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140型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及液压尾座设计-论文-2.doc

C6140液压尾座2机械设计图纸资料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C6140液压尾座2机械设计图纸资料.zip
C6140液压尾座 2
C6140型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及液压尾座设计-论文-2.doc---(点击预览)
C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技术改造 总体方案图-2.dwg
C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技术改造_机床联系图-2.dwg
C6140普通车床的数控技术改造_液压尾座图-2.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6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056884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508.98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07-05 上传人:QQ24****1780 IP属地:浙江
30
积分
关 键 词:
c6140液压尾座 2机械设计图纸资料 C6140液压尾座 液压尾座设计
资源描述:
C6140液压尾座2机械设计图纸资料,c6140液压尾座 2机械设计图纸资料,C6140液压尾座,液压尾座设计
内容简介:
兰州理工大学 毕 业 设 计(论 文)题 目:C6140型卧式车床的数控化改造及液压尾座设计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职称: 起止时间: 内容摘要车床数控化改造研究是提高我国技术装备水平的重要项目。我国目前拥有大量超期服役和技术陈旧的机床急待更新。由于资金受限,相比于添置新的数控车床,对车床进行数控化改造是一条节约资金、快速上马的有效途径。车床的数控化改造具有针对性强、大大节约原材料和资金以及扩大机床应用范围等优点,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设计方案的确定、对车床导轨进行改造设计和自动回转刀架的选型与安装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出与C6140卧式数控车床相匹配的液压尾座系统,本课题将以其尾座为研究对象,设计出符合该车床的液压尾座。为了完成本课题的设计,在设计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好,首先是搜集和分析资料,主要包括国内外数控机床的发展现状;液压技术和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资料;同等机床液压尾座的图纸和资料等。其次是初步确定液压尾座的总体布局,包括配置形式、液压系统的布置及选择液压能源及相应的配套元件等。最后主要是关于尾座的设计计算。关键词: 数控机床 尾座 液压系统 液压缸 设计 校核AbstractCNC lathe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i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echnical equipment of our important projects. Extended active duty in our country now has a large number of obsolete machines and technology that need to be updated. Because of limited funds, compared to procure new CNC lathe, the CNC lathe for transformation is a savings, Express launched an effective way. CNC lathe has targeted transformation, substantial savings in raw materials and capital and to expand the scope of application advantages such as machine tools, includ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program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lathe guide the design and automatically transform the rotary tool holder of the Selection and Installation and so on.