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doc_第1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doc_第2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doc_第3页
2017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7孔孟论学习同步练习1北师大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孟论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孟子、论语、孟子,“四书”“五经”等背景资料;2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 3理解积累由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学习过程: 孔子 孟子3.孟子(约公元前372约前289)名 ,字 ,战 国人。被后世人尊称“ ”.他是儒家学派学派的主要代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 、 家。4.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著的 。1.孔子(前511-前479),名 ,字 。 国人。 末期 、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 的著作。 课前热身: 课前多用几分钟 ,上课自如又轻松! . 5.论语、 、 、孟子被南宋时的朱熹合称为“四书”。6.“五经”是指 、 、 、 、 。 自主学习: 做学习的主人!1、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课文,给下列加点字主音。 论语 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悱不发举一隅 奕之为数 辟若掘井 流杵也 弓缴 九轫2、解释带点字词: 时习之 不亦乐乎 温故 可以 学而不思则罔 死而不学则殆 是知也 不耻下问 知之 好之 乐之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 不复也 孰不顺成 与古人居 与古人谋 深造之以道 自得之 居之安 资之深 逢其原 虽有 易生之物 一日曝之 十日寒之 奕 通国 惟奕秋之为听 思援弓缴 俱学 弗若 为是 非然 及泉 掘井 犹为 尽信书 吾于武成 二三策 至仁 流杵3、写出由本文中演化而来的成语,并解释。4、句子翻译: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虽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合作交流 完善贵在交流,成功源于合作! (温馨提示: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的疑难问题,从6号发言依次补充、纠错,并将小组解决不了或有疑惑的题号写在各自的黑板上。)展示讲解 只做观众的人,永远拿不到金牌!(温馨提示:在显示疑难问题的黑板前讲解疑难问题,其他学生补充质疑。)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进一步理解运用课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体会它对学习的指导意义,并能对其分类;3、了解议论文三要素,能较为准确地辨认论证方法,初步感知论证方法的作用。学习过程:一、明确目标(认准目标才能更好的完成它)二、相关知识链接:议论文又叫说理文,它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以确定其观点正确或错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议论文应该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精炼、论证合理、有严密的逻辑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和看法,是文章的灵魂。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正确的理由和依据。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三、课堂探究:(一)自主学习1我的理解:(填写文中的段序号)文章讲学习方法的有:( )文章讲学习态度的有:( )文章讲学习原则的有:( )文章讲学习意义的有:( )2、根据自己的理解默写名言警句:既强调复习的重要,又告诉我们要以学习为乐: 。学习不能一暴十寒,应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学习与思考缺一不可: 。读书要有怀疑批判精神: 。学习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要有虚心好学的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自主学习是正确的方法: 。阐述“启发式”,强调“学生第一性”原则: 。(二)合作研讨: 1、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谈谈孔子和孟子在论学习时都是用了哪些论证的方法?2、论语的议论方式与孟子有什么不同?(从论证方法去考虑)(三)展示讲解(课堂大舞台,看谁展风采。各组出一名代表展示你们的收获或提出你们的疑惑)四、巩固提升(一定要自主完成,相信你一定行)阅读理解: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孟子告子上)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暴()奕()诲()鸿鹄()缴()2、下列加点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C、以至仁伐至不仁D、何其血之流杵也3、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