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 内分泌科 王青青,目 录,2,3,1,糖尿病概述,早强化,早达标,早获益,综合治疗以病人为中心,全球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趋势 2003-2025 (millions),25.0 39.7 59%,10.4 19.7 88%,38.2 44.2 16%,1.1 1.7 59%,13.6 26.9 98%,81.8 156.1 91%,18.2 35.9 97%,World 2003 = 189 million 2025 = 324 million 增加 72%,Zimmet P et al. Diabet Med. 2003;20:693-702.,30年回首,糖尿病发展迅速,80年代初,1%,2002年,2.6%,2007年,8%,糖尿病患病率,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网站/page.jsp?id=15,目前,全国男性、女性和总人口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2.0%、9.5% 和10.5% 男性和女性总人口糖调节受损(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4.1% 、14.7%和14.4%,糖尿病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 Fong DS,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9S102. 2Molitch ME,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 26 (Suppl. 1):S94S98. 3 Kannel WB, et al. Am Heart J 1990; 120:672676. 4Gray RP 26 (Suppl. 1):S78S79.,糖尿病的并发症医疗费用耗费巨大,在医院治疗的病友中约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伴有并发症! 有并发症患者每年住院次数是无并发症患者的2.74倍! 有并发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上万元,是无并发症的10倍!,陈兴宝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第11卷第4期 P238-41,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自身免疫性(急发型、缓发型) 特发性 2型糖尿病(从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相对不足 到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 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廖二元,内分泌医师手册,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遗传,环境,胰岛素缺乏,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抗体产生,细胞破坏,j,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6-1438,遗传 ( 细胞缺陷),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环境因素 (肥胖、生活方式等),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相对缺乏,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38-1446,Coates PA et al. Diabetes Res Clin Pract 1994;26:177,时间 (分),肥胖,瘦,T2DM患者:1相(早相)分泌异常 分泌不足或缺乏(餐后高血糖) 2相(晚相)分泌异常 高峰延迟(引发下餐前低血糖),2型糖尿病胰岛素分泌异常,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1型与2型糖尿病的比较,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P1254,目 录,综合治疗以病人为中心,2,3,1,糖尿病概述,早强化,早达标,早获益,控制血糖达标可以明显降低 1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l Research Group N Engl J Med 1993;329:977-86 Nathan DM et al. NEngl J Med 2005;353(25):2643-53,控制血糖达标可以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日本Kumamoto研究: 选取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为期6年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分别将HbA1c控制目标定为在7.0%和9.0%。,HbA1c7.0%组,HbA1c9.0%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0,10,20,30,40,50,患者比例(%),视网膜病变恶化率,肾病发生率,肾病加重率,下降75.9%,P=0.039,下降56.3%,P=0.049,下降72.5%,P=0.03,下降64%,P=0.044,Ohkubo Y,et al.Diabetes Res ClinPract 1995,28:103-117,治疗糖尿病应尽量使血糖达标,*p0.0001,HbA1c 每下降1%,风险降低 *,-1%,糖尿病 相关的死亡,心肌梗死,微血管 并发症,外周血管病,相对危险度,N=3642,(ns),Stratton IM et al. BMJ 2000;321:40512,20年干预性试验(1977-1997) 1977-1991年间5,102 名新诊断T2DM患者入组 从6年到20年,平均随访 10年 整体随访中位数为 17.0年, 范围为 16 到 30 年,UKPDS研究 糖尿病早期强化血糖达标能显著减少并发症,早期强化血糖达标能够带来长期获益 UKPDS10年随访,1997年研究结束时强化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A1c分别为7.0%和7.9% 随访10年后,SU/Ins强化组和常规组A1c分别为7.9%和8.5%,N Engl J Med 2008;359.,10年的后续追踪试验显示,尽管早期血糖控制的差别 已经消失,但微血管病变风险、新发心梗的风险、 以及全因死亡的风险仍然持续降低,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强化控制血糖达标,“从诊断开始就应该进行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并且持之以恒,从而显著减少心梗、全因死亡、微血管病变” UKPDS后续随访研究,Rury R Holman et al. 10-Year Follow-up of Intensive Glucos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N