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汇 报 提 纲黑龙江省人民政府(2009年7月28日) 首先,我代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欢迎光焘主任一行来我省检查指导工作。光焘主任在黑龙江工作过,对黑龙江情况非常熟悉,而且离开黑龙江以后,一直关心支持着龙江的发展,在此,我代表黑龙江人民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其他的各位领导,有的来过黑龙江,有的可能还是第一次,我在汇报之前,先把黑龙江的基本情况和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黑龙江省位于祖国的东北边陲,北部和东部与俄罗斯相望,西部与内蒙古毗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土地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区)。下辖13个市地,总人口3825万人。黑龙江地貌特征为“六山、一水、三分田”。西北部为大、小兴安岭,东南部为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中西部有松嫩平原,东北部有三江平原。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和绥芬河等五大水系。黑龙江物产资源丰富。耕地近1.8亿亩,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全省已发现的矿产资源133种,已探明储量的81种。全省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3.6%。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冰雪旅游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域内有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自然风光独特,生态环境一流。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现已形成以重工业为主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装备、石化、能源和食品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冶金设备、精密仪表和机器人等一些关键技术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2008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10亿元,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实现578.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40元。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放缓、国际经济环境恶化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方针政策,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围绕“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重点,大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我省经济从一季度探底回升,逐月走高,回暖迹象明显,整体经济好于预期。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1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增幅比一季度提升2.9个百分点,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六好”。一是农业生产基础好。全省投入生产资金300多亿元、农贷资金276亿元,为近年投入最多的一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08亿亩,比上年增加1869万亩,增长10%,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97亿亩,比上年增加2680万亩,增长16%。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快。上半年累计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9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1%,增幅同比提升21.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3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4个百分点,为1990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快。三是消费市场持续活跃。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增幅高于前五个月0.1个百分点,连续三年保持15%以上。四是金融信贷创新高。上半年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0757.5亿元,同比增长26.4%,增幅提高11.3个百分点。各项贷款增幅明显增加,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771.7亿元,同比增长32%,增幅创历史新高。五是工业生产回升加快。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实现增加值12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呈逐月走高之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高于前五个月1.7个百分点。六是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30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连续四年保持10%以上增幅。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初步统计为4510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53元,增长8.5%,增速在连续两年同期保持20%以上后有所趋缓,增速同比低25.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支出442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5%。综合分析来看,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等政策措施,在我省已经初见成效,经济下行的趋势正在得到初步遏制,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我省保增长、促发展一系列针对性措施落实,综合供给、需求、政策层面因素看,支撑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将继续延续。下面,按照通知的要求,我就大小兴安岭生态修复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一、大小兴安岭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按照大小兴安岭主体功能区划,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和伊春市行政辖区及通河县、巴彦县、绥棱县、汤原县、萝北县山区部分(含区域内林区、垦区),区域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0.5万人。2008年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和伊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69.7亿元、206亿元和179亿元。大小兴安岭地区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五大水系及其主要支流的重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是我国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植被类型的重要分布区,对保持水土、调洪蓄水、维持寒温带生物物种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平衡,保障国家和东北亚地区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或缺的生态功能。这一区域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天然屏障,对调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气候具有无可替代的保障功能,每年由其庇护的耕地面积和生产的粮食都占我省的80%以上。另外,这一地区也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碳储库和碳纳库,对未来我国参与国际社会关于温室气体减排谈判,以及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和测算,大小兴安岭地区所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高达数千亿元,是直接经济价值的几十倍,其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不可替代。大小兴安岭作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林区,自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向国家提供了3.5亿立方米的木材,上缴利税超过百亿元,为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经过近60年的超强度采伐,长期实行粗放的经营方式,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临形势极其严峻。