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靴结构设计》课件1.4 鞋帮部件比例安排及线条设计.ppt_第1页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1.4 鞋帮部件比例安排及线条设计.ppt_第2页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1.4 鞋帮部件比例安排及线条设计.ppt_第3页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1.4 鞋帮部件比例安排及线条设计.ppt_第4页
《鞋靴结构设计》课件1.4 鞋帮部件比例安排及线条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要求】: 1掌握鞋帮口门的类型和口门位置的设计规律; 2掌握鞋脸全长及后帮中缝、外踝帮高的比例安排规律; 3掌握鞋耳及鞋舌轮廓线条及长度设计规律; 4掌握前帮盖形状及位置确定规律; 5掌握设计尺寸与成鞋尺寸的关系。,【教学重点】: 1鞋帮口门类型及位置设计; 2鞋脸全长的设计规律; 3前帮盖的位置确定; 4后帮中缝高度和外踝帮高的设计规律。 【教学难点】: 1口门类型及其位置的确定; 2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实际尺寸的差别。,一、鞋帮口门类型及位置设计,鞋帮口门类型 鞋帮口门轮廓线设计 鞋帮口门位置设计,口门:鞋帮式样中,穿脱鞋时打开或关闭的部位。 口门位置Qy:鞋帮式样中具有开、闭变化功能的支点。 表示方法:长度J1Fx、宽度FxQy,一、鞋帮口门类型及位置设计,【口门位置示意】,明口门 暗口门 特殊口门 开放式口门 封闭式口门,1、鞋帮口门类型,有明显口门轮廓线。 口门轮廓线与背中线直接相交,交点位于口门宽度垂线的前面,交点就是口门长度位置点Fx。 浅口式、素头内耳式、三节头内耳式、横条舌式等。,【明口门】:,【明口门】:,内耳式,横条舌式,浅口式,口门轮廓线不明显或不完整,只是一个点或者一部分。 与背中线不直接相交,而是以鞋舌的形式在口门宽度垂线后面与背中线相交。 口门长度点Fx是过口门位置点向背中线所作垂线的垂足。 外耳式、整体舌式等。,【暗口门】:,【暗口门】:,外耳式(低腰),外耳式(高腰),整体舌式,口门位置在跗腰边沿点附近。 口门与背中线根本就不相交。 口门宽度方向与基础坐标方向基本相同。 口门长度点Fx是过口门位置点向背中线所作垂线的垂足。 高腰鞋或靴鞋中的旁开口式,如高腰橡筋式、绊带式、拉链式、旁扣式等。,【特殊口门】:,橡筋式,绊带式,拉链式,旁扣式,【特殊口门高腰旁开口】:,脚背暴露在外,覆盖面积较少。 虽然覆盖面积较多,但口门开、闭变化程度较大。 腰帮部件只连接前帮不连接后帮,或者只连接后帮不连接前帮。 浅口式、外耳式、整体舌式等。,【开放式口门】:,【开放式口门】:,浅口式,外耳式,整体舌式,口门开、闭功能受到某种程度的限制和阻碍,开、闭变化程度较小,或者根本没有开、闭的功能。 腰帮部件既与前帮连接,又与后帮连接在一起。 内耳式、横条舌式等。,【封闭式口门】:,【封闭式口门】:,内耳式,横条舌式,圆口门 方口门 尖口门 直口门 花口门,2、鞋帮口门轮廓线设计,有圆和椭圆两种,适用于女浅口鞋。 鞋楦头式以小圆头为主,楦型较瘦。 口门长度J1Fx较短,口门轮廓线前端在楦面前掌凸度标志点F0之前与背中线相交,口门宽度FxQy等于或小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1/2。