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1页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2页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3页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4页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意外事故的预防与急救处理,近年来,由于儿童保健工作的发展,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预防接种的普及与治疗技术的进步,儿童死亡已发生明显变化,小儿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意外死亡则上升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问题。一些国家意外死因占第一位。 91-93年8个市县0-4岁儿童意外死亡监测资料:婴儿及1-4岁儿童意外死亡率,城市为55.8/10万,14.5/10万;农村为605/10万,84.5/10万。,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第一位死因是意外窒息。 97.9%发生在农村,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与成人不同,无职业关系,而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如溺水多发生在水网地区,车祸以城市多见,农药中毒多发生在农村。其次与年龄有关,以婴儿为最多。 造成意外事故原因,年龄愈小由成人照顾不慎者愈多,而随着年龄增长,小儿自己引起意外事故逐渐增多。 防治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关键在于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事故,则应当机立断、沉着、迅速、准确地进行抢救,减少伤亡及合并症,提高抢救及成功率。,意外事故的预防 儿童意外事故大多数是可以预防的。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建立意外伤害和死亡的信息网络系统和社区管理,尤其做好家长和孩子的安全宣传和教育,减少儿童意外发生。 (一)活动场所 户外活动场所地位平整无碎石、泥沙,最好铺上草坪。室内地面应铺有草垫或地毯或备有围栏,椅角桌角、墙角以圆角为宜,以免发生跌伤和碰伤。门应向外开,不宜装弹簧,在门缝处加塑料及橡皮垫,以免挟伤手指(趾)或骨折。窗户、阳台、楼梯上应有栏杆,以免幼儿攀越。幼儿房舍应远离公路、马路、河塘、农药仓库和厕所等,以免发生车祸及溺水。,(二)生活用品 4岁以前小儿睡的床有床栏,以防坠床。热水瓶、热烫锅、家用电器、火柴、打火机、刀、剪等,应放在小儿取不到的地方,以免发生烫伤、烧伤、触电及割伤,室内火炉暖气要有安全措施设备。 (三)玩具 给孩子选择玩具了根据年龄特点外,还应符合安全卫生要求。不给小儿玩体积小、锐利、带有毒性物质的玩具及物品,如珠子、扣子、棋子、别针、图钉、硬币、小刀、剪子等,以免塞入耳、鼻、放入口中误吞,造成耳、鼻、气管及食道异物、刺伤、割伤及中毒等。易燃、易爆物品不能给小儿玩耍、放炮、焰火要防火及炸伤小儿面、手、眼等部位。,(四)药物 药物用量、用法,存放不宜,以及家长、医务人员粗心大意,均会造成药物中毒。家长切勿擅自给小儿用药,更不能将成人药随便给孩子服用,要医生的指导下服药,看说明服用,勿将外用药当内服药服用,家庭一切药品要妥善保管好,不让小儿随便取到,当作糖丸误服。 (五)食物 为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加强好食品卫生管理,儿童食品严格选择,保证新鲜、无毒,腐败变质及过期食品不能食用。食物在烹调、贮藏、运输过程中,严防污染变质。,(六)安全教育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社会、家长、保教人以及儿童进行各种安全教育和减少儿童发生意外事故的有效措施。 