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9068-1988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pdf

GB9068-19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rar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018946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53.28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06-23 上传人:hon****an IP属地:江苏
3.6
积分
关 键 词: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9068-1988 9068-19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 声功率级的测定
资源描述:
GB9068-19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rar,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9068-1988,9068-19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内容简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 声功 率 级 的测 定工 程 法UDC 6 2 1 - 5 6 1 - 5 7 , 6 9 7 - 3 1 . 9:5 3 4 . 6GB 9 06 8 一 8 8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s o u n d p o w e r l e v e l s f o r n o is e e m i t t e db y h e a t i n g - v e n t il a t i n g a n d a i r c o n d it i o n i n g e g u ip me n ts - E n g i n e e r i n g me t h o d !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 以下简称机组) 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反射平面上自由声场条件下的混响声场条件下噪声声功率级的工程测定法, 并在附录C ( 参考件) 中 推荐了 适用于现场测定 的声压级测量 方法。2引用标准 G B 3 1 0 2 . 7 声学的量 和单位 GB 3 2 4 1 声和振动分析用的 1 / 1 和 1 / 3 倍频程滤波器 GB 3 7 8 5 声级计的电、 声性能及测试方法 GB 3 9 4 7 声学名词术语 J J G 1 7 6声压级校准器试 行检定规程 J J G i 8 8 声级计试行检定规程 1 J G 7 1标准声源检定规 程3声学术语、 声学的量和单位 本标准中 使用的 术语、 量 和单位的名 称与符号符合G B 3 9 4 7 和G B 3 1 0 2 . 7 的 规定。4测 试仪器4.1 概述 测试仪器使用G B 3 7 8 5中规定的1 型或 1 型以上的声级计, 以及精度相当的其他测试仪器 声级计或其他测试仪器与传声器之同应使用延伸杆或延仲电缆。倍频程滤波器应符合G B 3 2 4 1 中有关规定。4 . 2 校准 每次测量前后 应用精度高于士。 . 5 d B的声级校准器, 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对整个测试仪器系统进行校准。 若测量前后两次校准值相差超过1 d B , 则测量无效 声级校准器应按J J G 1 7 6 、 声级计及其他测试仪器应按J J G 1 8 8 定期检查, 以保证测试仪器的准确度。 5应测定的量和测量误差5 .1 应测定的量 A声功率级和其中心频率在1 2 5 - 8 0 0 0 H z 之间的七个倍频带声功率级。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1 98 8一 0 4 一 05批准1 98 9 一 01 一 01实施GB 9 068 一 882 测量误差 按照本标准进行测量, A计权声功率级的 标准偏差为2 d B , 倍频带声功 率级的标准偏 差不 大于表1规定的值。表 1倍频带中心频率, H :标准偏差, d B1 2 55 . 02 5 03 . 05 0 0 - 4 0 0 02 . 08 0 0 04 . 0 注: 测量误差系指由于各种因素所造成的累计标准偏差 但不包括各次测量中因机器安装和运转状态改变所引起 的机器本身声功率的变化.6 机组的安装与运转6 . 1 安装61 . 1 机组应按有关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安装, 所有的 零部件都应安装完整, 但不应额外增加隔声和吸声部件。6 . 1 - 2 机组通常应安装在一个反射平面( 即地面) 上。吊顶式以及安装在墙壁上的机组, 在测试室地面安装时, 亦应安装在与墙壁或天花板相似条件的位置。6 . 1 - 3 通常靠墙安装的机组测量时应靠墙安装, 该墙面应是反射平面, 即安装在两个反射平面上。6 . 1 . 