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复习.ppt_第1页
《鱼我所欲也》复习.ppt_第2页
《鱼我所欲也》复习.ppt_第3页
《鱼我所欲也》复习.ppt_第4页
《鱼我所欲也》复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鱼我所欲也,复习目标,1、辨析和比较古今词义的异同。 2、进一步掌握古文中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 3、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了解古人说理论事的多种方式。 4、体悟作者丰富的内心情感和诗词中蕴含的节奏美。,文学常识 鱼我所欲也节选自 孟子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宋朝朱熹把孟子和 、 、 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者初学必读的书籍。,孟子告子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名 , 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中国古代著名 家、 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 ”之称,与孔子合称为“ ”。,轲,战国,思想,教育,亚圣,孔孟,根据考点确定复习内容:,1、字(通假字) 2、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3、句子翻译 4、内容理解,文言词语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乡为身死而不受 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通“避”,躲避 通“辨”,辨别 通“向”,从前,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通“欤”,,一词多义,1、而 蹴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3、是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乎。 4、得 二者不可得兼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5、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连接两个动作,承接连词(或表修饰),转折连词,却,比,对,这种,这种做法,得到,拥有,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情愿,第一个“为”:为了,表目的。 第二个“为”:接受。,6、之,人之所欲 皆有之 得之 与之 受之 为之 此之谓失其本心,定语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 的,代词 它 文中指羞恶的本心,代词 它 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代词 它 文中指行道之人 乞人,代词 它 文中指万钟的俸禄,代词 它 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代词 它,指不辨礼义而受之的行为,7、生,舍生而取义者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生命,获得生命,8、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呼尔而与之,9、加,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10、莫,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与通“欤”,语气词,给,增加,这里指带来的好处,虚报,增加,没有什么,没有谁,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名词作动词 得:恩惠, 这里是感激的意思。,动词作名词 生: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古今异义,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钟 古义:一种量器 今义:计时的器具或中空的响器,是 古义:代词,这种 今义:判断动词,是,其它重要实词意义,1、鱼,我所欲也 2、熊掌,亦我所欲也 3、二者不可得兼 4、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义,亦我所欲也 6、所欲有甚于生者,想要 也 同时得到 舍弃 正义 比,7、故不为苟得也 8、死亦我所恶也 9、故患有所不辟也 10、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1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 1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苟且取得,指“苟且 偷生” 讨厌 祸患,灾难 假如,假使 由于 这 因此,13、独贤者有是心 14、贤者能勿丧耳 15、呼尔而与之 16、蹴尔而与之 17、乞人不屑 18、万钟于我何加焉,这种本性 不丢失 吆喝 给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接受 高官厚禄 什么好处,19、妻妾之奉 20、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1、是亦不可以已乎 22、此之谓失其本心,侍奉 为了 做 停止 天性,天良,特殊句式,1、判断句,例句: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2、省略句,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礼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重点语句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 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只好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所厌恶的还有胜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6、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件不可以干呢?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不丧失罢了。,8、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9、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接受;用脚踢着给他,乞丐也不愿意接受。,1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见了高官厚禄就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13、乡为生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而为之。 先前宁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 1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天性。,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是亦不可以已乎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文言断句,/,/,/,/,找出本文成语,舍生取义 嗟来之食,补充对联,1、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2、鱼与熊掌 ,依口味取舍 生同大义 ,据良心抉择,颜回有丈夫之志,天祥存英雄之举,不可兼得,非能共存,2概括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 第二段:运用例证阐明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阐述人为了功名利禄而舍弃礼义,见利忘义,失其本心。,论证方法 (1)比喻论证 作用:以鱼和熊掌设喻,深入浅出地区别出“生”和“义”的价值高下,引出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2)举例论证 作用1:具体有力的论证了要不食嗟来之食,不要丧失人的“本心”,从而有力论证“义重于生,要舍生取义”的论点。(一箪食、一豆羹的正面事例) 作用2:从反面阐明丰厚的俸禄不应接受,再次深刻有力论证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接受万钟的反面事例),(3)对比论证 作用:从正反两方面强调人不能失去本心,从而鲜明地论证了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理解文意,复习重点,一、原文填空,1、体现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以“鱼”与“熊掌”比喻引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3、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文章开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有什么作用?,(1)说明熊掌比鱼珍贵,应舍鱼而取熊掌; (2)设喻类比,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3)充当本文立论的依据。,4、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论点,得出结论的句子是: 5、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6、强调“一箪食,一豆羹”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关乎生死的句子是:,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7、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 8、结尾“此之谓失其本心”照应开头哪句话?,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理解文意,复习重点,1、文中的“鱼”与“熊掌”分别比喻什么?作者开篇以“鱼”和“熊掌”来设喻有什么目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鱼”比喻“生命”,“熊掌”比喻“道义”。作者以这个比喻开篇的目的是为了引出“舍生取义”的论题,并形象地暗示了“生命”与“道义”到底哪个更重要的关系。以比喻引出论点,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二、问答题:,2、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3、从孟子的观点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4、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在人生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取义”。,要敏于思考,善于选择,道义比生命更重要。,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议论正题做好了铺垫。