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15-06】货物搬运升降机平台车设计(CAD+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025764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0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06-25
上传人:caiq****857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蔡**(实名认证)
浙江
IP属地:浙江
400
积分
- 关 键 词:
-
JX15-06
- 资源描述:
-
【JX15-06】货物搬运升降机平台车设计(CAD+论文),JX15-06
- 内容简介:
-
第一章 绪论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设计的目的1、 理论目的: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液压技术,材料力学及其他与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进行液压升降台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已有知识学有所用,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2、实践目的: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制造工作打好的基础。3、通过液压升降平台车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程序软件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评估方面得到实际训练,增强自主创新设计能力。1.1.2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设计的意义 随着当代机械制造业与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对生产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人类社会工农业发展中,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升降平稳等优点的液压升降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滚轮式 液压升降机是一种新型的液压升降机,主要由机械元件和液压系统等组成。滚轮式 液压升降机适合于车间、仓库、车站、码头等场所,且由于只需要简单动力,不会产生火花和电磁场,故特别适合搬运易燃、易爆物品,这种升降机对提高搬运效率、减轻劳动强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滚轮式 液压升降台根据使用要求,可配置其它附加装置,并可任意多项或组合,能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深入研究。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来源于生产第一线,所设计的产品具有实用价值,已经有成熟产品生产。我们可以参考现有产品做出的改进设计,使产品机构更合理、更实用、更可靠。1.2国内外液压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2.1研究现状 液压升降机的核心部件在于液压提升设备,因此国内外对液压提升设备主要进行动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确定液压缸的主要性能参数和主要尺寸。如液压缸的推力速度,作用时间,内径,液压升降机行程及活塞杆直径等。为避免液压缸体积大且沉重、不便拆装、用途单一、价格高、长时间暴露在外面易老化腐蚀,造成无谓的损害,久后会使连接处漏水等缺点。它通常采用35、34号或无缝钢管做成实心杆或空心杆,为了提高耐磨性的防锈蚀,目前国内传统工艺是表面镀硬铬(镀层厚度0.020.05mm)并抛光,其表面粗糙度Ra为1.60.4m。由于镀铬对人、环境污染严重,属国家环保线值项目,且镀层不均匀,液压提升设备的工作液压提升设备其实也就是个最简单的油缸了.通过手动增压秆(液压手动泵)使液压油经过一液压提升设备是液压缸的重要部件。1.2.2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液压升降台工业相继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产品热耗、能耗,有效控制了烟尘、粉尘、有害气体的排放,由此引发了世界液压技术工业快速发展,解决了全球对液压产品的巨大需求。在最近20年,世界液压工业新技术绝大部分是在上世纪几大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或发展的,这些新技术包括降低热耗、提高自动化程度、扩大生产规模、利用废物、环境保护、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其中玻璃钢/复合材料的技术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就是要大力开拓玻璃钢/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不断提高先进性能。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面积不段增加,像车间、仓库等面积小又急需节省人力资源,提高劳动效率高,减少噪音和污染的场所, 液压升降平台车应运而生。国内外研究人员正针对这些场所,根据人们的不同需要在不断的完善升降平台车的结构性能,改变体积的大小!研发出能够更加实现重物的平稳升降、节省人力、占用空间小、安全可靠并能迅速地对承载物重量的改变做出反应的 液压升降平台车。