4 在混响声场条件下测量时, 若机组既不是靠墙也不安装在墙壁上, 则其它装时 应避开对称的位置, 并且声源的主要表面不应平行于邻近的混响室墙面, 机组表面与其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1 ma6 . 2 运转 固定转速的机组应在额定转速下稳定、 连续运转; 具有分档转速的机组测量应在最高转速下运转,或在每一档转速下进行。反射平面上自由声场条件下测试方法7 门测试环境了 . 飞 . 1 反射平面 反射平面应是由 混凝土、 沥青或其他类似的 坚实材料构成的平整表面, 其尺寸应大于测量表面 在其上的投影7 . 1 . 2 合适的测试环境 合适的 测试环境应分别规定为 一个反射平面上的 半空间或两个反射平面上的四 分之 一空间。 理想的测试环境是除了规定的反射平面以外, 没有其他反射物。 附录A ( 补充件) 给出了测 试环境的鉴定方法7 . 2 基准体 基准体 是一 个正好 包络被测机组并终止于反射 平面上的最小矩形六面体, 确定基准体时, 对于机组上凸出的小部件( 如连接管、 提手等) 不予考虑。7 , 3 测量表面 测量表面分为半环测量表面和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 见附录B l m, 则应选用7 . 3 . 2 条所述的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7 . 3 . 1 . 2 半球测量表面面积由式( 2 ) 计算: S , =2 n r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2)式 中: S , 半 球 测 量 表 面 面 积, m l ; r 半球测量表面半径, m,7 . 3 . 2 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 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是位于反射平面上, 各面与基准体对应面平行、 且对应面间的距离为 l m的矩形 箱表面, 见附录B ( 补充件) 。7 . 3 . 2 . 1 一个反射平面上测量表面面积由式( 3 ) 计算, 占 : =4 ( a b , +友 十c a )式 中 : S : 一 测 量 表 面 面 积, m , ; a , b测量表面长、 宽的一半, m; 测量表面的高, m ,7 . 3 , 2 - 2 两个反射平面上测量表面面积由式( 4 ) 计算;S , =4 ( a b+ b c , +0 . 5 c a )(3 )(4 )式 中 : S , 一 测 量 表 面 面 积, m l ; a , b 测量表面长, 宽的一半, m; cl测量表面的高, m,了 . 4 声压级的测量了 . 4 . 1 背景噪声了 . 4 门门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仅在一个测点位置上测量背景噪 声: a . 背景噪声声压级比机组噪声声压级低 1 0 d B以上; b , 背景噪声源运离试验场地。 否则, 应在每一个测点位置上测量背景噪 声。7 . 4 . 1 . 2 背景噪声按表 2 进行修正。 本标准要求测得的机组噪声声压级与背景噪声声压级之差不小于6d B 表 2 d B测得的机组噪声声压级与背景噪声声压级之差从测得的声压级中减去的修正量 1 007 . 4 . 2 风速GB 9 068 一 887 . 4 - 2 . 1 室外测量时 测点附近的风速应小于6 m / s ( 相当 于4 级风) , 当风速大于1 m / s 时, 应使用风罩。7 . 4 . 2 . 2 当机组出风口处的测点风速大于 5 m/ s 时, 应将测点偏移4 5 。 方向, 以避开出风口.7 . 4 . 3 测点位置 所有的测点都应在 7 . 3 条所确定的测量表面上。图B l -图B 3给出了测量表面上测点位置, 表 B I表 B 3 分别给出了各测点的坐标。7 . 4 - 3 . 1 半 球测量表面上 共布置 1 0 个测点( 见图B l 和表B 1 ) ,7 . 4 - 3 . 2 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上的测点分为基本测点和附加测点。 一个反射平面的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 基本测点为 s 个, 附加测点为 8 个( 见图B 2 和表B 2 ) ; 两个反射平面上的矩形六面体测量表面, 基本测点为6 个, 附加测点为5 个( 见图B 3 和表B 3 ) ,7 . 4 - 3 . 3 在下列情况下应增加附加测点: a . 基准体的任一边尺寸大于 2 m; b . 基本测点上测得的声压级最大与最小两者分贝差值超过测点数目。了 . 4 . 4 测量 测量时传声器应正对被测机组方向。声级计应采用“ 慢” 时间计权特性测量。当声级计指针摆动不大 于士 3 d B 时, 用目 测 法 读 取 平 均 值。 中 心 频 率 为此 5 H z 的 倍 频 带, 观 测时 间 至 少 为3 0 s , A 计 权和 其他的倍频带, 观测时间至少为 t o s , 当 声级计指针摆动大于士 3 d B 时, 则应使用具有较长时间常数的模拟仪器或数字积分式声级计进行测量 。7 . 4 . 5 测量环境的修正 当测量环境中有不必要的反射物存在时, 则应对测量结果加以修正。确定环境修正值 x的方法见附录A( 补充件) 。7 . 5 表面声压级的计算 测量表面平均声压级由式( 5 ) 计算:L p 一 t o lg aN 客 1 00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5)式中: L ,测量表面平均A计权或倍频带声压级, d B ( 基准值为2 0 K P a , 以 下同) ; 几, 按7 . 