1、对成人的教育:教育成人要照顾好孩子,尤其是婴幼儿期必须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凡孩子活动的周围环境,应有安全措施,并对易发生意外事故的情况应有预见性。 (1)护理孩子时,不能用提物的方式突然提起小儿手臂,或用粗暴的动作给孩子穿脱衣服,以免引起关节脱位。 (2)手提开水壶时,要提防小儿旁边突然冲过来,给孩子洗脸、洗脚、洗澡要先倒冷水后再倒热水,以防烫伤。,(3)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进餐时细嚼,以免将鱼刺、骨片及果核吞入。 (4)孩子在进餐时,大人切勿惊吓、逗乐、责骂孩子,以免孩子大笑或大哭而将食物吸入气管。 (5)自行车带孩子,车轮应有护板,以免挟伤,乘坐机动车时注意安全。 (6)教育群众识别有毒植物,妥善保管好有毒物品。 (7)对保教人员及基层卫生人员,要普及各种常见意外事故急救知识。,2、不同年龄期的安全教育 (1)在婴幼儿期要建立安全习惯,不要给孩子玩细小的颗粒物品。以免发生异物别吸入气管,婴儿要独立睡小床,切忌边睡边哺乳。以防捂着母亲乳头或母亲部分身体、衣被等堵塞婴儿口鼻而发生窒息致死。 (2)幼儿期,此期小儿模仿性强,要注意安全行为教育,如不要爬高,玩火柴、打火机、热水瓶、小刀等物品,以免发生跌伤、烧伤。 (3)学龄前期,给小儿建立安全概念,启发诱导他们知识什么是安全的与不安全的,以及后果如何。 (4)学龄期以后,使他们对安全有正确认识,训练他们怎样去预防和处理意外事故。,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 一、创伤:分简单性创伤、复杂性创伤两类 (一)简单性创伤:包括皮肤擦伤、挫伤、切割伤、刺伤、裂伤等。 急救处理(1)检查伤口大小、深度、有无污染及异物存留,及时用冷开水或肥皂水将伤口洗净,异物清除。(2)擦伤及挫伤:轻者涂碘伏,重者需消毒包扎。(3)切割伤:创口浅表,边缘整齐,出血不多者,局部清洁后涂碘伏或用创可贴和蝶形胶布牵拉伤口,一般能自行愈合,重者送医院处理。(4)刺伤:创口虽小,但创底较深,易有污物带入,清创后同时用抗生素及破伤风类毒素。(5)头部血肿:早期用冷敷,48小时后热敷,大多可吸收,较大血肿到医院处理。,(二)复杂性创伤:除局部创伤外,尚有其他组织与脏器的损伤。必须送医院及时处理,在送医院时尽量较少体位及肢体的移动,用消毒巾包裹创面,达到止血及避免污染,包扎勿过紧,以免影响局部供血。,二、骨折 好发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分闭合骨折与开放性骨折两类,处理治疗也不同,直接影响到愈后。处理不当造成肢体严重残疾,甚至危及生命。 急救处理:紧急情况下就地取材,选择长短,宽窄适合小儿的竹竿、木棍、雨伞等,用来作为夹板临时固定,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部位上下各一个关节,及时送医院。对开放性骨折应立即用消毒巾或棉垫将伤口加压包扎、止血,又可防止污染,用夹板固定。将伤肢适当抬高,并检查绷带松紧是否适度,搬运时上肢骨折由成人抱着,下肢损伤用担架或卧于木板上搬动,切忌1人或2人将患儿呈屈曲状抱或抬起应在6-8小时内将患儿送医院。,三、脱位 多见于肩关节肘关节和桡骨头半脱位,处理不当导致习惯性脱位及关节骨折等并发症。脱位后局部疼痛,肿胀、变形和伤肢主动、被动功能丧失。 急救处理:立即将脱位肢体用三角巾适当固定,送医院桡骨头半脱位复位后无需固定,易复发。到8-9岁后多自行痊愈。,四、脑震荡: 小儿头部很易受外力损伤,伤后易发生脑震荡。立即出现暂时性意识障碍,一般不超过半小时,轻者仅意识恍惚,重者意识丧失。出现轻度休克,缓脉,面色苍白,躁动不安或恶心呕吐,然后嗜睡数小时或过夜后清醒。重症意识恢复后,仍伴有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或眩晕等,甚至可长久失去知觉,并发脑水肿及脑出血的可能。 急救处理:轻者休息1-2日后无特殊变化,即可下床活动,继续观察1周。凡伴有休克、昏迷或头痛呕吐者,立即送医院进一步检查。,五、鼻出血: 小儿鼻出血以鼻外伤常见,鼻粘膜干燥,经常挖鼻孔引起鼻粘膜出血,血液性疾病。可发生在鼻腔任何部位出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