,【圆口门】:,【圆口门女浅口式】:,分男、女两种类型,适用于男内耳式和女浅口式 鞋楦头式以圆头、方头为主。 男鞋口门长度J1Fx适中,口门轮廓线前端与背中线相交,交点大多与楦面前掌凸度标志点F0重合。口门宽度FxQy约等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1/2。 女鞋口门长度J1Fx与圆口式基本相同,口门宽度FxQy稍大于圆口式鞋。,【方口门】:,【方口门】:,男内耳式,女浅口式,两条反向曲线或直线在口门位置点相交成尖形。 低腰外耳及整体舌式、高腰前开口及旁开口式。 低腰鞋,口门长度J1Fx较长,口门轮廓线以鞋舌的形式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之后与背中线相交,口门宽度FxQy大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1/2。 高腰鞋,口门长度J1Fx很长,前开口口门轮廓线与背中线相交;旁开口口门轮廓线与背中线不相交,而与腰筒上口线相交。口门宽度FxQy大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1/2。,【尖口门】:,【尖口门】:,外耳式,整体舌式,高腰前开口式,旁开口式,口门轮廓线在口门位置点处相交成钝角。 口门宽度轮廓线基本成一条直线形。 直口门一般都开的比较大。 横条舌式、浅口式等。 男横条舌式口门长度J1Fx与内耳式相同;女横条舌式则稍短一些;女浅口式口门长度J1Fx与圆口式基本相同。口门宽度FxQy大于前帮控制线F0E1的1/2。,【直口门】:,【直口门】:,横条舌式,女浅口带式,口门轮廓线前端呈波浪、锯齿、心形等花形。 适用于女浅口式鞋。 口门长度J1Fx和口门宽度FxQy与其它浅口式鞋基本相同。,【花口门】:,【花口门女浅口式】:,浅口式前帮口门 较深前帮明口门 较深前帮暗口门 深前帮特殊口门,3、口门位置设计,口门长度(J1Fx):前掌凸度标志点F0前面12-15mm 口门宽度(FxQy):占该部位楦面宽度的2/5-1/2,【浅口式前帮口门】:,【浅口式前帮口门女浅口式】:,浅口式口门位置的比例及其数据 单位:mm,37-39,17-18,80-82.5,33-34,直口式,34-3635,15.5-16.516,78.5-83.581,32.5-34.533.5,一般规律,34-35 35-36,15.5-16 16-16.5,78.5-81 81-83.5,32.5-33.5 33.5-34.5,方、圆口 丁带式,数 据,楦跖围%,数 据,楦底样长%,口门宽度,口门长度,鞋帮式样,口门长度J1Fx:前掌凸度标志点F0上 口门宽度FxQy:前帮控制线F0E1的1/2处,【较深前帮明口门】:,【较深前帮明口门内耳式】:,【较深前帮明口门横条舌式】:,较深前帮明口门位置的比例及其数据 单位:mm,口门长度(J1Fx):在前掌凸度标志点F0后面12-15mm 口门宽度(FxQy):在前帮控制线F0E1的1/2-3/5处,【较深前帮暗口门】:,【较深前帮暗口门外耳式】:,【较深前帮暗口门整体舌式】:,较深前帮暗口门位置的比例及其数据 单位:mm,27-3028.5,87-9390,27-29 27.5-30.5,14.5-15.5 14.5-16,87-90 90-93,45.5-47 47-48.5,童外耳式 童高腰外耳式,14.5-1615,45.5-48.547,一般规律,16-17.516.5,44.5-48.546.5,一般规律,39-41.5 39.5-42 36.5-38 35-37 39.5-43 36-39.5,16-17 16.5-17.5 16-17 16-17 16-17.5 