4 . 1 条对背景噪 声修正 后的 第i 点A计权或倍频带声压级, d B ; N测点数。7 . 6 声功率级的计算 声功率级由式( 6 ) 计算: L 一( L 。 一K) +1 0 l g ( S / S u )式中: L w A计权或倍频带声功率级, d B ( 基准值为I P W, 以下同) ; L , 测量 表面 平均声压级, d B ; K环境修正值( 见附录 A) , d B ; S测量表面面积, m ; S 基准面积为 l m = o.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8 混响声场测量方法 本章规定了混响室的相对比 较法测定机组噪声声功 率级的方法。 经鉴定合格的混响室, 按照有关标准, 可采用直接法测量。G B 9 0 6 8 一 8 88 门i 昆 响室的要求 测试室可以是专用混响室, 也可以是具有坚硬反射面的普通房间, 但应符合以下规定:8 . 1 . 1 混响室的长、 宽、 高尺寸的相互比例均不应接近整数, 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之比应小于 3 .8 . 1 . 2 混响室的容积为1 8 0 - 4 0 0 m .8 - 飞 . 3 反射面的吸 声系数应小于。 . 0 6 , 任一面的吸声系数应在。 . 5 压 至1 . s 4 之间, 石 为房间总的平均吸声系数。8 . 1 . 4 机组体积应小于混响室容积的 1 %.8 . 1 . 5 为 避免在测量过程中测试室中的空气吸声发生过大的 变化, 在测试室内 对标准 声源 和机组噪声的 整个测试过程中, 温度t ( C ) 和相对湿度R H( 写 ) 应加以 控制。当乘积R H X ( t + 5 ) 的变化超过士 1 。 %时, 测量应停止。8 . 2 一声压级的测量8 . 2 . 1一 混响室内声压级测量应使用压强型传声器, 否则应作无规入射响应修正。8 . 2 . 2 测点离房间表面的距离应大于 l m, 任意两个测点的距离应大于 工 m, 测点距机组表面的最小距离由式( 7 ) 计算 D m 。 一 。 . 3 V i . 7 )式中: D . ,. -测点离机组表面的最小距离, m; V-混响室容积, m . 如果选定的测点在一个平面内, 则该平面与 房间内表面的夹角应大于1 0 .8 . 2 . 3 按8 . 2 . 2 条的 规定选择6 个测点位置, 测量每个测点的 倍频带声压级, 并按式( 8 ) 计算每个倍频带的标准偏差:。 一 ( N一 1 ) - = ( Z ( L , 一 L , ) 4 。 。 , , 。 。 ( 8 )式中: , 测量的标准偏差, d B ; L , ; 第1 点的 倍频带声压级, d B ; L , 按式( 9 ) 计算的平均值, d B ; N测s总数。L , 一 。 19 1 1g N 睿 1 00. tt ) 。 “” , 一 (9) 标准偏差 。 应小于 2 . 3 d B , 否则测点应增加到 1 2 个, 再按式( 8 ) 计算。这时标准偏差。应不大于4 d B , 否 则应考虑改 换测试场地。8 . 3 声功率级的计算8 . 3 . 1 将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按 J J G 2 7 7检定合格的标准声源, 放置在测试室的地面上, 使其离任何传声器的距离满足8 . 2 . 1 条的规定。8 . 3 . 2 按 8 . 2 条的规定 测量和计算标准声源的倍频带声压级。8 . 13 倍频带声功率级由式( 1 0 ) 计算: L - =L , +( L w , 一L , , )式中: L -机组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d B; L , 机组的平均倍频带声压 级, d B ; L w标准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 d B; 乌 按8 . 3 . 2测得的标准声源的倍频带声压级, d B ,。 . . , , 1 。 , , 一1 0)GB 906 8 一 8 8A计权声功率级由式( 1 1 ) 计算 : LW A 了i n l o ( 宁 l n c o . I L;+ C d. . . . . . . . . . . . . . ( 1 1内节口 、 J 山 甲1, - .1式中: L W A 计算得到的A计权声功率级, d B; L w ,接 式( 1 0 ) 计 算的 第1 个 倍频 带 声 功 率 级, d B ; C ; 按表3 确定的A计权衰减量。 表 32倍频带中 心频率, H zC ; , d B 11 2 5一 1 6 1 122 5 0一 8 . 635 0 0一 3 241 0 0 0052 0 0 0:+1 . 264 0 0 0+ 1 . 078 0 0 0一 1 . 19 记录内容 测试记录应包括如下内容, 记录表格形式见附录D( 参考件) 。9 . 1 被测机组机组的型号、 名称、 制造厂和出厂编号及其他有关参数;机组的测试工况参数。歇阮9 . 2 测试环境9 . 2 门反射平面上自由声场条件下的测试应记录 : : . 反射平面的情况; b . 测试室的尺寸及吸声处理情况; c . 测点距最近的反射物的距离等情况。9 . 2 . 2 混响声场测试应记录: : . 测试室的体积; b . 墙、 天花板和地面的物理处理情况; c , 画出声源位置示意图。9 . 3 测试仪器 a . 仪器的型号、 名称、 制造厂和出厂编号; b . 仪器检验的日期和部门。9 . 4 声学数据 a . 测点位置, 并绘制测点位置示意图; b . 各测点上测得的A计权或倍频带声压级; c . 背景噪声声压级和相应的修正值; d . 