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终稿_第1页
海洋终稿_第2页
海洋终稿_第3页
海洋终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和开发的心得12法学1班 傅宇菲 1219090006这个学期,我选修课选了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这门课。至于我为什么会选这门课呢?主要是因为这门课的内容和知识就关乎我们平常,它的知识在某些方面我们比较容易接受。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觉得自己有必要学习一下。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海洋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海洋丰富的资源成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对海洋的开发早已经不再困难。我想,在这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涉及法律方面的知识,了解一下也是对自己专业有帮助的。 老师的课,更多是将海洋资源利用和开发与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让我们意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我深有感悟。记得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率。之后就是讲海产品的食品加工,辐照技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海洋中药等。包括我们很多人喜欢吃的海鲜,罐头,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等以前一直不知道原来海洋生物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有这么大的关系,现在让我越来越意识到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了。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环境问题尤为突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源短缺的问题,改善了环境状况。刚去上课的时候,人到的好齐,后面的位置几乎都坐满了。说明这课还是很吸引人的。然后听了南老师的讲课之后,确实觉得还不错。老师讲的都是和我们生活相关的内容。偶尔也会有一些专业的知识,可能会有点枯燥,但是老师还是放了大量的视频来辅助我们学习,所以我还是认真的听了。海洋生物资源的课让我懂得了不少相关方面的知识,增长了我的见识。以下是我在上完课后,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面:一、海洋食品加工概述:由于海洋生物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越来越多地成为人类保健食品、海洋药物的重要来源。开发海洋食品已成为今后发展方向。海洋生物独特的脂肪酸:海洋生物含有独特的脂肪酸。海洋生物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含有一定量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更为禽畜肉和植物性食物所不含,这种脂肪酸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鱼油为原料制成的药品的保健食品对心血管疾病有特殊疗效。海洋生物富含易于消化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食物蛋白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海洋中鱼、贝、虾、蟹等生物蛋白质含量丰富,易于为人体吸收,人们所必需的种氨基酸含量充足,其中尤以赖氨酸含量更比植物性食物高出许多。日本等国研制的浓缩鱼蛋白、功能鱼蛋白、海洋牛肉等,均以鱼类为主要原料制成。海洋生物是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的宝库。海虾、海鱼中钙的含量是禽畜肉的几倍至几十倍;牡蛎中富含锌;海带中富含碘元素;鱼肉中的铁最易被人体吸收;用鱼骨、牡蛎壳等加工制成的“海洋钙素”、“生物活性钙”对防治缺钙有独特疗效。海洋生物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海洋生物中还含有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在许多生物资源中含有对生物体和人体具有重要的调控生理功能作用的有效成分,其中不少对维系生态环境和生命的最佳状态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将这类有效成分命名为生物活性物质。如海藻中含有的牛磺酸,可有效防止膳食脂肪吸收,具有降低血胆固醇、降低血压等功效。二、海洋药物的发展当前世界上海洋天然产物的开发研究正方兴未艾,走在这一领域前列的是美国,日本及欧共体的成员国。在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和国立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各为5000多万美元;近年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海洋药物研究资金已增加到全部研究资金的11% 以上,与合成药、植物药基本持平。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Japanese Marine Biotechnology Institute)及日本海洋科技和技术中心(Japan Marine Scienceand Technology Center)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约为1亿多美元。欧共体,海洋科学和技术(Marine Sciencesand Technology,简称MAST)计划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约为1亿多美元。海洋天然药物的筛选,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筛选抗肿瘤物质,70年代以后扩大到抗病毒、免疫抑制、强心、抗炎等物质的筛选,80年代以抗菌、抗霉菌 为多。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酶工程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促进了海洋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至90年代,海洋生物已成为一门成熟的研究学 科,为海洋药物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主要以抗心脑血管病、抗艾滋病等研究为主。