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022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带cad和文档)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076679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8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07-11
上传人:QQ24****1780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王**(实名认证)
浙江
IP属地:浙江
30
积分
- 关 键 词:
-
JX022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
- 资源描述:
-
jx022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带cad和文档),JX022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
- 内容简介:
-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表系 机电系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6兴湘机二班 姓 名陶柳学 号2006183910指导教师胡自化指导教师职称教授题目名称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题目来源科研 企业 其它课题名称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题目性质 工程设计 理论研究 科学实验 软件开发 综合应用 其它资料情况1、选题是否有变化 有 否2、设计任务书 有 否3、文献综述是否完成 完成 未完成4、外文翻译 完成 未完成由学生填写目前研究设计到何阶段、进度状况:通过对资料的查询,已经能够对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计算,传动的几何关系,传动中各传动轮齿数与喉径螺旋升角的关系,传动的力分析等一些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选取。现阶段着力对各个构件的廓面方程进行计算推导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此同时还通过对一些复杂的装配图形的装配和仿真熟悉和了解三维制图软件由老师填写工作进度预测(按照任务书中时间计划) 提前完成 按计划完成 拖后完成 无法完成工作态度(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真程度、纪律及出勤情况): 认真 较认真 一般 不认真质量评价(学生前期已完成的工作的质量情况) 优 良 中 差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建议检查结果: 通过 限期整改 缓答辩系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注:1、该表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填写。2、此表作为附件装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存档。 06 2006183910- - 1仯 2 3 4 淽巽 1 2浵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 学号: 2006183910 姓名: 陶 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胡自化 系主任: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熟悉和掌握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 2、熟悉和掌握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结构参数; 3、总结和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附光盘); 4、CAD制图,一张A0装配图纸及其零件图,共计2张A0图量; 5、翻译相关外文资料一份;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 1、熟悉和掌握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相关性能方面的知识; 2、熟悉和理解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结构参数; 三、进度安排序号各阶段完成的内容完成时间1熟悉课题及基础资料第一周2调研及收集资料第二周3方案设计与讨论第三四周4超环面行星蜗杆减速器各零件的设计与计算第五八周5CAD软件的学习第九周6CAD制图第十周7撰写说明书第十一周8英文文献翻译,答辩第十二周四、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1秦大同.机械传动科学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齿轮手册编委会齿轮手册(上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3付则绍新型蜗杆传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4姚立纲,李尚信.超环面行星减速器的设计与制造研究J.机械传动, 2001, 25(4): 17-20. 5姚立纲.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和加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66许立忠,曲继方,赵永生.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效率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1998, 34(5):207张跃明.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理论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993.78张春丽,徐晓俊,董申.超环面传动的工艺改进方案及其齿面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0, 11(7): 749-752. 2006183910 1 2 3 4CADA02A0 5 1 2 1234填5CAD6CAD78 1.廪磬2003. 2()磬1990 3磬1992 4,.J., 2001, 25(4): 17-20. 5.D.:, 1996 6,.J., 1998, 34(5):20 7.,1993.7 8,.洫J., 2000, 11(7): 749-752. 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题 目: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学 院:兴湘学院 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 号:2006183910 姓 名:陶柳 指导教师:胡自化 (教授) 完成日期: 2010年6月7号 2006183910 () 201067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摘要:多年以来国产的数控转台都有着刚性不足,在旋转过程中承载能力差的弱点。