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建筑节能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目录(2015本)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目 次1.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11.1推广应用的技术部分11.1.1建筑节能技术11.1.2建筑幕墙及遮阳技术71.1.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成套技术81.1.4 供暖、通风、与供冷节能技术111.1.5 建筑用能智能控制节能技术131.1.6 绿色照明技术141.2 推广应用材料和产品151.2.1建筑材料产品151.2.2建筑门窗及配件201.2.3建筑遮阳材料及配件221.2.4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产品231.2.5 建筑通风产品及配件241.2.6 建筑供暖、通风、供冷设备及配件251.2.7 电气节能产品、设备及配件261.2.8 节能照明产品及配件262.限制使用技术和产品282.1建筑材料产品282.2 供暖系统材料及设备312.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技术312.4 照明产品323.禁止使用的技术和产品333.1建筑材料产品333.2建筑门窗及配件353.3 建筑供暖设备及部件36天津市建筑节能技术、工艺、材料、设备的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目录(2015年本)1.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1.1推广应用的技术部分1.1.1建筑节能技术序号类别技术和产品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1建筑节能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由岩棉板(或带)保温层、固定材料(胶粘剂、锚固件、托架等)、抹面层或找平层、饰面层构成。该系统分为岩棉板(或带)双层玻纤网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岩棉板(或带)电焊网找平砂浆外墙外保温系统两种。岩棉板密度140kg/m3,导热系数0.040W/(mK);岩棉带密度100kg/m3,导热系数0.048W/(mK);酸度系数1.8;燃烧性能不低于A(A2)级。胶粘剂、抹面胶浆与TR10(TR15)岩棉板拉伸粘结强度10(15)kPa,与TR80岩棉带拉伸粘结强度80kPa,并且应为岩棉板(或带)破坏,胶粘剂中聚合物有效成分含量2.0%,抹面胶浆中聚合物有效成分含量3.0%。玻纤网布单位面积质量160g/m2,拉伸断裂强力1250N/50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75。可选用单组份界面剂或双组份界面剂,单组份界面剂不挥发物含量23,最低成膜温度0。天津市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T29-217-2013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DB/T29-88-2014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T29-227-2014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外墙天津市建委发布的天津市岩棉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津建科2013100号);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民用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检测技术规程(津建科2014186号);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津建科2014537号)2EPS板(或G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由EPS板(或GEPS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涂层构成。EPS板(或GEPS板)用胶粘剂粘贴及锚固件辅助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布。EPS板(或GEPS板)密度(1822)kg/m3,EPS板(或GEPS板)导热系数0.039(0.033)W/(mK),EPS板燃烧性能不低于B1(C)级,氧指数30%,GEPS板燃烧性能不低于B1(B)级,氧指数32%。胶粘剂、抹面胶浆与EPS板(或GEPS板)拉伸粘结强度0.10MPa,并且应为EPS板(或GEPS板)破坏,胶粘剂中聚合物有效成分含量2.0%,抹面胶浆中聚合物有效成分含量3.0%。玻纤网布单位面积质量160g/m2,拉伸断裂强力1250N/50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7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T29-227-2014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外墙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墙体保温系统与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38号);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17号);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津建科2014537号)序号类别技术和产品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3建筑节能技术外墙外保温技术硬泡聚氨酯复合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由硬泡聚氨酯复合板保温层、薄抹面层和饰面涂层构成。硬泡聚氨酯复合板用胶粘剂粘贴及锚固件辅助固定在基层上,薄抹面层中满铺玻纤网布。硬泡聚氨酯复合板(芯材)密度(4050)kg/m3,导热系数0.024W/(mK),垂直板面方向的抗拉强度0.15 MPa,燃烧性能不低于B1(C)级,氧指数30%。胶粘剂、抹面胶浆与硬泡聚氨酯复合板拉伸粘结强度0.15MPa,并且应为聚氨酯芯材破坏,胶粘剂中聚合物有效成分含量2.0%、抹面胶浆聚中聚合物有效成分含量3.0%。玻纤网布单位面积质量160g/m2,拉伸断裂强力1250N/50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7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T29-227-2014混凝土和砌体结构外墙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17号);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津建科2014537号);4EPS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EPS 钢丝网架板现浇混凝土外保温系统以现浇混凝土外墙作为基层,EPS单面钢丝网架板为保温层。钢丝网架板中的EPS板外侧开有凹凸槽。施工时将钢丝网架板置于外墙外模板内侧,并在EPS 板上采用锚栓作为辅助固定件。浇灌混凝土后,钢丝网架板腹丝和辅助固定件与混凝土结合为一体。EPS板密度(1822)kg/m3,导热系数0.039W/(mK),燃烧性能不低于B1(C)级,氧指数30%,垂直板面抗拉强度0.10Mpa。抹面胶浆与EPS板拉伸粘结强度0.10Mpa,并且应为EPS板内破坏,玻纤网布耐碱拉伸断裂强力1250 N/50mm,耐碱拉伸断裂强力保留率75,单位面积质量160g/m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现浇混凝土体结构外墙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墙体保温系统与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38号) 5墙体保温技术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保温系统以蒸压砂加气混凝土砌块为墙体材料,辅以节点保温构造措施形成单一材料保温系统。