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块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包含有CAD图纸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056196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3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07-05
上传人:QQ24****178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王**(实名认证)
浙江
IP属地:浙江
25
积分
- 关 键 词:
-
机械加工工艺
机械加工工艺及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CAD图纸
有CAD图纸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 资源描述:
-
铁板块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包含有CAD图纸,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及,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CAD图纸,有CAD图纸,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 内容简介:
-
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 1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2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粗铣工件前后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1.510.865半精铣工件前后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410.854精铣工件前后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110.85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 1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2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粗铣工件前后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1.510.865半精铣工件前后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410.854精铣工件前后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110.85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 2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3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粗铣工件顶面、底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1.510.745半精铣工件顶面、底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410.734精铣工件顶面、底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110.73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 2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3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粗铣工件顶面、底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1.510.745半精铣工件顶面、底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410.734精铣工件顶面、底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110.73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 3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4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粗铣工件两侧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1.510.745半精铣工件两侧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410.734精铣工件两侧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110.73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 3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4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粗铣工件两侧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1.510.745半精铣工件两侧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410.734精铣工件两侧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110.73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4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5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粗铣工件两台肩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1.510.745半精铣工件两台肩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410.734精铣工件两台肩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110.73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4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5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粗铣工件两台肩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1.510.745半精铣工件两台肩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410.734精铣工件两台肩面端面铣刀,游标卡尺50094.20.20.110.731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5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6钻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立式钻床Z5135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钻14的铰孔麻花钻,游标卡尺60018.50.254.530.69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5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6钻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立式钻床Z5135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钻14的铰孔麻花钻,游标卡尺60018.50.254.530.69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机 