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C6140 CNC machine tools to design requirements, designed to match its hydraulic Tailstock to meet the rotation accuracy, rigidity, temperature rise, and so on seismic requirement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machine tools. To accomplish this design, I collected and analysed the information before the design, including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NC machine tools; hydraulic system of hydraulic technology and the basic information; equal hydraulic machine Tailstock the drawings and information . Then is tentatively determined the overall layout of hydraulic Tailstock, including the allocation of form, layout and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hydraulic energy,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matching components, such as. This was followed by the main Tailstock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Keywords: Numerically-controlled machine;Tailstock;Hydraulic system;Hydraulic cylinder inside diameter;Design;Examination目录第一章 绪论51.1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51.2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意义51.3 数控化改造后机床的优越性51.4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内容6第二章设计要求8 2.1总体方案设计要求8 2.2 设计参数8 2.3 其他要求9第三章车床改造的结构特点103.1 滚珠丝杆10 3.2 导轨副10 3.3 安装电动卡盘10 3.4 脉冲发生器10第四章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114.1 步进电动机的选用原则11 4.1.1步距角114.1.2精度11 4.1.3转矩124.1.4启动频率124.2步进电动机的选折134.2.1 C6140纵向进给系统步进电机的确定134.2.2 C6140横向进给系统步进电机的确定13第五章 尾座部分的设计145.1尾座套筒的设计155.2尾座体的设计165.3尾座顶尖的设计165.4液压缸的设计175.5尾座导轨的设计185.6尾座孔系设计185.6.1配合195.6.2套筒孔的设计195.6.3孔和键的设计195.7挠度、转角、液压缸内径、锁紧力的计算及校核195.7.1挠度的计算195.7.2转角的计算205.7.3压板处螺栓直径的校核215.7.4液压缸内径的校核225.7.5尾座锁紧力的验算23第6章 尾座精度的设计246.1表面粗糙度的确定256.2尾座与机床形位公差的确定256.3底面及立导向面形位公差的确定25致谢26参考文献27一绪论1.1 数控机床的发展史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6年后,即在1952年,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机床上,在美国诞生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传统机床产生了质的变化。近半个世纪以来,数控系统经历了两个阶段和六代的发展。(注:两个阶段:数控NC阶段和计算机数控CNC阶段。六代:即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小型计算机时代、微处理器时代和基于PC时代)。