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6.24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与《GB 25578-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相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差异和更新:
-
适用范围调整:新标准可能对滑石粉的应用范围进行了重新界定或细化,以更准确地指导其在各类食品中的使用。
-
技术要求变化:GB 1886.246-2016可能对滑石粉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污染物限量等技术要求进行了修订,以符合最新的食品安全评估结果和国际标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
检测方法优化:新标准极有可能引入了更为科学、精确的检测方法,用于测定滑石粉的各项指标,包括但不限于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污染等,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
标签标识要求:为了增强透明度和消费者知情权,新标准可能对滑石粉的标签标识要求进行了强化,要求明确标注产品信息、使用范围、用量限制及警示语等,确保使用者能够正确理解和安全使用该添加剂。
-
执行日期与替代关系:GB 1886.246-2016的发布明确了其替代旧标准GB 25578-2010的具体时间,指示从某日起,所有相关企业应遵循新标准的规定进行生产、检验和销售,体现了食品安全标准的适时更新和进步。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1 8 8 6.2 4 6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G B1 8 8 6.2 4 62 0 1 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2 5 5 7 82 0 1 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 。本标准与G B2 5 5 7 82 0 1 0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砷的检验方法; 增加了铅的检验方法; 修改了闪石类石棉指标名称和检验方法; 删除了重金属项目。G B1 8 8 6.2 4 6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通过粉碎滑石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滑石粉。2 技术要求2.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白色状态粉末取适量试样置于5 0m L烧杯中, 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2.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二氧化硅(S i O2) ,w/%5 8.0附录A中A.4氧化镁(M g O) ,w/%3 0.0附录A中A.5白度8 5.0附录A中A.6酸溶物( 以S O4计) ,w/%1.5附录A中A.7灼烧减量,w/%6.0附录A中A.8干燥减量,w/%0.5附录A中A.9水溶物,w/%0.1附录A中A.1 0水溶性铁通过试验附录A中A.1 1酸碱性通过试验附录A中A.1 2细度(4 5m试验筛通过率) ,w/%9 8.0附录A中A.1 3砷(A s) / (m g/k g)3.0附录A中A.1 4铅(P b) / (m g/k g)5.0附录A中A.1 5或G B5 0 0 9.7 5第二法石棉不得检出附录A中A.1 6G B1 8 8 6.2 4 62 0 1 62 附 录 A检 验 方 法A.1 警示本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 操作者须小心谨慎!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严重者应立即就医。使用易燃品时, 严禁使用明火加热。A.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 B/T6 6 8 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杂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G B/T6 0 2、G B/T6 0 3的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A.3 鉴别试验A.3.1 X射线衍射仪法试样经X射线衍射仪检验, 在面间距为0.9 3 4n m、0.4 6 6n m和0.3 1 2n m处有衍射峰。A.3.2 红外光谱仪法试样经红外吸收光谱仪检验,在10 1 5c m-1处和4 5 0c m-1处有主要吸收峰。A.3.3 化学法A.3.3.1 试剂和材料A.3.3.1.1 无水碳酸钠。A.3.3.1.2 无水碳酸钾。A.3.3.1.3 盐酸。A.3.3.1.4 氨水溶液:2+3。A.3.3.1.5 氯化铵溶液:1 0 0g/L。A.3.3.1.6 碳酸铵溶液:1 0 0g/L。A.3.3.1.7 磷酸氢二钠(N a2H P O31 2 H2O) 溶液:1 6 0g/L。A.3.3.1.8 氯化铵溶液:1 0 0g/L。A.3.3.2 分析步骤称取约0.2g试样, 置于铂坩埚中, 加入0.9g无水碳酸钠和1.3g无水碳酸钾, 混匀。在电炉上加热至完全熔融, 冷却, 用约5m L沸水将熔融物转移至烧杯中, 滴加盐酸至不冒泡。再加1 0m L盐酸, 置于水浴上蒸发至干。冷却后加入2 0m L水, 加热至沸, 过滤。滤渣为凝胶状物质, 滤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和碳酸铵溶液不产生沉淀, 再加入磷酸氢二钠溶液时, 应产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 加氨水溶液, 沉淀应不溶解。G B1 8 8 6.2 4 62 0 1 63 A.4 二氧化硅(S i O2) 的测定按G B/T1 5 3 4 32 0 1 2中5.2.1规定的动物胶凝聚重量法滤液钼蓝比色法(A法) 进行测定。A.5 氧化镁(M g O) 的测定按G B/T1 5 3 4 32 0 1 2中5.6.1规定的分离R2O3- E D T A络合滴定法(A法) 进行测定。A.6 白度的测定A.6.1 仪器和设备A.6.1.1 白度仪。A.6.1.2 工作白板: 符合G B/T5 9 5 02 0 0 8中第6章的规定。