械 加 工 工 序 卡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共6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制定块第6 页车 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7铣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件数每台件数铸件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铣床X6130夹 具 编 号夹 具 名 称切 削 液专用家具工序工时准终单件序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r/min)切削速度(m/min)进给量(mm/r)切削深度(mm)走刀次数时间定额机动辅助铣槽三面刃铣刀,游标卡尺4001570.22.011.0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6 6 74511豸豸豸X6130 (r/min) (m/min) (mm/r) (mm)4001570.22.011.0 机 械 加 工 工 艺 过 程 卡 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1-1第 1 页产品名称制定块零(部)件名称共 1 页材料牌号45钢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100*65每毛坯件数1每台件数备注工序号工序名称工 序 内 容车间工段设备工艺装备工时准终单件01备料毛坯件X613002铣铣前后两端面X6130端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03铣铣底面,顶面X6130端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04铣铣两侧面X6130端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05铣铣两台肩面X6130端面铣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06钻钻铰孔Z5135麻花钻、铰刀、游标卡尺、专用夹具07铣铣槽X6130专用夹具、锯片铣刀、游标卡尺08终检检验至图纸要求并入库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会签 (日期)、处 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1-1 1 1 45100*651 豸01X613002X613003棬X613004X613005X613006Z5135黨07X613008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制定块零件加工工艺,设计铣槽工序在X6130卧铣上用三面刃铣刀加工夹具 专 业: 机械电子工程 班 级: 12-3 学 号: 1230120306 姓 名: 宫庆昌 指导教师: 张中然 机械工程系2015年11月15日 X6130 12-3 1230120306 20151115 哈尔滨理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16目 录第一章 序言1第二章 零件的分析2 2.1零件的作用2 2.2零件的工艺分析2第三章 工艺规程设计3 3.1确定毛坯形式3 3.2基面的选择3 3.3制定工艺路线4 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尺寸的确定5第四章 专用夹具设计11 4.1夹具设计114.2定位基准的选择11总结15参考文献161、 序 言大学临近尾声,我们很多的基础课,比如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都已经结束了。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就是我们学完了这些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的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链接,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由于知识范围的限制和能力的欠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存在很多的不足,但是在老师的知道下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和能力。二、 零件的分析 2.1零件的作用 据资料所示,可知该零件应该是一些机械类中的配合件中的小零件,是用来与其他零件相配合使用的,所以只有部位粗糙度和其他标准要求较高,其他部位要求较低。而且零件对刚性和韧性有一定要求,所以使用45钢。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图2.1 加工零件图该零件为45钢;零件图如上图2.1,中批量生产;该工序在卧式铣床上用三面刃铣刀加工。由零件图可知,所设计的夹具应满足以下工序加工要求:1.槽宽。2.槽宽至工件底面的位置尺寸。3.槽两侧面对孔轴线的对称度0.2mm。4.槽底面对工件B面的垂直度0.10mm。三. 工艺规程设计3.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根据材料45钢,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及零件形状要求,可选择铸造件。主要表面虽然加工精度较高,但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证质量地加工出来。 3.2基面的选择1、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粗基准的选择应以加工表面为粗基准。目的是为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的相互位置关系精度。如果工件上表面上有好几个不需加工的表面,则应选择其中与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求壁厚均匀、外形对称、少装夹等。(2) 选择加工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作为粗基准。例如:机床床身导轨面是其余量要求均匀的重要表面。因而在加工时选择导轨面作为粗基准,加工床身的底面,再以底面作为精基准加工导轨面。这样就能保证均匀地去掉较少的余量,使表层保留而细致的组织,以增加耐磨性。(3) 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这样可以保证该面有足够的加工余量。(4) 应尽可能选择平整、光洁、面积足够大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有浇口、冒口、飞边、毛刺的表面不宜选作粗基准,必要时需经初加工。