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_第1页
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_第2页
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_第3页
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_第4页
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白水县水务局法人代表许博联系人孙宝锋通讯地址白水县新兴路10号联系电编715600建设地点白水县史官镇南彭衙村西纵目沟立项审批部门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渭发改发【2015】285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N7630 天然水收集与分配占地面积(平方米)103734绿化面积(平方米)3949总投资(万元)183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08.7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1.36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18年7月已投产工程内容及规模:一、 概述1、项目由来渭南市白水县因受冬夏季风交替的影响,造成干温季节明显,降水变率大,旱灾是白水县发生频率最多、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白水县水资源短缺,多年来区内人饮以雨水为主,收集在居民水窖内,简易消毒后饮用。干旱少雨时到外地拉水。2012年批复修建的彭衙供水工程调蓄能力仅为200t,调蓄能力有限,在95%保证率来水时,河道14月来水量日均168m3/d,不能满足史官镇人饮基本生活用水;近年来,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由于缺水,也严重影响当地苹果产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经渭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批准,白水县水务局投资1837万元在纵目沟修建彭衙水库建设项目,提高区内人饮供水保证率,缓解区域内旱情。 2、项目历程渭南市将彭衙水库2012年纳入陕西省抗旱规划,2013年3月,白水县水务局委托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陕西省白水县彭衙水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3年6月完成编制工作。2014年8月15日、2015年5月25日、2015年7月14日,陕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对可研报告进行了三次咨询评估,2015年7月,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可研报告进行了修改完善。本项目涉及的水资源论证报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白水县彭衙水库水土保持方案等编制工作也已经完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四十六、水利”第141 水库:库容1000万立方米及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他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水库总库容为74万m3,不涉及环境敏感区,故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白水县水务局委托(委托书见附件1),我单位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规定及陕环发2019【15号】 陕西省生态环保厅关于加强部分涉水生态类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编制完成了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现场勘查,项目委托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已建成运行,故本次评价主要是对该工程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回顾性评价,对项目运行期环境影响进行实际调查及预测分析。3、分析判定(1)与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二、水利 ”中第12项“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2)与相关水利水电发展规划的符合性分析彭衙水库是陕西省2012年纳入抗旱规划的25座水库之一,也是白水县抗旱规划建设项目之一,项目建设符合陕西省抗旱应急水源规划建设需要,亦符合项目所在地水资源规划、配置和管理的要求。(3) 与洛河流域开发利用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支持编制的北洛河流域综合规划(规划以2012年为现状水平年,近期水平年为2020年,远期水平年为2030年。)规划提出近期目标:基本建成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体系,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基本保障城镇、重要工业的供水安全。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现有灌区的节水力度,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2提高到0.5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由现状的70%左右提高到76%;通过新建调蓄、供水工程,提高北洛河流域径流调节能力和水资源配置水平,省界断面水量满足控制指标要求,省际间用水矛盾得到缓解。本项目属于北洛河中游河段,该河段治理开发与保护的的重点是: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水资源;加强防洪工程建设。