16-17.5,120.5-124.5 120.5-126 107.5-111.5 107.5-112.5 124.5-128.5 111-115,45.5-47 45.5-47.5 44.5-46 44.5-46.5 47-48.5 46-47.5,男外耳式 男整体舌式 女外耳式 女整体舌式 男高腰外耳式 女高腰外耳式,数 据,楦跖围%,数 据,楦底样长%,口门宽度,口门长度,鞋帮式样,口门长度(J1Fx):在跗骨标志点D0附近 口门位置点Qy:在跗骨边沿点D1和腰窝边沿点C1附近 口门宽度(FxQy):占该部位楦面宽度的2/3-3/4,【深前帮特殊口门高腰旁开口】:,【深前帮特殊口门橡筋式】:,【深前帮特殊口门拉链式】:,【深前帮特殊口门绊带式】:,深前帮特殊口门位置的比例及其数据 单位:mm,54-56 67.5-70,24-25 27.5-28.5,117-120 154-159,48.5-49.5 58-60,高腰大橡筋式 高腰小橡筋式,数 据,楦跖围%,数 据,楦底样长%,口门宽度,口门长度,鞋帮式样,口门长度J1Fx:浅口式为33.5%楦底样长,较深明口门为40%楦底样长,较深暗口门为46.5%楦底样长,三者之间递增6.5%。 口门宽度FxQy:为楦跖围的16-16.5%。,【低腰鞋口门位置设计规律】:,二、鞋脸全长的比例安排,鞋脸全长J1Cx:鞋靴前帮各部件在背中线J1K0上的总长度。包括包头长度、围盖长度、口门长度、鞋耳长度和鞋舌长度等。 设计规律:鞋脸全长J1Cx(也叫前帮长度)为楦底样长的63%-65%(单鞋),65%-80%(高腰鞋)。,【前帮长度示意低腰】:,【前帮长度示意高腰】:,鞋脸全长的比例及其数据 单位:mm,77-79,63-65,65-67,楦底样长%,女 式,186-191,152-157,157-162,数 据,140-144,73-75,206-212,78-80,高腰耳式 高腰舌式,121-125,63-65,167-183,63-69,特殊低腰耳式 特殊低腰舌式,124-129,65-67,172-178,65-67,低腰耳式 低腰舌式,数 据,楦底样长%,数 据,楦底样长%,儿 童,男 式,鞋帮式样,鞋耳轮廓线条设计 鞋耳长度的比例安排,三、鞋耳轮廓线条及长度设计,尖耳形 直耳形 方耳形 圆耳形,1、鞋耳轮廓线条设计,尖耳形:鞋耳锁口线处相交成尖形,前端线条圆弧半径较大,有时近似直线,后端圆弧半径较小。通常为2-3只鞋眼,方耳形:鞋耳上下前后轮廓线均为直线形,锁口处相交成直角,以小圆弧连接两条直线;鞋耳前端为直角形,后端为半径较小的圆弧。以内耳式为代表,鞋眼数量较多,通常为4-5只鞋眼。,直耳形:鞋耳前端轮廓线条为直线,并与前后帮的接帮线直线连接,延伸至底边沿线。鞋耳长度较小,上部多设计为半圆形。常设计为绊带结构,或以1-2只鞋眼封口。,圆耳形:鞋耳上下前后轮廓线均为圆弧线条,前端圆弧半径较大,后部圆弧半径较小,锁口处线条设计为圆弧形。一般设计2-3只鞋眼,也可设计为绊带结构。,鞋耳长度: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通常方耳形属大型鞋耳;直耳形属小型鞋耳;尖耳形和圆耳形属中型鞋耳。 鞋耳宽度:受口门宽度FxQy影响较大,因鞋耳前下方锁口线须盖住口门位置点Qy,所以鞋耳宽度应比口门宽度FxQy大一些。