(5) 粗基准应避免重复使用,因为粗基准的表面大多数是粗糙不规则的。多次使用难以保证表面间的位置精度。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他对零件的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先选取60孔及其端面作为定位基准。2、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应满足以下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 应尽量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避免基准不重合引起的误差。(2)“基准统一”原则 尽可能在多数工序中采用同一组精基准定位,以保证各表面的位置精度,避免因基准变换产生的误差,简化夹具设计与制造。(3)“自为基准”原则 某些精加工和光整加工工序要求加工余量小而均匀,应选择该加工表面本身为精基准,该表面与其他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由先行工序保证。(4)“互为基准”原则 当两个表面相互位置精度及自身尺寸、形状精度都要求较高时,可采用“互为基准”方法,反复加工。(5)所选的精基准 应能保证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夹具简单、操作方便。以基准面A及另外两侧面作为定位精基准,加工其它表面及孔。主要考虑精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的时候,应该进行尺寸换算,这在以后还要进行专门的计算,在此不再重复。3.3制定工艺路线工序 备料工序 铣前后两端面工序 铣底面,顶面工序 铣两侧面工序 铣两台肩面工序 钻铰孔工序 铣槽3.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及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选择刀具:根据工艺手册表3.1-27,选择二把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同时铣削两侧面。铣刀外径do=225,铣刀齿数Z=20。确定铣削深度 sp:由于单边加工余量z=2.1,故可一次走刀内切完, sp=2.1。确定每齿进给量fz:由切削手册表3.3,在X63铣床上p=10kw、工艺系统刚性为低等,用高速钢盘铣刀加工时,选fz=0.08/z。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刀具耐用度:由切削手册表3.7,铣刀刀齿后面最大磨损量为0.6,根据切削手册表3.8,铣刀直径do=225的高速钢镶齿三面刃铣刀的耐用度T=240min。确定Vc:确定Vc查=27m/min,则 n查=1000Vc查/(do)=1000/(225)= 38 r/min由X63机床使用说明书,选主轴转速n机=37.5r/min,则实际的切削速度为Vc机=(n机do )/1000=(37.5225)/1000=26.5m/min当n机=37.5r/min时,工作台每分钟进给量Vf=fzZ机=0.082037.5=60/min。由X63机床使用说明书选铣床工作台进给量,刚好有Vf=60/min,故直接选用该值。计算基本工时:由于是粗铣,故整个铣刀刀盘不必铣过整个工件,利用作图法,可得铣刀行程l=l+l1+l2=129+9.92+3=142 t=l/fm=142/60=2.37min工序:钻、扩、铰10孔。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2)钻14孔:莫式圆锥2号,d=9,L=90,根据工艺手册表3.1-10=30,2=118,=40,当20,钻头后刀面磨损极限值为0.8,耐用度T=60min。查切削手册。表2.12(1)背吃刀量:钻孔时=4.5(2)进给量: f=(0.250.31)0.75=0.180.23,f=0.2查切削手册表2.7(3)计算切削速度:V =式中:=4.4,=0.4,=0,=0.7,m=0.2,=1.0, =0.88,=1.1,=1.0,=0.87,=0.87查切削手册表2.31所以=10.881.110.870.85=0.72V = 0.72=11.24 m/min=325根据z3025机床标准主轴转速,n=315,实际转速为=10.89m/min(4)基本时间:=式中已知=42,=12.13,=3,f=0.2,n=315,所以孔的基本时间:=0.9min3)扩孔14:锥柄扩孔钻,莫氏锥度2号,d=9.75,L=228查工艺手册表3.1-8,T=30min查切削手册。表2.12(1)背吃刀量=0.375(2)进给量:f=0.50.6,按机床选取f=0.5(3)计算切削速度V =式中:=11.1,=0.4,=0.2,=0.5,m=0.2,=1.0, =0.88, =1.0, =1.0,=1.0查切削手册表2.31所以=0.88V = 0.88=17.01 m/min=460.98根据z3025机床标准主轴转速,n=500,实际转速为=18.46m/min(4)基本时间=式中已知=42,=2.6,=4,f=0.5,n=200,所以孔的基本时间:=0.193min4)铰孔14直柄机用铰刀,L=151mm,d=12mm,查工艺手册表3.1-16,T=40min查切削手册。表2.12(1)背吃刀量=0.125(2)进给量:f=0.651.4,按机床选取f=1.0(3)计算切削速度V =式中:=12.1,=0.3,=0.2,=0.65,m=0.4,=1.0, =0.66,=1.0,查切削手册表2.31 所以=0.66V = 0.66=5.78m/min=153.3根据z3025机床标准主轴转速,n=200,实际转速为=7.54m/min(4)基本时间=式中已知=42,=2.6,=18,f=0.63,n=200,所以孔的基本时间:=0.313min最后,将以上各工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计算结果,连同其他加工数据,一并填如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中。四、夹具设计4.1定位基准的选择图2.2 工件坐标系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该工序必须限制工件的五个自由度。建立坐标系如图2.2所示。为保证槽底面至工件B面的垂直度,应选B面为定位基面,限制;为保证工序尺寸,须限制、,所以选取A面为定位基面;为保证槽两侧面对孔轴线的对称度要求,还必须在加工时限制自由度。另外,为了方便控制刀具的走刀位置,还需要限制。综上所述,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为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选取的定位基准是B面、孔和A面。4.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图2.9作用于工件上的切削力工件在加工时的受力情况如图2.9所示。加工时,工件受到切削合力F的作用,F可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切削分力和,由经验公式,和可通过切向铣削力分别乘以一个系数来得到。在对称铣削情况下,=(11.2),=(0.20.3)。参照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表1-2-9得铣削力的计算公式:参数的选取:切向铣削力 (N)铣刀系数 =669铣削深度 =3mm每齿进给量 =0.15mm铣刀直径 d=100mm铣削宽度 B=12mm铣刀齿数 z=12修正系数 (工件屈服应力)综上,计算得:铣削力 。故水平分力=1.1=1279N,垂直分力=0.3=349N。工件的主定位面是B面,故选择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为水平方向作用于B面。当夹紧力水平作用于工件上时,所需要的理论夹紧力=+=1279+=3606N由公式 = 可计算出实际所需夹紧力。现在计算安全系数K的值。