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之部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doc_第1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之部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doc_第2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之部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doc_第3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之部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doc_第4页
2017_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之部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春江花月夜1积累诗歌素材,了解作家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2置身诗境,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3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品读诗歌形象。一、置身诗境古典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欣赏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意象再现。意境是诗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一般来说,意境包括物、情、意三个方面,三者有所侧重。二、缘景明情根据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及情景之间的关系,要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篇幅较短、意象常见的诗歌,欣赏时只需将意象连缀起来即可。意象跳跃较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的诗歌,要根据诗中的关键点来补充连缀。某些诗歌,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之妙,以小见大,可以对这些佳句多加吟咏、玩赏。春江花月夜一、字音认读1滟滟(yn) 2.霰(xin)3.扁舟(pin)4砧石(zhn) 5.芳甸(din) 6.拂去(f)7皎皎(jio) 8.江畔(pn) 9.纤尘(xin)10徘徊(pi hui) 11.南浦(p) 12.碣石(ji)二、词语积累1滟滟随波千万里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2江流宛转绕芳甸 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3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此处指思妇4碣石潇湘无限路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5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6汀上白沙看不见 汀:沙滩7愿逐月华流照君 愿:希望 逐:追随8.谁家今夜扁舟子 舟:小船9人生代代无穷已 :尽10但见长江送流水 :只11青枫浦上不胜愁 :忍受三、佳句诵读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5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6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说作者(一)简介: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今江苏)人。曾任兖州兵曹。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二)作品: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三)评价:唐诗人。 寻背景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中的吴声歌。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他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因循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链常识乐府两汉时的音乐机关。魏晋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初唐乐府诗多袭用乐府旧题,但已有少数另立新题。唐宪宗元和四年(809)以后,声势浩大的新乐府运动拉开序幕。作为诗歌运动,新乐府的创作并不限于写新题乐府,也有古题乐府,虽用古题,却能创新意,体现了诗歌革新的方向。1开头八句写了哪些意象?诗歌是如何描写这些意象的?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示:春、江、花、月、夜。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一一展开。营造了一种幽美恬静的意境。2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人生代代无穷已”融入了作者沉重的历史沧桑之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宇宙无穷的惆怅。3“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两句在行文上有何作用?提示:承上启下。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4“卷不去”“拂还来”表达了思妇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卷不去”和“拂还来”明指月光洒在门帘和捣衣砧上不忍离去,暗指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反衬出游子的离愁别恨。5“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提示: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6“月”这一意象在文中有何作用?提示:在文中起了线索的作用。此诗既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叹、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浑然一体。一、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代答闺梦还唐张若虚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着暖气,开镜觅春晖。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诗人首句点题,为戍守关塞,年轻的丈夫与妻子离别了。场景是凄清动人的,但作者仅仅是一笔带过,给读者以无穷的想象空间。这是送别的开始,也是全诗的开始。B“试衫”句,写离别之后,这位女主人公就陷入了漫长的苦思中,但也要强打精神来梳妆打扮。C“蜂来上画衣”,诗人在此巧用生花妙笔,画衣上绣的花竟然能把蜜蜂引来,可见其逼真生动,又可见思妇对这画衣是如何的用心。D“妆洗”句写她知道丈夫会在当天回来,于是盛装打扮,等待着遥远的离人。而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该回来的丈夫却没有预期回来。E“梦魂”句写她进入了梦乡,却陷入了“惟梦闲人不梦君”的新的苦恼中,在寂静的夜里醒来,长叹一声,她无奈地把大门关上。解析:选ADA项,“送别的开始”说法错误,应是“送别的结束”。D项,“知道丈夫会在当天回来”“没有预期回来”错误,应是她幻想着丈夫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来,但并没有预期具体时间。2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比,在意境营造方面有什么不同?答:_答案:(示例1)本诗通过试衫、开镜、妆洗、入梦、掩扉等动作描写和心理活动,表达女主人公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意境孤寂冷清;而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在月下奇景描绘中融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抒写游子思妇的月下相思之情,意境优美深邃。(示例2)本诗借助乐景与哀景的不同描绘,不断浓化女主人公的思念之情,景物作结,意境看似凄凉,但感情含蓄深沉,哀而不伤。春江花月夜,从春江潮水、江畔明月、明月高楼、江中孤舟等画面描绘,将游子漂泊、两地相思的个人情感升华为对人生、对宇宙的深沉思索,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在诗中诗人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答:_答案: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特征:幽寂清冷。4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答案:表达了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二、语言应用5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春江花月夜前八句所写的“春江花月图”,不少于100字。答:_答案:看那春江潮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