主要是因为传动链的最后一环的蜗杆蜗轮机构品质低劣,与国际上高品质的蜗杆蜗轮副相去甚远。本文以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作为传动的最后一环,它的传动比大,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从而在输出相同扭矩和传动比的情况下体积小,同时通过大的传动比来提高数控转台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通过此设计我们发现数控转台所能承载的扭矩大大提高。关键词: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廓面方程,传动效率,The design of Super-toroidal drive NC rotary tableAbstract:Over the years, the NC rotary table has insufficient rigidity of the bearing during rotation of the weakness of poor. Mainly because the transmission chain of the last part of the worm gear institutions of inferior quality, and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 vice far cry from the Worm.In this paper, super-toroidal drive as part of the final drive, and its transmission ratio,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ompact structure. Thus the output torque and gear ratio the same case of small size, while driving through the large NC rotary table than to increase the stiffness and load capacity. With this design we found that the NC rotary table bearing torque can be greatly increased.Key words:Super-toroidal drive;Profile equation;Transmission efficiency; 1 PAGE PAGE 1 淽 The design of Super-toroidal drive NC rotary table AbstractOver the years, the NC rotary table has insufficient rigidity of the bearing during rotation of the weakness of poor. Mainly because the transmission chain of the last part of the worm gear institutions of inferior quality, and high-quality international vice far cry from the WormIn this paper, super-toroidal drive as part of the final drive, and its transmission ratio,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compact structure. Thus the output torque and gear ratio the same case of small size, while driving through the large NC rotary table than to increase the stiffness and load capacity. With this design we found that the NC rotary table bearing torque can be greatly increased. Key wordsSuper-toroidal driveProfile equationTransmission efficiency 湘 潭 大 学 兴湘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姓 名陶柳学号2006183910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兴湘学院机械二班指导教师胡自化职称教授填写时间2010年4月22 日 2010年4月说 明1根据湘潭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系主任批准后实施。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3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2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6. 填写说明:(1) 课题性质:可填写A工程设计;B论文;C. 工程技术研究;E.其它。(2) 课题来源:可填写A自然科学基金与部、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B企、事业单位委托课题;C校级基金课题;D自拟课题。(3) 除自拟课题外,其它课题必须要填写课题的名称。(4) 参考文献不能少于10篇。(5) 填写内容的字体大小为小四,表格所留空不够可增页。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陶柳学 号2006183910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胡自化职 称教授所在系机电系课题来源科研课题性质工程技术研究课题名称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一、选题的依据、课题的意义及国内外基本研究情况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加工中心的需求也在增加,特别是四轴、五轴联动的加工中心。作为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部件,数控转台在整个机床工具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我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近期够买的一台国产4轴4联动数控铣床配置的作为机床第四轴的数控转台就是TK13系列中的TK13250型号。在使用中已经充分暴露其刚性不足,在旋转过程中承载能力差的弱点。这几乎是国产数控转台的通病。生产厂家在其说明书已经明确的规定,转台处于非刹紧状态时只能承受较低的切削扭矩的零件加工。因此,数控机床虽有多轴联动的功能,却很难再转台参与联动的过程中进行实质性的切削加工,极大地限制了数控机床的使用范围。上述弊端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传动链的最后一环的蜗杆蜗轮机构品质低劣,与国际上高品质的蜗杆蜗轮副相去甚远。精度、强度、寿命等均不在一个档次,所以要突破传统的蜗杆蜗轮传动模式,以环面蜗杆、行星滚子齿轮为传动链来改进,从而增大数控转台的切削能力,这我们选择此题的重要依据及其意义所在。