安全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0得各安全系数K的取值如下:基本安全系数 加工性质 刀具钝化程度 切削特点 稳定性 手柄位置 工件与支撑面接触情况 将各安全系数值代入上面公式计算得,K=1.952.5(注:若安全系数的计算值小于2.5,则取=2.5),则取K的值为2.5。所以实际所需夹紧力为: = =9015N。实际所需的夹紧力计算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一般只能作粗略的估算。为简化计算,在设计夹紧装置时,可只考虑切削力对夹紧的影响,并假定工艺系统是刚性的切削过程稳定不变。【2】总 结设计是我们每个大学生在通过大学学习后都会进行的一个必修课,在我们大学生的学习中,毕业设计是我们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总结性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实践过程。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的毕业设计内容源于生产实践,使得毕业设计和实践得到了充分的结合,有利于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把自己几年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并运用到设计中,我顺利的完成了这次的毕业设计的各个项目的任务。但在设计过程中,我对一些理论问题掌握的不够充分,经过多次向指导老师请教才得以解决。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更多的吸取相关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品平的能力。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了解和掌握了机械、液压等方面的诸多知识,锻炼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本人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以及经验不足,实际中难免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欢迎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赵家齐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洛阳农业机械学院编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3 切削用量手册 艾兴,肖诗纲主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4 金属切削手册 上海:上海科学文化技术出版社 5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艾兴、肖诗纲主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6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 .李益民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7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孟少农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8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王 栋主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9模具课程设计指导梅 伶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0材料成形设备王卫卫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1几何公差与检测甘永立主编.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机械原理孙 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崇 凯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16 - PAGE II - PAGE 16 PAGE 16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1“ 1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2“ 2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3“ 2.1 2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4“ 2.2 2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5“ 3 3.1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6“ 3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7“ 3.2 3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8“ 3.3 4 HYPERLINK l “_Toc296940789“ 3.4.缰 5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1“ 11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3“ 4.1 11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4“ 4.2 11 15 HYPERLINK l “_Toc296940798“ 16 硶 2.1 45 2.2 2.1 452.1 1. 2.硣 3.0.2mm 4.B0.10mm . 3.1 45 3.2 1 1棬 2 磺档棬档 3 4 治辭 5 60 2 1 2 任 3 汾 4 硢 5 A漰绻 3.3 棬 3.4缰 3.1-27档do=225LZ=20 spz=2.1L sp=2.1L fz3.3X63p=10kwfz=0.08L/z 3.70.6L3.8do=225LT=240min VcVc=27m/min n=1000Vc/do=1000/225= 38 r/min X63飬n=37.5r/minVc=ndo /1000=37.5225/1000=26.5m/min n=37.5r/minVf=fzZ=0.082037.5=60L/min X63Vf=60L/min l=l+l1+l2=129+9.92+3=142L t=l/fm=142/60=2.37min 10L 214L 2d=9L=903.1-10=302=118=4020L0.8LT=60min顶2.12 1=4.5L 2 f=0.250.310.75=0.180.23f=0.2顶2.7 3 V = =4.4,=0.4,=0,=0.7m=0.2=1.0 =0.88=1.1=1.0=0.87=0.87顶2.31 =10.881.110.870.85=0.72 V = 0.72=11.24 m/min =325 z3025n=315 =10.89m/min 4 = =42L=12.13=3Lf=0.2n=315 =0.9min 314L 2d=9.75L=228顶3.1-8T=30min顶2.12 1=0.375L 2f=0.50.6f=0.5 3 V = =11.1,=0.4,=0.2,=0.5m=0.2=1.0 =0.88 =1.0 =1.0=1.0顶2.31 =0.88 V = 0.88=17.01 m/min =460.98 z3025n=500 =18.46m/min 4 = =42L=2.6=4Lf=0.5n=200 =0.193min 414L L=151mmd=12mm顶3.1-16T=40min顶2.12 1=0.125L 2f=0.651.4f=1.0 3 V = =12.1,=0.3,=0.2,=0.65m=0.4=1.0 =0.66=1.0顶2.31 =0.66 V = 0.66=5.78m/min =153.3 z3025n=200 =7.54m/min 4 = =42L=2.6=18Lf=0.63n=200 =0.313min 4.1 2.2 2.2BB棬磬A棻 B桢A档 4.2 2.9 2.9FF鹫=(11.2),=(0.20.3) 31-2-9 N =669 =3mm =0.15mm d=100mm B=12mm z=12 =1.1=1279N=0.3=349N B棬B档=+=1279+=3606N = K K 1-2-0K 湫,K=1.952.52.5=2.5K2.5 = =9015N 2 飬鲻 1 顷 2 磬1979 3 4 5M. 6M .