,2、鞋耳长度的比例安排,鞋耳长度比例及其数据 单位:mm,男 女 童,男 女 童,34-38,16-20,底样长%,中型鞋耳,91-98 83-90 66-71,43-52 40-47 31-38,数 据,61-92 55-84 44-66,32-36,98-105 89-96 71-76,37-39,高腰鞋,29-35 26-32 21-25,11-13,61-68 55-62 44-49,22-26,低腰鞋,数 据,底样长%,数 据,底样长%,小型鞋耳,大型鞋耳,鞋帮式样,鞋舌轮廓线条设计 鞋舌长度的比例安排,四、鞋舌轮廓线条及长度设计,圆舌形 方圆舌形 方舌形 花边舌形,1、鞋舌轮廓线条设计,圆舌形:鞋舌后端转角处轮廓线条为圆弧形,半径较大,使整个鞋舌外形近似于半圆形。,方圆舌形:鞋舌后端轮廓线为直线,下部转角处轮廓线是一个半径较小的圆弧,鞋舌下部轮廓线条基本为直线。,方舌形:鞋舌后部轮廓线为一条直线,下部轮廓线也是一条直线,鞋舌后端转角处是一个交角,而不是一个圆弧。,花边舌形:鞋舌后端和下部轮廓边沿是敲有水波形、月牙形、锯齿形等各种形状的花边。,鞋舌长度:口门轮廓线或口舌线中点到鞋舌末端的直线距离,分大、中、小三种类型。 鞋舌宽度:鞋舌前宽与口门宽度相同,一般控制在楦跖围的9-16%。鞋舌后宽可灵活设计,与鞋舌前宽相当,注意差距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楦跖围的8-20%。,2、鞋舌长度的比例安排,鞋舌长度比例及其数据 单位:mm,男 女 童,男 女 童,23-32,17-20,底样长%,中型鞋舌,61-85 55-77 44-61,45-53 41-48 32-38,数 据,40-61 36-55 29-44,14-23,85-109 77-99 61-79,32-41,高腰鞋,29-37 26-34 21-27,11-14,61-70 55-64 44-51,23-26,低腰鞋,数 据,底样长%,数 据,底样长%,小型鞋舌,大型鞋舌,鞋帮式样,前帮盖轮廓形状 前帮盖位置确定 前帮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关系,五、前帮盖形状及位置确定,形状特征:外踝弯曲一些,内踝稍直一些。前端窄小,后端宽大。前端轮廓线一般为圆弧形,半径较小,其切线方向与背中线垂直。 基本结构:若口门有明显轮廓线,则前帮盖后端轮廓线与之相同。若口门没有明显轮廓线,则前帮盖与鞋舌连接为整体结构。 设计规律:前帮盖轮廓线条应与鞋楦头式形态相协调。 常见形状:圆形、方形、斜形、变异形四种。,1、前帮盖轮廓形状,圆形:前帮盖前端转弯处圆弧半径较大,整个前端轮廓线近似于一个半圆弧。,方形:前帮盖前端与背中线垂直相交,轮廓线条大部分为直线,仅在往后的转弯处,有半径较小的圆弧。,斜形:前帮盖前端与背中线非垂直相交,而呈一定角度,从内踝到外踝逐渐往后偏斜,内踝前端转弯处圆弧半径较小,外踝前端转弯处圆弧半径较大。与脚型轮廓线相似,与脚型楦配合协调。,变异形:前帮盖前端轮廓线为折线或其它特殊线型,有独特的风格,多以背中线为轴线内外踝呈对称形状。但这种围盖的线形较为复杂,制作难度较大。,前端位置Ix:依据鞋帮款式和鞋楦头式的厚薄而确定,通常位于楦棱上面。 后端位置Fx:前帮盖后端位置就是口门位置Fx,依口门位置点Qy确定。 前端位置Ix设计规律:成人鞋J1Ix为楦底样长的7-8%,约20mm左右。儿童鞋J1Ix为楦底样长的9-10%。 前帮盖宽度:前小后大,后端口门部位FxQy处,占前帮控制线F0E1的1/2-3/5;前端小趾端点部位G0G1处,占该部位楦面宽度的1/2左右。,2、前帮盖位置确定,3、前帮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关系,问题的产生:鞋帮在力的作用下,经过绷帮定型,才能成为曲面状态的鞋,这时鞋帮本身要进行弹性塑变。所以在鞋帮设计时,确定的定位点会发生位移,使得成鞋外观的实际尺寸与贴楦定位时的设计尺寸不相同。那么位移量有多大?如何控制?