材料干密度500kg/m3,抗压强度3.5 MPa,导热系数0.13W/(mK),其他技术性能指标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2006和DB/T29-128-2015的标准要求。使用专用胶粘剂干法施工。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2008天津市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规程DB/T 29-128-2015框架结构非承重外墙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蒸压砂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津建科20151号)序号类别技术和产品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6建筑节能技术墙体保温技术脲醛发泡夹芯墙体保温系统以混凝土砌块、多孔砖为内叶墙,装饰混凝土砌块、多孔砖为外叶墙,中间形成墙体空腔,现场将脲醛发泡材料通过压缩空气的冲击作用在预留空腔内发泡填充。脲醛发泡材料干密度(1015)kg/m3,湿密度(4560)kg/m3,憎水率85%,干湿状态尺寸变化率4%,热稳定性4%,冷稳定性2%,导热系数0.034W/(mK),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1(C)级,固化时间60s,其两侧的墙体应采用不燃材料且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2014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JGJ/T274-2012脲醛发泡夹芯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T29-135-2010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外墙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17号)7其他部位保温技术矿物棉喷涂保温技术将矿物棉与粘结剂、固化剂通过喷枪喷涂于建筑基层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保温层。导热系数0.042W/(mK);表观密度(12012)kg/m3,燃烧性能不低于A(A2)级,粘结强度不小于能承受其10倍自重的强度。天津市矿物棉喷涂保温应用技术规程DB/T29-234-2015有防火要求的地下车库内、地下室顶棚的保温以及大空间建筑屋顶内保温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矿物棉喷涂保温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津建科2015357号)8XPS板屋面、地下室外墙保温技术采用XPS板用于屋面、地下室外墙保温工程,具有优良的保温效果,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低,重量轻有利于防水工程质量等特点。该保温材料压缩强度200kPa,吸水率1.5,导热系数0.032W/(mK),燃烧性能不低于B1(C)级,氧指数3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2012和天津市相关要求建筑物屋面、地下室外墙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公告(第1395号)9门窗保温技术外窗窗台披水板技术在外窗台配置金属或其它材质的窗台披水板,可有效防止雨水渗漏,保护外墙外保温系统,减少保温层与墙体间由于渗漏造成的脱落。天津市建筑节能门窗技术标准DB29-164-2013民用建筑的节能外窗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建筑节能门窗技术标准的通知(津建科2013726号)序号类别技术和产品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10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技术下凹式绿 地下凹式绿地是高程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是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径流外排的作用。地下室顶板覆土进行下凹式绿地做法同时注意排水问题,将多余雨水引至实体土地排放。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城市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程DB11/T 685-2009,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第408号)11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应用技术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弃砖石生产粗细骨料,用于生产相应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砂浆或制备诸如砌块、墙板、地砖等建材制品。再生混凝土和砂浆用再生细骨料GB/T 5176-2010,再生混凝土用粗骨料GB/T 25177-2010,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JGJ/T240-2011各类建筑12种植屋面技术种植屋面技术是在建筑屋面或地下建筑顶板上铺以种植土或设置容器种植植物。种植屋面可起到保温隔热、节能减排、节约淡水资源,对建筑结构及防水起到保护作用,滞尘效果明显,同时也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2013;天津市建筑绿化应用技术规程DB 29-220-2013建筑屋面及地下建筑顶板绿化。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13高效节水灌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包括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可采用湿度传感器或根据气候变化的调节控制器。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流灌和地下渗灌,比地面漫灌省水5070,比喷灌省水1520。其中微喷灌射程较近,一般在5米以内,喷水量为200400升/小时。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 50555-2010民用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第408号)序号类别技术和产品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14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技术景观水体生态处理景观水体所设计的生态池底及驳岸,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条件,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其他辅助手段对水体进行净化,确保水质安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绿色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公告(第408号)15建筑结构技术装配式建筑结构技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夹芯外墙板接缝处填充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满足A级要求,夹心外墙板中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040W/(mK),吸水率不宜大于0.3%,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要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设计示例(剪力墙结构)15J939-1预制混凝土剪力墙外墙板15G365-1非抗震设计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至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墙体保温系统与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338号)16建筑性能模拟技术建筑能耗模拟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建筑环境与系统的整体性能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设计。