国内外基本研究状况: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机构一经出现,立即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迄今为止,对于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啮合理论研究;2,关键零件定子加工制造技术研究;3,承载能力研究;4,其它问题研究。其中前两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后两方面的研究则很少。在啮合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研究相对较多,国外尚未见资料报道。文献中给出了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定子齿面方程、蜗杆齿面方程、接触线方程和螺旋线方程等。在该种传动啮合理论的研究方面有很大突破,文中不仅求解并比较了在三种不同行星轮齿形时行星轮与定子及蜗杆的接触线,而且讨论了根切界限点,并依据定子法截面内齿形设计定子飞刀,把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理论与实际加工过程联系起来。综合而言,对于该种传动的啮合特尚需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二、研究内容、预计达到的目标、关键理论和技术、技术指标、完成课题的方案和主要措施本课题对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结构参数设计和啮合理论分析研究,中心蜗杆和超环面内齿轮复杂齿面建模,传动系统的运动、动力仿真以及数控转台的设计,主要完成以下研究内容:1研究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啮合理论、关键零件的廓面方程、传动效率以及一些重要零件的校核计算。2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减速器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和数字仿真研究分析。预计达到的目标: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今后自己能够对一些复杂曲面的廓面方程进行很好的计算和分析,并能够熟练的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一些机构及复杂的系统进行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来解决一些困难的问题,同时开发这产品,提高在制造设计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关键理论和技术指标:主要是对中心蜗杆,行星蜗轮以及内超环面齿轮廓面方程的计算分析和机构的动态仿真.完成课题的方案和主要措施:先在导师的帮助下查阅相关的资料,对课题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对传动比,廓面方程的分析计算对它做前面的了解,先通过三维软件对之进行动态仿真,看所设计的参数是否合理,最后将此产品研发出来三、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主要特色: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于UG、等软件对理论设计的进行参数化建模,动态仿真。工作进度: 收集查阅了有关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设计资料,现已经对它的传动比计算,传动中各传动轮齿数与喉径螺旋升角的关系,传动的装配关系,行星蜗轮与中心蜗杆之间的力关系以及廓面方程有了足够的理解,现已能过对其进行设计分析,并制定了设计提纲方案和计划。四、主要参考文献(按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刊期及页码列出)1秦大同机械传动科学与技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齿轮手册编委会齿轮手册(上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3付则绍新型蜗杆传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4姚立纲,郑建祥,李尚信,徐晓俊,李华敏.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1996.5姚立纲,李尚信.超环面行星减速器的设计与制造研究J.机械传动, 2001.6姚立纲.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分析和加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67许立忠,曲继方,赵永生.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效率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 1998.8张跃明.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理论研究.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1993.9张春丽,徐晓俊,董申.超环面传动的工艺改进方案及其齿面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0.10徐晓俊,张春丽,董申.新型超环面传动的内齿轮齿面展成原理.机械传动,1999.指导教师意 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系意见 系主任签名: 年 月 日院意见 教学院长签名: 年 月 日 2006183910 2010422 20104 1()涨桷 2治硣 3() 42000 524档 6. (1) ABC. E. (2) ABCD (3) (4) 10 (5) () 2006183910 弰44TK13TK13250涨 ,:1;2,;3;4, ,淽淽, 潨, 1淽 2 淽 淽. İ淽棬 UG档 淽1廪磬2003 2()磬1990 3磬1992. 4,. , 1996. 5,.J., 2001. 6.D.: , 1996 7,.J., 1998. 8. ,1993. 9,.洫J. , 2000. 10,.洫. ,1999. PAGE PAGE 53 1.1 44TK13TK13250涨 1.2 (Tropical Drive)1966laterM .R .Kushner90%95%衹 棬棬20涥顱İ侫飬85%97% 70%磬 1.3 淽淽 2.1 3-54-7漰粻鷳 2.2 佻5-80 0.4 2.3 2.4 (Tropical Drive)1,(),50%,30,()3-20 2-1 2.5綯 M2=3000Nm =180 =16.7Nm Mecapion 2-1 AMP-SB40GDK1G2180. 