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专业介绍_第1页
青岛农业大学专业介绍_第2页
青岛农业大学专业介绍_第3页
青岛农业大学专业介绍_第4页
青岛农业大学专业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业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管理学类,代码1202。 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财务管理、会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集团公司、银行、证券公司等企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实务、教学科研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省、市级课题近20项,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20余项,先后出版专著、教材近10部(本),在国内外各级学术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三、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计算机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审计学、高级财务管理、电算会计、资产评估、税收筹划。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12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5人,注册会计师6人。设有财务与会计研究所和财务管理电算化、财务与会计手工模拟、ERP、金融证券等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教学科研软件系统。 专业 朝鲜语朝鲜语:外国语言文学类,代码050209,四年制本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朝鲜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专业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广博的中外文化知识和一定的商务、经济、旅游、贸易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在经贸、外事、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和各类企业中从事翻译、商务、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主持和参与地厅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获得地厅级科研奖励2项;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演讲和写作比赛获奖20人次。朝鲜语专业教学成绩突出。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90%以上,韩国语TOPIK考试五级、六级通过率85%以上,考研率15%以上,就业率95%以上。三、主干课程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阅读、朝鲜语听力、朝鲜语会话、朝鲜语写作、汉朝互译、韩国(朝鲜)概况、韩国文学、国际贸易、外贸函电。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任教师12人,外籍教师3人。其中副教授2人,博士(含在读)7人,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7人。拥有现代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高水平专业录音室。学校与韩国庆尚大学、清州大学、全北大学等10余所韩国高等院校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每年有2030名朝鲜语专业优秀学生赴韩国交流学习和深造。 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工学类,四年制本科,代码08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测控理论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智能化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农业、计量检测、教育科研以及科技经贸等部门,从事与测量控制领域内有关的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二、建设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科研项目经费700万元,专利9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余篇。三、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测控电路与装置、测控网络技术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10人,硕士生导师13人。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2个。建有电工电子基础实验平台、应用实验平台、实训平台及创新平台等17个实验室,拥有各种设备2000余台,总值600余万元。 专业 茶学茶学:农学类,代码090107T。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茶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掌握茶叶与茶用植物加工与品质检验,及其综合利用、营销、茶艺表演、食品及饮料加工的基本技能,能从事茶学、食品有关技术的设计、推广与开发、品质检验管理与经营、教学与科研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等科技发展项目17项,到位经费300余万元,9个项目通过省科技成果鉴定,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项,青岛市科技进步奖3项,山东省高校科研成果奖3项。先后申报专利15项,获得授权4项,育成优质抗寒茶树新品种3个,在Genbank注册新基因5个,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上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三、主干课程茶树栽培学、茶树育种学、茶叶生物化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树病虫害防治学、茶叶机械、茶叶加工工程、茶文化学、茶艺、茶史、茶道、茶叶深加工、茶叶综合利用、茶叶经营管理等课程。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8名,其中高级职称6人,硕士生导师4人,博士学位4人。建有青岛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茶叶试验站和茶树种质资源圃等科研示范机构,拥有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茶艺等实验室。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8处。 专业 朝鲜语朝鲜语:外国语言文学类,代码050209,四年制本科。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朝鲜语语言基础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专业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广博的中外文化知识和一定的商务、经济、旅游、贸易等相关的专业知识,能在经贸、外事、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和各类企业中从事翻译、商务、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3部;主持和参与地厅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获得地厅级科研奖励2项;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演讲和写作比赛获奖20人次。朝鲜语专业教学成绩突出。朝鲜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90%以上,韩国语TOPIK考试五级、六级通过率85%以上,考研率15%以上,就业率95%以上。三、主干课程基础朝鲜语、高级朝鲜语、朝鲜语阅读、朝鲜语听力、朝鲜语会话、朝鲜语写作、汉朝互译、韩国(朝鲜)概况、韩国文学、国际贸易、外贸函电。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任教师12人,外籍教师3人。其中副教授2人,博士(含在读)7人,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7人。拥有现代化多媒体语言实验室、高水平专业录音室。学校与韩国庆尚大学、清州大学、全北大学等10余所韩国高等院校签订了友好交流协议,每年有2030名朝鲜语专业优秀学生赴韩国交流学习和深造。 专业 传播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类,代码0503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传播理论和技能,可进行多种媒体信息采写和编辑创作,适于从事科技传播、影视节目编导制作、多媒体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以及广告策划制作等工作。胜任各级政府、技术推广部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广告公司,文化教育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宣传及管理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编著出版的农业传播学7册系列丛书,并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二等奖和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承担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青岛市科技局规划项目等数十项,经费额达200多万元。