用于建筑冷/热负荷的优化,空调设备的选型优化;进行建筑能耗管理和控制模式的设计与制订,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并挖掘节能潜力等。 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29-205-2015;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 153 -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2013各类建筑的能耗分析。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692号。17建筑风环境模拟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建筑场地风环境,建筑自然通风进行模拟分析,辅助建筑布局、改善建筑周边风环境,优化建筑自然通风的技术。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29-205-2015各类建筑的风环境模拟分析。序号类别技术和产品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18建筑节能技术建筑性能模拟技术建筑光环境模拟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建筑自然采光、太阳辐射照度分布等进行分析,以提高建筑自然采光的利用率,改善室内光环境,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依据的技术。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29-205-2015各类建筑的自然采光分析。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692号19建筑声环境模拟技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依据相应的噪声源与建筑的围护结构等特性,对建筑室内、外噪声环境进行模拟分析的技术。可以准确模拟不同地形、道路、铁路等场景下的噪声分布情况,并计算各噪声源对预测点的噪声贡献值,为噪声控制和优化设计提供指导。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29-205-2015各类建筑的声环境模拟分析。1.1.2建筑幕墙及遮阳技术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20建筑幕墙及遮阳技术建筑幕墙节能技术光电幕墙技术幕墙单元为光伏组件,直接吸收太阳能发电,可降低建筑白天用电高峰期对市网电力的需求;光伏组件无需额外占用建筑的空间与单独的支撑结构,节省外装饰材料。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Q/CYKJ002-2006;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Q/CYKJ 003-2006;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3-2010;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 139-2001;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JGJ/T264-2012建筑南向、东西向的幕墙,既适合分散使用,也可以集中建设大型光伏发电站工信部、住建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15309号文件。21建筑遮阳节能技术外遮阳技 术通过在建筑外窗、幕墙外设置遮阳装置,实现阻隔太阳辐射,合理控制太阳光线,减少建筑空调能耗、人工照明用电和改善室内光环境的功能。包括建筑外遮阳百叶、多功能铝合金卷帘遮阳、防风精编针织物遮阳、内置遮阳中空玻璃技术等。建筑遮阳通用要求JG/T 274-2010建筑遮阳工程技术规范JGJ237-2011各类建筑南向、东西向需要遮阳的位置国家住建部关于印发建筑遮阳推广技术目录的通知,建科2011112号1.1.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成套技术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22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成套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通过太阳能集热器,收集太阳辐射热,作为生活热水的热源,减少了生活热水系统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具有较高的节能和经济效益。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 2005;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 18713-2002适用于有热水需求的各类民用建筑。国家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科学技术部农村科技司关于印发村镇宜居型住宅技术推广目录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推广目录的通知。23太阳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复合热水系统技术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复合提供生活热水,提高了生活热水系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及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的可靠性。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家用空气源热泵辅助型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GB/T 23889-2009;空气源热泵辅助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储水箱容积大于0.6m3)技术规范GB/T 26973-2011等适用于有热水需求且有条件采用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各类民用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24中 温 太阳能热利用 技 术通过采用低倍聚光和跟踪太阳辐射形式的中温太阳能集热装置,产生100以上的热媒,作为供暖与制冷设备的驱动能源,用于建筑供冷、供暖、提供生活热水的技术,具有单位面积集热密度大,热媒品位高,全生命期成本较低的特点。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 2005;太阳热水系统设计安装及工程验收技术规范GB/T 18713- 2002;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2009;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 50787-2012适用于有一定集热器安装面积,具有供冷、供暖及生活热水需求的各类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25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成套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与建筑结合的光伏并网发电技 术光伏组件与建筑结合或集成设置,具有不额外占用地面空间,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T 19939- 2005;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 203-2010;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 50797- 2012;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GB/T 50866- 2013;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运行与维护规范JGJ/T 264-2012具有可用于安装光伏组件面积的各类建筑国家住建部“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技术目录;发改委关于印发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能源20131381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24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638号)26地能利用技术埋管地源热泵技术以土壤作为低温热源/冷源,通过热泵机组向建筑物供暖和供冷,具有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跨季节蓄能、现场“零排放”以及“一机多用”的特点,采用得当会收到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2009)埋管地源热泵技术建设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技术目录。