必须指出,数控系统发展到了第五代以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可靠性低、价格极为昂贵、应用很不方便(主要是编程困难)等极为关键的问题。因此,数控技术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才走向普及应用。1.2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意义机床数控化改造,顾名思义就是在机床上增加微型计算机控制装置,使其具有一定的自动化能力,以实现预定的加工工艺目标。众所周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得到发展,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优异的质量、低廉的成本,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性能合适的产品。目前,采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已成为我国制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购买新的数控机床是提高数控化率的主要途径,而改造旧机床、配备数控系统把普通机床改装成数控机床也是提高机床数控化率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市场目前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在我国机床数控化率不到3。用普通机床加工出来的产品普遍存在质量差、品种少、档次低、成本高等不良因素,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产品、市场、效益,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必须大力提高机床的数控化率。近年来,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制造大量数控机床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对普通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机床的技术改造市场十分活跃。机床改造业正逐步从机床制造业中分化出来,形成了用数控技术改造机床和生产线的新的行业和领域。1.3 数控化改造后机床的优越性1)机床数控化改造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2)机床数控化改造可以提高机床的性能和质量,加工出普通机床难以加工或者不能加工的复杂型面零件。3)机床数控化改造后可以实现加工的柔性自动化,效率可比传统机床提高37倍。4)可实现多工序的集中,减少零件在机床间的频繁搬运,降低工件的定位误差。5)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检功能,更好的调节了机床加工状态。还可以提示操作者机床故障或编程错误等机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6)数控加工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很生产周期,并可对市场需求做出快速反应。1.4 机床数控化改造的内容1)精度恢复和机械传动部分的改进。随着机床使用的役龄的增加,机床的机械传动部件,如导轨、丝杠、轴承等都有不用程度的磨损。因此,机床改造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对旧机床进行类似于通常的机床大修,以恢复机床精度,达到新机床的制造标准。2)选定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根据要求进行数控化改造机床的控制功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数控系统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是,除了考虑各项功能满足要求外,还一定要确保系统工作可靠性。伺服驱动系统的选取,也按改造数控机床的性能要求决定。3)数控机床辅助装置的选取。辅助装置指的是数控机床的一些必须的配套部件。如冷却系统、空气过滤器、自动换刀装置、排屑装置等。4)电控柜的设计和制作。在进行机床数控化改造时,原机床的电器控制部分一般只能报废,重新按数控化改造要求进行设计制作。数控机床的强电控制部分设计中要特别注意的是,数控系统各接口信号的特点和形式要相配,并且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简化强电控制线路。5)整机联接调试。旧机床上述各个部件的改造过程完成后,就可对组装后改造机床各个部件进行调试。