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践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_第1页
课程实践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_第2页
课程实践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_第3页
课程实践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_第4页
课程实践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课程实践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学 生 姓 名 赵楚茵 学 号 1007020116 专 业 学前教育 学 院 教育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雷有光 指导教师职称 讲师 指导教师单位 北师大珠海分校教育学院 2013年3月20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位论文写作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写作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课程实践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摘要为了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使人们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课程实践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职业并参与其中。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课程实践是否能够影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本文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发、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100名课程实践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寻找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发现课程实践可以预测职业生涯规划,并呈显著正相关。证明了本科层次学前专业学生对课程实践中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认知越明确,对学前教育相关职业越了解,其职业生涯规划越好。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就职业生涯规划来说存在部分问题,就此本文提出了合理可行的解决对策。针对当前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准备不足;意识薄弱;执行力不足,以及课程实践中课程与课程间缺少联系性;实践地点过于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建议:提高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及课程实践体系;做好课程实践前的准备。关键词:课程实践;职业生涯规划;学前教育专业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affect Career Planning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Preschool EducationTak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Zhuhai as An ExampleABSTRACTIn order to the 2020 universal pre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 goals in the “Education Planning”,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About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o that people had a great attention in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future Preschool education curriculum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volved and understand preschool educations occupations. Whether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can influence the career plan of per-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under the more and more grim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this paper,it used the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10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preschool education from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Zhuhai as subjects. Looking for the relations between curriculum practice and career planning,we found that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can predict the career planning and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That proved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in the curriculum practice, their behavior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more clear, know more about career, their career planning better. Through research found that per-school education have some problem for career planning, for that this paper presents reasonable an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lack of career planning preparation; consciousness is weak; inadequate execution; the lack of contact between the curriculum and course in curriculum practice; practice locations too single and other issues in preschool students.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improve career guidance course and curriculum practice system; get ready for the curriculum practice.Key words: Curriculum practice;Career planning;Students in preschool education目录1.引言11.1问题的提出11.2研究意义11.3研究假设12.文献综述22.1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与课程实践22.2国内研究现状32.3国外研究现状43.研究方法53.1研究方法53.2研究对象53.3数据处理方法54.问卷调查结果分析64.1量表的信度64.2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果64.3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74.4本课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测作用74.5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各个维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测作用85.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及职业生涯规划分析95.1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95.2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分析116.建议与对策126.1提高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126.2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136.3完善课程实践体系146.4做好课程实践前的准备147.参考文献16附录17附录1:问卷17附录2:访谈18致谢191. 引言1.1 问题的提出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职前的准备,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发展前景,甚至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联。