一是森林资源超强度开发,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恢复难度较大。原始林趋向于破碎化、贫乏化,珍贵树种以及优良树种减少,森林质量不断下降。在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作为顶级群落已寥寥无几。在大兴安岭深山区,风折木、火烧木横躺竖卧,已经沙化的草地、湿地和采伐、火烧迹地形成的块块斑秃、挖山采石留下的片片裸地、采金后遗弃的河滩到处可见。由于这一地区气候寒冷,土壤层薄,年积温和有效降水量降低,林木生长缓慢,自然恢复难度较大,自然生态环境及其脆弱。二是森林蓄积总量锐减,可采资源濒临枯竭。由于长期过渡采伐森林资源,导致森林资源锐减。与开发之初相比,大兴安岭活立木总蓄积已由开发初期的7.30亿立方米,减少到5.06亿立方米,可采成过熟林蓄积由开发初期的4.6亿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2336万立方米,仅为开发初期的5.1%;伊春市森林蓄积和可采成过熟林蓄积由开发初期的4.28亿立方米和3.2亿立方米下降到2.2亿立方米和320万立方米,分别下降了55%和98%。林区南部近千公里次生林边缘已向后退缩50公里以上。三是森林质量严重下降。同龄纯林增加,异龄复层林减少,优势树种面积萎缩,龄组结构严重失衡。大兴安岭中幼林面积和蓄积已分别占到总面积和总蓄积的80%和78%,而优势树种落叶松面积和蓄积仅占52%和55%;伊春市中幼林蓄积占总蓄积的88%,优势树种红松蓄积量仅428万立方米,只占总蓄积的1.9%,比开发之初下降99%;珍贵树种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蓄积不到24万立方米,下降98.9%。四是生态功能与景观生态系统完整性受到破坏。与八十年代初期相比,草地减少60%,湿地减少50%,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0.3%,因采矿、淘金而破坏的土地及植被恢复率不足40%。区域内江河径流减少、洪涝灾害频发、多年冻土地带融化、部分农田出现沙化。种种迹象表明,天然生态系统已开始出现逆向演替的迹象,正在使黑龙江省陆地生态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使我省北方重镇齐齐哈尔、油城大庆的生活用水以及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的农牧业生产用水受到极大的威胁。五是气候变化显著,森林火灾频发。由于大小兴安岭林区林相稀疏,林下蓄水能力变差,杂草丛生,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特别是1987年5.6大火以后,气候变化反常,高温、大风天气增多,森林火险等级偏高,防火难度较大,森林火灾呈现多发趋势。二、实现大小兴安岭生态修复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提出来。黑龙江省历来高度重视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把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生态文明的一项重要举措,下决心把大小兴安岭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为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加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是:紧密结合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定位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科学有序开发矿产资源三个重点,通过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重建,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宜的接续替代产业,深化林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停止主伐、实现封禁,力争经过四五十年的努力,使大小兴安岭地区生态面貌恢复到上世纪开发初期的状态,成为以森林生态为主体,集森林、湿地、水域、草原、动物等为一体的优良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区,成为资源丰富、生态完备、功能完善、效益显著的现代林区。目前,我省正在积极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并将其作为全省八大经济区之一进行重点推进。为确保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我省自2006年起就开始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进行调研,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形成了关于加快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的意见。确定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生态功能恢复;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生态主导型经济;科学有序开发矿产资源,以开发促进保护等三大主要任务。意见已以省政府名义下发执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封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等一批工程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大小兴安岭的生态建设和保护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积极实施“天保工程”,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1998年,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天然林资源过度消耗而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旨在通过天然林禁伐和大幅减少商品木材产量,有计划分流安置林区职工等措施,解决我国天然林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天保工程的实施,为我省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保护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工程实施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保护培育天然林资源为中心,积极调减木材产量,加大管护经营工作力度,较好的完成了各年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各项工作任务。几年来,累计调减木材产量2286.6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资源消耗3742.2万立方米,大兴安岭、黑河市和伊春市的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了79%、47.3%和83.8%,森林资源实现了长大于消,森林质量有所好转,森林得以休养生息。二是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增强区域生态保护与建设能力。大小兴安岭地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栖息分布着大量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圃和基因库。为保护好这些珍贵资源,我省从保障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出发,进一步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力度,建设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完成了已建自然保护区升级建设工程,为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重要保障。目前,大小兴安岭地区有各类自然保护区49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1处,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数的27%,总面积246万公顷,占全省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45%。伊春汤旺河石林风景区被批准为全国首家国家公园建设试点。三是水土流失得到初步遏制,治理初见成效。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得到初步控制,保持水土的生态功能得以恢复和发挥,自然灾害减少。截止目前,完成退耕还林、还草、还湿35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率45%以上。四是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注重加强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强化了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力度,提高了矿产、水、森林、草原等重要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有效防止了新的大规模、不可逆的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区域内水环境和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0%以上,工业废气处理率达90%以上。