一般先对电气控制部分进行调试,看单个动作是否正常,然后再进行联机调试阶段。经数控化改造的机床就成为了数控机床,具有数控机床的特点,如数控机床本身具有的高速、高效和高精度,工序集中,可靠性高等特点。但是改造后的机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机床原有结构精度限制了改造后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性能;机床原有的结构形式限制了改造后机床的加工范围和数控化程度。这些不利条件最终影响了改造后机床的速度和精度。随着数控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数控系统的性能、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装置等配套产品的性能也提高很多,对数控化改造中机床速度和精度的提高都非常有利。二设计要求2.1总体方案设计要求总体方案设计应考虑机床数控系统的运动方式,伺服系统的类型,计算机的选择,以及传动方式和执行机构的选择等。(1)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后应具有定位、纵向和横向的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功能,还要求能暂停,进行循环加工和螺纹加工等,因此,数控系统选连续控制系统。(2)车床数控化改装后属于经济型数控机床,在保证一定加工精度的前提下应简化结构、降低成本,因此,进给伺服系统采用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3)根据普通车床最大的加工尺寸、加工精度、控制速度以及经济性要求,经济型数控机床一般采用8位微机。在8位微机中,MCS51系列单片机具有集成度高、可靠性好、功能强、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因此,可选 MCS51系列单片机扩展系统。(4)根据系统的功能要求,微机数控系统中除了CPU外,还包括扩展程序存储器,扩展数据存储器、I/O接口电路;包括能输入加工程序和控制命令的键盘,能显示加工数据和机床状态信息的显示器,包括光电隔离电路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此外,系统中还应包括螺纹加工中用的光电脉冲发生器和其他辅助电路。(5)设计自动回转刀架及其控制电路。(6)纵向和横向进给是两套独立的传动链,它们由步进电机、齿轮副、丝杠螺母副组成,其传动比应满足机床所要求的分辨率。(7)为了保证进给伺服系统的传动精度和平稳性,选用摩擦小、传动效率高的滚珠丝杠螺母副,并应有预紧机构,以提高传动刚度和消除间隙,齿轮副也应有消除齿侧间隙的机构。(8)采用贴塑导轨,以减小导轨的摩擦力。(9)液压尾座设计2.2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包括车床的部分技术参数和设计数控进给伺服系统所需要的参数。改造C6140机床设计参数如下:最大加工直径: 在床面上400mm 在横刀架以上210mm最大加工长度: 1000mm快进速度: 纵向2.4m/min 横向1.2m/min最大切削进给速度: 纵向0.5m/min 横向0.25m/min溜板及刀架重力: 纵向800N 横向600N主电机功率: 7.5KW控制坐标数: 2最小指令值(脉冲当量): 纵向 0.01mm/脉冲 横向0.005mm/脉冲进给传动链间隙补偿量: 纵向0.15mm 横向0.075mm2.3 其他要求(1) 原机床的主要结构布局基本不变,尽量减少改动量,以降低成本缩短改造周期。(2)机械结构改装部分应注意装配的工艺性,考虑正确的装配顺序,保正安装、调试、拆卸方便,需经常调整的部位调整应方便。三车床改造的结构特点3.1 滚珠丝杆滚珠丝杆必须采用三点支承形式。步进电动机的布置可放在丝杠的任一端,由于拆除了进给箱,可在原安装进给箱处布置步进电动机和减速齿轮,也可在滚珠丝杆的左端设计一个专用轴承支承座,而在丝杠托架处布置步进电动机和减速箱。3.2 导轨副为减少运动部件移动时的摩擦阻力,尤其是减少静摩擦阻力,滑板和刀架移动部件的导轨可粘贴摩擦系数低的聚四氟乙烯软带3.3 安装电动卡盘为了提高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还可考虑用电动三爪自定心卡盘装置,这种装置也可与数控装置的信号电路相配合,实现自动夹紧、松开,提高加工过程的自动化程。3.4 脉冲发生器改造后的简易数控车床需要自动化加工螺纹时,可以在主轴后端同轴安装或者异轴安装一个主轴脉冲发生器,作为主轴位置的信号反馈元件,目的是用来检测主轴转角的位置,并且将其变化情况输送给数控装置,使其能按照所加工螺纹的螺距值进行处理。四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4.1 步进电动机的选用原则选用步进电动机时,通常希望步进电动机的输出转距,启动频率和运行频率高,步距误差小,性能价格比高。