对于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明确自己今后职业发展方向的需要。而许多本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对未来道路的选择感到茫然无助。然而到现在为止,几乎没有具体的研究是关于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职业生涯规划的。这使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成为非常重要并迫在眉睫的问题。 许多学前教育本科生在不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情况时,在学习上往往表现出缺乏动力,感到茫然,因此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学习以及就业时产生的影响同样重要。马克思曾说过:“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对于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来说更是如此,与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相比过强的理论性是否能让本科生在实践或未来就业时较好的适应,并熟练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各种问题?在实践中的一系列情况反映和思考,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来了解学前教育工作内容,并最终检验大学生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否可行,并加以改变。1.2 研究意义1.2.1 理论意义本科生经过大学四年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后,最终需要进入社会,而进入社会工作时需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明确的规划,例如本科生在学校所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是否能够适应所选择的工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能够让人思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这与学校和社会所要求培养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相一致。本研究主要通过研究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实践对学生今后职业生涯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更加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完善课程实践的理论和实践体系。1.2.2 实际意义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人根据自我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制定职业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而课程实践能够让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学校的理论知识外,更好的接触到孩子,从而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加以提升,并对自己从事这个行业有基本的认识。本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课程实践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来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内容,提高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了解,能够通过课程实践在毕业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明确的方向,进而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1.3 研究假设本文旨在研究课程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探讨合理的课程实践是否可以完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不同年级、未来发展规划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课程实践及其三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假设2:不同年级、未来发展规划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四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假设3:课程实践及其三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呈显著正相关。假设4:课程实践及其三个维度对职业生涯规划具有预测作用。2. 文献综述2.1 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与课程实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关于课程实践的相关研究都非常的少,对于课程实践的概念也没有一致的界定。更多的是教育实习的内容,而在教育实习中更多的偏向于中小学的实习,关于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园实习的研究极少,这表明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现今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并不一致,即便是有课程实践要求的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实践内容,因此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查阅参考大部分研究后,发现广义的教育实习与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许多研究文献都认为教育实习与课程实践有极大的相关性,直接将教育实习与课程实践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这使教育实习的各方面研究可以作为参考为本论文的理论方面提供相应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实际情况呈现。参考大量文献,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提下将教育实习与课程实践的各方面进行对比,整理出如下表格,可以看出教育实习和课程实践在主要目的是一致的,而且学前教育的课程实践与教育实习都是属于教育实践内容。虽然在参与情况、内容、评定等方面有不同之处,但都有相互借鉴的意义,因此还是具有较大的相关性的。下表也更清晰地区分了驾驭实习与课程实践。 教育实习课程实践内容每个学期学校有指定的学习内容,例如:第一学期是对幼儿园环境的了解。根据所选择课程确定实习内容,例如:当选择儿童数学课程时,实习的重点就在幼儿园数学课程中。时间、地点每学期学校有统一安排时间,并对实习地点进行严格的筛选。根据自己的课程时间安排实习时间,并根据所选课程自行找幼儿园实践。评定有严格的评定标准,并且有的国家有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由课程老师主要根据学生对课程作业的完成程度作为课程实践的最终评定。参与情况强制要求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参加学校安排的教育实习。当学生没有选择需要幼儿园实践课程时,可以选择不去幼儿园进行实习。主要目的学生根据学校的要求到幼儿园进行实习活动,在充当幼儿园在职教师助手过程中,了解和接触幼儿园的环境以及幼儿园教育内容,并提升对幼师的职业认知。连续性教育实习和课程实践都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实习都要求每周去1-2天,并连续去12周以上。而课程实践具有一定的自由性,但因为课程的连续性,需要上一个学期,因此实习也会根据课程内容的安排每周去一次。结合中外的课程实践与课程实习研究,以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特殊性,得出以下结论与界定:实践是人们思想、理论等主观活动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们实际地从事的一切活动,而课程实践是将课程中所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又从实际生活中得到反馈从而更加理解所学内容。因此本科生学前教育的课程实践是指在大学期间,本科生作为实习教师根据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要求在幼儿园或早教机构工作情境中进行的活动。学前教育的课程实践主要是围绕课程而展开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根据课程学习内容和目标来决定实践内容。但课程实践是属于教育类实习的一部分,因为课程实践中本科生更多的是作为老师在学校进行实践活动。这与教育实习中的许多内容有极大的相关性,在教育实习的文献查找中,更多的内容弥补了课程实践资料不足的问题。因为学前教育在教育的大框架下,而实习也是实践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可以推断课程实践与教育实习的极大相关性,所以在以下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研究时,参考了部分教育实习研究内容。2.2 国内研究现状2.2.1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国内研究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的有效开展关系着幼儿教师的培养质量,关系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前途。