(4)与白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根据白水县国土资源局关于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用地的意见(见附件4),白水县彭衙水库永久占地面积125.1亩(含淹没区面积),符合史官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同意该项目用地预审;根据白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白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选址定点的复函(见附件5),依据城乡规划,同意该项目用地选址。项目建设符合土地利用及区域发展规划。(4)“三线一单”的相符性分析根据环保部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环境管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简称“三线一单”)约束,建立项目环评审批与规划环评、现有项目环境管理、区域环境质量联动机制,更好地发挥环评制度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作用,加快推进改善环境质量。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见表 1。表1 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表“三线一单”本项目相符性生态保护红线根据陕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案(陕环函2017914号),本项目建设不涉及陕西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方案(陕环函2017914号)划定的生态红线区域。符合环境质量底线根据现状监测结果,评价区环境空气中各监测点SO2、NO2、TSP和PM10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项目区昼夜等效声级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通过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采取环评要求的措施能够合理处置各项污染物,各项污染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符合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不属于“两高一资”型企业,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彭衙供水工程调蓄能力,减少水资源消耗。符合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本项目未列入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无“三致”污染物及持久性有机物或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符合综上分析,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要求。二、项目内容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白水县彭衙水库建设项目建设地点:白水县史官镇南彭衙村西纵目沟建设性质:已建项目四邻关系:北侧为纵目沟上游河道;南侧为纵目沟下游河道;西侧为荒坡,175m处为X216公路;东侧为荒坡,925m处为南彭衙村。工程开发河流: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南彭衙村纵目沟工程开发任务:常规任务是一般年份解决史官镇1.12万人的安全饮水及800亩苹果地的灌溉用水;应急任务是发生干旱或特大干旱情况下,解决史官镇1.12万人的应急供水。建设规模:建设彭衙水库为等小(2)型工程,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8km2,水库总库容74万m3,其中淤积库容24万m3、兴利库容30万m3、滞洪库容20万m3;水库死水位771m,正常蓄水位779m,设计洪水位780.7m。总库容一般年份人饮供水保证率90.6%,灌溉保证率51%,干旱年份人饮应急供水保证率98.1%。工程等级与标准:依照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彭衙水库枢纽为等小(2)型工程,大坝、溢洪、放水设施为5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5级。 水库枢纽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设计洪峰流量为42.5m3/s,相应洪量为49.3万m3,校核洪峰流量为81.7m3/s,相应洪量为91.4万m3。水库枢纽地震设防烈度为7。水库设计使用年限50年。工程总投资:总投资1837万元,资金来源为国家补助及项目单位自筹。 2、项目组成及特性彭衙水库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和放水设施三部分,详细项目组成见表2,项目特性见表3。表2 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工程内容备注水库枢纽大坝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23.2m,坝顶长95m,坝顶宽5m,最大坝底宽115.3m。上游坝坡采用干砌石护坡,下游坝坡设岸坡排水沟,并采用草皮护坡,下游坡脚设计贴坡式排水体,高3m,坝顶进行硬化处理。已建成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控制段宽8m,进口底板高程779m,全长165m,座于黄土地层,由进口段、控制段、二级陡坡、消力池段及护坦段组成。溢洪道设计下泄流量31m3/s,校核下泄流量61m3/s。放水设施全长193.9m,位于水库右岸,由岸坡放水卧管和岸坡涵管组成,放水流量0.4m3/s,卧管长36.9m,尺寸0.80.67m,涵管为DN800丙型承插级,长135m。水库最小生态流量为0.0048m3/s,依托放水卧管进行泄放,阀门控制。辅助工程管理站长30m,宽23m,占地1.0亩,砖混结构管理房5间,仓库2间,厨房1间,面积180m。上坝道路起于乡级公路跨纵目沟桥上游,至水库大坝右端,长0.6km,路宽5.0m,采用20cm厚泥结石及15cm厚3:7灰土结构,设有排水沟,坡面采用种草防护。