学生获得全国ITAT技能大赛、山东省大学生艺术节、数字影像创作大赛奖励数十项。毕业生一部分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一部分进入各级电视台、网络等媒体、大型国企、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策划、宣传工作。三、办学条件教师队伍为山东省特色教学团队,其中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人,博士和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73。拥有1个省级特色实验室,1个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配备演播厅、非线性编辑、影视特效等10余个全省最先进的实验室。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学类,代码080601。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传播理论和技能,可进行多种媒体信息采写和编辑创作,适于从事科技传播、影视节目编导制作、多媒体制作、网站建设与管理以及广告策划制作等工作。胜任各级政府、技术推广部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广告公司,文化教育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宣传及管理工作。二、主要成果近几年共发表论文118篇,主编教材7部,主持完成省级课题6项,完成横向研究课题7项,科研经费总额达600余万元。三、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电路理论、电磁场、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应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及电气工程系统的系统设计、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系统维护改进等方面技术工作及相关领域的经济管理工作。 四、办学条件现有教师24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12人,高级实验师2人,实验师2人,博士学位5人,在读博士6人,硕士学位24人。建有综合实验中心,拥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拖动、工程测试及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西门子PLC和三菱PLC、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液压技术实验室,建立了电机绕组绕制实训室、电子组装工艺实训室。仪器设备800余台套,价值680余万元。并与青岛市相关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专业 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管理学类,代码1208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信息技术、市场营销、管理、法律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方法为各行业改善运营手段和提高管理水平,以及利用网络开展商务活动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专门人才。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省部级课题16项,地市级课题12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科研项目经费70万元,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学生参加全国电子商务应用创新大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三、主干课程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实务、国际贸易概论、网页设计、电子商务管理实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学、企业经营与管理、Web开发技术、数据库应用、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网络经济学、电子商务法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讲师9名,博士学位4名,硕士以上学位100%,硕士生导师7人。拥有大型综合实验室,可开设电子商务管理、物流实务、网络营销、国际贸易等实验实习课程。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工学类,代码080603。 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开发应用及教学、管理、营销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3年教师主持省部、地厅级课题经费180万元,已鉴定验收课题6项,评为国际先进水平2项。申请各种专利16项,发表教学及科技论文85篇,被EI和一级学报收录20篇。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电子大赛多次获奖,在2012年“博创.恩智浦”杯全国嵌入式物联网设计大赛中获总决赛本科组二等奖。三、主干课程计算机网络、数字信号处理、电子测量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现代通信技术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博士学位6人,硕士以上学位达100%。建有物联网、网络和通信、软件及农业信息技术等实验室。 专业 动物科学动物科学(含马业科学):畜牧学类,代码090301。 一、培养目标 (1)动物科学。培养学生具备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现代畜牧生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可在事畜牧业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物遗传育种,营养分析检测、研制,产品加工、市场开发,行业管理及教学、科研能力等工作。(2)马业科学。培养学生具备马属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医学及马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在马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马(驴)育种繁殖、饲养管理、营养调配、马的调教、饲料生产、疾病防治、马用具用品生产、马场设施建造、马术运动等业务与技术工作;还可从事与马业相关的研究、培训、商贸服务、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相应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3年来承担国家“973”、“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30余项,省市研究课题40余项,在克隆牛、五龙鹅、染色体易位猪、细毛羊、转基因羊与猪等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三、主干课程(1)动物科学。动物遗传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育种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生产学、兽医微生物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等。(2)马业科学。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马繁殖学、马营养学、饲料学、微生物学、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家畜环境卫生学、马兽医学、马生产学、马术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教师31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9人,博士16人,博士后工作经历5人,博士生导师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省有突出贡献专家4人。现有教学实验室和研究所9个,校内外实习基地27处,省级一类实验室和“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设有多种企业奖学金。专业 动物医学动物医学(含动物药学):动物医学类,代码090401。 一、培养目标 (1)动物医学。培养学生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能够从事动物生产、疾病防治、畜产品检疫、动物医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生产、市场开发、行业管理及科技推广等工作。(2)动物药学。培养学生具备药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药品配方、生产开发、药残检验、药品营销及药政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二、主要成果近五年共承担“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52项,总经费3525万元,科研成果奖11项。三、主干课程(1)动物医学。动物解剖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兽医病理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家畜产科学、家畜外科学、家畜传染病学等。(2)动物药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中药制剂学、生物制品学、药物分析、药品毒理学、药政管理学、中医学基础、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教师4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7人,博士学位25人,博士生导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和青岛市教学名师分别为2人和1人。