将教育实践环节在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中置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可见实践之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起步较晚,并且没有统一的本科课程,因此我国对课程实践的研究相对较少。以至于对课程实践没有明确的概念界定,而许多相关课程实践的研究都是依附于教育实习的研究之上。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在上海由盛宣怀创办,它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师资的学校,因此近代师范教育实习也应运而生。尽管在之后的教育实习内容中穿插着一定的课程实践,但却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也没有将其与教育实习所区分。并且关于教育实习的文献中专门针对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文献少之又少,学前教育专业的许多教育实习方式也是参考的小学、中学的实习方式进行,没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针对性。2008年“十一五”的滚动课题“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行动研究”后,才使大家开始专注并重视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并指出了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2007年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出台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国家对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和扶持力度逐渐加大,期间出现了许多学者开始为课程实践进行定义,其中许兴建、罗巧英认为,所谓专业课程实践是为达成某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教育实践。专业课程实践强调应紧紧围绕某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在学期初就由专业办公室制定好见习手册,在见习手册中有每门课每个章节具体的见习目标。 学生每次下基地见习都必须完成手册上的目标任务。2010年1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41号文件指出,要“以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中,实践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才真正开始被研究者所重视。总而言之,我国的课程实践的相关研究还十分缺乏,但总体对课程实践已有了明确的界定和了解,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课程实践是教师针对课程的核心知识点,设计出学生的实践活动项目、课题,教师指导学生针对这些项目或课题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最后形成实践成果,并通过成果汇报、总结对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2.2.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国内研究1988 年,为指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国家教育委员会创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此同时成立了具有全国性的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中心,中心的建立在之后的就业政策改革后促进了各地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快速进展。再此之前我国的就业具有特殊性,“统包分配”使职业生涯规划一直停滞不前。从1993后,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从“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转变。高校的不断扩招也使学生就业变得困难,顺着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外先进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逐渐传入我国,学者们开始结合我国情况开始相应的就业指导工作。在这时期,其中对这一领域有比较系统研究的有罗双平、程杜明的代表作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其形态。在此阶段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引进国外的先进理论进行改造形成我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指导的理论雏形。步入21世纪后,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急剧上升以及“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使大量的职业生涯规划相关书籍相继出版,在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2007年到2010年,国家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各种政策的发布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到了推进的作用,各个高校普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至此职业生涯规划已经有的普遍性。2.3 国外研究现状2.3.1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的国外研究国外大部分学校都会采用教育实习的方式来让教育类学生接触到自己的职业,他们也更多的将教育实践归为教育实习,而不是单独进行研究,没有具体的哪门课程的要求,而是明确要求在某个学期每周需要固定的时间去接触儿童。例如:美国师范院校的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每周有二至四个半天接触儿童,第八学期则全部用于教育实习,总体实习时间不少于15周。这些教育实习中,大部分的高校都是集中安排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教育实习中,去帮助在职教师处理班级工作。对于实习的要求大多都是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且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但是美国对实习生的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他们有专门复制实习资格审核的机构来处理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严重问题。美国教育实习评价方式包括实习生对所教学生的评价、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工作的评价、大学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工作的评价,实习生自我评价。与我校不同的是我校没有实习生对所教学生的评价,而是对所教学生的个别观察记录,并增加了实习生对自己实习期间的评价。除了这种实地的教育实习之外,还有模拟实习。模拟实习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模拟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情境,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借助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教育理论和方法解决种种个案问题。相对于美国而言,英国和法国需要学生对教育实习花费的时间更多。英国的教育实习以中小学为基地,英国教育学院或大学教育系的学生都利用相当多的时间在各中小学进行有指导的教育实习,英国大学每学年分为秋、春、夏三个学期,教育实习时间所占的时间一般要不少于20周,其中还包括教育见习。法国则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教育机构的国家教师培养所,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对教师的培养十分重视。在校期间的教育实习要求具有连续性的特点,所参加的实习几乎占到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在5年的教育学习中,在每个学期都会有不同的需要掌握的内容去到学校进行实习并学习。总的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实习一般都具有连续性,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学期进行,在实习时学生有需要的学习内容,而课程实践则是根据学期所学课程的要求去幼儿园进行实践。除了这点外,西方西方国家的教育实习与课程实践几乎一致。但西方国家对实习的管理非常严格,甚至有相应的机构和法规来管理,而我们的课程实践主要是由授课教师来管理及评价。2.3.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国外研究在西方国家,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始被称为职业指导,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波动产生的失业情况,使人们开始重视职业指导。