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素材.docx_第1页
初中历史知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素材.docx_第2页
初中历史知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素材.docx_第3页
初中历史知识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素材.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沈战役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向共产党的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国共大规模内战全面爆发。1948年7月初,国共双方兵力的对比,已由战争爆发时的3.14:1,变为1.3:1。同年9月,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抓住有利时机,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决战方向首先指向形势于己有利的东北。1948年8月,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控制了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东北人民欢聚解放东北。国民党军队有4个兵团14个军44个师(旅),加上地方保安团队共约55万人,但被分割、压缩在沈阳、长春、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内。由于部分北宁铁路为人民解放军所控制,长春、沈阳通向山海关内的陆上交通被切断,补给全靠空运,物资供应匮乏。当时东北是全国唯一一个人民解放军军力超过国民党军队的地区。因此中国共产党中央军委把决战的第一个战场选在东北。东北地区的重要性在于它既是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和最大的产粮区,又是侵华日军最早侵占的地区。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东北即成为国共两党两军争夺的焦点。中共中央从全国整个战局出发,认为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把战略决战首先放在东北战场,并制定了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线(今京沈铁路)攻克锦州,采取关门打狗的战法把国民党军关在东北,各个歼灭的作战方针。1948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决定先摧毁东北国民党反动军队。好处是,第一,东北野战军兵力大大优于敌人,打歼灭战比较容易成功。第二,东北野战军若拿下东北,可以以东北工业支持其余解放区部队。第三,辽沈战役一旦胜利,东北野战军即可挥师入关,协助华北人民解放军一同对抗华北国民党部队,组织平津战役。于是,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组成总前委,林彪为书记,统一指挥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70万主力倾巢而下,攻克义县后包围了锦州。蒋介石命令侯镜如兵团从葫芦岛出发东援锦州;廖耀湘出沈阳西进黑山一带驰援锦州。但是解放军进展神速,在塔山和黑山阻击了两个兵团的同时很快攻克锦州,生俘范汉杰。侯镜如兵团见锦州已丢撤回葫芦岛,此时长春曾泽生部起义,郑洞国集团陷入混乱,相继被缴械。围困长春的东野部队第十二纵队迅速南下增援。廖耀湘在黑山被阻试图南下营口遭到重炮部队迷惑被迫撤退沈阳,途中被6纵阻击,锦州的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击廖兵团,两天之内全歼之,俘虏廖耀湘。随后52军军长刘玉章击败东野两个纵队先头部队成功从营口港撤退,解放军最后包围沈阳,除青年军206师一部突围之外沈阳之敌全部迅速被歼,至此东北全境得到解放。淮海战役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1948年9月下旬,济南战役获胜三天后,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向中共中央军委提议,希望乘胜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战役、海州国军之战役,称为淮海战役,主要目标为歼灭距离徐州较远的黄百韬第7兵团、李延年第9绥靖区,为夺取徐州做好准备。这一计划符合中共歼敌于长江以北之指导思想,随即得到批准。这就是中共原来预定进行较小规模之淮海战役,中共占据主动决战权。此后,关于战役部署的讨论一直在进行,1948年10月11日,毛泽东电告华野,提出了淮海战役分三个阶段的设想,第一歼灭黄百韬兵团,占领新安镇,枣庄,临沂等地,同时,中原野战军应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元良兵团,以减轻华野阻援的压力。中野以极小代价占领郑州,开封后,对战役的部署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刘伯承李达等牵制张淦三兵团、黄维十二兵团,迟滞了华中国军向徐州战场的东调。1948年10月27日,中野主力四个纵队由郑州东进进入徐蚌战场,相机行事,此时,原来设想的淮海战役已经发展为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共同配合的战役,小淮海发展为大淮海。故此,粟裕提出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次日,毛泽东回电称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队分别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歼的整编第74师、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新1军和新6军)从而也就失去了蒋介石赖以支持战争的中坚力量。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为解放军所控制,江北只剩一个重要城市安庆在国军控制下,解放军已直逼长江,下一步攻击矛头直指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地区-江浙沪地区。就全国战局而言,辽沈、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五大战略集团中,最强大的战略集团徐州集团和东北集团已不复存在,华北集团也危在旦夕,尚存的华中、西安两集团,在解放军不断打击下,也受到很大削弱,而新组建的京沪杭汤恩伯集团,实力很弱,这三个集团已构不成主力集团。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已是解放区,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基本是解放区,国民党只得凭借长江天险占据江南半壁,但随着精锐主力的丧失,也已缺乏足够的兵力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国民党政治上的危机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进一步加剧,派系间的权利争斗,趋于白热化。白崇禧利用国民党政权极为不利的形势,于1948年12月25日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随即得到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参议会的支持。在此形势下,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表新年文告,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然而此时,要和要战的主动权已不在国民党手中了。行政院院长孙科未经蒋介石批准,就率行政院迁往广州,宣布迁政府于广州,并表示反对与中共谈判,号召继续与中共进行战争,企图在外国势力支持下,经营华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上海,已是人心浮动,惶惑不安。各轮船公司奉命在南京、上海集中船只,以供国民党政府紧急征用。各级政府官员,争相逃往香港、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物也开始撤离南京迁往台湾。在此之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北平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故宫博物院,三处南迁文物复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淮海战役的失利,迫使国民政府加紧从南京撤走重要文物。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后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立新馆,公开对外展出。余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后陆续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万余箱,但至今还有2,176箱仍封存于南京库房,委托南京博物院代管。国民党中央党部仅剩十余人,立法院80%的立法委员逃离了南京。就连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也忙于撤退人员及家属。李宗仁回忆到:徐蚌会战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