公用工程给水生活用水从史官镇南彭衙水厂彭衙供水工程取水已建成环保工程废气餐饮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效率60%)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废水生活污水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后用于农田综合利用已建成固废生活垃圾垃圾箱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其他回水淹没区在坝址以上河道内无居住人口,两岸为基岩或黄土边坡,水库正常水位淹没面积103亩,校核水位淹没面积119亩。/表3 项目特性一览表项目单位数量一 水文 1、纵目沟全流域面积km226.1 2、坝址以上流域面积km29.8 3、坝址以上河长km6.5 4、坝址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m3/s0.012 5、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P=5%)m3/s42.5 6、20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P=0.5%)m3/s81.7 7、20年一遇洪水总量(P=5%)万m349.38、200年一遇洪水总量(P=0.5%)万m391.49、坝址以上多年平均来砂量m3/年4500 10、河道日常流量m3/h3040二 水库1、正常水位m779.02、淤积面高程(淤积年限50年)m774.03、设计洪水位(P=5%)m780.74、校核洪水位(P=0.5%)m781.75、死水位m771.76、设计淤积库容(淤积年限50年)万m324.07、兴利库容万m3308、调洪库容万m3209、总库容万m37410、正常水位以下库容万m354.011、死库容万m314.812、正常水位蓄水时水面面积亩10313、回水长度m64014、库容系数%79三 下泄流量 1、设计洪水时下泄流量(P=5%)m3/s30.0 2、校核洪水时下泄流量(P=0.5%)m3/s61.0四 工程效益 1、常规任务 设计人饮供水人口万人1.12 人饮供水量万m3/年 15.75 灌溉面积亩800 灌溉供水量万m3/年8.6 人饮供水保证率90.6% 灌溉保证率51.0% 2、应急任务设计人饮应急供水人口万人1.12人饮应急供水量万m3/年4.2供水保证率98.1%五 淹没损失及工程永久占地 1、正常水位淹没面积亩1032、校核水位淹没面积亩119 3、淹没花椒林亩14 4、淹没旱地亩15 5、淹没泵站座1 6、淹没鱼池亩77、乔木株5008、低压线路m6009、工程永久占地亩125.1六 主要建筑物及设备 1、均质土坝坝长m95坝高m23.2坝顶宽m5.0坝底宽m115.3坝顶高程m783.0上游坡比1:2.75下游坡比1:2.5坝基处理结合槽 2、溢洪道堰顶高程m779.0堰宽m8长度m165地基黄土断面型式矩形消力池长度m15消力池深度m2.0 3、放水设施设计流量m3/s0.4长度m171.9放水建筑物卧管+涵管卧管级数级8控制闸门铸铁闸门0.50.5m涵管直径m0.8涵管比降1:100七 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万m36.9填土万m310.9浆砌石m3126砼及钢筋砼m31993工日万工日4.4八 投资总投资万元1836.71单方库容投资元/m324.8经济内部收益率%12.8年灌溉效益万元803、工程主要建筑物及平面布置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和放水设施三部分:大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采用粘土结合槽防渗,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放水设施位于水库右岸,项目平面布置见附图3。(1)大坝大坝位于X216公路上游370m,2个支沟交汇处下游,坝型为均质土坝。坝高23.2m,坝顶宽5.0m,坝顶高程782.97m,坝顶长95m,底宽115.3m,上游坡坡比1:2.75,下游坡比1:2.0、1:2.5,上游坡采用干砌石护坡,厚30cm,下部为15cm砂砾石混合料,下游坡采用草皮护坡草皮护坡面积2298m2,下游坝坡布置纵向及横向排水沟,总长133m,断面为3030cm矩形结构,C15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15cm。下游坝坡与周边山坡结合处布置截水沟,长度139m,断面宽40cm,深30cm矩形结构,C15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15cm。下游坝坡脚采用贴坡式排水体,高3m,顶宽2m,由内向外结构为粗砂20cm厚、砾石20cm厚、干砌石30cm厚。坝顶采用泥结碎石硬化,厚20cm。(2)溢洪道溢洪道布置于大坝左岸,紧邻左坝端,总长165m。进口段总长30m,口宽10.5m,到0+000缩短到8.0m,左边墙为现浇C25F100砼结构,高03.41m,底板厚0.4m,边墙宽0.30.5m,底宽2.1m。控制段该段长15m,为现浇C25F100砼结构,宽8.0m,底板为C25F100砼结构,0.4m,侧墙高3.0m,宽0.30.5m。一级陡坡段长30m,坡比1:50,底宽8.0m,底板为现浇C25F100砼结构,厚40cm,边墙为现浇C25F100砼结构,顶宽0.30.5m,伸缩缝间距10m。二级陡坡段长60m,坡比1:3.0,0+0450+055为收缩段,底宽由8.05.0m,底板为现浇C25F100钢筋砼,厚40cm,侧墙为现浇C25F100砼钢筋砼直墙结构,高1.82m,宽0.35m,伸缩缝间距10.0m。消力池长15m,池深2.0m,侧墙为现浇C25F100钢筋砼,宽0.35m,底宽5.0m,底板为50cm厚C25钢筋砼结构,下部为10cm厚C10砼垫层。 护坦护坦长20m,坡比1:20,为C25F100砼,厚0.4m,宽5.0m,护坦末端设C25F100砼齿墙,宽0.6m,高1.0m。底板排水溢洪道底板地基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轴线位置设计排水设施一道,采用D200软式透水管,透水管周边为10cm后砂层。(3)放水设施为了确保在大坝出现安全隐患时及时降低库水位,保证大坝安全,同时向下游河道补充生态用水,在大坝右岸布置了水库放水设施。放水卧管布置在右岸,由岸坡卧管、ND800mm 135m长钢筋砼涵管和出口C25砼竖井组成,总长193.9m,放水流量0.4m3/s。4、管理站项目已建设建水库管理站1座,砖混结构管理房5间,仓库2间,厨房1间,建筑面积共计180m2,站内绿化面积220m2。5、上坝道路上坝道路起于乡级公路跨纵目沟桥上游至水库大坝右岸,长0.6km,路宽5m,采用20cm厚泥结石及15cm厚3:7灰土结构,道路纵向坡比6.6%,临山一侧开挖坡比1:0.75,并布置排水沟,坡面采用种草防护。6、弃渣场弃渣场位于大坝下游纵目沟与X216公路交汇处的小支沟,紧邻X216公路。占地面积0.4hm2,渣场容量3.28万m3。