反射平面上自由声场测试还应记录基准体尺寸、 测量表面的尺寸和表面积及按附录A确定的环境修正值 K。9 . 5 气象条件 温度、 相对湿度和大气压9 . 6 其他GB 90 68 一 8 8 测试人员、 时间、 地点及其他应说明的情况。1 0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 测试报告表格形式见附录 D ( 参考件) 。 机组型号、 名称、 制造厂和出 厂编号; b . 测试工况; c . A计权声功率级及倍频带声功率级; d . 报告应注明是根据本标准反射面上自由声场或混响声场法进行测定的。GB 90 68一 8 8 附录A测试环境的鉴定方法 ( 补充件)A l 概述 本附 录规定了用绝对比 较法确定环境修正值K,Al . 1 在下列情况下可不进行环境修正( 即 K =0 ) :距任一测点位置 l o m之内没有反射物的室外场地;按有 关标准鉴定合格的半消声室.a.甄 注 声反射物主要指建筑物和一些较大的设备。对于靠近声源的障碍物的宽度( 如桩、 柱子的直径) 大于它距声源距 离的十分之一时, 则认为是反射物.A 1 . 2 环境修正值K应不大于 2 d B 。如果测得K值大于2 d B时, 测: a可采用吸声措施, 以减少K值; b . 当K值大于2 d B且小于7 d B时, 按本标准给出 的测试程序测定A计权声功率级, 用于同 类机组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中声功率级的比较, 则这种比较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标准偏差不大于3 d B ,A 2 绝对比较法A 2 . , 方法 符合有关规定并按 J J G 2 7 7 定期检定合格的标准声源, 应放置在与被测机组相同位置的测试环境中, 并按第 7 章的方法测量和计算标准声源的声功率级( 不需要环境修正项) 。 当标准声源放置在多个位置时, 测量表面平均声压级 L - , 由式( Al ) 计算:L 。 一 。 9 i 1N Mig l又艺l 0 - t w , ( A 1 )式中: L , - 测量表面平均声压级, d B ; N -测点总数; M 标准声源放置点数; L , ; 第2 个测点上、 第I 个标准声源放置点的 声压级, d B , 声功率级按式( 6 ) 计算( 式中K =0 ) , 则K值由式( A2 ) 计算: K 二 L*一 L w o , , , 甲 , , , , 二(A2)式中: K环境修正值, d B; L w 现 场测得的 标准 声源的声功率 级( 不需 要环境修正项) , d B ; L w o 标准声源标定的声功率级, d B ,A 2 . 2 标准声源的放置 根据不同情况, 标准声源放置分替代法和侧置法两种。A 2 . 2 . 1 当 被测机组能 从测试 场地移开时 采用替代法。 标准声源放置点为基准体凡何中心 在反射平面上的投影。A 2 . 2 - 2 当被测机组不能从测试场地移开时采用侧置法。标准声源放置在进、 排风面的基准体底部两边的中点上 两个位置 , 靠墙安装的机组, 仅放置在排风面的基准体底部前边的中点上, 一个位置。GB 9 068 一 8 8 附录s基准体、 测量表面及测点1 ( 补充件)B 1 半球测量表面上测点位置见图B 1 及表B 1 ;0测点 位置 图 B1 夫 B1测点号X / rY/ rZ / r1一 0 . 9 900 . 1 5z0 . s o一 0 . 8 60. 8634一 0 . 4 50. 7 70 . 4 5一 0 . 7 7560 . 8 9070 . 3 30. 5 70 . 7 58一 0 . 6 6090 . 3 3一 0 . 5 71 001 . 0牛 31GB 9 06 8一 88B 2 一个反射平面上基准体、 测量表面及测点位置见图B 2 和表 B 2 ,O 券本 潞点x附 加 测 点图 B2表 B2基本测点附加测点测点号XYZ测点号XYZ1口00 . 5 1 0口b0 . 5c1 1a20b一 占1 23a01 3口40一 b0 C50C1 41 50b6口b1 6一a07a81 70一 b一 b9QB 3 两个反射平面上基准体、 测量表面及测点位置见图B 3 和表 B 3 o4 3 2GB 9 068 一 8 8图 B3表 B3基本测点附加测点测 点 号XYZ测 点 号XyZ12 b 00 . 5 ,72 夕一 己0 . 5 c 8。 产2夕一 己9b一 己 尸己3a ,0 了1 041 12 b 052 b 一 丫澎64 3 3G B 9 0 6 8 一8 8 附录C 声压级的测量方法 ( 参考件) 机组出厂 检验和现场 测试不具备声 功率级测试条件时, 可 采用声压级的测试方法。c l 测量环境 按 7 . 1 条的规定, 若不能满足标准规定时, 则应将测试情况记录下来。C 2 测量仪器 按第 4 章的规定。C 3 机组的安装与运转 按第 6 章的规定。C 4 测点位置C 4 门 安装在地面上或墙上的机组测点位置按图c l 的 规定。C q . 2 吊顶安装的机组测点位置按图c 2 规定。传 声 器位 置图 cl图 c2C 5 声压级的测量与计算声压级测量按 7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GB9068-198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备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rar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018946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