Engl J Med2008;359:1-13,ACCORD、VADT、ADVANCE 三大研究中糖尿病患者的病程均很长,Skyler JS,Bergenstal R,Buse J et al.DIABETES CARE 2009;32(1):187-192,VADT、 ACCORD 、ADVANCE三大研究 强化降糖达标均没有显著减少大血管并发症,P=0.04,如何解读四大试验?,越早强化 获益越大,循证医学证实控制血糖达标是减轻并发症的方法 然而,糖尿病患者实际的达标状况如何?,目前 糖尿病的达标状况不容乐观,Source:NNRE/NNI curves derived from UK-curve (IMS); CoDiC (Japan), Europe Code 2, DiabCare-Asia, US 12 clinical studies entry HbA1c for insulin treated patients,血糖控制不达标是各国 糖尿病治疗的普遍现象,中国糖尿病诊断率、达标率低,中国糖尿病患者以每年120万的速度剧增1 仅24%的患者被确诊 被确诊的患者中仅半数接受治疗2 仅有一半接受治疗的患者达标3 占总糖尿病人群的6%,总糖尿病人群中 约6% 达标,总糖尿病人群,确诊人群,治疗人群,治疗达标人群,1 Peoples Daily Online. /200011/14/eng20001114_55162.html 2 Gu D, et al. Diabetologia, 2003,46:1190. 3 Pan C, et al. Diabetologia, 2007, 50(suppl1): s422.,目 录,2,3,1,糖尿病概述,早强化,早达标,早获益,综合治疗-以病人为中心,糖尿病的综合治疗“五驾马车”,廖二元等.内分泌学,2004,1456-1479,通过“五驾马车”的综合管理和良好的血糖、血压、血脂等方面的代谢控制,糖尿病是可以控制、避免急性并发症、预防慢性并发症的。,患者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 的重要组成部分,单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可以降低IGTT2DM的危险 中国大庆:577例,IGT者仅通过饮食、运动,6年发生DM的相对危险40%,绝对危险22-26% 芬兰DPS :522例,生活方式干预T2DM 58%,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4版,药物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对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较*,*: American Academy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2003; Diabetes Care 24:561587, 2001; Diabetes Care 22:3337, 1999; Diabetes Care 24:758-767, 2001.,国内外大量临床实践已证明:通过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与管理,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教育的内容,疾病的自然进程 糖尿病的症状 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须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血糖监测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参与糖尿病管理 评估治疗有效性 及时发现低血糖和高血糖 指导饮食、运动和药物方案的调整 血糖自我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血糖监测频率,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 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 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血糖监测时间,餐前血糖监测,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关注的,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也应测定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适用于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睡前血糖监测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夜间血糖监测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尿糖的自我监测,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可以采用尿糖测定来进行自我监测。 尿糖的控制目标是任何时间尿糖均为阴性 但是尿糖监测对发现低血糖没有帮助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肾糖阈增高(如在老年人)或降低(妊娠)时,尿糖监测没有意义,饮食治疗的目标,饮食治疗的目标 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维持合理体重:超重的患者体重减少的目标时体重在3-6个月期间减轻5%-10%。消瘦的患者应通过均衡的营养计划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饮食治疗总原则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P8,饮食治疗原则(一) 控制总热量,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每日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每天每公斤体重所需热量 成人每天每公斤理想体重所需要热量:,饮食治疗原则(二) 均衡各种营养物质,三大营养物质分配 食物种类: 四大类(八小类),谷薯类谷薯类 菜果类蔬菜类、水果类 肉蛋类大豆类、奶类、肉蛋类 油脂类坚果类、油质类,限酒禁烟,限酒 限制饮酒量,不超过12份标准量/日(一份标准量为285ml啤酒,375ml生啤,100ml红酒或30ml白酒,约含10g酒精) 酒精可诱发使用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出现低血糖 禁烟 长期吸烟可导致血脂异常、形成血栓、加重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眼病、肾病等病变,危害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对有大血管病变高度危险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P9,运动治疗适应症,运动治疗优势 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血糖控制 有利于减轻体重 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坚持规律的运动12-14年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运动治疗的适应症 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 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最佳适应症 稳定期的1型糖尿病 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运动治疗的禁忌症,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伴有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活动后加重 严重糖尿病肾病 严重糖尿病足 严重糖尿病眼底病变 严重的糖尿病神经病变 新近发生的血栓 频繁发生的脑供血不足者 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急性感染等,并发急性并发症时。 