1894 年,最早的职业辅导实践由梅内尔在加利福尼亚工艺学校进行展开的。1898 年,杰西戴维斯对教育咨询和职业咨询开始探索和实施,关注职业信息并为学生提供与所学专业有关的信息。在西方,“职业指导”的概念最早是由帕金斯提出的。1908 年,作为就业指导理论的创始人的帕金斯在波士顿创立了第一个职业局,并于次年出版了一本叫职业选择的书。该书中的三因素理论和“人与职”合理匹配的思想提出对之后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13 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负责规划及组织的协会“全国职业辅导协会”。他们认为生涯管理与辅导是美国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高校生涯管理与辅导理念是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理想主义模式。美国的生涯管理与辅导运作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流程,联邦政府设有指导机构,高校设有职业指导中心,并配备专职辅导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辅导、生涯咨询等指导活动,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这种理的形成基于霍兰德的人格类型理论和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德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以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为基础,遵循“以人为本”、“自我负责”的原则,实施一种动态性的职业指导和生涯辅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主要以之前培训为主,德国采取校企合作的“双元制”职业培训。这里的双元制是指学生一边在学校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在企业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和本论文研究的课程实践有相似之处。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第六届国际生涯教育研讨会提出职业生涯教育理念,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理论教育还要重视人格培养,它的出现替代了职业指导,并以心理学为支撑,在思维上超越他们,成为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一个综合概念。3. 研究方法3.1 研究方法3.1.1 文献法通过搜索相关文献,了解前人对此问题的研究,寻找优点与研究不足之处,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具体情况理清研究线索。3.1.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此研究的主要方法,抽取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10级、11级)进行问卷调查。3.1.3 访谈法访谈法是随机抽取3-5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访谈,目的在于对问卷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以及对其未能反映的问题进行补充,从而获取学生对于课程实践的真实想法。3.2 研究对象问卷调查法选取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00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反向积分题的答题对比,剔除无效问卷17份,得到有效问卷83份,其中男生7人,女生76人,大三34人,大四49人。访谈法随机抽取4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访谈,11级2人,10级2人。3.3 数据处理方法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差异性检验、相关分析。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4.1 量表的信度表1 各量表信度分布表量表Cronbach a系数项数职业生涯规划0.83216课程实践0.82113 一般认为,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0-0.80之间相当好;在0.80-0.90之间非常好。从表1可以看出,职业生涯规划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达到0.832,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课程实践量表的Cronbach a系数达到0.821,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4.2 调查问卷的基本结果为检验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分别在年级,及未来规划上是否存在差异,以年级及未来规划为自变量,以课程实践及其三个维度(自我认知、专业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四个维度(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反馈修正、职业方向)为因变量,年级及未来规划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4.2.1 课程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基本信息上的差异(1)年级差异表2 不同年级在课程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检验量表/维度年级T检验P值大三大四MSDMSD职业生涯规划意识14.682.8814.762.82-0.120.90自我认知18.853.6818.083.340.990.32专业认知7.121.257.021.390.330.75职业认知20.382.9520.183.330.280.78制定职业生涯规划9.062.269.372.46-0.580.56反馈与修正14.032.4714.842.63-1.410.16职业方向14.352.9513.732.421.050.30课程实践总分46.356.7845.296.780.710.48职业生涯总分52.127.7252.697.81-0.330.74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年级的学前教育专业大学生在课程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未来规划差异表3 不同未来规划在课程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检验未来规划F值p值参加工作考研出国考公务员没考虑MSDMSDMSDMSDMSD职业生涯规划意识14.682.6515.902.2314.174.7115.671.533.542.501.750.15自我认知18.253.6619.102.6919.672.8018.674.1615.0000.800.53专业认知6.901.217.101.797.670.828.331.538.002.831.510.21职业认知19.922.9121.703.3421.175.3122.331.5318.001.411.430.2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9.192.349.702.068.333.5011.003.618.503.540.770.55反馈与修正14.372.2916.402.7613.672.1615.674.5110.002.833.630.01职业方向13.812.4514.703.2714.002.7616.674.0412.002.831.320.27课程实践45.086.6947.906.2348.508.5549.336.4341.004.241.120.35职业生涯规划52.056.9856.705.4850.1710.2559.0013.4541.0012.732.790.03不同未来规划在课程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上的差异检验结果显示,见表3,未来规划在反馈与修正和职业生涯规划上差异显著。4.3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为了解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关系,作了课程实践总分与职业生涯规划总分的皮尔逊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的结果能否进一步验证已有的研究结论,是检验假设是否正确的依据。分析结果如表4表4 课程实践量表与职业生涯规划量表相关系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0.606*注:* 表示:p0.01。从表4可以看出,课程实践总分与职业生涯规划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06,p0.01), 这显示了课程实践效果越好,其职业生涯规划越好。4.4 本课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测作用在文献综述中提到,课程实践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作为实习教师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课程要求在幼儿园或早教机构工作情境中进行的活动。