但增大转距也快速运行存在一定矛盾,高性能也低成本存在矛盾,因此实际选用时,必须全面考虑。1) 首先,应考虑系统的精度和速度的要求。为了提高精度,希望脉冲当量小。但是脉冲当量越小,系统的运行速度越低。故因兼顾精度也速度的要求来选定系统的脉冲当量。在脉冲当量确定以后,又可以为依据来选择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和传动机构的传动比。2) 其次,对位移误差的要求。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从理论上说是固定的,但实际上还是有误差的。此外,负载转距也将引起步进电动机的定位误差。应将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误差、负载引起的定位误差和传动机构的误差全部考虑在内,使总的误差小于数控机床允许的定位误差。3) 第三,步进电动机的特性曲线对步进电动机参数选择有影响的特性曲线包括:起动距频特性曲线和反映转距也连续运行频率之间关系的工作距频特性曲线。4) 第四,步进电动机的选择既要满足快速进给的要求,又要满足切削进给的要求。在这两种情况下,对转距和进给速度有不同的要求。若要求进给驱动装置有如下性能:在切削进给时的转距为 ,最大切削进给速度为v,在快速进给时的转距为 ,最大快速进给速度为 。4.1.1步距角步距角应满足: (4-1)式中, i-传动比 -系统对步进电动机所驱动部件要求的最小转角4.1.2精度步进电动机的精度可以用步距误差或累积误差衡量,累积误差是指转子从任意位置开始,经过任意步后,转子的实际转角与理论转角之差的最大值,用累积误差衡量精度比较实用,所选用的步进电动机应满足: mi s (4-2)式中, m -步进电动机的累积误差。 s-系统对步进电动机驱动部分允许的角度误差。 4.1.3转矩为了使步进电动机正常运转(不失步,不越步)正常启动并满足对转速的要求,必须考虑以下条件:a. 起动力矩。一般选取为 MqMLo/0.3-0.5 (4-3)式中,Mq-电动机起动力矩 MLo-电动机静负载力矩根据步进电动机的相数和拍数,启动力矩选取如表(41)所示,表中MJM为步进电动机的最大静载矩,是步进电动机技术数据中给出的。运行方式相数33445566拍数3648510612Mg/Mjm0.50.8660.7070.7070.8090.9510.8660.866表(41)步进电动机相数、拍数启动力矩表在要求的运行频率范围内,电动机运行运行力矩应大于电动机的静载力矩与电动机转动惯量(包括负载的转动惯量)引起的惯性矩之和。4.1.4启动频率由于步进电动机的启动频率随着负载力矩和转动惯量的增大而降低,因此,相应负载力矩和转动惯量的极限启动频率应满足: Ftfopm (4-4)式中,ft-极限启动频率, fopm-要求步进电动机最高启动频率。4.2步进电动机的选折4.2.1 C6140纵向进给系统步进电机的确定 Mq= =308.35 Ncm为满足最小步距要求,电动机选用三相六拍工作方式,查表知: Mq/Mjm=0.866所以步进电动机最大静转矩Mjm为: Mjm= =356.06 Ncm步进电动机最高工作频率: fmax= =3333.3 HZ综合考虑,查步进电机技术数据表选用90BF002型直流电动机,能满足使用要求。4.2.2 C6140横向进给系统步进电机的确定 Mq= =63.3 Ncm电动机仍选用三相六拍工作方式,查表知: Mq/Mjm=0.866所以步进电动机最大静转矩Mjm为: Mjm= =73.09 Ncm步进电动机最高工作频率: fmax= =3333.3 HZ为了便于设计和采购,仍选用90BF002型直流电动机,能满足使用要求。第3章 尾座部分的设计尾座是卧式车床的重要附件,其主要作用是为轴类零件定心,同时具有辅助支撑和夹紧的功能。C6140数控卧式车床的尾座采用的是整体式结构,整体式结构尾座由尾座体、套筒、芯轴结构、套筒液压测力装置、尾座和套筒移动机构、尾座和套筒夹紧与放松结构及液压装置等组成,芯轴结构选用高精度的进口轴承支承,动、静刚度好,精度高。套筒和尾座的移动均为机动,套筒和尾座的夹紧、放松均采用碟形弹簧夹紧,液压放松的机动夹紧、放松结构,夹紧力足够大,安全可靠,工人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其优点在于:(1)刚度高、抗震性能好,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整体式尾座,将分体式尾座上、下体合为一个尾座整体,采用整体式箱形结构设计,经有限元分析、计算,通过对尾座内部筋板的合理布置,提高了尾座的刚度和固有频率,尾座采用高强度低应力铸铁铸造,经良好的时效处理,热变形小,在承受最大工件重量和最大额定切削力的情况下。尾座整体变形小,抗振性能好,满足数控卧式车床精度检验标准的要求。(2)结构更加简单、优化、合理,整体式尾座将分体式尾座上、下体合为一个尾座整体,取消了分体式尾座联结的定位键和把合螺钉,总零件数和标准件数更少,取消了分体式尾座上、下体的配合加工面,取消了分体式尾座上、下体的装配环节,加工、装配工艺性更好,节约了加工、装配总费用,降低了尾座的总重量和总成本。