磬1993 7.磬1991 8顷 .M. 9 .磬2010 10豸.磬2010 11.磬2008 12 .磬2006 13. .磬199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厂 名)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盘类零件零件图号盘类零件产品名称盘类零件 零件名称盘类零件共 1 页第1页材料牌号45毛坯种类 型材毛坯外型尺寸每毛坯可制作件数 1每台件数1 备注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 间工 段设 备工艺装备工 时准终单件10开料开料车间一20铣铣前后两端面机加工二X52K铣床铣夹具,量具,铣刀101030铣铣底面、顶面机加工二X52K铣床铣夹具,量具,铣刀151540铣削铣两端面 机加工二X6132铣床铣夹具,量具,铣刀131350铣削.铣两台肩面机加工二X6132铣床铣夹具,量具,铣刀131360钻孔钻、铰孔机加工二Z525钻床钻夹具,钻头101070铣铣槽12机加工二X52K铣床铣夹具,量具,铣刀1580去毛刺钳工去毛刺90终检 按图样要求检验100入库入库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描图描校底图号装订号 1 145 11 1020X52K101030桢X52K151540 X6132131350.X6132131360Z52510107012X52K158090 100 目录 摘要绪论1一、夹具设计目的与意义1二、机床夹具的现状及发展11.机床夹具的现状12.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13.本课题主要讨论的问题2第1章 夹具设计的概论31.1 机床夹具的概述31.1.1 机床夹具概述31.1.2 机床夹具的种类31.1.3机床夹具的组成3 1.2 铣床夹具的分类3 1.3 铣削专用夹具的设计要点4 1.4 铣床夹具的安装41.5 工件的定位与误差分析51.5.1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51.5.2 定位方法与定位元件51.5.3 工件的误差分析61.5.4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71.6 夹紧装置71.6.1夹紧装置的组成81.6.2 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81.6.3 夹紧力的确定81.6.4 夹紧力大小计算91.7 夹紧机构种类91.8 减小夹紧变形措施9第2章 铣削专用夹具的设计102.1 明确设计任务,了解零件加工工艺过程102.1.1 熟悉工件零件图、本工序加工要求102.1.2 熟悉零件加工工艺过程102.2 确定定位方案112.2.1 基准的选择112.2.2 确定定位夹紧方案112.2.3 定位元件的选择及设计122.3 定位误差的计算与分析152.4 减小定位误差的措施162.5 计算切削力及实际所需的夹紧力162.6 设计夹紧机构并验算机构所能产生的夹紧力172.7 主要元件的设计与建模182.8 对刀元件及夹具体19 第3章 夹具图的绘制213.1 工序图 213.2 夹具体零件图 213.3 夹具装配总图 213.4 标注总图上的尺寸、公差与配合和技术条件213.4.1 标注尺寸、公差与配合213.4.2制订技术条件223.5 三维装配图建模22第4章 夹具工作精度分析254.1 槽宽尺寸mm 254.2 位置尺寸620.10254.3 对称度允差0.2mm254.4垂直度允差0.10mm25 结束语.26 致谢.27参考文献28 绪论1.夹具设计目的与意义夹具是机械制造厂里的一种工艺装备,机床夹具就是机床上用以装夹工件的一种装置,它使得工件相对于刀具或机床活动正确的位置,并在加工过程中不因外力的影响而变动。广义的说夹具一种保证加工质量并能加速工艺过程的一种工艺装备,而在机械制造领域中,机床夹具作为机床的一种辅助设备,用以对工件的定位和夹紧,其数量和种类很多,显得相当重要。机械制造离不开金属切削机床,对于切削机床,机床夹具是保证机械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对工人技术的过高要求、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工艺装备之一。虽然各种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等,高度智能化的加工设备已经在我国各个生产单位已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还以普通专用机床为主要生产设备。因此,根据我国机械行业规模化流水生产线生产的现状,设计一款专用铣床夹具来满足生产纲领高效、大批量的要求,是对机械设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对铣床夹具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从中不断提高自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认识与运用能力。此次设计不仅可对整个大学专业课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弥补,更能锻炼自身的自学能力,对于以后个人发展大有裨益。二、机床夹具的现状及发展1.机床夹具的现状国际生产研究协会的统计表明,目前中、小批多品种生产的工件品种已占工件种类总数的85%左右。现代生产要求企业所制造的产品品种经常更新换代,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与竞争。然而,一般企业都仍习惯于大量采用传统的专用夹具,一般在具有中等生产能力的工厂里,约拥有数千甚至近万套专用夹具;另一方面,在多品种生产的企业中,每隔34年就要更新5080%左右专用夹具,而 夹具的实际磨损量仅为1020%左右。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柔性制造系统(FMS)等新加工技术的应用,对机床夹具提出了如下新的要求: 1.能迅速而方便地装备新产品的投产,以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2.装夹一组具有相似性特征的工件; 3.能适用于精密加工的高精度机床夹具; 4.能适用于各种现代化制造技术的新型机床夹具; 5.采用以液压站等为动力源的高效夹紧装置,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率 6.提高机床夹具的标准化程度。 2.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标准化、精密化、高效化和柔性化等四个方面。1.标准化机床夹具的标准化与通用化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机床夹具的标准化,有利于夹具的商品化生产,有利于缩短生产准备周期,降低生产总成本。2.精密化随着机械产品精度的日益提高,势必相应提高了对夹具的精度要求。精密化夹具的结构类型很多,例如用于精密分度的多齿盘,其分度精度可达0.1;用于精密车削的高精度三爪自定心卡盘,其定心精度为5m。3.高效化高效化夹具主要用来减少工件加工的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常见的高效化夹具有自动化夹具、高速化夹具和具有夹紧力装置的夹具等。