散分布到乳酸菌的细胞 间隙, 从而可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其保护作用。 但当保护剂与菌 泥的混合比例超过 4 : 1 后,冻干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 菌的存活率增幅显著减缓,这可能是由于单位体积或单位重 量内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菌数降低 ,致使冻干 存活率降低。 综上所述, 本实验选取保护剂与菌泥的混合比例为4 : 1 。 2 4 装液厚度的确定 干燥时, 单位面积料盘上被干燥样品的湿重装载量是决定 干燥时间的 重要因素。 一般, 物料堆积的厚度愈薄, 传热和传质 越快, 干燥时间越短。试验将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 菌悬液按不同的厚度进行冷冻干燥, 结果见图 9和图 1 0 所示。 2 5 2 O 1 5匿 1 o甍 5 O 1 3 5 7 9 1 1 装液厚度 m m 圈 9 装液厚度对 L _ b存 活率和冻干时间的影响 加 m O 的 加 m O 褂船姑 维普资讯 第四期 古元懿, 等 : 保加利亚乳杆 菌和嗜热链球菌冻干工艺条件 的研 究 2 0 0 8 7 O 6 O 5 0 堡 4 o 黠3 0 灶 2 O 1 O O 1 3 5 7 9 l l 装 液厚度 m m 图 1 0 装液厚度对 S t 存活率和冻干时间的影响 由图 9和图 1 0可以看出, 随着装液厚度的增加 , 冻干保 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也逐渐增加 ,当装液厚 度为 7 mm时,两菌的存活率达到最大值 ,当装液厚度大于 7 m m后, 冻干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存活率开始逐 渐下降。随着装液厚度的增加, 菌种的冻干时间也逐渐增加, 因为在干燥前期主要是介质中或菌体周围的自由水升华, 比 较容易而且快速;而在干燥后期主要是菌体细胞内结合水的 升华,由于失去结合水比失去 自由水难,从而使升华速度减 慢。不同冻干厚度单位体积菌体细胞数量不同, 物料层越厚, 单位体积细胞数量越多 , 胁迫细胞失去结合水越难 , 所需干燥 时间越长。 综上所述, 本试验选取 7 mm为最佳装液厚度。 2 5 菌粉含 水量的确 定 乳酸菌菌种冷冻干燥的贮存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菌 粉的含水量 , 过高或过低的含水量均影响贮存效果 , 因此在冻 干的过程 中控制水分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