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义.docx_第1页
2019年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义.docx_第2页
2019年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义.docx_第3页
2019年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义.docx_第4页
2019年高考政治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讲义.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考情透析指明方向考点考情详查命题规律1.辩证的否定及其实质2.创新的社会作用3.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4.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2016年T30单选2017年T37探究2016年T30单选2017年T30单选2015年T33单选,趋势分析:根据近五年高考形势分析,本课考点考查以最新理论变革为背景,突出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019年高考的可能趋势是联系十九大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发展展开。备考指南:2019年高考考生要注重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注重对背景材料的归纳、梳理和提炼,关注十九大所提出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识整合夯基固本考点一辩证的否定及其实质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_,_。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_。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_。4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_。5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考点二创新的社会作用1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实现的。2创新推动_的发展;创新推动_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_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3实践基础上的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考点三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_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地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_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_。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_。考点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_、_、_的观点看问题。2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_、_、_的观点看问题。3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_,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_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_,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一、正确认识辩证否定观1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辩证否定观 形而上学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否定是外力强加给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把否定与肯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同发展和联系的关系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否定是发展的中断 2.正确理解否定与质变的关系否定和质变都是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表达和揭示,说明事物是怎样发展的,一事物如何变为他事物,新事物是怎样代替旧事物的。但否定不等同于质变。否定和质变是有区别的,表现为:第一,它们各自表达的事物发展过程的方面不同。质变是与量变相对应的哲学范畴,质变揭示的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途径和形式。否定是与肯定相对应的概念,否定揭示的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和途径以及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即一事物变为他事物、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必须通过否定的环节。它表明新事物与旧事物既存在质的不同,又存在着联系,是一种“扬弃”的关系,既有克服又有保留。第二,质变主要体现的是事物发展过程的渐进性的中断,即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否定则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典例精讲1】社区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传统社区是一种“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血缘、地缘、感情为纽带,身边都是亲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随着社会变迁和生活节奏加快,社区已近乎一个“陌生人社会”,个人权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分明,居民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动,甚至出现“对门不相识”的状况。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共享已逐渐成为时代潮流,这为建设新型“熟人社区”提供了新思路。社区通过建设“云平台”,公示政府公共服务政策、社区业务办理流程、活动通知等,实现信息共享。此外,还在“云平台”上专设“邻里互助”“邻里商圈”等专栏,使玩具、图书等闲置物品顺利置换,实现物品共享;私人厨房、书房、车位临时出借,实现空间共享。基层党组织、居委会还通过“云平台”与居民加强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邻里之间不再陌生”成为可能。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展望共享社区的未来,有人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哲学道理评析上述观点。 要求:观点明确,紧扣主题,理由充分,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250字左右。【解析】本问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从多个角度运用恰当的哲学原理进行评析。如可采用辩证否定观原理,说明现如今的共享是对传统“共享”理念的辩证否定,是一个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最终会实现的社区的良性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向传统的回归”。【答案】内容要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共享社区吸收、保留了传统社区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说,共享是一种向传统的回归。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共享社区改造了传统社区中的消极因素,增添了社区中所没有的现代因素,从这个角度说,共享不是简单的回归。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共享是社区建设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变式训练1】在北京的胡同、百工坊博物馆,深藏着很多身怀绝技的手工艺大师,他们不断转变观念,将传统文化体验、国际流行的私人定制等概念引入到工艺品的制作中,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这些手工艺大师们的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树立辩证的否定观要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A B C D二、全面理解创新的哲学依据1从唯物论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2从辩证法的角度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陈说,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3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典例精讲2】某村本来比较落后,村支书王某想到一个创业的“点子”,希望把该村打造成3D壁画村。