项目已经施工完毕,根据现场调研,弃渣场现状对渣面进行平整,覆表土,并在其上面种植植被,并进行了土壤改良、培肥。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弃渣场边坡尚未进行植被恢复。四、水库运行管理方式水库供水以人饮为主,兼具灌溉部分农田功能;当库水位过低,应停止农业灌溉供水,水库仅供居民生活用水,为人饮应急供水。五、工程占地和淹没1、工程淹没库区回水长度640m,正常水位779.0m以下为经常淹没区,面积103亩,核洪水位以下至正常水位区间为临时淹没区,面积119亩。淹没区无可开采矿产资源和文物古迹,无居民住宅及坟头,也无其它居民生活设施,不存在移民问题。彭衙水库淹没范围见附图10,库区主要淹没实物见下表4。表4 项目淹没处理主要实物统计表 行政村项目单位数量史官镇彭衙村泵站(2台潜水泵、前池)座1低压线路m600林木株500道路(小路)km0.5鱼池亩7砖混泵房m218河滩耕地亩15花椒林亩14荒草地亩672、工程占地项目永久占地125.1亩(淹没区占地103亩),占地情况详见下表5。 表5 项目占地面积及类型一览表 序号占地项目占地类型占地面积(亩)占地性质1水库大坝用地林地4永久占地荒草地72放水设施用地荒草地1.33溢洪设施用地林地3荒草地44管理站用地农业用地15上坝道路荒草地1.86淹没区农业用地15花椒林14荒草地74合计125.1六、土石方平衡根据项目设计资料中的土石方平衡分析,项目土石方挖方总量153532m3,填方总量123835m3,挖方直接用于回填15327m3,借方71671m3,弃方29697m3,土石方平衡计算见下表6,土石方平衡及流向见图1。表6 彭衙水库土石方量挖填平衡计算表 单位:m3项目挖方填方挖方用于回填借方借出方弃方大坝1111010606937366990607374溢洪道42376234123410013358放水设施4170412741270043管理站017650176500道路工程1050237133713001039取土场79554321000716717883弃渣场3601560360000施工生产生活区890890890000回水淹没区441000000合计15353212383515327716717167129697图1 彭衙水库土石方平衡及流向框图七、坝址选址合理性分析纵目沟位于白水县城北约25km的北洛河北岸,为北洛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白水县史官镇石索一带,纵目沟呈南北流向,从北至南分别流经白水县的彭衙村、丰乐村、群英村、贺苏村,于槐沟河村附近左入北洛河,全流域面积为26.1km2,主河道长9.2km,河床比降0.87,流域平均宽度3.0m,周边高程636-1095m,总落差459m。根据现场勘察,水库大坝建设于公路桥上游370m,坝高23.2m,坝顶宽5.0m,坝顶高程782.97m,坝顶长95m,底宽115.3m,上游坡坡比1:2.75,下游坡比1:2.0、1:2.5。水库淹没范围小,同时水库距离彭衙水厂泵站较近,取水方便,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建坝位置合理。八、建设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1837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08.77万元,占总投资的11.36%。建设资金全部由国家投资。九、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工程的水库管理站,隶属白水县水务局领导,编制人员5人,其职责是水库运行管理及水库的日常维护。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所在地属于典型的农村环境,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没有工矿企业,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无原有污染及环境问题。现有工程已存在的环境问题和拟采取的整改措施主要有:1、现有工程通过水泵抽水向河道泄放生态流量,无永久性生态流量下泄措施,本次整改措施是在大坝右岸布置了水库放水设施,向下游河道补充生态用水,放水设施由岸坡放水卧管和岸坡放水涵管组成,最大放水流量0.4m3/s,卧管长36.9m,尺寸为0.8m0.67m。汛期泄水降低库水位,非汛期永久泄放生态用水。2、项目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不达标,工程已建成,现状食堂产生的油烟未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无组织排放。本次评价要求食堂安装去除效率大于60%的油烟净化装置,食堂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一、地理位置白水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北部,地处渭北黄土台塬与陕北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过渡地带。东经1091610945,北纬35043527,东邻澄城,西连铜川,北依黄龙、洛川、宜君,南接蒲城。东西长45km,南北宽43km,总土地面积986.6km2。海拔446m1548m,距西安165km,距渭南市83km。史官镇位于白水县城北部,镇政府驻地在史官村,距县城35km。东接澄城县,西连门公乡,南临雷牙乡,北与延安市洛川县和黄龙县接壤。全镇地域总面积为76.05km2,耕地面积4.2万亩。本项目位于白水县城北25km的史官镇南彭衙村西纵目沟下游,项目北侧为纵目沟上游河道;南侧为纵目沟下游河道;西侧为荒坡,175m处为X216公路;东侧为荒坡,925m处为南彭衙村。具体地理位置见附图1。二、地形、地貌、地质1、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渭河盆地北缘的北部,洛河以北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北侧与黄龙山相接,地势北高南低,洛河由西北向东南纵贯全区,密集而呈树枝状的河川沟道由东西两侧汇入洛河,工程区纵目沟以东,山前洪积扇群地貌,扇面高程900m1100m,以西为黄土塬地貌,塬面开阔、平坦,黄土梁顶高程一般宽度850m900m,宽1km 3km,河谷两侧沟谷发育,地形破碎。切割的黄土台塬成条带状,纵目沟属洛河左岸的一级支沟,河谷呈“U”型发育,两岸发育有一、二级阶地。河谷斜坡较陡,侵蚀强烈。相对切割深度50m100m。2、地质构造工程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位于鄂尔多斯向斜南部边缘地带。区域地质构造简单,北接陕北黄土高原,南临渭河断陷盆地,属祁吕贺山字型构造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过渡部位。