通过课程实践可以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学前教育的相关职业工作内容及情况,那么课程实践是否能影响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4.4.1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回归分析从表4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课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为进一步分析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以课程实践为自变量,职业生涯规划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和图1:表5 课程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回归分析预测变量BSERt值F值P值课程实践0.6930.101-0.2360.3676.85146.932.000(a)注:*表示p0.01。图1 职业生涯规划总分散点图由表5和图1可知,课程实践可以预测职业生涯规划。表明课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非常显著,呈显著正相关。此结果证明了课程实践对职业生涯规划起到预测作用。4.5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各个维度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测作用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分三个维度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它们都会影响个体对课程实践的效果。那么它们各自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怎样的相关性?并且是否能对职业生涯规划起到有效的预测作用?4.5.1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各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分析为了了解课程实践各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作了课程实践各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皮尔逊相关分析。分析结果见表6:表6课程实践各个维度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分析自我认知专业认知职业认识职业生涯规划0.533*0.301*0.582*注:*表示p0.01。表6的结果显示,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都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本科层次学前专业学生对课程实践中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认知越明确、对学前教育相关职业越了解、及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越高,其职业生涯规划越好。4.5.2 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回归分析由表6的结果显示,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都呈显著正相关,为了进一步分析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关系,以自我认知、专业认知和职业认知为自变量,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因变量作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结果如表7:表7 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回归分析预测变量BSERt值F值P值职业认知0.9980.2920.4080.3753.4224.010.000*自我认知0.5730.2650.2582.16注:*表示:p0.01。由表7可知,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都可以预测职业生涯规划。表明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显著,并呈显著正相关。此结果证明本科层次学前专业学生对课程实践中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认知越明确,对学前教育相关职业越了解,其职业生涯规划越好。5.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及职业生涯规划分析5.1 职业生涯规划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5.1.1 职业生涯规划准备不足图2 职业方向分数分布扇形图职业方向题目总分25分,图2扇形图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处于11-15分之间。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并不关注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状况。但是依然有部分学生已经意识到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了。那么通过课程实践,他们是否已经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课程实践的反馈开始修正规划,将规划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呢?图3 反馈与修正总分扇形图职业生涯规划反馈与修正题目总分20分,图3扇形图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处于12-14、15、16分中。由此可以看出通过课程实践,对于职业生涯规划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修正,可以更好的进行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专业认知,并且不断的修正已有的职业认识和职业生涯目标。5.1.2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图4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分布扇形图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题目总分20分,图3扇形图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处于12-16分之间,由此可以得出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为薄弱。当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为薄弱,会不清楚自己的方向,无法形成学习的动力,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发挥到自己真实的能力。从访谈中得知,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并没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而10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在表2中,可以看出11级和10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上却没有明显差异。5.1.3 职业生涯规划执行力不足尽管10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有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仍然较为薄弱,这种现象反应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乏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访谈中也发现10级学生在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时有要求写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可是学生并没有从自己的情况考虑,而是根据格式为完成作业而完成的。部分有根据自身情况和自己期望的职业而写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却没有把心思放在计划执行上,课程结束后就不了了之了。那么通过课程实践,是否能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呢?图5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总分扇形图制定职业生涯规划题目总分15分,图5扇形图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处于7-10分之间,表明通过课程实践,学生们开始了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但分数并不高。通过访谈发现,尽管学生们已经开始意思到需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了,但是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不牢固或者甚至没有相关知识,才导致还没能够很好的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无法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去执行,只是有个大概的职业规划目标框架。5.2 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实践分析5.2.1 课程实践中的自我认知 图6 自我认知总分扇形图课程实践中自我认知题目共25分,图6扇形图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处于15-22分之间,分布较为均匀。表明课程实践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我认知较为明确清晰。