现有兽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有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和基础兽医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一个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点。有研究室和教学实验室15个,研究所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内外实习基地31处。设有多种企业奖学金。 专业 风景园林风景园林:工学专业,代码0828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了解中外风景园林的发展趋势,掌握风景规划设计的原理和表现技法,具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和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胜任城市开放空间、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风景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和研究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9项,总经费达到5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等收录。出版教材6部,其中 “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三、主干课程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园林设计、园林工程预算与管理、高等数学、美术设计、初步构成艺术、园林设计、艺术原理、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绿地规划、城市规划设计等。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学位7人,博士生导师1人。建有园林工程实验室和规划设计实验室,以及两个大型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室,有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2个。所在学院设有风景园林一级硕士点和林学专业硕士点。专业 工程管理工程管理:管理学类。 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具备工程建设的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可在政府部门,建筑设计、施工、工程管理、房地产、投资与金融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工程项目评估,编制招(投)标文件,编制和审核工程项目预(决)算等工作。二、主要成果出版各类专著、教材10余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有15篇被EI、SCI收录,取得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1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三、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房屋建筑学、运筹学、统计学、工程经济学、施工技术与组织、建设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土木工程计量与计价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0%;硕士学位占70%,博士学位占30 %。设有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2个实验室,实验设备值近100万元。 专业 功能材料功能材料:工学类,代码080412T。 一、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能够在功能材料的制备、改性、加工成型及应用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工作。二、主要成果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3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成果15项,先后主持省级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课题8项,获得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和实验技术成果17项。5门课程被列为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编写出版教材28部,其中主编或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三、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化学、生物材料学、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生物材料制备与加工实验、材料结构分析基础、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学、无机生物材料学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3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课程教学团队为山东省教学团队,化学实验室为山东省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面积2600平方米,拥有大型仪器设备30余台,仪器设备总资产价值1800余万元。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经济学类,代码0204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掌握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及政策法规,能从事实际进出口业务及管理、调查研究和教学科研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省部级课题16项,地市级课题12项,发表研究论文127篇,其中核心期刊65篇,一级学报25篇,获得省级科研奖励12项,地厅级奖励20余项。三、主干课程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进出口单证、出口业务操作、国际营销学、国际商务谈判。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3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6人,博士学位8人,硕士以上学位100%。设有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所、统计研究所。所在学院设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下设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方向。建有大型综合实验室,配备电脑200台,TMT、PTOT、Simtrade等外贸教学及实习软件,可提供外贸单证制作实验、模拟出口业务操作、虚拟进出口操作等实验实习。 专业 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资源与环境:理学类,代码070703M。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生物学、海洋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较强的生物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环境检测与评价、海洋与渔业管理等方面的实验、实践技能,可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经济动植物的增殖、环境保护、海洋与渔业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应用技术开发及经营管理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几年教师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研经费2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SCI、EI收录11篇,学术专著3部。承担教研项目10余项,教学成果奖励6人次,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三、主干课程海洋动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渔业资源生物学、海藻通论、海水化学、海洋学导论、生物资源调查技术、海洋生物资源评估、水域环境监测与评价、生物增殖资源学、生物资源评估、海洋生物经济与管理、渔政管理与渔港监督、海洋法与渔业法规等。 四、办学条件随着国家海洋战略和山东蓝色经济区建设,学校已建立起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8人、泰山学者岗位1人、青岛市“英才计划”1人,聘请知名专家作兼职教授10人。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检测实验中心1个,校外实习基地6个。与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开展研究生、本科生的联合培养。 专业 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类,代码120105。