3、地质工程区地下水按含水层岩性可分为孔隙裂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裂隙含水层岩性为冲积、洪积的砂、卵(砾)石层和风洪积黄土状壤土,基岩裂隙水含水层为中生代碎屑岩。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排泄于附近的沟谷及河流。纵目沟位于白水县城北约25km的北洛河右岸,为北洛河一级支流,纵目沟流域属黄土丘陵地区,两岸沟谷深切,沟壑纵横,冲沟发育,河谷呈“U”型,流域植被以蒿草为主,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轻微,沟谷内常年流水不断,最小流量30m3/h。3、 水文、泥沙 1、水文白水县境内河流属北洛河水系,主要支流有白水河、铁牛河、孔走河3条,支沟1178条,有水流的49条,流域长度在50km以上的河流有洛河、白水河2条河流,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洛河、白水河、铁牛河、孔走河4条河流。洛河发源于定边县白云山,从白水县西北王家河村入境,流经北塬、收水、纵目、史官、雷牙等七乡镇,由狄家河进入白水、澄城两县交界处,于西固河滩村出境,境内流域长度59.5km,河道比降2.9,河床平均宽度25m,年平均径流量7.29亿m3,流速为3.2m/s,年平均输沙量0.92亿吨。纵目沟位于白水县城北约25km的北洛河右岸,为北洛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白水县史官镇石索一带,纵目沟呈南北流向,从北至南分别流经白水县的彭衙村、丰乐村、群英村、贺苏村,于槐沟河村附近左入北洛河,全流域面积26.1km2,主河道长9.2km,河床比降0.87%,流域平均宽度3.0m,周边高程6361095m,总落差459m。彭衙水库坝址位于史官镇南彭衙村西1.2km的纵目沟干流上,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9.8km2,坝址以上河长6.5km,河床平均比降1.03%。工程控制流域无水文监测站,无实测径流资料,由于耀县水文站以上流域地貌以黄土丘陵沟壑区为主,与纵目沟流域较为类似,两流域处于同一雨区,其地貌及产汇流特性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径流分析采用耀县水文站1960年2011年实测径流系列,采用面积比拟法进行推求。计算得: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8万m3(流量0.012m3/s)。彭衙水库坝址断面各月径流量见表7。表7 坝址断面处各月径流量一览表 径流量:万m3月份123456789101112年径流量0.90.81.11.62.92.55.77.37.14.82.21.138比例(%)2.372.112.894.217.636.581519.2218.6812.635.792.891002、泥沙纵目沟流域无实测泥沙资料,县内铁牛河上建有铁牛水库,于1976年5月蓄水,坝址流域控制流域面积50.9km2,该水库坝址与纵目沟流域下垫面条件极为相似,2002年水库管理处曾对库内泥沙淤积进行了实地测算,水库运行28年来水库淤积泥沙总量为81.8万t,水库塌岸量0.9万t,故水库淤积沙量80.9万t,计算得到坝址流域年均输沙量为2.9万t,考虑水库测淤的误差因素,铁牛河水库坝址流域年均输沙量取3.1万t,铁牛河水库坝址流域年输沙模数为610.0t/km2。纵目沟以铁牛河水库实测泥沙淤积为基础,参考渭南地区暨铜川市实用水文手册,彭衙水库坝址多年年均输沙量620t/km2,水库多年平均年淤积量为1.3万m3。四、气象项目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冷暖变化分明,春暖干旱,夏热多雨,冬冷少雪,最大冻土深度40cm,多年平均气温11.4,极端最高气温39.4,最低气温-16.7,多年平均降水量583.2mm,无霜期211天,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年内60%降雨集中在69月,间有伏旱和短暂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多年平均风速3.4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25m/s。区内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2397小时,年总辐射量128.1千卡/cm2,0积温4349,10积温3745,区内土地肥沃,黄土层深厚,昼夜温差大,是苹果的优生区之一。五、防洪与抗震项目建筑物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水库枢纽地震设防烈度为7。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域划分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六、植被多样性白水县自然植被大致分两类地区:北部浅山区,包括收水、许道、云台、尧禾、门公、林皋等公社,其乔木树种主要有刺槐、杨树、松柏等;灌木主要有黄蔷薇、连翅、栒子等;草本主要为羊胡子草、铁杆蒿、菅草、沙草等。其代表群落为黄蔷薇、羊胡子草群落,约计20多万亩,覆盖度为0.40.8。东南塬区及洛河以北地区,包括雷村、西固、冯雷、城郊、北井头、雷牙、史官、纵目、大杨、北原等公社及城关镇,其乔木树种主要有泡桐、杨树、臭椿、国槐、刺槐等;灌木主要有酸枣、荆条、黄蔷薇、野丁香、胡枝子等;草本主要为铁杆蒿、沙草等。其代表群落为酸枣、铁杆蒿群落,总面积约16万亩,覆盖度为0.30.7。项目所在区属于洛河以北区域,评价区内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树种和野生植物。七、矿产资源白水县地处渭北黑腰带腹地,煤炭总储量达5.9亿t,年产原煤150万t。建设火电厂2座,总装机容量11.2万千瓦,年发电量近6亿度。青红砂石资源范围广,赋存条件和品质优良,裸露地表便于开发,总储量达27.7m3。另外,还有石灰石储量1亿t,陶土10000万t,高岭土1918万t。八、特殊环境敏感点保护根据工程设计资料,结合现场踏勘、调查访问及资料查阅,评价区附近无国家、省、市、县确定的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环境敏感点。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根据大气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本项目空气环境质量数据来源于2018年12月及12月全省环境质量空气质量状况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办公室中白水县例行监测点位数据,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见表8。