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来样翻板)。 前后帮位移量分析:从鞋的结构来看,前、后帮在绷帮定型过程中的位移量是不同的,因为前帮跗面上有鞋帮起束缚作用,后帮则是开口结构。,3、前帮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关系,影响因素一(材料厚度):从鞋的前帮构成来看,除了帮面和外底外,还有衬里、内包头、内底等,这些材料都有一定的厚度,必然会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成鞋实际尺寸必然大于贴楦的设计定位尺寸。 影响因素二(材料弹性):皮革等制鞋原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延伸性和可塑性,在制鞋加工过程中,借助鞋楦的支撑,在绷帮拉力的作用下成型,所以经过拉伸的鞋帮尺度必然会加大,使得成鞋实际尺寸大于样板的原始尺寸。,前帮盖设计尺寸 前帮盖成鞋尺寸,结论:综合两方面的影响因素,并经过实际操作的检验,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成鞋前帮的实际尺寸大于贴楦定位尺寸约2-4mm。 不同定位点的位移量:成鞋外观的前帮部件较多,主要定位点有:前帮盖位置点、包头长度位置点、口门长度位置点、鞋脸长度位置点、口门宽度位置点等。那么这些定位点是否具有同样的位移量呢?回答是否定的。,3、前帮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关系,不同定位点的位移量分析:鞋脸长度、口门长度和宽度等,绷帮时,受到的拉力既有前方的,也有两侧和后方的,加之口门处多有加固部件,所以位移量较小,约1-2mm。前帮盖长度点位于鞋楦棱线上,绷帮时,受到的拉力主要来自前方,所以位移量较大,约3-4mm。 应用:前帮盖定位时,要考虑成鞋实际尺寸与贴楦定位尺寸的差别,使设计尺寸加大约3-4mm,或在楦体上标点时后移3-4mm,这样经过绷帮等工艺加工以后,成鞋实际尺寸与贴楦设计时的定位尺寸才能保持吻合。,3、前帮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关系,后帮上口轮廓线的形状 后帮中缝高度和外踝帮高的设计规律 后帮设计尺寸与成鞋实际尺寸的关系,六、后帮中缝高度和外踝帮高设计规律,鞋脸较深的鞋帮曲线形 鞋脸较浅的鞋帮直线形,1、后帮上口轮廓线的形状,常见式样:内耳式、外耳式、橡筋式等。 基本规律:在鞋脸长度点Cx和外踝帮高点Bx之间为半径40-50mm的圆弧线;在外踝帮高点Bx和后帮中缝高度点Ax之间为弦高约3mm的曲线。,常见式样:各种舌式和女浅口式等。 基本规律:在口门位置或鞋舌下面的橡筋布处有一小段弧线,往后直至外踝帮高点Bx和后帮中缝高度点Ax之间的轮廓线都是近似的直线形状。,后帮中缝高度设计 外踝帮高设计,2、后帮中缝高度和外踝帮高的设计规律,设计规律:23%脚长 净尺寸A1Ax(成鞋内腔高度):25#男鞋57.5mm,23#女鞋52.9mm 材料原始厚度:内底、半内底、主跟、鞋面、鞋里、勾心等的厚度总和,约4-5mm。 材料敲实厚度=原始厚度90%=3.6-4.5mm 成鞋后帮中缝高度A1Ax=内腔高+材料敲实厚度 计算:男鞋A1Ax=57.5+4=61.5mm 女鞋A1Ax=52.9+4=56.9mm 结论:男鞋取60-61mm,女鞋取53-55mm,【后帮中缝高度设计】,后帮中缝材料总厚度,即设计尺寸与成鞋尺寸的差别,设计规律:18%脚长 净尺寸B1B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