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扎实掌握工程造价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业务知识,具有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各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综合应用能力,可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以及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科研课题15项、教研课题10项,出版各类专著教材10余部,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各类成果奖励35项,其中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3项。 三、主干课程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结构、土木施工技术与组织、安装施工技术与组织、经济学原理、运筹学、管理学原理、工程经济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计价与计量、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项目融资、建设工程法规、建筑工程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软件应用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7人。建有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实验室2个和工程造价实训中心1个,建有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15处。 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与制药类,代码081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化工产品制备及性能测定,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的研究、设计及实施等方面的方法、原理和技能;具有对新产品、新工艺和新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和设计的能力,主要在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设计、生产、管理及科技推广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在研经费300余万元,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明专利5项,转让成果2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三、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计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2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1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人。建有化工原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实验室各1个、多功能中试平台1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0个。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山东省农业仿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专业 环境工程环境工程:工学类,代码0825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环境工程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可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设计单位、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环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与运行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几年主持国家级课题11项,省部级课题8项,科研经费达300多万元,在SCI、EI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应届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40%以上。三、主干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物理性污染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任课教师2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学位15人(占75%),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海外留学背景4人,国家注册环保工程师4人,国家注册环评工程师3人。拥有实验室5个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6个,设备资产500多万元。 专业 环境科学环境科学:理学类,代码082503。 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环保部门、科研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农业建设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60余篇。应届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平均34%。三、主干课程环境地学、生态学、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仪器分析、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工程学、环境统计学、环境规划学、环境管理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等课程。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19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12人,博士学位1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外留学背景与科研合作经历3人。建有实验室5个和校外教学实习基地6个,拥有原子吸收、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离子色谱、TOC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值达400多万元。目前已培养毕业生196人,近5年毕业生平均一次就业率90%,考研录取率34%。 专业 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生态工程:工学类,代码082504。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生态工程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可在环保、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水利等领域从事生态工程设计、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规划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二、主要成果教师主持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三、主干课程生态学、环境地学、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饮用水深度净化技术、物理性污染控制、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概预算、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课程。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博士学位,14人(占70%),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生态学、环境监测评价等实验室5个,面积为467m2,设备值达400余万元,建有崂山风景区、青岛泓莹河道物业有限公司、青岛康泊庄园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处。 专业 会计学(金融与财务外包)会计学(金融与财务外包):管理学类,代码0204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系统掌握会计学、经济金融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和会计软件应用技能,熟悉通行的国际会计政策、法规,能够适应现代金融信息服务业发展需求,在金融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从事金融、会计及财务管理等相关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几年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20余篇,承担国家软科学、国家农业部、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办、青岛市社科联、科技局、统计局、水利局等多项科研课题,获省、市级奖20多项,其中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山东省软科学一等奖2项。公司则依托金融与服务外包的行业经验,结合自身的研发专业优势开发出一系列用于此专业学生实训学习的行业模拟软件,如会计教学软件、财务管理教学软件等产品,并申请专利10余项。 三、主干课程主干课程: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高级财务会计、税法与税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SAP系统管理、国际金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 四、办学条件该专业采用121校企合作的办学方式,依托学校会计学专业基础,与青岛誉金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整合优质资源共同培养学生。