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培养方案_第1页
三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培养方案_第2页
三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培养方案_第3页
三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培养方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专业(专升本) -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升本)1、专业所属学科及专业名称、代码学科门类:工学类 别:电气信息类中文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文名称: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代 码:0806052、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熟练地应用先进的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在IT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设计和集成与开发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3、业务培养规格专业特色和培养基本要求: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2)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水平达到学院规定的要求;3)掌握较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受到良好的软件工程训练,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熟悉软件应用和工具,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某一应用领域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5)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熟练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了解软件工程专业技术方向的发展动态;6)了解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有关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为适应海西经济发展的要求和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实现软件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基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理念,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有机结合。具体要求如下:1)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交流和沟通能力与现代意识。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工程设计方法,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能力结构要求掌握软件工程的知识与技能,具备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适应学科发展的能力等。应用知识能力:具备需求分析和建模的能力、软件设计和实现的能力、软件评审与测试的能力、软件过程改进与项目管理的能力、设计人机交互界面的能力、使用软件开发工具的能力等。创新能力: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3)知识结构要求 工具性知识:包括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自然科学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学等。工程学知识:包括软件工程经济学、其他工程应用领域的基础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包括营销管理学等。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基础知识,即离散数学、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础知识等。专业知识:包括团队合作与沟通、软件需求、软件建模与分析、软件设计、软件验证与确认、软件进化、软件过程与管理、软件体系结构、软件工程的形式化方法、人机交互、工作流技术、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与软件保护等。4、修业年限、毕业要求与毕业学位授予修业年限:2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毕业条件要求:思想政治合格,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至少在规定的年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且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方可毕业。学位授予及条件:取得毕业资格,德、智、体、美考核合格,并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办法有关规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5、主干学科及专业主要课程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课程: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Windows程序设计、UML建模语言、.Net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软件测试技术、Web开发技术、JAVA程序设计、Java EE应用技术、中间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6、教学活动周数、学分、学时安排各学期各类教学活动周数安排学期课堂教学入学/毕业教育考试课程设计企业开发化实训学年设计 毕业实习劳动毕业论文(设计)机动一1512111二1326(含暑期)1三1722四0810合计451616181103各类课程学时数、学分数分配表课 程 类 别课内学时学时比例学 分通识教育必修17924716.2%22.4%1317选修686.2%4专业教育专业必修42481038.4%73.5%2750专业选修38835.1%23实践教育课内实践教学454.1%220集中实践教学(周)29周16合 计1104100%857、教学进程安排及修读指导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一)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课内教学各学期周时数分配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其他实践一15二13三17四通识教育必修课程00003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3030200001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52524000100新视野大学英语345453000101新视野大学英语352524000081就业指导11000053形势与政策1每学期2个讲座,由政法系安排小 修课程00000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1至少修读1个学分的艺术类课程、1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1个学分的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和1个学分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公共艺术类1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1心理健康教育类1选修课程学生应修读4学分以上方可毕业素质拓展学生应当积极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学科竞赛、学术讲座(听10个讲座1学分)、创新能力培养活动,这方面素质拓展所取得的学分不应低于2学分。该学分不计入教学总学分。各专业安排1-2门课程供学生通过自学、考试获取学分,所取得的学分可以作为素质拓展学分。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二)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课内教学各学期周时数分配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其他实践一15二13三17四0专业教育专业必修084525C+程序设计57545305084565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C+)46045154084519Windows程序设计46045154084164.Net程序设计46045154084505UML建模语言35239134084067计算机图形学35239134084566网络数据库开发技术46539265小 计274242971271713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三)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课内教学各学期周时数分配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其他实践一15二13三17四0专业教育专 业 选 修083312JAVA程序设计46539265084040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46539265084573软件需求工程239393084066计算机专业英语239393084572软件结构与设计46539265084512信息系统开发46539265084569软件测试技术35134173084004Web开发技术46834344虚拟现实技术46834344084575Java EE应用技术46834344084510中间件技术46834344移动软件程序设计46834344084509大型软件系统构造与体系结构46834344084568软件项目管理46834344084246信息安全技术234342计算机动画23417172人机交互技术23417172小 计2338820917919学生至少应修习选修课程23学分419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四)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编号课 程 名 称学分数课内教学各学期周时数分配总学时理论实验上机其他实践一15二13三17四0实践课程课内实践084520应用实践(软件测试工具)245453集中实践教学劳动(周)1课程设计(周)11084281编程实践周11084283企业开发化实训(含暑期)26084282学年设计(周)211084284毕业论文(设计)与答辩(周)610084278毕业实习(周)48小 计1845453合 计851104751351252619修读指导1.2年内总计修满85学分方可毕业,其中通识课程17学分(包括选修课程4学分),专业课程50学分(包括专业必修27学分,专业选修23学分),实践课程20学分。(1)公共选修课程须注重文理渗透和艺术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至少修读1个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