五是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逐步提高。通过开展小城镇改造,污染治理,道路、供水、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等综合治理,使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城镇整体功能不断完善。结合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了农村小康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启动了生态林场所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控制农村非点源污染,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查处力度等有效措施,林区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六是生态产业建设较快,促进了大小兴安岭地区又好又快发展。立足大小兴安岭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加快了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的转型。科学确定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推进林上林下综合立体开发。目前,以人参、五味子、食用菌、山野菜等为主的林特产业,以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生态工业,以狐、貉、马鹿养殖为主的生态畜牧养殖业,以绿色食品为主体的生态农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等各生态经济产业已初具规模,为大小兴安岭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几点建议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具有全局性、公益性的特点,我们将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托市场,依靠改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制约生态功能区建设、迫切需要国家帮助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一)恳请国家加大对大小兴安岭生态修复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大小兴安岭开发建设以来,按规划设计,国家建设资金欠帐很多,而后对这一地区建设资金投入又很少,随着木材采伐数量的减少,对数百万人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是造成这里生态环境退化,可采资源枯竭和产业衰退的重要因素。从生态功能区定位出发,要保护好这一地区,就要继续扩大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覆盖范围,对草原、湿地等也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建议国家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投入力度,通过采取扩大生态补偿范围、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增加建设资金投入等措施,加快推进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特别是恳请国家针对当前大小兴安岭生态修复的重点任务给予支持。比如,仅大兴安岭地区每年森林抚育、宜林地造林及火烧迹地恢复项目就需要资金2.74亿元,仅靠地方财力无法解决,恳请国家对此进行政策性投入。另外,草原生态系统也是维护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最近几年国家在天然草原恢复建设项目方面的投资、退牧还草方面的投资都投在了西部八省区,我省一直没有享受到这一政策。我们恳请全国人大环资委的领导帮助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委能够对我省的大小兴安岭地区的草原生态修复给予适当的政策、投入倾斜,以维护这一地区的生态安全。(二)恳请国家延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时限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我省自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以来,森林得以休养生息,生态功能不断恢复,林区经济发展方式发生历史性转变。但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在实施天保工程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困难:一是规划期与实际生产周期不匹配。天保工程规划期为10年,而黑龙江省地处高寒地区,林木生长缓慢,小兴安岭林区木材生产周期约40年到60年,大兴安岭生产周期则长达80年到100年,十几年时间森林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恢复。二是现行的补助标准与生态功能区建设实际不相符。国家天保工程现行的森林管护补助标准是依据1997年基数测算的,十几年来一直未作调整。由于物价上涨。职工工资上调、管护成本提高等因素,目前的补助标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实施的需要。按现黑龙江省平均支出水平初步测算,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每年森林管护费、政社性支出和养老保险支出共需32.3亿元,缺口达17.6亿元。三是两大林区补助政策不统一。大兴安岭和伊春林区在资源、环境、生态地位和森林管护等方面都基本相同,但目前国家对小兴安岭天保工程的资金补助比例是80,对大兴安岭林区实行全额补助。因此,恳请国家将天保工程规划期由实施到2010年延长至2030年,重新测算并提高天保工程补助标准,并对小兴安岭天保工程给予全额补助。(三)恳请国家在大小兴安岭林区全面实行停止主伐并给予政策性补助。目前,大小兴安岭经过半个多世纪超强度采伐,可采量急剧萎缩,已经不适宜继续进行大规模的木材主伐。而且目前的采伐作业多数在深山区,采伐难度和成本逐年加大,同时还给打击滥砍滥伐、超采、森林防火等各项工作增加了难度,不利于森林休养生息。由于停止采伐产生当地木材加工企业原材料的需求缺口,可以通过加大产业整合力度、扩大俄罗斯进口、综合利用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造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和次小薪材等多种途径加以解决。按照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大小兴安岭林区木材采伐量已由1997年的590.4万立方米调减到2007年的3661万立方米,其中主伐量约为245万立方米。据初步测算,如果在大小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主伐,按照目前的主伐量和活立木市场价格,每年扣除生产成本后减少收入约15亿元,减少相应的育林基金约6亿元,影响地方财政减收约3亿元,停止木材主伐产生富余职工的安置和社会保障费用,每年共计减收增支约25亿元,约折合每立方米1000元。因此,恳请国家尽快在生态功能区全面停止主伐,并按每立方米1000元的标准每年给予约25亿元的政策性补助。同时,对地方财政减收部分给予转移支付补助。(四)恳请国家对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移民给予支持。在生态功能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对改善偏远山区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缓解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压力、促进森林防火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也符合国家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据初步测算,在满足林区经营管理需要的前提下,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实施林场、经营所、贮木场撤并需实施生态移民近5万人;生态脆弱地区、自然保护区内的居民点和人口少于30户的村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会议管理办法
- 核酸代谢特征研究-洞察及研究
- 构造变形特征-洞察及研究
- 【《桁架机械手设计中的元器件选择及说明分析概述》2600字】
- 【《设备远程监控和运维架构概述》2800字】
- 【《直流PWM斩波调压的可逆调速系统概述》2700字(论文)】
- 【《某AGV搬运车悬架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技术案例》2200字】
- 科室秘书管理办法
- 科研管理办法党校
- 租户分类管理办法
- 2025年中考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新课标解读课件(含真题分析)
- 《山区公路特殊路段安全设施提升专项行动技术指南》(试行)
- 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 体检中心护理礼仪培训
- 第七讲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
- 乳腺癌术后皮瓣管理
- 工业大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
-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工时标准(房屋建筑工程)》
- 《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 化妆品行业直播销售方案
- 员工培训与开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