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综合习题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综合习题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综合习题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综合习题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综合习题目标导航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的知识,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毛泽东将秋收起义的部队带向井冈山,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正确性。这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3要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朱德等作出了巨大贡献,激发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自主学习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标志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建立井冈山根据地D井冈山会师21928年4月,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辗转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师的是( )A周恩来、朱德B朱德、贺龙C朱德、陈毅D叶挺、朱德3中国革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B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C闽浙赣革命根据地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指挥红军连续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的领导人是( )毛泽东周恩来贺龙朱德ABCD5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井冈山根据地创建D遵义会议二、非选择题6下面是毛泽东所写的七律长征,读后请回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1)诗中反映出红军长征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2)长征开始于哪一年?赢得彻底胜利是在哪一年?(3)长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具有怎样的重大历史意义?活动探究某旅行社为了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计划推出主题为“走长征路,忆革命史”的红色旅游路线。假如你是该旅行社策划部经理,设计这条旅游路线,应该重点推出哪几个景点?并写出如此设计的理由。视野拓展“长征”一词是怎样提出的红军长征之初,党中央与中央军委只称红军战略转移为突围行动、长途行军。l934年11月,在莫斯科担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将红军六、七兵团的突围行动称为长征,但没有将中央红军主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再加上当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的电讯联络中断,王明所称的长征并不为国内所知。直到遵义会议前后,中共中央仍将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突围行动或西征。1935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作出的决定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二万余里的长征”。但这个决定只传达到中央委员,因而“长征”一词尚未为人所知,随后,在中央红军团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号召红军指战员坚持到陕北去建立新根据地,指出:“经过两万多里的长征,久经战斗,不畏艰苦的红军指战员们,你们一定能以自己英勇、顽强、灵活的战略战术和以往的战斗经验,来战胜一切困难!”可以说,正是毛泽东的这次讲话才使“长征”这个词在党和红军中得到广泛宣传和使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到达陕北吴起镇后,毛泽东与部分红军指战员谈话中,第一次提出“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概念。不久,毛泽东写了著名的七律长征诗。l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对长征进行了论述。从此,“长征”就成为红军战略转移的专用名词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D4C5D二、非选择题6(1)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2)1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