27地热尾水梯级利用水源热泵技 术以地热尾水作为低温热源,利用电驱动机械压缩式热泵或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供暖、供冷或提供生活热水的热泵系统,具有充分利用地热资源,实现节能减排的特点。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53-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2013邻近有地热尾水资源、有冷热需求的公共建筑或有供暖需求的居住建筑。天津市建筑节能发展“十二五”规划之天津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专项规划。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28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成套技术工业余热利用技术工业余热热泵供热技术以工业冷却循环水、电厂冷却循环水、高炉冲渣水等作为低温热源,利用电驱动机械压缩式热泵或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供暖的热泵系统。具有利用工业废热、显著降低供暖系统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工业过程水资源需求、降低环境热污染等特点。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53-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2013邻近有工业余热资源、具有稳定供暖需求的建筑。国家住建部“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技术目录。29污水源热泵技术城市二级水(污水)水源热泵技 术以城市二级水作为低温热源/热汇,利用电驱动机械压缩式热泵或吸收式热泵技术进行供暖、供冷或提供生活热水的热泵系统。具有利用城市废热、降低供暖空调系统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建筑水资源需求、降低环境热污染等特点。水(地)源热泵机组GB/T 19409-2013;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66-2005(200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邻近城市污水处理厂、有冷、热需求的公共建筑或有供热需求的居住建筑。有合适的再生水水源;水源的水量、水温满足系统要求。国家住建部“十一五”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技术目录。30空气源热泵技术空气源热泵冷、暖、热水三联供技术以空气为低温热源/热汇,通过电驱动机械压缩式热泵,进行供暖、供冷及提供生活热水的技术,具有利用可再生能源、系统简洁灵活以及相对其它形式热泵系统投资低的特点。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2012各类中小型建筑。发改委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五批)。=1.1.4 供暖、通风、与供冷节能技术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31供暖、通风与供冷节能技术高效供暖及空调技术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 技 术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原动机生产电能,同时将原动机以烟气、蒸汽、热水等形式输出的余热回收,用于建筑的供热、制冷或生活热水制备。该技术可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同时产生出高品位二次能源(电力)和低品位二次能源(空调冷热水),系统热效率较高,不仅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而且有助于能源结构优化和提高能源供应可靠性。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工程技术规程CJJ 145-2010有稳定的电力需求及冷/热负荷的建筑,特别适合有并网政策支持的项目。发改委、财政部、住建部、能源局四部委关于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12196号。32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采用两套独立的系统分别控制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夏季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冷源供冷,冬季可利用废热供暖。新风独立处理机组通过调节新风参数控制室内湿度,通过调整风量达到控制CO2浓度,满足人员卫生条件的目的;高温冷水系统通过调节末端冷水流量,控制室内温度,具有舒适、节能、减少污染、控制灵活的特点。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对室内温湿度控制精度要求较高、显热负荷高,需控制室内污染传播的建筑,最适合医院。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33蓄能技术在低谷时段消耗电力制备制冷/热并通过蓄能装置蓄存,在电力高峰阶段将其释放的技术。其主要形式有冰蓄冷、水蓄冷/热、相变材料蓄能等。采用该技术,一方面可实现电力需求侧控制,通过电网负荷的“削峰填谷”,提高电网年负荷率与发电效率,实现电力设施投资与能源的双节约;另一方面,可降低供暖空调冷热源设施容量、提高能效与供应可靠性、降低用户运行费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空调冷、热负荷峰值的发生时刻与电力峰值的发生时刻接近、电网低谷时段的冷、热负荷较小的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34高效冷热源技术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区域能源技 术以能源站为载体,集成多种能源系统,实现深层地热、浅层地能、余热废热、太阳能等能源的综合利用,为区域内建筑供热/供冷。可实现多种能源形式的综合利用和梯级利用,充分发挥区域内可再生能源的资源潜力,有较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以及节约建筑供热/制冷对土地的占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园区、建筑群、居住小区等;周边具有较好的可再生资源利用条件或余热废热资源等。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692号35复合热泵技 术采用2种以上热源作为复合热源的热泵系统技术,例如空气能与浅层地能、太阳能等的复合,既可提高单一热源的供能可靠性,又可提高系统的能效。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2012民用建筑工程。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692号。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36供暖、通风、与供冷节能技术高效供暖及空调技术冷却塔供冷 技 术冷却塔作为冷源替代或部分替代制冷设备供冷的节能技术,具有减少冷机开启时间,降低供冷系统能耗的特点。