表8 本项目所在地达标区判定情况一览表污染物年评价指标现状浓度 /( g/m3)标准值 /( g/m3)占标率 /%达标情况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4835137不达标PM10年平均质量浓度9970141不达标SO2年平均质量浓度246040达标NO2年平均质量浓度168020达标CO95%顺位 24小时平均浓度1700400043达标O390%顺位 8时平均浓度160160100达标环境空气常规六项指标中,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NO2年平均质量浓度、CO95%顺位24 小时平均浓度和O3 90%顺位 8时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PM2.5 年平均质量浓度、PM10 年平均质量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评价指标为SO2、NO2、PM10、PM2.5、CO、O3,六项污染物年评价指标全部达标即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因此,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不达标区域。二、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本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质量,西安华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进行了监测,监测报告见附件11,噪声监测情况如下:1、监测时间:2019年3月19日2019年3月20日。2、监测位置:在水库管理站、坝顶、放水设施西侧、纵目村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每个监测点位昼夜各一次,共监测两天。4、监测结果见表9。表9 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一栏表 单位:dB(A)监测点位及类别编号监测日期监 测 结 果(dB(A)昼间夜间水库管理站12019年3月19日49.140.2坝顶249.340.1放水设施西侧350.240.9纵目村450.739.5水库管理站12019年3月20日48.739.2坝顶249.239.7放水设施西侧350.340.1纵目村450.739.3从表9可见,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区域声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对项目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补充监测,监测情况如下:1、 建设前地表水监测结果监测时间:2019年4月17日。 监测位置:水库大坝 所在地纵目沟段。监测单位:西安华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表10 建设前地表水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方法来源单位数据水温水质 水温的测定 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的测定法GB/T 13195-199112.1PH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PH单位7.54溶解氧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碘量法GB/T7489-1987mg/l7.2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11892-1989mg/l3.8化学需氧量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HJ828-2017mg/l13 BOD5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 稀释与接种法 HJ/T505-2009mg/l6ND氨氮(以N计)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5-2009mg/l0.103总磷(以P计)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11893-1989mg/l0.08总氮(以N计)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mg/l0.32铜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mg/l0.05ND锌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mg/L0.05ND氟化物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7484-1987mg/L0.86硒水质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HJ694-2014mg/L0.0004ND砷水质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HJ694-2014mg/L0.0003ND汞水质 汞、砷、硒、铋、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法HJ694-2014mg/L0.00004ND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CB/T5750.6-2006(9.1)mg/L0.0005ND铬(六价)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87mg/L0.004ND铅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GB/T 5750.6-2006(11.1)mg/L0.0025ND氰化物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HJ484-2009mg/L0.001ND挥发酚(以苯酚计)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mg/L0.0003ND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7494-1987mg/L