前3学年,学校教师按照公司提供的课程计划、教材以及相关的教学产品实施教学。第4年,学生进入公司实习实训,实现与行业用人标准的无缝对接。学院现有专业教师88人,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9名,讲师55名,博士学位12名,硕士以上学位86%。拥有财会实验室、电算会计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以及相关的会计教学软件;公司配有硕士研究生以上且具有行业工作和培训经验的员工12名,备有成熟的专业建设方案、实验室建设方案以及配套的实训课程,并建设了集演示、教学、实训、创新、研发功能于一体的金融、财务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 专业 会计学会计学:管理学类,代码120203K。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和审计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可在会计领域从事实践、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科研课题16项、教研课题9项,出版各类专著教材10余部,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各类成果奖励23项,其中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5项。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中多次获奖。三、主干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企业管理学、统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讲师10人,专业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具有注册会计师6人。设有财务与会计研究所1个,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1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5个。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9个。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科类,代码08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硬件应用能力,能独立解决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工业产品设计、工程材料、市场经营、机械CAD/CAM、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产品设计、制造、研发、营销及科研、教育、管理等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科研项目经费2000万元,专利7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0余篇;设有省级精品课程2门。学生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创新大赛中获奖励41项。三、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材料成型技术基础、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床数控技术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6人。建有机械基础、工程材料、技术测量、制造技术4个实验室和1个机电工程实训中心,拥有各种设备440余台,设备值830余万元。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学专业,代码0809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教育、信息产业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软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二、主要成果教师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2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校博士基金课题4项、发表科研论文200多篇,其中被EI检索30多篇。学生在博创杯、浪潮杯、国信蓝点杯等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10余项。三、主干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汇编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概论、编译原理、电路原理、操作系统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教师34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22人。博士5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18人。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外包):工学类,代码080901。 一、培养目标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计算机软件理论、工程与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利用日语、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及国家知识产权及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熟练地从事日本IT企业项目软设计与开发、工程组织与协调管理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项,科研经费160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国家软件著作权登记23项,专利2 项,发表教学科研论文90余篇。近3年学生考取全国软件水平软件设计师资格证4人,参加信息技术、软件设计等类竞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1项。在校学生创立青岛凌睿软件有限公司,获得青岛市“明星企业”和省、市区多项荣誉称号。三、主干课程日语、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应用、Java 系列的全套课程、移动嵌入式开发技术、VC+、.NET FRAMEWORK软件开发技术、日文软件开发流程与技巧、软件日语等。 四、办学条件本专业由学校与青岛东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按“121工程”模式进行人才培养:学生前三年在学校完成本科教育阶段课程的学习及日语的强化学习,第四年到软件公司和对日软件外包公司接受一线工程师指导项目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现有专业课教师2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7人,硕士以上学位23人。建有网络技术、软件工程、计算机基础等实验室5个,有各种实验仪器设备490余台(套),设备值390余万元。 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学类,代码0810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预决算、建筑设备系统工程设计、建筑安装工程监理等方面的能力,可在建筑工程、燃气热力、房地产开发、建设监理、城市物业管理、工程审计等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设计、开发和业务管理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0余篇,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12篇被EI、SCI收录,主编、参编教材6部,承担科研和教研项目20余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8项。三、主干课程主干课程:工程力学、电工与电子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工程制图、建筑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流体输配管网、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等 四、办学条件该专业是教育部将原来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和建筑设施智能技术专业的一部分整合而成。现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5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6人。设有热工、流体、供热通风、空调与制冷等实验室4个,实验设备值200余万元。 专业 建筑学建筑学:工学类,代码0828。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能在设计、科研、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建筑技术设计、科学研究、管理及建筑教育等方面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科研课题12项,教研课题26项,主编参编教材8部,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10余篇,获得各类成果奖励9项。三、主干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美术、建筑物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教师38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50%,博士学位占30%。