访谈中也发现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课程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相对于大专生而言,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少专业技能,通过课程实践是个不错的锻炼机会,可以发现自身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5.2.2 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实践缺少联系性通过访谈和调查,发现不同的课程对于课程实践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主要目的都是为完成课程期末作业,缺少联系。许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映每学期去幼儿园实践都是为了完成课程期末作业,在完成课程期末作业的同时,课程实践也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多的接触到了幼儿。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实践活动需要更具有联系性,避免学生重复掌握相同内容,有些内容却没有涉及到。例如:幼儿园课程、儿童游戏、儿童数学等相关课程的期末作业都是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和实施,可以安排在同一阶段的课程实践。如果课程实践从大二开始,每学期每星期去一天划分,到大四一共需要完成六大次课程实践,可以将每学期去完成课程实践的要求定得不一样,这样不管课程是什么,学生们都知道这学期的要求学习并达到的状态是什么,课程实践也具有了一定的系统性,避免了重复内容。5.2.3 课程实践地点过于单一图7 职业认知总分扇形图课程实践中职业认知题目共30分,图7扇形图显示大部分学生都处于17-22分之间,职业认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数较多。表明课程实践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课程实践中的职业认知,是否全面呢?还是仅停留在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知。通过访谈调查了解,10级课程实践是自己联系幼儿园完成课程实践内容,主要为幼儿园实践,但毕业课程实践时有指定各种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地点(早教机构、幼儿园、产品开发等)。11级课程实践是去指定的幼儿园完成课程实践内容,毕业课程实践地点未定。并且进一步了解发现10级以前的课程实践地点都集中在幼儿园,这样的安排使学生对于职业认知更多的是关于幼儿园相关职业的方面。从而无法了解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其它职业,没有相应的课程实践可以让自己知道关于学前教育的各种行业哪个才适合自己。但其实在大多数去幼儿园进行课程实践的时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要实践内容是作为实习老师呆在班级协助主班老师工作,除了班级教师的工作外也很难了解到幼儿园其它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那么自己如果在幼儿园工作适合自己,也无法更进一步通过课程实践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上升空间和努力方向是什么?6. 建议与对策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课程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显著正相关,课程实践完成得越好,其职业生涯规划越好。想要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好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完善课程实践,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由此,我们得出以下一些建议与对策:6.1 提高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于个人发展来说,个体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十分重要,自觉主动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更有利于达到目标并实现个人价值。可是问卷及访谈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性,并且被动的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效果不明显。面对这样的情况,更要通过课程实践更好的发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学前教育是一个年轻新起的专业,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许多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能够从事的职业并不了解,更谈不上职业生涯规划了,没有职业规划,便无法执行规划。课程实践地点过于单一的问题也让学生更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职业了,因此首先需要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对自己所将要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了解,并产生兴趣,从各种学前教育相关职业中选择认为适合自己的,从而开始产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课程实践是让学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学前教育专业相关职业最好的方式,因此可以通过课程实践提高学生对学前教育相关职业的认知。在课程实践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学前教育相关职业,学院可以安排学生到不同的学前教育相关职业工作地点(例如:早教机构、幼儿园、早教产品设计、儿童物品销售等)观察或参与其中。这样的课程实践只安排一次,学生只能够选择其中的一个地方参加,这样在参加课程实践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会主动地去了解并思考这些工作地点的职业大概是怎样的?哪些是自己喜欢并适合的?通过思考,自己选择课程实践地点,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并且通过课程实践能够对职业认识更加清晰。在学期课程实践最后一周,让选择不同地点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分组,将自己通过课程实践所了解到的这些职位和工作内容进行分享。这样就算在课程实践选择后,发现这个职业并不适合自己,也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的分享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其它更多的相关职业工作内容。除了让学生有不同的机会到各种学前教育相关职业工作地点进行工作外,学校也可以邀请各种学前教育相关职业在职员工或教师来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互动,谈谈他们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规划。这样每次不同的职业来能够让学生们体会到不同性质工作的区别,思考哪种职业才是适合自己的,也能更好的认识到将来可能面对的一些职业问题等。这种方式同时也解决了由于课程实践的特殊性,周期短,缺乏连续性,除幼儿园外很少盈利性单位愿意让学生到学前教育相关单位进行课程实践的问题。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选择职业的关键性阶段,也是能否在起点上就领先别人的决定性阶段,这个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了解更多的学前教育相关职业,选择自己所适合的职业,激发学生主动地去制定并执行职业生涯规划,促进自己将来的发展。这个方法也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一个专业并不限定于一个职业,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更多适合自己的职业,从而对职业规划产生兴趣。6.2 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本分分析结果显示,本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薄弱,其实最根本是因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缺乏。如果了解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之后,缺少相应的理论知识,也无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职业产生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后,学院可以开始为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关课程内容满足学生需求。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独特性,内容上不能生搬硬套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知识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要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把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知识与学前教育当前的就业形势相结合。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