目前,除了在生产流水线、自动线配置相应的高效、自动化夹具外,在数控机床上,尤其在加工中心上出现了各种自动装夹工件的夹具以及自动更换夹具的装置,充分发挥了数控机床的效率。4.柔性化机床夹具的柔性化与机床的柔性化相似,它是指机床夹具通过调整、组合等方式,以适应工艺可变因素的能力。工艺的可变因素主要有:工序特征、生产批量、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具有柔性化特征的新型夹具种类主要有:组合夹具、通用可调夹具、成组夹具、模块化夹具、数控夹具等。为适应现代机械工业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需要,扩大夹具的柔性化程度,改变专用夹具的不可拆结构为可拆结构,发展可调夹具结构,将是当前夹具发展的主要方向【2】。3.本课题主要讨论的问题本次设计主要介绍了铣床夹具的的一般设计思想和方法。所给零件为一矩形工件,有形状和位置公差的要求,所以对夹具的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并且夹具的设计要符合铣床夹具的特性。明确设计的要求和意图;然后对原始资料(零件图、技术要求等)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具体的定位、夹紧、对刀方案,并进行精度分析;最后绘制出夹具的零件图及装备图,运用Pro/E三维软件对整个夹具进行建模和装配,完成设计论文的撰写。第1章 夹具设计的概论1.1 机床夹具的概述1.1.1 机床夹具概述机床夹具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加工或检测并保证加工要求的机床附加装置,简称为夹具。在机床上加工工件的时候,必须用夹具装好夹牢所要加工工件。工件在机床上加工时,为保证加工精度和提高生产率,必须使工件在机床上相对刀具占有正确的位置,这一过程称为定位。将工件夹紧,就是对工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在已经定好的位置上将工件可靠地夹紧,这一过程称为夹紧。从定位到夹紧的全过程,称为装夹。机床夹具的主要功能就是完成工件的装夹工作。工件的装夹方法有找正装夹法和夹具装夹法两种。1.1.2 机床夹具的种类机床夹具按其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夹具、专业夹具、组合夹具、可调夹具及随行夹具五种基本类型。如按所使用的机床来分类,则机床夹具可分为车床夹具、铣床夹具、躺床夹具、钻床夹具、磨床夹具、自动机床夹具及数控机床夹具等。通用夹具是指已经标准化的、可用于加工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工件的夹具,如三爪卡盘、平口虎钳、万能分度头等。这些夹具已作为机床附件由专门工厂制造供应。专业夹具是指专为某一工件的某道工序而设计制造的夹具。专业夹具在批量生产中使用,这也是本次夹具设计的主要研究对象。 1.1.3 机床夹具的组成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 用于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定位支承元件的定位精度直接影响工件加工的精度。定位元件有支承钉,支承板等。2.夹紧元件及夹紧装置 用于夹紧工件,保持工件定位后的位置在加工过程中不变。3.夹具体 夹具体是机床夹具的基础件,通过它将夹具的所有元件连接成一个整体,并通过它将整个夹具安装在机床上。4.其他装置或元件 各种夹具还应根据需要设置一些其它装置或元件,有分度装置,导向或对刀元件,夹具与机床之间的连接元件等。如铣削加工一般多采用定距切削,为便于调整刀具相对于工件被加工表面的位置,夹具上常设置对刀装置,其中对刀装置包括对刀块和塞尺。1.2 铣床夹具的分类 铣床夹具主要用于加工零件上的平面、凹槽、花键及各种成型面等,是最常见的夹具之一。按铣削的进给方式,可将铣床夹具分为直线进给式、圆周进给式和靠模进给式三类。其中,直线进给式夹具用得最多。另外,铣床夹具按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铣夹具、专用铣夹具和组合铣夹具三类;还可按自动化程度和夹紧动力源的不同以及装夹工件数量的多少等进行分类。1.3 铣削专用夹具的设计要点1.为了调整和确定夹具与机床工作台轴线的相对位置,在夹具体与地面之间应具有两个定位键。2.为了调整和确定夹具与铣刀的相对位置,应正确选用对刀装置,对刀装置应在使用塞尺方便和易于观察的位置,并应在铣刀开始切入工件的一端。3.考虑加工余量大和切削力方向随时可能变化的因素,夹具应有足够的刚性和强度,夹具的重心应尽量低。4.夹具装置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保证必需的夹紧力,并有良好的自锁性能。5.夹紧力应作用在工件刚度较大的部位上。工件与主要定位元件的定位表面接触刚度要大。当从侧面压紧工件时,压板在侧面的着力点应低于工件侧面支承点。6.切屑和冷却液应能顺利排出,必要时应开排泄孔【2】1.4 铣床夹具的安装夹具在铣床工作台上的定位,由装在夹具体底部的两个定位键实现。铣床夹具在铣床工作台上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被加工表面的位置精度,因而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其安装方法,一般是在夹具底座下面装两个定位键。定位键的结构尺寸已标准化,应按铣床工作台的T形槽尺寸选定,它和夹具底座以及工作台T形槽的配合为H7/h6、H8/h8。两定位键的距离应力求最大,以利提高安装精度。定位键安装在夹具体底面的纵向槽中,一个夹具一般要配置两个定位键。铣床夹具底座定位键与铣床工作台T型槽的配合连接,再用T 形螺栓和垫圈、螺母将夹具体紧固在工作台上,所以在夹具体上还需要提供两个穿T形螺栓的耳座。如果夹具宽度较大时,可在同侧设置两个耳座,两耳座的距离要和铣床工作台两个T形槽间的距离一致。T形槽导轨如下图1.1: 图1.1 铣床T行槽导轨1.5 工件的定位与误差分析1.5.1 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工件的定位实质就是要使工件在夹具中有某个确定的位置。这一位置可以通过定位支承限制相应的自由度来获得。六点定位原理:如果要使一个自由刚体在空间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就必须设置相应的六个约束以限制六个运动自由度。如果工件的六个自由度都加以限制了,工件在空间的位置也就完全被确定下来了。因此定位实质上就是限制自由度。关于六点定位原则的几个主要问题:1.在夹具的结构中,定位支承点是通过具体的定位元件体现的,即支承点不一定用点或销的顶端,而常用面或线来代替。两个点决定一条直线,三个点决定一个平面,即一条直线可以代替两个支承点,一个平面可代替三个支承点。在具体应用时,还可用窄长的平面代替直线,用较小的平面来替代点。2.定位支承点与工件定位基准面始终保持接触,方起到限制自由度的作用。3.分析定位支承点的定位作用时,不考虑力的影响。工件的某一自由度被限制是指工件在某个坐标方向有了确定位置,并不是指工件在受到使其脱离定位支承点的外力时不能运动。使工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能运动,要靠夹紧装置来完成。1.5.2 定位方法与定位元件 定位方法和定位元件的选择,主要决定于工件的加工要求、工件的定位基准和外力的作用情况等。定位方法有平面定位,圆柱孔定位,圆柱面定位,特殊表面定位,组合表面定位等。据定位方法及各定位元件的特点合理选择定位元件 1.对定位元件的基本要求(1) 限位基面应有足够的精度。足够的精度才能保证工件的定位精度。(2) 限位基面应有较好的耐磨性。由于定位元件的工作表面经常与工件接触和磨擦,为此定位元件限位表面的耐磨性要好,以保证夹具的寿命和精度。(3) 支承元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定位元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工件重力、夹紧力和切削力的作用,因此要求定位元件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4) 应有较好的工艺性。