2-2 - 2-3- 2-4 2-4 2-1 2-1 綯 APM-SB40GAPD-VS35220KW4N.m16.7kgf.cm170.5N.m50.1kgf.cm511.5r/min1500r/min3,000K O 10-480.35gf cm s281.995KW/s34.7513000(P/R) ,13000(P/R) ,kg21.95 壬壬壬 3.1 1z12z2 3(3=0)3zh-h +- z3 1/180 Z11 Z210 Z3179 3.2 3-1 d1 d2弸 d3 d1d2d3 d3=d1+2d2 d1=114d2=130d3=374 3.3 3-2 1 3 t1 t2 t3 z1=1 Z2=10Z3=179 3.4 k 3-3 2/kA-Z2-İİZ2-,-DD -BZ2t1Z22/k-İt1 i kFs2“Fs2 Fa2=Fs2+Fs2=Fs1+FA Fa1=FS1 FS1+FAFs2 “Fs1 Fa1=Fs1+FS1=Fs2-FA Fa2=Fs2 1“ 2“ 3 6.3 M1 M2 m n 6.31 =3000Nm =0.926 M1=17.998Nm 6.32 P t1 r1 6-1 : M1 Pt1 r159 kk=4 mm=120/360x10 M1=9550P/n P n M1=63.66Nm Pt1=42.9Nm Pn1 tan=0.175 Pn1=245.14Nm Pr1=Pt1tana aa=20 Pr1=15.62Nm 6.33 Pt3 nn=110/360*10 tan =2.292 Pt3=68.65Nm Pr3=Pt3tana aa=20 Pr3=24.99Nm Fa=Fn3-Fn1 Fr=Fr1-Fr3 Fa=25.85Nm Fr=9.37Nm Fa=25.85Nm 6.4 Fa/FrePr=Fr Fa/FrePr=0.41Fr+0.87Fa ee=0.68 Pr1=15.62Nm 2Fr=Pr1/4 FaFa/FrePr=Fr Pr=3.905Nm Lhh nn=8.33r/min C Lh=92120h12.83 6.5 1.Pr=Fr 2.1012 0Fa/Fr0.12Pr=Fr+0.3Fa 0.12Fa/Fr0.3Pr=0.94Fr+0.8Fa Pr=Fr Fr=Pr1/4Pr=3.905Nm Lh=7225400 6.6 6.61 Y=0.0025d1d1(mm) F t1Fr1 L1 L1=0 .9d2 d2E df1 d1=114mmd2=130Y=0.285L1=117mm E=645Mpa 6.62 d325-45mpa 6.63 =9025-45mpa=0.833=0.62=0.94 淽a/R,50%,30,()3-20塣 1.M.:廪,2009. 2.M.:,2008. 3.M.,2006.5. 4. 豸M.:,2005. 5.M.:,2004 6.ANSYSM.:,2008. 7M廪磬2003 8M磬1990. 9M磬1992. 10.M.:磬2002. 11,.,1996203 12,.J., 2001. 13.D.:,1996. 14,.J., 1998. 4, 壬鷳 , 幦淽,顣 ; 1. 壬 ,5,6淽,Tasty7任,Tasty8, Cie rn iakESC - hweiler 910绷 1112-14 15洫 2. 1w1wp w1 任 任 任任 任任 3 3.1 淽淽淽S20 uh淽 n2淨s2任s20 3uh 3.2 25 3.3 5 338u 3.4 16,17 2 任 3.5 4 任任 r 4.1 3 = 8= 10S 12 14 15t 414 塣 4.2 4S İ = 8 淽S 任 2122 4.3 5Sİ= 8S淽 2627 5 5.1 614166a0 = 119mmr2 = 62.5mm6u 21236 a0 = 119mmr2 = 62.5mm7u 826286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鉴定意见 学号: 2006183910 姓名: 陶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 页 图 表 张论文(设计)题目: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 内容提要:本文以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传动效率、廓面方程、运动仿真、零件的校核以及数控转台的定位精度和回零机构为主要研究方向。主要完成了一下研究内容:通过计算得出了超环面行星我杆传动效率方程,建立了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方程、中心蜗杆和内超环面齿轮的齿面和齿廓螺旋线的方程表达式,提出了基于三维方程的中心蜗杆和内超环面齿轮三维实体精确建模的原理和方法,对超环面行星蜗杆减速器的传,动效率进行了计算以及对一次而关键零件行了校核,同时对数控转台的定位精度和回零装置进行了研究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陶柳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能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作风踏实,行动积极,面对难题敢于钻研。能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论文撰写基本流畅、工作量较饱满、论文格式符合规范,图标较清楚,鉴于其本科毕业设计已达到学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同意其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答辩简要情况及评语 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答辩委员会意见答辩委员会主任: 年 月 日 2006183910 飩 淽桢徫 淶硣 鳤 目录摘要1Abstract1第一章 引言21.1概述21.2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发展概况21.3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3第二章 减速器的方案设计42.1三级齿轮传动42.2蜗杆传动42.3行星齿轮传动42.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5 2.5 电动机的选择5第三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分析与计算93.1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计算93.2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各计算圆直径的确定93.3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中各传动轮齿数与喉径螺旋升角的确定103.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行星个数的确定113.5与设计相关的技术参数13第四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传动效率的研究计算154.1概述154.2啮合效率154.3 摩擦系数的计算16第五章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研究195.1坐标系的建立195.2坐标变换205.21 滚动体与行星蜗轮205.22行星蜗轮与中心蜗杆啮合205.23行星蜗轮与内超环面齿轮啮合215.3啮合方程225.31行星蜗轮齿面方程225.32啮合方程225.33 行星蜗轮齿面(2)(母面)上的瞬时接触线方程245.34中心蜗杆齿面(1)和内超环面齿轮齿面(3)方程255.4 中心蜗杆和内超环面齿轮的螺旋线方程25第六章 滚动轴承寿命的校核276.1基本概念276.2寿命的计算方法276.21轴向力的计算286.3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力的分析286.31输入与输出的力矩关系296.32行星蜗轮与中心蜗杆里的关系296.33行星蜗轮与内超环面齿轮之间的力的关系306.4角接触轴承的寿命计算:316.5圆柱滚子轴承寿命的计算326.6轴及其滚子的校核326.61中心蜗杆刚度条件326.62中心蜗杆轴许用应力条件326.63滚动体的接触强度条件33结论与展望34参考文献:35致谢:36附录一:英文翻译37附录二: 