血糖控制不佳,波动明显,体育运动要点,运动频率和时间为每周至少150分钟 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包括:快走、打太极拳、骑车、打高尔夫球和园艺活动 较强体力活动为:舞蹈、有氧健身、慢跑、游泳、上坡骑车 运动项目要和病人的年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及体质相适应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有益的体力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建议糖尿病病人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口服药治疗 胰岛素治疗,* 中国市场现有剂量,单用饮食控制、格列本脲、氯磺丙脲、二甲双胍、胰岛素,HbA1c控制在7%以下的患者比率 3年 25-53% 6年 12-39% 9年 9-28% 结论: 单一药物治疗,血糖控制逐年减退。早期联合治疗对 强化血糖控制、延缓胰岛细胞功能衰竭至关重要,UKPDS49.JAMA.1999,281:2005-2012,单一药物不能长期理想控制血糖(UKPDS),口服药联合治疗的益处,单一降糖能力有限,联合治疗可增强降糖能力 优势互补,如同时兼顾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纠正糖尿病的两大缺陷等 减少单药加量的副反应,如低血糖 联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还有助于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朱大龙等.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28(5):411-3. 潘长玉主译.糖尿病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23-5,口服降糖药联合方案,新指南: 2010年CD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口服药治疗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1型糖尿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缺乏 必须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内源性胰岛素分泌不断减少 需要胰岛素治疗,人胰岛素分类,4:00,25,50,75,16:00,20:00,24:00,4:00,午餐,晚餐,胰岛素水平 U/ml,8:00,12:00,8:00,Time,理想的胰岛素制剂应 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早餐,生理性的胰岛素分泌,目前人胰岛素制剂 不能很好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胰岛素类似物弥补了人胰岛素制剂的不足 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速效胰岛素更好的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0,10,20,30,40,50,60,70,胰岛素 (mU/l),Adapted from Polonsky et al. 1988,Time of day,晚餐,NPH,早餐,午餐,门冬胰岛素作用特点: 起始作用时间:10-20分钟 最大作用时间:1-3小时 作用维持时间:3-5小时,0.4 U/kg,0.8 U/kg,诺和平,甘精胰岛素,0,2,4,6,8,10,12,14,16,18,20,22,24,0,0.5,1.0,1.5,2.0,2.5,3.0,葡萄糖输注率 (mg/kg/min),时间 (小时),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作用时间长且平稳,Klein O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7;9:290-299,相对风险降低26%,P=0.003,地特胰岛素,发生夜间低血糖患者比例(%),NPH,地特胰岛素与NPH比较 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危险显著降低,Russell-Jones D,et al. Clin Ther. 2004 May;26(5):724-36.,组成,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例如:诺和锐30,30%,诺和锐3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人胰岛素30R,可溶性人胰岛素,中效胰岛素 (NPH),双相混悬:,峰值更高、起效更快 更好控制餐后血糖,速效部分回落更快 与中效部分叠加更少 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全天时间(小时),血浆胰岛素 (mU/l),25,20,15,10,5,0,8:00,11:00,14:00,17:00,20:00,23:00,2:00,5:00,8:00,诺和锐30,人胰岛素30R,诺和锐 30比人胰岛素30R更好地 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赖脯胰岛素25/75的构成,含有 25% 可溶性赖脯胰岛素,75% 精蛋白赖脯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比人胰岛素更优越 时间作用曲线匹配生理需要,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达到更好的餐后血糖的控制并提供更方便灵活的给药时间 