起初村里的老人们非常反对,认为没有什么用。但后来随着计划的实施,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收入大为增加,老人们的态度也逐渐转变。由此可见()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认识具有反复性创新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认识具有普遍性 A B C D【解析】材料中王某的创业“点子”使村里的收入大为增加,这体现了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正确;起初村里的老人们非常反对,后来态度发生了转变,这说明认识具有反复性,正确;社会制度的变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材料没有体现认识具有普遍性,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A。【答案】A【变式训练2】2017年10月10日,太原钢铁宣布,经过5年的艰苦攻关,其研发的笔尖钢成功应用于国内知名制笔厂家。这标志着我国向笔尖钢材料的自主化迈出了关键一步,对打破国外长期垄断这一技术具有重大意义。为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之问”画上了句号。这表明() A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量变必然发生质变 C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连接的1发展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错因分析:发展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既否定又肯定,既克服又保留,是辩证否定,是“扬弃”。2创新就是否定一切。错因分析:创新是指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面对实践中的新情况,敢于提出新观点和新方法。创新必然要对一些落后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旧观点、旧思想进行否定。但并不是否定旧事物中的一切东西,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科学的东西予以保留,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3只要创新就能推动新事物的发展。错因分析:创新是事物发展的一个主观条件而不是唯一条件。还要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发展。错因分析: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基础过关制胜高考一、单项选择题1“十三”五规划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之所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是因为() 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创新决定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A B C D2在当下的中国传统节日里,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许多娱乐休闲方式和新奇有趣的活动,人们各玩各的,与此同时,传统的“走亲戚”和“串门”之类的节日社交也慢慢地被淡化了,亲情、友情、同志之情被虚化了。这给我们的辩证法思考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发展总是处于不显著的变化和过程中具体事物都有它存在和不存在的理由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 B C D3美国当代民谣艺术家、文学家鲍勃迪伦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这样评价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启示我们() A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B坚持创新思维,就要促成事物质变 C要有批判精神,敢于推翻一切权威 D要坚定不移,坚持在曲折中前进4一个鸡蛋如果从外面把它打破,放点葱,炒一盘菜就是一盘食物;从内部打破,一个小鸡成长出来,就是生命。因此,“从内部打破”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启示我们促进事物的发展,需要() A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B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 C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D创造必要条件,促进主次矛盾相互转化5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表明() A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 B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C发现问题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创造性想象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二、简析题6城镇化进程中,拆旧建新无法避免。然而,什么样的建筑该拆、可以拆,哪些具有传统文化或民族地域特色的建筑应该保留,甚至重点保护,却界定模糊。“认古不认近”的保护观,导致了一批丧失经济功能与生活功能,但极具文化与研究价值的近现代历史建筑被拆除损毁。“喜新厌旧”的建设观导致看起破旧的真文物被拆毁,而“涂脂抹粉”的仿古建筑与仿古街区泛滥。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载体,传承离开保护就会消亡,如何保护古建筑是业界人士深思的问题。“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唐朝诗人司空图的这句诗,道出了传统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真谛,保护传统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复制,更不是一律拆除,而是“与古为新”。结合材料,运用辩证的否定观,说明保护和发展传统古建筑要“与古为新”的正确性。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知识梳理】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根本途径扬弃创新的创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一个民族进步理论创新否定暂时性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树立创新意识联系的发展的全面孤立的静止的片面承认矛盾矛盾分析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变式训练】1A【解析】通读材料和选项,确定说法错误,应该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排除B、D;说法错误,手工艺大师转变观念,为传统手工艺注入了新活力,这不是“社会制度”的变革,排除含的选项;正确答案是A。2. A【解析】B选项表述错误,量变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达到质变。C选项错误,题目中没有表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D选项没有体现。题目中,太原钢铁经过攻关,成功研发出了笔尖,为李克强总理的“圆珠笔之问”画上了句号。这表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故A选项入选。【基础过关】1A【解析】选项表述错误,在新事物刚产生的时候,其力量还是很弱小的。选项表述错误,夸大了创新的作用。之所以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是因为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故入选。选A。2B【解析】当下与传统的社交不一样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合题意;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当下与传统的社交的不同体现了上述哲理,适合题意;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错误;属于唯物史观,不是辩证法思想,排除;故本题选B。3A【解析】鲍勃迪伦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就是因为他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这其实我们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故A入选。B、C、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4B【解析】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材料中“从内部打破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强调的是事物自身的因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这启示我们要促进事物的发展必须坚持辩证的否定观,B适合题意;A、C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不科学且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是B项。5B【解析】材料表述的是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