1.3本课题研究内容本设计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的总体方案论证选择、液压系统回路的设计、相关标准件的计算选型、零部件设计、材料选择首先对液压升降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具体实例,对机构中两种液压缸布置方式分析比较,并根据要求对液压传动系统个部分进行设计计算最终确定液压执行元件-液压缸,通过对铰架的各项受力分析确定台板与铰架的载荷要求,设计出一种高效节能无污染,且运用广泛的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11第二章 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的总机设计2.1总体方案的分析比较和确定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拟定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的设计需达到以下要求:额定载重量500kg,升降台最大升高高度在950毫米到1050毫米之间,通过脚踩 液压泵提起货物,要求后轮固定,设置过载安全阀,确保操作者安全,刹车安全可靠。可在升程内任意位置停止升降。经过多方面考虑,对滚轮式 液压升降平台车的设计初拟定两种方案, 图2-1(方案一图) 图2-2(方案二图) 方案一分析:如图2-1所示,液压升降台采用的液压缸两端都可在一定空间内自由活动,这样一来对液压缸易受到径向剪切力和较大弯矩,从而对其压杆稳定性要求很高。从外形结构上来说,尺寸设计计算和力的计算都很复杂 ,而且要满足升降台升降时的最大最小高度,需要较大的液压缸行程。此外从安全方面考虑,与液压缸上端作用点相连接的肋板部分作用在连接铰架的轴上,则轴对该处铰架截面作用力将很大,则该截面可能成为危险截面。且当液压缸活塞到底部时,升降台还可能将有较大高度 ,不能满足升降台最低高度的设计要求。 方案二分析:如图2-2所示,该方案和方案一不同之处之一在于,液压缸一端通过轴固定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肋板固定在铰架上,这样液压缸的一端绕另一端在某个较小角度内旋转,能保证液压缸具有较好的压杆稳定性,而且液压缸作用在铰架的实心截面处,使铰架受力分配较均匀。另外,在此方案中,液压缸的作用点较低,那么的液压缸的行程只需变化很小,便载物台就可以实现较大幅度的升降,易于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它能节省工作人员的体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的方案分析,本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采用方案二设计。2.2液压升降平台车的结构及运动原理 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主要由动力源和机架两部分组成,动力源部分主要由液压泵和单作用液压缸组成,机架部分由工作平台,内外剪式铰架板和底座导轨槽,支撑板等构件组成(如图2-3所示)。滚轮式液压升降平台车的运动原理如下所述:首先,升降平台的升降是通过液压缸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地的。液压缸一端通过轴和两肋板与外铰架相连。另一端通过轴固定在底座导轨槽的中部位置;其次,内、外铰架与导轨槽连接的方式为:图示铰架右端通过安装了轴承的滚轮与上下导轨槽相连接,图示铰架左端通过铰支连接固定在上下导轨槽左部; 液压泵经过油管与液压缸相连,则当脚踩液压泵脚踏板时,油压将顶起液压缸使柱塞伸出,当卸荷时,重物的重力将使肋板压缩柱塞,使柱塞回缩进去。由前述的连接方式得,与外铰架5右侧,内铰架3右侧相连接的滚轮将左右滚动,从而工作平台将上升或下降,起到升降货物的作用。此外,万向脚轮10上安装有刹车,方便在搬运货物的时候升降台不会移动。图2-3 液压升降平台车结构 1单向脚轮,2液压缸,3内铰架,4平台导轨槽,5外铰架,6工作平台7手推扶杆,8液压泵,9底座支撑板,10万向脚轮,11底座导轨槽第三章 升降台尺寸初步分析计算3.1升降台高度的计算(1) 、设计升降台最大高度为950至1050mm之间,可取=1000mm左右,而升降台最小高度设计为=435mm; (2)、选用滚轮时,因滚轮为标准件,可选取其直径为150mm,则轮子底部至升降台底座支撑板底部的距离,即滚轮机构总体高度可选为t=200mm;(3)、试选上端导轨槽整体高度=50mm,底座导轨槽整体厚度=60mm,则未考虑平台厚度的情况下,上端导轨槽固定铰支中心与底座固定铰支中心的距离为:a升降台处于最大高度时,=-(t+)=1000-(200+)=745mmb升降台处于最小高度时,=-(t+)=435-(200+)=180mm3.2相关角度的计算 若设液压缸作用点中心与平台底部距离为=10mm,则底座固定铰支中心至液压缸作用点中心的垂直距离为:g=-=180-10-=145mm。 由升降平台尺寸为1010520mm,则可设升降台处于最低高度时,底座固定铰支中心与活动铰支中心两点距离为d=850mm。则tan=0.2117 =则2L=869mm从而sin=0.8575 =以上2L- 铰架长度; - 升降台最低高度时铰架中心线与底座导轨中心线夹角; - 升降台最大高度时铰架中心线与底座导轨中心线夹角;此时升降台处于最大高度时有,底座固定铰支中心与活动铰支中心两点距离为e=448mm=435mm。这说明当升降台处于最大高度时,所承受重物作用中心仍介于平台固定铰支中心与活动铰支中心之间,使得平台倾覆的可能性极小,满足稳定性要求。3.3液压缸作用结构图分析 如下两图3-1、3-2中:图3-1 升降台结构分析 图3-2 液压缸作用简化图若令=m ,=p ,则=n由确定; 设计当升降台达最大高度时,液压缸作用点中心与底座固定铰支中心连线ce处于垂直位置,即与水平成,则 当=时,sin(+)=g=145mm; 当=时,+= = 由上得p=213mm现将液压泵的支撑点作用于底座中心d点,则 M=425mm 现计算液压缸中心线(线ed)到c点的距离n的大小 对于ced,由面积关系可有: ,从而得: 将p=213mm,m=425mm,=代入上式得: 第四章 升降台受力及力矩分析4.1整体受力分析图 升降台在整体受力如图4-1,图4-1 整体受力分析图4.2外铰架受力分析图 外铰架L1受力分析如图4-2,图4-2 外铰架受力分析图图中: , ; , ;4.3内铰架受力分析图内铰架L2受力分析如图4-3,图4-3 内铰架受力分析图 图中; , ; ;以上了图中所示力的方向皆为事先假设力的方向,其中规定水平方向(x方向)向上为正,向下为负;竖直方向(y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4.4力和力矩的分析计算4.4.1铰架上端铰支受力先忽略平台自重,则由上图因为, 所以 而 (令,且有,为轴承滚轮与平台导轨槽间的摩擦系数) ,则至此能计算出 、 、 、4.4.2整体受力分析计算 对平台,重物及两铰架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4.1) =0 =0 . =0 . 4.4.3内、外铰架单独受力分析 对L1单独进行受力平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