LAS0.05ND硫化物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mg/L0.005ND硫酸盐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HJ/T 342-2007mg/L16氯化物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GB/T11896-1989mg/L13硝酸盐氮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7480-1987mg/L0.74铁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1-1989mg/L0.03ND锰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1-1989mg/L0.01ND透明度塞氏盘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 cm130叶绿素a水质 叶绿素a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HJ 897-2017mg/L0.013(带“*”检测项目结果由西安华测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提供,“ND”表示未检出)由上表可得项目区现状所在地地表水环境质量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经调查本项目所在区域没有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保护地,以及对建设项目的某类污染因子或者生态影响因子特别敏感的区域,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2:表1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方位距离户数/人数保护目标大坝纵目村W590m210/84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南纵目村SW1000m118/472衙石村NE730m40/160南彭衙村E925m143/603水环境纵目沟/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即昼间60dB,夜间50dB)。3、地表水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 4、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类水域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扬尘执行施工场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表1标准;运营期食堂餐饮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小型规模要求。2、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生活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2、场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2类区标准(即昼间60dB,夜间50dB)。3、固体废物排放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中的有关规定。4、运营期管理站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总量控制指标本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水库运行本身不消耗水量,不产生污染。水库供水以人饮为主,兼具灌溉部分农田功能;当库水位过低,应停止农业灌溉供水,水库仅供居民生活用水,为人饮应急供水。主要污染工序:本项目主体工程已建成,施工期影响已结束。本工程运行期是一个蓄水(或蓄洪)、灌溉、供水的过程。工程本身无废水和其它污染物质的排放。该项工程完成后具有防洪、供水、灌溉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该工程建成后,闸坝阻隔、水库淹没等也对环境带来一些不可逆的不利影响。1、蓄水影响项目完成蓄水后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包括水库水面面积增加导致的植被损失;水生生物生境面积扩大引起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种类和分布的变化;工程淹没陆地造成陆生动物生境损失,导致陆生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范围变化等。工程蓄水后会对库岸和大坝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可能产生大坝渗漏。同时,水库蓄水初期,由于土壤及清库残留植物根茎等有机物的释放,可使残留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物进入水库水体,增大有机质和营养物质的含量,水库水质短期内将有一定的变化。 2、闸坝阻隔项目完成后,水域的水文特征及水环境特征与现状纵目沟相差较大,对河流内现有鱼类的阻隔影响较大。3、对地下水的影响工程的修建将会改变河流的基本水文特征和下游河道的水文情势。河水流量的变化会引起溢流坝枢纽下游地下水补给要素及补给量、排泄要素及排泄量发生变化。 4、生活污水管理站定员5人,库区日用水量为0.35m3/d、127.8m3/a,废水排污系数取0.8,生活污水产生量0.28m3/d,102.2m3/a。5、废气工程管理站设置有灶房,食用油用量为0.15kg/d、0.05t/a,油烟挥发率取2.83,生活油烟产生量约0.001t/a。6、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产生量按1.0kg/d人计,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005t/d、1.83t/a。7、噪声运营期潜水泵运行时产生的噪声。8、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经调查,水库库区回水长度640m,正常水位779.0m以下为经常淹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