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ppt_第1页
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ppt_第2页
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ppt_第3页
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ppt_第4页
辛亥革命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辛亥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的失败,辛亥革命的酝酿,武昌起义及影响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孙中山的特殊贡献 辛亥革命的理论基础,袁世凯篡夺政权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3,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20世纪初,随着辛丑条约的签定,帝国主义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诸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清政府完全屈服于帝国主义的铁蹄之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格局完全形成;清政府对外妥协、对内残酷镇压人民的反抗,致使中国的民族危机严重,阶级矛盾尖锐,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已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焦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4,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的中下层势力逐渐走上政治舞台,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基础。孙中山就是他们中最杰出的代表。,5,(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 1901年,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此后,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政治控制,多方扩展在华经济势力。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包括扩大设厂规模和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而铁路、矿山的利权更成为帝国主义掠夺的重要目标。,6,(2)帝国主义各国加紧在中国的争夺 1904年至1905年,日、俄两国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清政府却宣称“局外中立”。经过一年多的厮杀,日本战胜俄国,俄国将所攫得的中国东北南部所有一切侵略特权“转让”给日本。1903年至1904年,英国派兵侵入中国西藏地区。德国则企图将势力延伸到原属英国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了。,7,(3)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使民怨沸腾,8,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等,十多年间,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4倍之多。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被迫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从中中饱私囊,致使民怨沸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了。,9,(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1清末“新政”的推行,10,2清末“新政”的破产,1911年5月,清政府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名大臣中满族有9人,其中皇族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这不仅使立宪派大失所望,也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11,(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阶级基础及骨干力量,蔡元培,黄兴,12,吴玉章,东亚风云大陆沉, 浮槎东渡起雄心, 为寻富国强兵策, 强忍抛妻离子情。,13,秋瑾在绍兴大通学堂任督办。这个学堂原由徐锡麟创办,名义上提倡军式体操,实际上为革命培养骨干。秋瑾就职后,将学校办得井井有条,学生们每天背枪上课,精神抖擞。秋瑾常骑高头大马,身着男子服装,英姿飒爽,在绍兴街上往来,给人一种革新之感。安庆事发以后,由于歹徒告密,清政府派兵包围了大通学堂。秋瑾命令一部分学生撤退,自己留在学堂里坚持战斗,因寡不敌众被捕。,1907年,光复会会员徐锡麟与秋瑾约定,7月6日分别在安徽,浙江两地同时发动起义。他在信中建议起义这件事必须“从速成就”。,返回本章目录,徐锡麟给秋瑾的信函,返回总目录,14,徐锡麟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早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1904年在上海参加光复会。1905年9月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作为革命机关、训练会党成员,准备革命力量。为了打入清军,掌握军权,他于1906年冬捐了一个道台官职,赴安徽任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1907年他与主持大通学堂的秋瑾约定,于7月6日在浙、皖两地同时起义。后改期。但由于叛徒告密,他又决定从速起义。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上枪杀安徽巡抚恩铭,印发光复军告示,率巡警学堂学生攻占军械局,双方激战4小时起义失败。徐锡麟被捕,当晚英勇就义。,这是时报上登载的有关徐锡麟击毙巡抚恩铭的消息。,返回本章目录,返回总目录,15,秋瑾是辛亥革命中杰出的女革命家,自号鉴湖女侠。她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4年4月,赴日本留学,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年底,回国加入光复会。1905年春,她再次赴日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春回国,办中国公学、中国女报,宣传革命,提倡民权。不久她回到绍兴主持大通学堂,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起义。1907年7月,安庆起义失败,由于歹徒告密秋瑾不幸被捕。在审讯中她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16,孙中山为追悼秋瑾写的匾额巾帼英雄 1907年7月,秋瑾准备在绍兴响应安庆起义,因歹徒告密不幸被捕。在审讯中她坚贞不屈,仅写下“秋风秋雨愁煞人”七字,并说“革命党人不怕死,欲杀便杀。”7月15日,她在绍兴古轩亭口英勇就义,在“绝笔书”中她写道:“虽死犹生,牺牲尽我责任;即此永别,风潮取彼头颅”。表现了革命党人可贵的革命品质。孙中山为追悼秋瑾,写了“巾帼英雄”的匾额。,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慷慨就义于绍兴古轩亭口。后人追怀先烈,集资在烈士牺牲的地方,建立了纪念碑。碑呈方形,高7米,四周有石栏,正面向西,碑身镌刻“秋瑾烈士纪念碑”七个镀金大字。碑座有蔡元培亲撰,于右任手书的碑记。如今,这座碑就屹立在绍兴市中心一处丁字街口。它虽处于闹市,却显得十分庄重肃穆。,返回本章目录,返回总目录,秋瑾纪念碑,17,孙中山在不及一年的时间中,接连六次发动了两广和云南沿边的武装起义,即(3)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5月)、(4)惠州七女湖起义(6月)、(5)钦州、廉州、防城起义(9月)、(6)镇南关(今睦南关)起义(12月)、(7)钦州马笃山起义(1908年3月)和(8)云南河口起义(4月)。孙中山在镇南关起义中亲自参加战斗。这些起义给人民群众以很大的鼓舞。但起义本身基本上都是依靠地方性的会党组织,或是通过会党联系自发斗争的群众,由同盟会派人前往领导,给予金钱和军火的援助,如潮、惠、钦、廉诸役;或是以会党组织小型敢死队企图夺取一个据点(如马笃山和河口之役)。这些缺乏群众性的军事冒险都只能归于失败。