A.6.2 分析步骤取一定量的试样放入压样器中, 压制成表面平整、 无纹理、 无疵点、 无污点的试样板。每批产品需压制3件试样板。按仪器的使用说明预热稳定仪器, 调零, 用工作白板调校仪器。将试样板置于仪器上测定试样的蓝光白度。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5。A.7 酸溶物( 以S O4计) 的测定按G B/T1 5 3 4 32 0 1 2中5.1 3的过滤法(B法) 进行测定。A.8 灼烧减量的测定按G B/T1 5 3 4 32 0 1 2中5.1进行测定, 灼烧温度为10 0 0。A.9 干燥减量的测定按G B/T1 5 3 4 42 0 1 2中4.1的烘箱法(A法) 进行测定。A.1 0 水溶物的测定A.1 0.1 分析步骤称取约1 0g试样, 精确至0.0 1g, 置于1 5 0m L锥形瓶, 加入5 0m L水, 搅拌, 加热煮沸3 0m i n, 不断搅拌, 随时补充蒸发的水, 使溶液体积保持在3 0m L左右。冷却至室温, 转移至5 0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以下按G B/T1 5 3 4 32 0 1 2中5.1 4的过滤法(B法) 从5.1 4.4.2.2开始操作。同时保留滤液用于酸碱性的测定。G B1 8 8 6.2 4 62 0 1 64 A.1 0.2 结果计算同G B/T1 5 3 4 32 0 1 2中5.1 4.5.2。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 1 5%。A.1 1 水溶性铁的测定按G B/T1 5 3 4 32 0 1 2中5.1 5进行测定, 试样溶液不立即呈现蓝色即为通过试验。A.1 2 酸碱性的测定A.1 2.1 试剂和材料A.1 2.1.1 红色石蕊试纸。A.1 2.1.2 蓝色石蕊试纸。A.1 2.2 分析步骤A.1 0.1保留的滤液遇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均不变色即为通过试验。A.1 3 细度(4 5 m试验筛通过率) 的测定按G B/T1 5 3 4 42 0 1 2中4.6规定的湿筛法(A法) 进行测定。A.1 4 砷(A s) 的测定称取1 0.0 0g 0.0 1g试样, 置于1 5 0m L烧杯中, 加入5 0m L盐酸溶液(1+2 2) , 摇动使试样充分分散, 盖上表面皿, 置于沸水浴上加热3 0m i n( 及时补充水, 防止烧干) 。取下稍冷, 用中速滤纸过滤于1 0 0m L容量瓶中, 用3 0m L热水冲洗烧杯并将不溶物转移, 再用1 5m L热水洗涤滤纸和不溶物。滤液冷却至室温,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溶液为试样溶液A, 保留此溶液用于砷含量、 铅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5m L上述溶液, 置于2 5m L容量瓶中, 加入1 2.5m L硫酸溶液(1+9) 、2.5m L硫脲溶液(5 0g/L) ,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同时做试剂空白。以下按G B5 0 0 9.7 6中有关条款进行测定。A.1 5 铅(P b) 的测定A.1 5.1 试剂和材料铅标准溶液:1m L溶液含有铅(P b)0.1 0m g。A.1 5.2 仪器和设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配有铅空心阴极灯。G B1 8 8 6.2 4 62 0 1 65 A.1 5.3 分析步骤A.1 5.3.1 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移取0.0 0m L、1.0 0m L、2.0 0m L、3.0 0m L铅标准溶液, 置于四个1 0 0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 于2 8 3.3n m处, 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测定吸光度。从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中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以铅的质量为横坐标, 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A.1 5.3.2 测定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 于2 8 3.3n m处, 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测定试样溶液A(A.1 4) 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试样溶液中铅的质量。A.1 5.4 结果计算铅(P b) 的质量分数w1,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 按式(A.1) 计算:w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材料租赁合同法律条款详解版
- 办公区域共享空间使用协议条款
- 2025年阜阳界首市合同制教师招聘80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庭农场土地耕作劳务协议
- 两人合作开公司合同书
- 文化传媒公司合同管理规范
- 农业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合同
- 云计算服务采购协议
- 房地产经纪公司交易风险免责合同
- 土地轮作与种植结构调整合同书
- 营造清朗空间+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saas货运管理办法
- 2025年遴选财务岗考试题及答案
- excel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草湖项目区公安局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车间偷盗行为管理办法
- 《涉外法治概论》课件 杜涛 -第1-6章 涉外法治的基础理论-涉外经济管理法律制度
- 2026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8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指导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计算机操作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