我设计的尾座的工作原理是尾座套筒、尾座油压后座上都有油孔,尾座套筒和尾座活塞固定座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可以移动。尾座油压后座、尾座体和尾座活塞轴连接在一起,固定不动。尾座活塞轴、尾座套筒和尾座活塞固定座形成一个液压缸,并且分成两个腔。当给尾座油压后座通液压油时,液压油通过油路进入尾座活塞轴上的一个腔,在进入套筒孔的锥形腔内,此时压力增大,套筒带动顶尖向前移动。反之,当液压油通过油路进入尾座活塞轴上的另一个腔,此时向后退的压力增大,套筒带动顶尖向后移动。下面介绍该车床尾座几个主要部分的设计3.1尾座套筒的设计数控卧式车床C6140的尾座套筒的主要尺寸是根据尾座体的尺寸选择的。套筒的作用就是安装尾座活塞轴和顶尖,利用液压缸提供的压力和莫氏锥度本身的结构特性顶紧顶尖,使顶尖在顶着工件加工时不会随工件一起转动。为了使套筒不随工件一起转动在套筒上部设计了滑键槽,在尾座体上设计有滑键。尾座工作时滑键在滑键槽中滑动,这样套筒就不会跟着转了,同时,顶尖在顶着工件加工时也不会随工件一起转动了。从而提高了套筒的使用寿命。由于顶尖是利用氏锥度本身的结构特性卡紧的,但是在工作中需要拆卸顶尖,因此需要在尾座套筒上设计顶尖退套孔,用于拆卸顶尖。当需要拆卸顶尖时,把退套楔插入顶尖退套孔,用小锤敲击退套楔使顶尖松动并可以取出。退套楔的规格是S79-1 4。3.2尾座体的设计数控卧式车床C6140的尾座体是尾座的主要的机械部分,设计时主要参看其他机床的尾座体和根据制造业在生产中所积累的经验,稍加改造而成的。尾座体的壁厚要尽量均匀,拐角处要设计成圆角以减少集中应力。尾座体的材料采用HT250,铸造加工而成。在尾座体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加工工艺,需要设计出工艺凸台和工艺孔。3.3尾座顶尖的设计车床的尾座顶尖,在车床的使用中经常用到的定位元件,它可以帮助主轴一起限制的工件的自由度,并起到定心的作用,因此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在使用中要使尾座的轴心线与机床主轴的轴心线保证较高的同轴度在进行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多采用前后顶尖来支承工件,来确定工件的旋转中心并承受刀具作用在工件上的切削力。顶尖是机械加工中的机床的重要部件,它可对端面复杂的零件和不允许打中心孔的零件进行支承。顶尖的一端可顶中心孔或管料的内孔,另一端则放入到尾座套筒内。顶尖的锁紧主要是靠顶紧力和液压缸提供的压力,加工时一般紧缩在尾座套筒内。顶尖一般由专门的工厂生产,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买产品。由于数控卧式车床C6140是中小型机械加工设备,尾座总体尺寸并不是很大所以选择莫氏4号的顶尖。莫氏锥度是一个锥度的国际标准,用于静配合以精确定位。由于锥度很小,可以传递一定的扭距,又因为有锥度,又便于拆卸。利用的就是摩擦力的原理,在一定的锥度范围内,工件可以自由的拆装,同时在工作时又不会影响到使用效果,比如钻孔的锥柄钻。在锥柄上好后,钻头可以将工件钻出需要的孔,而锥柄处不会出现转动现象。又比如钻孔的锥柄钻,如果使用中需要拆卸钻头磨削,拆卸后重新装上不会影响钻头的中心位置。3.4液压缸的设计液压缸的工作原理 :它的最基本5个部件,1-缸筒和缸盖2-活塞和活塞杆3-密封装置4-缓冲装置5-排气装置 。每种缸的工作原来几乎都是相似的,拿一个手动千斤顶来说它的工作原来吧,千斤顶其实也就是个最简单的油缸了.通过手动增压秆(液压手动泵)使液压油经过一个单项阀进入油缸,这时进入油缸的液压油因为单项阀的原因不能再倒退回来,逼迫缸杆向上,然后在做工继续使液压油不断进入液压缸,就这样不断上上升,要降的时候就打开液压阀,使液压油回到油箱.这个是最简单的工作原来了,其他的都在这个基础上改进的.3.5尾座导轨的设计(1)导轨的作用是引导机床运动部件作直线或圆周运动,并承受运动部件包括工件的重力和切削力等载荷。导轨应满足导向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低速运动平稳性好;摩擦阻力小、灵敏度高;刚度高、承载能力达;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安装、调配、调整和维修,成本低等要求。(2)导轨的材料:对导轨材料的主要要求是耐磨性好、工艺性好、成本低。常用的导轨材料有铸铁、钢、有色金属和塑料,其中以铸铁应用最为普遍。为了提高耐磨性和防止咬焊,动导轨和支承导轨应尽量采用不同的材料。如果选用相同的材料,也一定要采取不同的热处理方式以使其具有不同的硬度。材料以铸铁为例,铸铁是一种成本低,良好减震性和耐磨性,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的金属材料。导轨常用的铸铁材料有灰铸铁、孕育铸铁和耐磨铸铁等。灰铸铁常用的牌号是HT200。在较好的润滑与防护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耐磨性。适用于不经常工作且对精度保持性要求不高的导轨。孕育铸铁常用的牌号是HT300。耐磨性高于灰铸铁,但较脆硬,不易刮研,且成本较高。