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机械通风冷却塔工艺设计规范GB/T 50392-2006过渡季及冬季有供冷需求的建筑。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 229-2010;发改委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五批)。37低温供热高温供冷技 术通过供热/制冷系统形式的创新,相对于传统形式,将其所需的供热温度降低,制冷温度提高。由于对热源的品位要求低,利于实现余热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提高制冷/热泵机组能效,强化冷凝热回收效果,可显著降低建筑供热/制冷的化石能源消耗。辐射供暖制冷技术规程JGJ 142-2012民用建筑。科技部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国科发计2012692号。38变风量空调 技 术同一空调系统中,在各空调区域内设置变风量末端送风装置,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区域送风量并同步调节系统总送风量。与传统系统形式相比,在过渡季可以实现新风供冷。因此,在同等热舒适与空气品质条件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能耗更低。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 50365-2005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的民用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39输配管网节能技术水系统变频控制技术采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供暖、供冷系统的负荷需求变化,改变水泵转速,调节循环水量,实现冷热介质的“按需供给”。由于95%以上的时间里负荷均低于100%且平均负荷率通常只有不足60%,加之水泵功率比与其转速比间的三次方关系,因此水系统变频控制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水泵电耗。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4;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53-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2013负荷需求变化较大的民用、公共建筑及其它水系统。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40供暖、通风、与供冷节能技术输配管网节能技术水力平衡技术在冷热输配管网及室内冷热水管网系统中安装水力平衡控制装置,调节控制流量、压差,满足用户所需冷、热量,通过改善管网的水力工况,避免热力失调,进而避免过量供热(冷),实现能源节约。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 34-2010集中供冷、热管网系统。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41分布式水泵 技 术通过在若干热力站(或热用户)处设置分布式循环水泵,将供热(冷)单元减小,改善系统的水力工况,按需供水,减少输配系统能耗的供热(冷)系统。城镇供热系统运行维护技术规程CJJ 88-2014;供热系统节能改造技术规范GB/T 50893-2013建筑行业,建筑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系统改造。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六批)。1.1.5 建筑用能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42建筑用能智能控制节能技术节能电梯控制技术轿厢采用无人自动关灯技术、驱动器休眠技术,减少能耗;多台电梯集中排列时,采用群控技术,按规定程序集中调度和控制电梯,减少重复运行能耗;采用能量再生回馈技术、变频调速拖动等措施、高效的派梯系统或手机远程登记目的层站功能,降低电梯能耗。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8-2009;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 10060-2011;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53-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2013适用于公共及居住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43自动扶梯自动扶梯通过传感器检测,使有乘客通过时,扶梯全速运转;无乘客时,减速至低速或停止运转状态,节约空转能耗。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 7588-2003;电梯技术条件GB/T 10058-2009;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 10060-2011;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 29-153-2014适用于公共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 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44建筑用能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建筑设备监控技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与通风、变配电、给排水、热源与热交换、冷冻和冷却等设备,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以保证建筑物内相应的设备处于高效运行状态,以达到节能目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 -201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13适用于建筑面积20000以上的公共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45能 耗 监测(系统)技 术在建筑物内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实时采集和传输能耗数据,在线监测和动态分析建筑能耗,用于建筑物的节能管理。天津市民用建筑能耗监测系统设计标准DB 29-216-2013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46智能化集成 技 术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通过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集成,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集中节能控制、能耗评价分析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技术。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15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公共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1.1.6 绿色照明技术序号类别技术名称主要技术性能及特点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47绿色照明技术高效照明装置技术采用高光效光源,选择高效率照明器具替代传统低效的照明器具,选用的照明光源、镇流器的能效应不低于相关能效标准的节能评价值。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 29-205-201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13;管型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7896-2012;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 19415-2013等。