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保留了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快速起效和对餐后血糖有效控制的特点,更少的夜间及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同时提供基础胰岛素分泌量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提供平稳的基础胰岛素水平,低血糖发生风险降低,B,1型糖尿病终身使用,2型糖尿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血糖未能达标(7%),应启动胰岛素治疗,新诊断的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应将胰岛素作为1线治疗药物,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A,C,D,胰岛素应用范围(一) 胰岛素初始治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胰岛素应用范围(二),在下列这些情况也应适用胰岛素治疗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在初期血糖很高的情况下使用胰岛素进行强化治疗,可替代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使B细胞得到有效的休息,进而恢复B细胞功能,诱导出蜜月期,平稳控制血糖 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应激状态时需要临时换用胰岛素渡过危险期,如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酮症酸中毒,严重感染等。 出现严重的慢性并发症时。如重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妊娠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 合并其他一些严重的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血液病、肝病、胶原病(红斑狼疮、结节性动脉炎、硬皮病、类风湿)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基础+餐时,在基础胰岛素和口服药联合治疗后餐后血糖控制欠佳或者需要进餐时间灵活的患者 在预混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血糖仍未达标或反复出现低血糖者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血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早餐,午餐,晚餐,16:00,20:00,24:00,4:00,8:00,12:00,8:00,Time,持续的程序控制的基础胰岛素输注,血浆胰岛素水平,生理性胰岛素分泌,CSII,Weisberg-Benchell et al. Diabetes Care 2003;26:1079-87,餐时胰岛素,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方案举例,起始剂量 未应用过胰岛素治疗:0.5-1单位/公斤体重/天 正在应用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案者:总量减少10%-20% 剂量分配: 基础量:占全天总量40%-50%,平均分到24小时后按不同时间段调整基础率,一般可分为2-4段 餐前量:占全天总量50-60%,平均分至各餐前,Best practice &research clinical gastroenterogy 2002;3(16):475492,胰岛素治疗的双重选择,Inzucchi SE, et al. Diabetologia. 2012 Apr 20.,Patient-Centered CARE,2012ADA/EASD立场声明: 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2型糖尿病管理新模式,降糖目标个体化 降糖策略和治疗方案个体化 应尽可能让患者参与所有治疗决策,考虑其意愿、需求和利益 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减少并发症,目标的“量身定制”,患者意愿和治疗预期,低血糖或其他不良事件的潜在风险,疾病病程,预期寿命,重要的合并症,经证实的血管并发症,资源,支持系统,宽松的目标,患者个体因素,Inzucchi SE, et al. Diabetologia. 2012 Apr 20.,严格的目标,2012ADA/EASD立场声明: 根据患者个体因素选择适当的管理目标,Inzucchi SE, et al. Diabetologia. 2012 Apr 20.,药物选择考虑因素 疗效(HbA1c) 低血糖 体重 不良反应 花费,2012年ADA/EASD立场声明: 药物选择考虑五大因素,平稳降糖,避免低血糖发生,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新乡市延津县县外在编在岗教师回乡任教选调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上半年四川绵阳市游仙区考核招聘教师3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湖南益阳市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公开招聘(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2025年杭州拱墅区祥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8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贵州紫云自治县青年就业见习21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2025北京中国音乐学院第一批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河南郑州城建职业学院招聘管理岗、教师、辅导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商务局等单位招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招聘计划核销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江苏徐州邳州市面向毕业生招聘编制教师20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春季中国融通农业发展有限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 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大数据导论(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 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与安全性评价
- DB32T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
- 体育与健康(水平一)《非移动性技能(16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小班区域观察记录表30篇
- 转子泵培训课件
- 司美格鲁肽学习课件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图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