,图为革命党人在1907年历次起义中使用的电报密码,返回本章目录,返回总目录,18,时报登载的有关镇南关故事的消息 辛亥革命前,时报曾先后登载了萍乡、浏阳、醴陵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黄冈起义,钦州、廉州、防城起义以及镇南关起义的消息。这是时报登载的有关镇南关起义的消息。,孙中山在镇南关指挥起义军作战时戴的帽子 1907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中,镇南关起义是孙中山亲临前线指挥的一次起义。起义坚持七天七夜,因弹药缺乏,最后失败。这是孙中山在镇南关指挥起义军作战时戴的帽子。,返回本章目录,返回总目录,19,加拿大华侨捐款收据 1910年11月,孙中山同黄兴等人商讨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和清政府决一死战。会后,孙中山到欧美各国华侨中募集起义经费。这是加拿大维多利亚埠致公堂华侨支援黄花岗起义的捐款收据。,广州黄花岗起义指挥部 1911年1月底,黄兴受孙中山委托,负责主持广州起义的筹备工作,在香港建立了统筹部。为了做好起义准备,统筹部先后在广州建立了秘密机关30余处。图中越华路小东营五号的起义指挥部就是其中之一。,1910年,孙中山同黄兴等人商讨在广州再次举行起义。会后,孙中山到欧美各国华侨中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成立统筹部,作为筹备广州起义的领导机关,还组织了敢死队。敢死队成员纷纷表示,愿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返回本章目录,返回总目录,20,今日中国不可无此人!孙中山 无公则无民国 有史必有斯人!章太炎 区区此心,可誓天日!黄 兴,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22,(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2. 上书遭贬,思想觉悟,3. 建立组织,筹划起义,4. 伦敦遇难,声名鹊起,23,1887年进入香港西医书院(香港大学的前身),1892年7月以首届两名毕业生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获当时之香港总督威廉罗便臣亲自颁奖。之后他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24,孙中山先生学医时照片(1886),25,孙中山在学生时代便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他经常和同学们讨论时局,称赞农民领袖洪秀全为“反清第一英雄”,并以“洪秀全第二”自居,愿意和具有反清传统的会党分子及其他青年交朋友。 1894年,孙中山联合华侨人士20余人,组成兴中会,并立即着手筹备回国发动反清起义。1895年春,孙中山回到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革命纲领。,返回本章目录,返回总目录,26,1888年10月,孙中山在香港西医书院读书,学习医学。这期间,他先后结识了陈少白、杨鹤龄、尤列、志趣相合。经常聚谈,放言反清革命。这是他们的合影,左起为杨鹤龄、孙中山、陈少白、尤列,后立者为关景良。,1878年5月,孙中山随母亲到檀香山,当时,他的长兄孙眉已成为该地一个华侨资本家。在他的资助下,孙中山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式的近代教育。1883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激起孙中山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热情;正是在檀香山这段时间,他开始逐渐形成反清和以资产阶级政治方案改造中国的思想。,返回本章目录,返回总目录,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故居,27,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孙中山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制度,才能够拯救中国。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得到20多个进步华侨的支持,成立了兴中会。兴中会要求会员为推翻清政府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斗争。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返回本章目录,翠亨村孙中山书房 1894年初,孙中山在翠亨村草拟了上直隶总督李鸿章书,主张以西方国家为楷模,实行改革,使国家达到独立富强;但未被接受。从此,他放弃改良思想,走上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返回总目录,28,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左图是孙中山诞生地和住宅的照片。,返回本章目录,孙中山诞生地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县)翠亨村,返回总目录,29,(二)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1. 涌现一批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书籍,2. 反清革命组织不断建立,32,3. 组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将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几个团体联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35,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36,1905年8月,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把主张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主义。,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推翻君主制 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解决土地问题,38,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39,1.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 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40,一、封建帝制的覆灭,41,(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42,43,(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44,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立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短短一个月,全国就有湖北、湖南、陕西、江西、云南、浙江、江苏、贵州、安徽、福建、广东、广西、上海等17个省宣告独立。,12月29日, 17个省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45,二、中华民国的建立,46,(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47,1912年1月1日, 在南京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又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强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48,南京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三个月期间,颁布了不少关于社会改革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令。,49,3月11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50,1.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给予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势力以沉重的打击 2. 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 3. 使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 4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束缚,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的失败,52,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53,(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流产,54,1. 