定位元件应简单、合理,便于制造、装配和更换。(5) 定位元件应便于清除切屑。定位元件的结构和工作表面形状应有利于清除切屑,以防切屑嵌入夹具内影响加工和定位精度。2.常用定位元件的选用 定位元件选用时,应按工件定位基准面和定位元件的结构特点进行选择。 1.以面积较小的已经加工的基准平面定位时,选用平头支承钉,以基准面粗糙不平或毛坯面定位时,选用圆头支承钉,侧面定位时,可选用网状支承钉。2.以面积较大、平面度精度较高的基准平面定位时,选用支承板,用于侧面定位时,可选用不带斜槽的支承板,尽可能用带斜槽的支承板,以利清除切屑。3.以毛坯面和环形平面作基准平面定位时,选用自位支承作定位元件。4.定位基准面需提高定位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时,可选用辅助定位元件,辅助支承不限制自由度,且每次加工均需重新调整支承点高度,支承位置应选在有利工件承受夹紧力和切削力的地方。常见的支承板和支承钉如下图1.2和图1.3: 图1.2 支承钉 图1.3 支承板1.5.3 工件的误差分析由于一批工件逐个在夹具中定位时,各个工件所占据的位置不完全一致,即出现工件位置定得“准与不准”的问题。如果工件在夹具中所占据的位置不准确,加工后各工件的尺寸必然有误差。这种由工件定位引起的误差即定位误差(D)。为保证精度,限定定位误差不超过工件加工公差T的1/51/2。【3】 即, D(1/51/2)T 式中:D定位误差,单位为mm; T 工件的加工误差,单位为mm1.5.4 定位误差产生的原因工件逐个在夹具中定位时,各个工件的位置不一致的原因主要是基准不重合,而基准不重合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定位基准与限位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基准位移误差Y;二是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产生的基准不重合误差B。1.基准不重合误差B加工尺寸的设计基准是外圆柱面的母线时,定位基准是圆柱孔的中心线,这种由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不重合所致的工序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位置变动量,称基准不重合误差,此时除定位基准位移误差外,还有基准不重合误差。当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产生基准不重合误差。因此选择定位基准时应尽量与设计基准相重合。当被加工工件的工艺过程确定以后,各工序的工序尺寸也就随之而定,此时在工艺文件上,设计基准便转化为工序基准。2.基准位移误差Y由于定位副的制造误差或定位副配合间所导致的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最大位置变动量,称为基准位移误差(Y)。如果工件内孔直径与心轴外圆直径做成完全一致,作无间隙配合,即孔的中心线与轴的中心线位置重合,则不存在因定位引起的误差。但实际上,心轴和工件内孔都有制造误差。基准位移误差的方向是任意的,减小定位配合间隙,即可减小基准位移误差Y值,以提高定位精度。1.6 夹紧装置 工件在夹具定位之后,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工件会受到切削力、离心力、惯性力等的作用,故必须设计夹紧装置对工件夹紧,它对工件加工有较大影响。1.6.1夹紧装置的组成夹紧装置的组成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动力源装置 产生夹紧作用力的装置。分手动和机动夹紧两种,为了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生产率,目前在大批量生产中均采用机动夹紧。机动夹紧的力源来自气动、液压、气液联动、电磁、真空等动力夹紧装置。2.传力机构 介于动力源和夹紧元件之间传递动力的机构。作用是,改变作用力的方向、大小;具有一定的自锁性能,以便在夹紧力一旦消失后,仍能保证整个夹紧系统处于可靠的夹紧状态,这一点在手动夹紧时尤为重。3.夹紧元件 它是直接与工件接触完成夹紧作用的最终执行元件。1.6.2 对夹紧装置的基本要求在夹紧工件的过程中,夹紧作用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生产效率。因此,设计夹紧装置应遵循以下原则:1.夹紧过程中,不能破坏工件定位时占据的正确位置。2.夹紧力的大小应适当可靠。既要保证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发生送的或振动,又不允许工件产生不适当的变形和表面损伤。3.夹紧装置工艺性好。4.使用性好。操作方便、安全、省力。1.6.3 夹紧力的确定夹紧力的确定包括夹紧力的方向、作用点和大小三个要素。1.夹紧力的方向夹紧力的方向与工件定位的基本配置情况,以及工件所受外力的作用方向等有关。选择时必须遵守以下准则:(1)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助于定位稳定,且主夹紧力应朝向主要定位基面。(2)夹紧力的方向应有利于减小夹紧力,以减小工件的变形、减轻劳动强度。(3)夹紧力的方向应是工件刚性较好的方向。2.夹紧力的作用点合理选择夹紧力作用点必须遵守以下准则:(1)夹紧力的作用点应落在定位元件的支承范围内,应尽可能使夹紧点与支承点对应,使夹紧力作用在支承上。如夹紧力作用在支承面范围之外,会使工件倾斜或移动,夹紧时将破坏工件的定位。(2)夹紧力的作用点应选在工件刚性较好的部位。这对刚度较差的工件尤其重要,如将作用点由中间的单点改成两旁的两点夹紧,可使变形大为减小,并且夹紧更加可靠。(3)夹紧力的作用点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以防止工件产生振动和变形,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夹紧力的大小夹紧力的大小,对于保证定位稳定、夹紧可靠,确定夹紧装置的结构尺寸,都有着密切的关系。1.6.4 夹紧力大小计算 计算夹紧力时,通常将夹具和工件看成一个刚性系统。根据工件受切削力、夹紧力的作用情况,找出在加工过程中对夹紧最不利的瞬时状态,按静力平衡原理计算出理论夹紧力。最后保证夹紧可靠,再乘以安全系数作为实际所需的夹紧力数值。即: 式中,实际所需的夹紧力; 在一定条件下,由静力平衡计算出的理论夹紧力; 安全系数。 其中,【2】 1.7 夹紧机构种类 机床夹具的夹紧装置所采用的夹紧机构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常用的夹紧机构有,斜锲夹紧机构,螺旋夹紧机构,偏心夹紧机构,端面凸轮夹紧机构,铰链夹紧机构,联动夹紧机构等。1.8 减小夹紧变形措施1. 增加辅助支承和辅助夹紧点 2. 增加压紧件接触面积 3.利用对称变形 加工薄壁套筒时,采用加宽卡爪,如果夹紧力较大,仍有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形。因此,在精加工时,除减小夹紧力外,夹具的夹紧设计,应保证工件能产生均匀的对称变形,以便获得变形量的统计平均值,通过调整刀具适当消除部分变形量,也可以达到所要求的加工精度。第2章 铣削专用夹具的设计2.1 明确设计任务,了解零件加工工艺过程2.1.1 熟悉工件零件图、本工序加工要求 图2.1 加工零件图该零件为45钢;零件图如上图2.1,中批量生产;该工序在卧式铣床上用三面刃铣刀加工。由零件图可知,所设计的夹具应满足以下工序加工要求: 1.槽宽。2.槽宽至工件底面的位置尺寸。3.槽两侧面对孔轴线的对称度0.2mm。4.槽底面对工件B面的垂直度0.10mm。 2.1.2 熟悉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1.铣前后两端面 2.铣底面、顶面 3.铣两端面 4.铣两台肩面 5.钻、铰孔 6.铣槽以上铣削1、2、3、4、6工序均在X6130卧式铣床上加工,工序5在Z5135立式钻床上加工。 2.2 确定定位方案2.2.1 基准的选择 图2.2 工件坐标系 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该工序必须限制工件的五个自由度。建立坐标系如图2.2所示。