英文翻译原文47目录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0 摘要1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0 Abstract1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0 第一章 引言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1 1.1概述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2 1.2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发展概况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3 1.3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3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4 第二章 减速器的方案设计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7 4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5 2.1三级齿轮传动4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6 2.2蜗杆传动4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7 2.3行星齿轮传动4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8 2.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5 HYPERLINK l _Toc263689349 2.5 电动机的选择5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0 第三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基本原理、结构分析与计算9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1 3.1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计算9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2 3.2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各计算圆直径的确定9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3 3.3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中各传动轮齿数与喉径螺旋升角的确定10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4 3.4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行星个数的确定11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5 3.5与设计相关的技术参数13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7 第四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传动效率的研究计算15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8 4.1概述15 HYPERLINK l _Toc263689359 4.2啮合效率15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0 4.3 摩擦系数的计算16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1 第五章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啮合原理研究19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2 5.1坐标系的建立19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3 5.2坐标变换20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4 5.21 滚动体与行星蜗轮20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5 5.22行星蜗轮与中心蜗杆啮合20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6 5.23行星蜗轮与内超环面齿轮啮合21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7 5.3啮合方程2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8 5.31行星蜗轮齿面方程2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69 5.32啮合方程2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0 5.33 行星蜗轮齿面(2)(母面)上的瞬时接触线方程24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1 5.34中心蜗杆齿面(1)和内超环面齿轮齿面(3)方程25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2 5.4 中心蜗杆和内超环面齿轮的螺旋线方程25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3 第六章 滚动轴承寿命的校核27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4 6.1基本概念27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5 6.2寿命的计算方法27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6 6.21轴向力的计算28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7 6.3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力的分析28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8 6.31输入与输出的力矩关系29 HYPERLINK l _Toc263689379 6.32行星蜗轮与中心蜗杆里的关系29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0 6.33行星蜗轮与内超环面齿轮之间的力的关系30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1 6.4角接触轴承的寿命计算:31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2 