袁世凯被贬职及再次崛起,1898年因出卖维新派有功升任山东巡抚; 因镇压山东义和团和搞“东南互保”得到列强的赏识; 1901年李鸿章死前推荐其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西太后死、溥仪继位后,遭到载沣的嫉恨而离开皇宫,退守安阳等待时机。,武昌起义及全国响应后,载沣被迫三请袁世凯(湖广总督、钦差大臣、内阁总理)镇压湖北新军。,55,2. 南京临时政府出现危机,外交上没有取得各国承认; 经济上几乎寸步难行; 革命党人意见不统一; 袁世凯进行武力威胁。,56,3. 孙中山的顽强抗争,一是临时政府要设在南京; 二是新总统到南京就职; 三是新总统必须遵守颁布的一切法律和章程。,面对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力和革命党人内部的妥协倾向,孙中山只得辞职。出于对袁世凯的不信任和不放心,特意提出了三个条件:,57,正如邹永成所言: 轰轰革命几十年, 志灭胡儿着祖鞭, 不料袁猴筋斗出, 共和成梦我归天。,4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卸去临时大总统职务。随后,临时参议院议决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清政府,袁,帝,企图武力干涉,寻找代理人,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各省纷纷独立,和谈,镇压,清帝退位,三请袁世凯,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1.10.10.,1912.1.1.,三请起用,袁世凯,清王朝,革命党,1912.3.10,孙中山让位,帝国主义 北洋军队,武 昌 起义,1912.2.12,篡 夺 革 命 果 实,南京临时政府,南北 议和,逼清帝退位,60,1. 政治上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二)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2. 经济上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3. 文化思想方面,尊孔复古思潮猖獗,61,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62,(一)挽救共和的努力及其受挫,1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63,2组织“中华革命党”再谋革命,64,3蔡锷发动“护国运动”,1915年12月25日,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宣布独立,很快形成席卷半个中国的护国运动。,65,4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1917年,在袁世凯去世、段祺瑞执掌北洋政权的情况下,又发动了“护法运动”,要求段祺瑞政府执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很快被各派军阀所排挤。,冯国璋:陆军总办(狗),王士珍:工程兵总办(龙),段祺瑞:炮兵总办(虎),袁世凯统治时,北洋军阀“卧虎藏龙”:,(一)北洋军阀的核心人物,袁世凯死前,在“嘉禾金简”上推荐继任者时给后人留下难题:,段祺瑞,黎元洪,徐世昌,总理,总统,退耕让位,冯国璋 副总统,(二)袁世凯死后的权力交接,直系:冯国璋,奉系:张作霖,皖系:段祺瑞,(三)北洋军阀分裂表现,曹 昆 吴佩孚,张学良,(四)北洋军阀控制中国情况,袁世凯:1912.3-1916.6,皖 系:1916.6-1920.4,直 系:1920.4-1924.10,奉 系:1924.10- 1928.12,70,71,1、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1)失败:指通过辛亥革命这一场剧烈的阵痛,没有到达预期的独立民主,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它没有摧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特别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革命后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之下,社会矛盾没有发生质的变,人民群众的地位处境没有改变。,72,(2)失败的原因: 客观上是由于敌人联合的势力强大; 主观上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表现在: 第一,没有形成一个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 第二,没有建立一支自己的革命武装力量。 第三,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土地改革方案,以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参与。 (3)经验教训: 第一: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第二:宣告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终结 第三:表明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历史必然性,73,2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进步但又走不通? (1)近代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是历史的进步:就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来说,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历史的进步;近代中国,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输入中国,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74,(2)走不通 国际环境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A、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 B、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允许中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75,中国社会阶级状况决定了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C、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不允许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封建势力虽已腐朽,但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与买办势力勾结,形成难以摧毁的堡垒; 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无力领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E、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后也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76,3 、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转变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勾结,“两半”加深,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两半”基本形成。到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时期,社会危机更加严重,只有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反北洋军阀才是中国人民唯一的出路。,77,(2)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相勾结,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半封建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80年中,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先进分子为了挽救民族危机而纷纷探索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之路,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