常用于较精密的机床导轨。耐磨铸铁中应用较多的是高磷铸铁、磷铜钛铸铁及钒钛铸铁。与孕育铸铁相比,其耐磨性提高12倍,但成本较高,常用于精密机床导轨。通过对材料的类比,由于我设计的是C6140液压尾座,考虑价格等原因,选用灰铸铁作为导轨材料。(3)导轨的形状:直线运动滑动导轨截面形状主要有三角形、矩形、燕尾形和圆形,并且可以相互组合。在本课题中,我选择双矩形导轨。这种导轨的刚度高,当量摩擦系数比三角形导轨低,承载能力高,加工、检验和维修都方便。矩形导轨存在侧向间隙,必须用镶条进行调整。3.6尾座孔系设计设计中所需提及的主要技术要求中,就其性质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各加工表面自身的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二是为了保证定位基准面的定位精度,以及为了减轻在加工中的定位误差。为了保证尾座体在装配精度,还要求有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根据技术参数的要求,确定套筒直径为80mm。3.6.1配合套筒在工作中主要有两种配合要求。其一,套筒与尾座体的配合,其二,套筒与顶尖、尾座活塞轴的配合。考虑到顶尖套筒与尾座孔在不同的接触部位其接触部位的不同,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的配合等级。因此,我们分别确定其配合等级。(1)套筒与尾座体的配合根据有关资料和实际的生产实践经验,套筒与尾座体的配合采用基孔制,间隙配合,但间隙很小,防止在工作中产生较大的跳动,影响加工工件的直线度和圆柱度。由于套筒的尺寸较大,又和尾座体有配合要求,所以要保证套筒的直线度和圆柱度,可选直线度为0.012mm、圆柱度为0.01mm。(2)套筒与顶尖、尾座活塞轴的配合套筒与顶尖、尾座活塞轴的配合要求较高,配合间隙很小。安装莫氏锥柄的套筒部与尾座孔的配合精度要求最高,配合间隙很小,制造成本也高,最适合于不回转的精密滑动配合,精度等级多用于IT5IT7级。尾座活塞轴的作用是推动顶尖,使其在套筒中伸缩,因此,与套筒的配合也用间隙配合,并且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也要小,以减小摩擦力,保证动作的准确性、迅速性。推荐表面粗糙度值选择Ra0.8。3.6.2套筒孔的设计通常情况下顶尖和中心孔的锥度必须相同,并且多数为锥度为60,这是为了减少接触面的单位面积压力和不损坏死顶尖。但在本课题中,所使用的顶尖是莫氏锥度4号的顶尖,因此,套筒前端的套筒孔的锥度也为莫氏锥度4号锥度。顶尖(死顶尖或活顶尖)的锥面(莫氏锥度或公制锥度)插入主轴锥孔和尾座顶尖套筒的锥孔内要同心,既要保证设计时同轴度的要求,避免由于尾座的偏移使车削工件产生锥度,因此在设计中要保证莫氏锥孔轴心线与套筒轴心的同轴度公差为0.01mm,端面径向跳动公差为0.006mm。3.6.3孔和键的设计由于尾座体孔和套筒的配合精度较高,为了减轻滑键在套筒滑键槽内的磨损,需要对两者的表面进行润滑,减少摩擦,防止产生磨粒磨损。摩擦不仅损坏配合表面的品质,而且会导致疲劳裂纹的萌生,从而急剧地减低零件的疲劳强度。而在摩擦面加入润滑剂不仅可以减低摩擦,减轻磨损,保护零件不遭腐蚀,而且能起到散热降温的作用。采用润滑油来润滑时,润滑油膜可起到缓冲,吸热的功能;而采用膏状的润滑脂,即可防止内部的润滑剂的外泄,又可阻止杂质侵入,避免加剧零件的磨损,起到密封作用。因而润滑油或润滑脂的供应方法在设计中很重要。本课题的设计中尾座套筒孔的两端采取了一定的密封性设计,因此可采用比较简单的压配式注油杯系统来进行间歇性的润滑即满足尾座体孔和套筒、滑键与滑键槽的润滑要求。由于对注油孔的加工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此在对注油孔的设计及加工中不需要考虑过多的形位精度要求,仅保持与滑键孔的位置关系即可。在尾座上设计滑键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顶尖在工作时转动。在套筒上开设键槽,将滑键通过在尾座上方钻通孔来将滑键固定在尾座上,这样套筒只能在滑键尾座的套筒孔内轴向移动,只需要在套筒上铣出较长的键槽,而滑键可做得短一些.同时为了防止滑键的转动在将滑键固定好以后要采用一定的防转动措施,既是在两者的结合缝隙处钻孔攻丝安装上一个螺钉。滑键槽的长度主要和滑键在套筒上的位置有关。滑键槽的长度在设计时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使顶尖伸出套筒长度达到设计要求的长度,即L=109 mm。(2)使滑键在滑动中顺利。因此,滑键槽的长度取L=140。在对套筒上的滑键槽以及尾座上的安装孔的设计中不仅需要保证滑键槽的对称度要求,还要保证装键孔对套筒孔中心轴线的对称度和垂直度,因此在设计中结合有关原则和实际经验,初步确定安装滑键的孔对套筒孔的对称度要求为0.002。