,5、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6、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 7、能概括本文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比喻论证、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举例论证: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对比论证:用向与对待一箪食一事烦不烦的不同作法进行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三、简答题:,1、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2、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性,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 3、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结合本文的学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于国于民于人有益的事等,社会上的哥们义气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4、文中对“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食羹”的作法,你有何评价?说出理由。,我赞同乞人的做法为促使人格和尊严即为了义宁可饿死也不接受蹴尔而与之的食物; 我不赞同乞人的作法,大丈夫做事以屈能伸,如越王勾践背负亡国之耻,卧薪尝胆,终成霸业。,5、孟子的“万钟于我何加焉!”的主张是否与当前我党史领导人民勤劳致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作法相违背?试简述理由。 6、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而本文却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万钟于我何加焉的前提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提倡的是舍生取义,义重于生,在利益与正义冲突时要以义为重,讲的是不能违背礼义云获取高官厚禄,并不反对在不违背礼义的条件下获取物质财富。我党领导人民勤劳致富,提高生活水玉也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取得物质财富,所以不矛盾。,“生虽可贵,义却更高,为义而死,虽死犹荣”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7、从古至今,我国有许多舍生取义的英雄,你认为岳飞、文天祥、董存瑞、邱少云都称得上舍生取义的英雄吗?请抓住他们的共同特点,概括说明理由。 8、水浒传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中,有许多人为了信仰和大义(气节)而舍弃荣华富贵甚至生命。如宋江、柴进、戴宗、关羽、陈宫等,请你依照下面的例句,用三、四句话再介绍一例。 例:魏将庞德兵败被关羽所俘,他宁死不降。(见三国演义),称得上,因为他们能在生死抉择时为了自己信仰毅然献出生命。,宋江为了救晃盖等义士,不怕丢掉官职,连累家人。诸葛亮不为强权和地位所诱惑,誓死效忠刘备。 关羽后被吕蒙所摛,他宁死不降。在羽不受曹丞相的高官厚禄、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寻找困境中的义史义弟。,9、人生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健的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10、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重新修改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除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应该选取大义,从有利于义的发扬光大的方面进行选择,舍弃不义,同不义的行为作斗争。,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要珍爱这仅有的一次生命,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的时候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时还要斗志,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11、鱼我所欲也中,“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一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孟子亲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与此同时,在孟子看来,即使是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你认为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12、从全文来看,文章开头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作者这样写的作用何在?,因为“义”的价值高于“生”,所以,即使出于用之于民的目的,也不能放弃“义”的前提,用“不辩礼义”之财来让人苟且求生,更何况是出于让“贫乏者”“得我”的个人目的。,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13、孟子的观点让我们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对我们的有什么启发? 14、文中说“此之谓失其本心”,你认为文中能够表明“失其本心”的原因的句子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证明了人宁可死去也不失去人格和尊严这一做人原则。 典故:(1)志士不饮盗泉之水(2)廉者不受嗟来之食(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失穷乏者得我。,15、文章表现了孟子怎么样的人生态度? 16、在作者看来,面对高官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7、文章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观点,读完此文后你有何见解?,“义”的重要,在“生”、“利”、“义”的抉择面前,宁愿放弃生与利而取义,把义置于“利”、“生”之上的人生态度。,失其本心。,人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辨礼义,要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要保持善良的天性,见利忘义,苟且偷生的行径是不可取的。,18、孟子中有这样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你认为其中的哪一句话最能说明“行道之人”和“乞人”的行为? 19、“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贫贱不能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陈毅-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愿领取美国的救济粮。,20、“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一句中的“是心”指什么?作者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1、我们该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是心”即指“舍生取义”之心。这句话意在强调人本来就有羞耻之心,能帮助人们在“义”与“不义”间取舍。只是有的人受利欲诱惑丧失了这种羞耻心,而那些坚守正义的“贤者”,只是因为他们能自觉保护和发扬这种固有的羞耻之心罢了。,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生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有积极的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23、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人既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自古以来就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的人。最后,文章陡然一转,“乡为身死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这段文章是说,能做到“舍生取义”是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文章评价,1、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 2、结合本文及孟子二章谈谈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很少使用生僻词汇。 大量使用排比对偶句。这样就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善于比喻说理,这些比喻大多是根据生活常理设计的。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里举的战争中的事例,鱼我所欲也中举的“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例子。这种取义浅近的比喻,既使他所讲的道理易于为人接受,又使文章富有文学趣味。,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舍生取义”这一道理的理解?,(1)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 (2)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义”放在首位,必要时应做到“舍生取义”。 (3)“舍生取义” 不仅有其历史意义,也有其现实意义,这一观点仍然符合新时代的道德要求。,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教育部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1)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2)但并不表示我们不见义勇为,不伸张正义,只是我们在见义勇为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要在与坏人斗勇的同时还要斗智,尽量避免对自己的损害,对生命的威胁。,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1)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尊重、团结、友好、互助的精神,是一种刚正之气,忠孝之气,如诚信、真诚、守信等; (2)我们中学生要做充满正义和正气的人,能见义勇为,能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 (3)社会上的所谓“哥们义气”和“江湖义气”是不讲原则、不辨是非的,结果是害人害己,这是不可取的。,“舍生取义”与“珍惜生命”是否矛盾,为什么?,(1)不矛盾; (2)“舍生取义”是从人格尊严的角度来教育人们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屈服于邪恶的势力; (3)“珍惜生命”是从人生态度的角度来告诉人们要热爱生命,不能虚度光阴,不能浪费生命,要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精要练习1,1、请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不为苟得也 所恶有甚于死者 为宫室之美 一箪食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wi,动词,做,干。W,动词,厌恶。wi,介词,为了。dn 名词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c 动词 用脚踢。xe 动词 认为值得,这里是接受的意思,3、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3分) 答: 4、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鱼我所欲也课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5、陋室铭、鱼我所欲也两文分别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情趣和态度的?,人在“生”与“义”不能兼顾时,应该舍生取义(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