6.5圆柱滚子轴承寿命的计算3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3 6.6轴及其滚子的校核3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4 6.61中心蜗杆刚度条件3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5 6.62中心蜗杆轴许用应力条件32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6 6.63滚动体的接触强度条件33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7 结论与展望34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8 参考文献:35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8 致谢:36 HYPERLINK l _Toc263689389 附录一:英文翻译37 HYPERLINK l _Toc263689390 附录二: 英文翻译原文47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评阅表学号 2006183910 姓名 陶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 评价项目评 价 内 容选题1.是否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2.难度、份量是否适当;3.是否与生产、科研、社会等实际相结合。能力1.是否有查阅文献、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2.是否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是否具备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4.是否具备一定的外文与计算机应用能力;5.工科是否有经济分析能力。论文(设计)质量1.立论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充分,结构是否严谨合理;实验是否正确,设计、计算、分析处理是否科学;技术用语是否准确,符号是否统一,图表图纸是否完备、整洁、正确,引文是否规范;2.文字是否通顺,有无观点提炼,综合概括能力如何;3.有无理论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有无创新之处。综合评 价评阅人: 2010年6月 日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评阅表学号 2006183910 姓名 陶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 评价项目评 价 内 容选题1.是否符合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2.难度、份量是否适当;3.是否与生产、科研、社会等实际相结合。能力1.是否有查阅文献、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2.是否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是否具备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4.是否具备一定的外文与计算机应用能力;5.工科是否有经济分析能力。论文(设计)质量1.立论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充分,结构是否严谨合理;实验是否正确,设计、计算、分析处理是否科学;技术用语是否准确,符号是否统一,图表图纸是否完备、整洁、正确,引文是否规范;2.文字是否通顺,有无观点提炼,综合概括能力如何;3.有无理论价值或实际应用价值,有无创新之处。综合评 价评阅人: 2010年6月 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工作中期检查表系 机电系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06兴湘机二班 姓 名陶柳学 号2006183910指导教师胡自化指导教师职称教授题目名称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题目来源科研 企业 其它课题名称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题目性质 工程设计 理论研究 科学实验 软件开发 综合应用 其它资料情况1、选题是否有变化 有 否2、设计任务书 有 否3、文献综述是否完成 完成 未完成4、外文翻译 完成 未完成由学生填写目前研究设计到何阶段、进度状况:通过对资料的查询,已经能够对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机构的传动比计算,传动的几何关系,传动中各传动轮齿数与喉径螺旋升角的关系,传动的力分析等一些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和设计选取。现阶段着力对各个构件的廓面方程进行计算推导和总体方案的设计。与此同时还通过对一些复杂的装配图形的装配和仿真熟悉和了解三维制图软件由老师填写工作进度预测(按照任务书中时间计划) 提前完成 按计划完成 拖后完成 无法完成工作态度(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真程度、纪律及出勤情况): 认真 较认真 一般 不认真质量评价(学生前期已完成的工作的质量情况) 优 良 中 差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建议检查结果: 通过 限期整改 缓答辩系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注:1、该表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填写。2、此表作为附件装入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存档。湘潭大学兴湘学院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的设计机械部分 学号: 2006183910 姓名: 陶 柳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胡自化 系主任: 一、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1、熟悉和掌握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工作原理; 2、熟悉和掌握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结构参数; 3、总结和撰写设计说明书一份(附光盘); 4、CAD制图,一张A0装配图纸及其零件图,共计2张A0图量; 5、翻译相关外文资料一份; 二、重点研究的问题 1、熟悉和掌握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数控转台相关性能方面的知识; 2、熟悉和理解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结构参数; 三、进度安排序号各阶段完成的内容完成时间1熟悉课题及基础资料第一周2调研及收集资料第二周3方案设计与讨论第三四周4超环面行星蜗杆减速器各零件的设计与计算第五八周5CAD软件的学习第九周6CAD制图第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