建有建筑物理、建筑模型、建筑设计、工程测量、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CAD等实验室,千元以上的仪器设备数达231台(件)。资料室备有建筑学相关的图书2万册,中外文专业刊物30余种。建有校外实习基地13个。 专业 经济与金融经济与金融:经济学类,代码020307T。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经济学、金融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金融政策和法规,具有处理银行、证券与保险等业务的基本能力,可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相关企业从事经济分析、理财规划和投融资等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省部级课题16项,地市级课题12项,发表研究论文127篇,其中核心期刊65篇,一级学报25篇,获得省级科研奖励12项,地厅级奖励20余项。 三、主干课程主干课程: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国际金融、农村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法、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分析、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金融风险管理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3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讲师16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设有应用统计研究所,拥有大型证券投资综合实验室,终端300多台,配有同花顺、世华、Eviews、马克威等教学及实习软件,可提供统计学和经济学实验,证券和期货模拟交易,国际结算模拟操作、商业银行管理等实验实习。 专业 粮食工程粮食工程:轻工纺织食品类,代码081415。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粮食工程和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初步的研发能力,能从事粮食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0项,经费10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发明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SCI、EI收录20多篇,主、参编著作或教材20部。三、主干课程生物化学、粮食化学、化工原理、谷物工程学、谷物精深加工、油脂制取与加工、焙烤食品工艺学、粮油品质分析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骨干教师有25人,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博士学位占60%。建有农产品加工、粮食化学等教学实验室7个,拥有国家花生加工分中心、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研究机构,校内有焙烤食品、五谷杂粮食品、挤压膨化食品等中试生产线7条,校外教学实训基地30个。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设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拥有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重点学科,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农产品加工与安全实验中心,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 专业 林学林学:农学类,代码0905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生态环境规划、森林旅游管理和城市林业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农业、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森林旅游管理及相关的教育、科研等工作。 二、主要成果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了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9项,经费5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发表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等收录。出版教材6部,其中3部为“十一五”规划教材。三、主干课程树木学、森林培育学、林木遗传育种学、森林生态学、森林经理学、森林资源评价、森林管理信息系统、生态环境规划、森林景观设计与管理、森林旅游管理、城市林业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学位7人,博士生导师1人。建有森林培育实验室、林业生态工程实验室和森林资源调查与规划设计实验室,有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2个。所在学院设有风景园林一级硕士学位点和林学专业硕士学位点。 专业 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合作金融、合作营销)农村区域发展(合作经济、合作金融、合作营销):经济管理类,代码120302。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农村区域发展和合作经济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农村区域和合作社发展战略规划、项目设计与管理业务能力,胜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合作社、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从事计划管理、发展规划设计、经营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 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等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发表论文1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专业教材2部,获得各类成果奖励18项。三、主干课程合作经济学、企业管理学、合作社管理学、合作金融学、合作社营销学、农村社会学、农业经济学、财务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教师30名,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0名;6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所在合作社学院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高校设置的学院,设有合作经济管理学科硕士点、农业推广硕士点,设有农业部合作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和中国农产品流通与经纪研究院等国家级培训与研究平台,建有校外实习基地40余个。在2011年全省高校同类专业综合实力排名中处于首位。 专业 农林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管理学类,代码1203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及相关的基础知识,接受调查、策划、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4项,在研项目经费295.75万元,多项成果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近3年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8部。学生多次在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奖。三、主干课程农业经济学、土地经济学、农业技术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社会学、外国农业经济学、现代合作经济概论、农业经济管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基础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 四、办学条件现有专业教师17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4人,博士学位8人,聘有国内外著名农业经济领域专家为客座教授20余人。设有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省级农村经济研究所,农林经济管理为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点和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点。 专业 农学农学:农学类,代码0901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宽厚的生物科学基础理论,掌握作物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生化、种子生产及加工等方面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从事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的教学与科研、生产与管理、科技推广与开发等工作。二、主要成果近5年教师获得科研经费6000万元,发明专利17项,出版学术专著6部,年均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旱作节水等作物栽培理论和技术研究上取得显著成果;育成小麦、玉米、花生等新品种12个,转让新品种8个、转让费达2000多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20余项。三、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