3.7挠度、转角、液压缸内径、锁紧力的计算及校核数控卧式车床C6140的尾座受力简图:图3.1 尾座受力图根据工件最大长度和最大旋转外径假设工件最大重量 Q=2760N 顶尖和三爪卡盘支撑工件可简化为简支梁,因此尾座负重 Q/2=1380N 尾座主轴伸出尾座体最大长度 130mm尾座套筒直径 80mm钢的弹性模量 E = 2.1106kgf/cm2断面惯性矩 I=201104mm4顶尖伸出套筒长 109mm根据公式 (3-1)查表可知单位切削力 = 2305N/mm2 = 0.3mm/r = 3.4mm故切削力 = 2370N机床加工如此重的工件时,尾座主轴一般紧缩在尾座体内,现在假设尾座主轴伸出为尾座主轴伸出尾座体最大长度的1/2,即伸出65mm,悬臂65mm+109mm=174mm。3.7.1挠度的计算 (3-2) 许用挠度, 在范围之内。3.7.2转角的计算 (3-3) 许用转角 ,在范围内。3.7.3压板处螺栓直径的校核在机床尾座上通过一组两个相同的螺栓连接尾座和导轨的,并用压板固定。压板的作用是连接尾座和导轨,并通过连接螺栓的紧固或松开来确定尾座在导轨上的位置。下面我们来确定连接螺栓的直径。选用螺栓的材料为35号钢,则许用抗拉强度=540Mpa,由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理可知尾座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摩擦力等于通过顶尖作用在尾座上的轴向力,即,根据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切削时产生的轴向分力(0.10.6),。为了满足加工后的工件的精度要求,在工件重量较大和切削力较大的情况下机床不发生共振,取轴向力。 ,取摩擦系数为由可知作用在下箱体上的压力从而可得转动凸轮轴端的方形部分所需要的力至少为15.7,那么作用在每个螺栓上的力为因为压板与导轨之间的连接形式为松连接,由公式 (3-4)于是可得现螺栓直径为,故螺栓选择合理。其长度可以根据尾座体和螺栓所在尾座体来确定,取。3.7.4液压缸内径的校核切削力与工件重量的合力 通过顶尖需要的轴向推力 cos30cos60根据公式: (3-5)尾座液压站所供油压为0.84.5Mpa,正常工作压力取P=1.5 Mpa以上,下面按正常工作的最小压力P=0.8 Mpa计算,则尾座液压缸的内径为: 现缸内径为55mm,以上计算为最大工件重量与最大切削力,平时工作载荷要小的多。故缸内径选择合理。3.7.5尾座锁紧力的验算尾座有两个锁紧压板,每个上面有2个直径为30mm的活塞;活塞总的面积为: 由于尾座芯轴的顶紧力为20,故压板和床身的摩擦力F要大于20,取:由公式 (3-6)得: 摩擦系数,导轨材料为铸铁,活塞材料为铜,取0.15, 尾座重量,取250,尾座轴向力主要由尾座顶杆承担,锁紧压板主要承受的是倾覆力矩,故应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第4章 尾座精度的设计4.1表面粗糙度的确定零件经过加工后,其表面因刀痕及切削时金属的塑性变形等影响,会存在间距较小的轮廓峰谷。这种零件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组成的微观几何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对部件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两相对运动的表面越粗糙,摩擦系数就越大,磨损也就越快。同时粗糙度还影响到配合性质的稳定性。对于间隙配合,相对运动的表面因粗糙不平而迅速磨损,导致间隙增大;对于过渡配合来说,因多用压力及锤敲装配,表面粗糙度也会使配合变松。此外粗糙度对接触刚度、密封性、产品外观及表面腐蚀能力等都有明显的影响。因此为保证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在对其进行精度设计时,必须提出合理的表面粗糙度要求。在选择表面粗糙度的数值大小时还应当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和经济性结合有关的选用原则。一般来说工作表面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应比非工作表面小;承受交变应力的零件,易产生应力集中处,如圆角、沟槽等,其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配合性质要求稳定、小间隙配合和受重载的过盈配合,其配合表面粗糙度参数值应小。同时在实际工作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还要注意表面粗糙度数值与形状公差值的协调关系,结合有关表面粗糙度数值选用的实例作参考来初步确定尾座体各部位的表面粗糙度数值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C6140液压尾座2机械设计图纸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056884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