生物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有20%左右的海洋提取物或化合物显示不同程 度的活性,在已发现的这些化合物中,不仅包括了陆地生物中已存在的各种化学结构类型,并且还存在很多特殊化学结构类型,它们的特异化学结构是陆生天然活性 物质所无法比拟的,成为研制开发新药的基础。我国是最早将海洋生物用作药物的国家之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建国以来,我国对海洋药物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自1978年全国科技大 会提出“向海洋要药”的提案及后来提出的“开发海洋湖沼资源,创建中国蓝色药业”的战略设想以来,我国对海洋药用资源的研究已具有一定基础。有关资料显 示,我国目前已有5种海洋药物获国家批准上市:藻酸双酯钠,甘糖酯,河豚毒素,多烯康,烟酸甘露醇;另有10种获健字号的海洋保健品。三、 海洋药物的研究应用1、抗菌药物与海洋生物共存的微生物是一座丰富的抗菌宝库,目前从海洋生物中已分离得到脂肪酸类、丙烯酸类、苯酚类、吲哚类等具有抗菌活性的化合物,国内已开发了系列 头孢菌素等海洋抗菌药物。2、抗病毒药物已分离得到萜类、核苷类、生物碱类、多糖类、杂环类等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国内市场上已有珍宁注射液、珍珠贝壳层酸性提取物等产品上市。3、抗肿瘤药物最有希望的抗癌药物将来自于海洋,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一直是海洋药物研究的重点。现已发现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有10%具抗肿瘤活性,包括核苷酸类、酰胺 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等化合物,其中阿糖胞苷等已形成药物。我国正在开发的抗肿瘤药物有6-硫酸软骨素、海洋宝胶囊、脱溴海兔毒素、海鞘素 A(B,C)、刺参多糖钾注射液等药物。目前,只有10个海洋抗肿瘤药物进入临床研究,更多的处于临床前研究。浙江省舟山市用乌贼加工时丢弃的墨囊制成 “海墨止血片”,对消化道等各种出血有效,尤其对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效佳,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但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现在发现乌贼墨具有抗肿瘤作用,国 内对其作用机制作了大量研究,已获重大进展,并不断有新的发现,主要集中在免疫方面。4、抗心血管药物已研究出多种可供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如萜类、多糖类、多不饱和脂肪酸、肽类和核苷类等物质,均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和扩张血管作用。有50多种海洋 生物毒素不仅具有强心作用,而且还有很强的降压作用,现对河豚毒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较多。此外,螺旋藻类对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有较好的预防和辅助治 疗作用。5、传统海洋中成药和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捕捞等原因,使天然资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必须有计划地开发海洋传统养殖业,扩大养殖品种,增加药源,制成海洋中成药系列产品, 促进销售,同时带动海洋养殖业的发展。为此,开发研究重点应是海洋药用资源与中药资源的优势结合,对确有疗效的民间单方、验方、秘方进行发掘整理,配以海 洋药源,加强科学组方,制成使用方便的新剂型。如将古方藿香正气水配以海洋药源制成软胶囊的产值超亿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近年来配伍海洋中药材治疗肿 瘤、心血管等疾病的报道倍增,其中常见配伍的海洋中药材有海藻、昆布、牡蛎、石决明、乌贼骨、瓦楞子、紫菜、海参、干贝、海龙、海马、珍珠母、鲨鱼肝油、 鲨鱼软骨等,应很好规划,合理开发。四、海洋药物研究的重点领域(一),海洋抗癌药物研究。海洋抗癌药物研究在海洋药物研究中一 直起着主导作用,科学家预言,最有前途的抗癌药物将来自海洋。现已发现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有10%具有抗肿瘤活性。美国每年有1500个海洋产物被分离 出来,1%具有抗癌活性,目前至少已有10个以上海洋抗癌药物进入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扩大海洋生物的活性筛选,继续寻找高效的抗癌化合物,直接用于临 床或作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抗癌成分,将成为海洋抗癌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二),海洋心脑血管药物研究。目前已研究出多种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抑制血栓形成和扩张血管的作用,现已有多种 制剂用于临床。50多种海洋生物毒素,不仅有强心作用,而且有很强的降压作用,河豚毒素的抗心率失常作用目前研究较多。此外,还有藻酸酯钠类、螺旋藻类, 后者对于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有良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三),海洋抗菌、抗病毒药物研究。与海洋动植物共生的微生物是一种丰富的抗菌资源,日本学者发现约27%的海洋微生物具有抗菌活性。(四),其他海洋药物研究。其他如神经系统药物、抗过敏药物等研究亦取得较大成果。海洋是新种属微生物的生存繁衍地,从众多的新种属微生物中,可以培养出 一系列高效的抗菌药物,如来源于多种链霉菌的Teleocidin即为一种强抗菌药物。海洋毒素是海洋生物研究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多数海洋毒素具有独特 的化学结构。由于许多高毒性的毒素是以针对生物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高特异性作用为基础,因此,这些毒素及其作用机制是发现新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药物 的重要导向化合物和线索,也可作为寻找新农药的基础。现已发现的海洋毒素其化学结构大致可分为:聚醚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溶血糖脂类、记忆丧失性氨基酸 贝毒、酯溶性酚类和含磷化合设物。(五),海洋药物研究的主要生物类型有:(1)海藻,如昆布、海人草、石花菜、螺旋藻、羊栖菜、鼠尾藻等;(2)软体动物,如牡蛎、珍珠、章鱼、石决明、蛤蜊等; (3)节肢动物,如龙虾、对虾、寄居蟹等;(4)棘皮动物,如海参、海胆、海星、海燕等;(5)脊索动物,如海马、海龙、海鳗、带鱼等;(6)腔肠动物, 如珊瑚、海蜇、海浮石等;(7)微生物,海绵、海鞘、苔藓虫、微藻、细菌、真菌等。热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