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公共建筑发改委关于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2013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通知,发改环资2013158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40号)。48智能照明节能控制技 术通过灯具自动开启、调光、场景预置等功能,加强照明节能管理,提高照明用电效率和照明质量,降低无功损耗。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 2015;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公共建筑国家住建部关于发布建设事业“十一五”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第一批)的公告,建设部公告第659号。1.2 推广应用材料和产品1.2.1建筑材料产品序号类别产品名称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1建筑材料产品墙体材料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 (以煤矸石、粉煤灰、淤泥(江河湖淤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等为主要材料)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 13544-2011建筑承重部位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2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 (以煤矸石、粉煤灰、淤泥(江河湖等淤泥)、建筑渣土等及其他固体废弃物为主要材料)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B/T 13545-2014建筑非承重部位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3承重混凝土多孔砖承重混凝土多孔砖GB/T 25779-2010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承重结构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4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空心)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块GB/T 82392014工业与民用建筑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5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B/T 152292011工业与民用建筑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序号类别产品名称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6建筑材料产品墙体材料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B 119682006民用与工业建筑物承重与非承重墙体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7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复合保温砖和复合保温砌块GB/T 29060-2012砌筑建筑物的保温墙体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8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多孔隔墙条板GB/T 196312005非承重内隔墙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9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GB/T 234512009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10蒸压加气混凝土板蒸压加气混凝土板GB 15762-2008工业与民用建筑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11纸面石膏板纸面石膏板GB/T 9775-2008建筑非承重内隔墙和吊顶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12石膏空心条板石膏空心条板JC/T 829-2010建筑非承重内隔墙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13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第一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JC/T 564.1-2008、纤维增强硅酸钙板 第二部分:温石棉硅酸钙板JC/T 564.2-2008建筑内墙板、吊顶关于印发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和墙体材料行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中建材联产发201368号)序号类别产品名称执行标准适用范围依据14建筑材料产品保温材料及配套材料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模塑石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GB/T 10801.1-2002、模塑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材料GB/T 29906-2013、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B/T29-227-2014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津建科2014537号)15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T 25975-2010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天津市建委关于颁布天津市泡沫塑料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通知(津建科2014537号 16泡沫玻璃绝热制品泡沫玻璃绝热制品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质学地球构造与矿产资源知识点梳理与习题集
- 全新危险废物运输合同
- 市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试题及答案
- 金融行业资金流水证明书(8篇)
- 鼓励创新思维实现团队突破计划
- 加强团队合作的仓库管理方案计划
- 有效进行仓库费用预算的方法计划
- 工程经济决策分析题目试题及答案
- 设计行业趋势分析与个人应对策略计划
- 水利水电工程创新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场区35kV集电线路电缆敷设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学课件
- 2023年USAPA美国匹克球协会官方规则翻译版
- 新一代国际结算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汇款)V1.0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煤矿测量规程
- 涉密人员录用审查表
- GB/T 39559.2-2020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运营监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桥梁
- GB/T 19106-2013次氯酸钠
- 2023年江西省三支一扶真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铝业遵义氧化铝有限公司氧化铝工程分解分级槽基础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