为保证槽底面至工件B面的垂直度,应选B面为定位基面,限制;为保证工序尺寸,须限制、,所以选取A面为定位基面;为保证槽两侧面对孔轴线的对称度要求,还必须在加工时限制自由度。另外,为了方便控制刀具的走刀位置,还需要限制。综上所述,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为使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选取的定位基准是B面、孔和A面。2.2.2 确定定位夹紧方案 根据零件特点,按照工艺过程要求,确定工件定位夹紧方案【4】,采用机械夹紧方式对工件进行夹紧。 综上对工件定位、夹紧方案的分析,确定定位、夹紧方案。其定位夹紧图如下图2.3所示: 图2.3 定位夹紧方案图2.2.3 定位元件的选择及设计1.定位元件的选择 由上知,工件的定位面是侧平面B面、底平面A面、和孔,据此在夹具上的定位元件选为支承板、支承钉、和菱形定位销。2.定位板设计 定位平面B面所用的定位支承板参照参考文献【3】第272页设计。 标记为:支承板 A645 GB 2236-80 材料:T8。 如下图2.4、图2.5: 图2.4 定位板 图2.5 定位板三维建模 3.支承钉的设计 钉参照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第271页设计 标记:支承钉A168 GB 2226-80 材料:T8。 如下图2.3、图2.7: 图2.6 A型支承钉 图2.7 支承钉三维建模 4.菱形定位销的设计 用于孔定位的菱形定位销参照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第262页设计 菱形销(GB 2226-80) 材料:T8。 如下图2.8: 图2.8菱形销三维建模 现确定定位销的极限偏差和定位表面到定位销中心的名义尺寸: =L,其中取工件相应尺寸=L=230.08mm的平均尺寸,公差取相应尺寸公差的()倍,现取,【2】则有: =230.02mm满足工件顺利装拆的补偿量值:=(+)2=(0.16+0.04)2=0.10mm则,菱形定位销和定位孔配合的最小间隙=0.43mm(其中,b的值可查手册得值为3【3】)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的直径为:=-=14-0.043=13.957mm其公差按IT7选取,公差值为0.018mm,则: d=2.3 定位误差的计算与分析1.槽宽的定位误差 该尺寸由铣刀尺寸直接保证,不需考虑定位误差。2.槽底面至工件底面位置尺寸620.10mm的定位误差 平面定位时,基准位移误差忽略不计,0;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0,则=+=0。3.槽两侧面对孔轴线的对称度0.2mm的定额误差 工件以14孔轴线定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0;但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直径mm与定位孔mm配合时产生的最大间隙将直接影响对称度要求: =-=0.043-(-0.06)=0.01mm为对称度允差的,应采取措施予以减小此项误差。4.槽底面对工件B面的垂直度的定位误差 此时,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0;平面定位时,基准位移误差为0,0,故=+=0。2.4 减小定位误差的措施 由上知,槽两侧面对孔轴线的对称度不满足加工要求。采取措施:1.提高菱形销圆柱部分的制造精度,将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精度提高到IT6级,公差值为0.011mm,则此时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直径mm,=0.043-(-0.054)=0.097mm。0.097仍接近加工误差的。2.在提高菱形定位销圆柱部分的制造精度基础上,将14孔的精度提高到IT8级,其公差值为0.027mm,此时孔的尺寸及公差为mm,则0.027mm-(-0.054)=0.081mm,那么就要约0.12mm的加工精度预留量,可满足保证对称度加工要求。2.5 计算切削力及实际所需的夹紧力 图2.9作用于工件上的切削力 工件在加工时的受力情况如图2.9所示。加工时,工件受到切削合力F的作用,F可分解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切削分力和,由经验公式,和可通过切向铣削力分别乘以一个系数来得到。在对称铣削情况下,=(11.2),=(0.20.3)。参照机床夹具设计手册【3】表1-2-9得铣削力的计算公式: 参数的选取:切向铣削力 (N) 铣刀系数 =669铣削深度 =3mm 每齿进给量 =0.15mm 铣刀直径 d=100mm铣削宽度 B=12mm铣刀齿数 z=12修正系数 (工件屈服应力)综上,计算得:铣削力 。故水平分力=1.1=1279N,垂直分力=0.3=349N。工件的主定位面是B面,故选择夹紧力的作用方向为水平方向作用于B面。当夹紧力水平作用于工件上时,所需要的理论夹紧力=+=1279+=3606N由公式 = 可计算出实际所需夹紧力。 现在计算安全系数K的值。 安全系数K的计算公式为: 由机床夹具设计手册表1-2-0得各安全系数K的取值如下: 基本安全系数 加工性质 刀具钝化程度 切削特点 稳定性 手柄位置 工件与支撑面接触情况 将各安全系数值代入上面公式计算得,K=1.95=9015N,故夹紧机构满足设计要求。2.7 主要元件的设计与建模依据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对各个元件进行设计并对其标记如下如下:1. 铰链叉座:A14 GB 2248-80 材料:45钢2. 对位键: A14h6 GB 2206-80 材料:45钢3. 压板: A14130 GB 2188-80 材料:45钢4. 浮动压块:A4014 GB 2174-80 材料:45钢5. 销 A1028 GB/T 119.1-2000 材料:35钢6. 销 A628 GB/T 119.1-2000 材料:35钢7. 对刀块 GB 2242-80 材料:20钢8. 对刀塞尺 3 GB 2244-80 材料:T89. 螺钉 GB/T 68-2000 M5.525 对夹具主要元件夹紧元件建模如下图2.11、2.12、2.13、2.14: 图2.11 铰链叉座 图2.12 浮动压块 图2.13 压板 图2.14 螺杆2.8 对刀元件及夹具体根据工件加工表面形状,对刀件可选用夹具零件及部件中的标准直角对刀块。它的直角对刀面和工件被加工槽形相对应,其间距等于塞尺厚度,设计塞尺厚度为3,并把对刀件安装于夹具体的竖直板上。根据铣床T行槽的宽度,选用宽度B=14mm,公差为h6的A型定位键来确定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1】夹具体选用灰铸铁的铸造夹具体【7】。其基本厚度选为22mm,并设计出供T形槽用螺栓紧固夹具用得U形槽耳座。根据所设计的各种元件、机构、装置,设计出夹具的形状、结构。如下图2.15 图2.15 夹具体 图2.16 定位键第3章 夹具图绘制3.1 工序图 依据零件的加工要求,制订铣槽工序图。见附图013.2 夹具体零件图 参照工序图的定位夹紧方案,合理设计铣槽的夹具,绘制夹具体零件图。见附图023.3 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见附图03 如下图3.1: 图3.1 铣槽夹具总图3.4 标注总图上的尺寸、公差与配合和技术条件3.4.1 标注尺寸、公差与配合1.夹具外形轮廓尺寸 夹具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轮廓尺寸为222m、174mm、和85mm。如上图3-1。2.工件与定位元件的联系尺寸 菱形定位销轴线的位置尺寸为230.02mm,菱形定位销定位圆柱部分的直径为。3.夹具与刀具的联系尺寸 即调刀尺寸,分为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尺寸。 (1)水平方向的调刀尺寸为为菱形销中心至对刀元件尺面的距离。 查手册的所用铣刀的宽度尺寸及其极限偏差为,其平均尺寸为12.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