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doc_第1页
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doc_第2页
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doc_第3页
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论文大集合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刘双艳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长沙(410081) e-mail: 摘要:在运动技能获得中,存在着两种学习方式: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长期以来,内隐学习总是被人们忽视,其实在运动技能的获得中,特别是开放性运动项目中内隐学习显得更 有效。本文通过对内隐学习的发生机制和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它们给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和 应用、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体育教学评价的实施带来的启示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内隐学习,发生机制,特征,体育教学自从 1967 年内隐学习概念提出以后,国内外在这方面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己经 取得了许多鼓舞人心的成果。在这四十年中,人们不仅确信了内隐学习的存在,也明确了内 隐学习的自动性、内隐性、高效性、高密性、抽象性和理解性的特征。此外,内隐研究还不 断的引申到应用领域,并也取得了很大的收益。近些年来,内隐学习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并在许多领域内开展起来, 例如语言学习、人机界面设计、运动技能等等。近几年,在运动技能领域的研究比较活跃, 并且主要是集中在内隐学习对运动技能获得的作用与影响方面。本文试图运用内隐学习的研 究成果,从内隐学习的特点出发,找到更适合技能获得的教学方法。1. 内隐学习1.1 内隐学习的概念最早对内隐学习的概念进行阐述的是美国心理学家 a.s reber,他将内隐学习界定为“无 意识的获得刺激情景中复杂知识的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 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是却学会了这种规则。随后也有许多专家对内隐学习进行了研 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内隐学习概念,所以内隐学习的概念比较混乱,到如今都还没有得到统 一。1.2 内隐学习的发生机制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基础,了解内隐学习的发生机制能使我们更深刻的 认识内隐与外显学习的根本区别及内隐学习方式的优势所在。内隐学习的发生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心理机制、生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内隐学习 的心理机制是以无意识为资源对刺激的“凝聚和沉淀”,而以有意识为资源的对客观刺激的复 写摄影和反映则是外显学习的心理机制;内隐学习的生理机制是指人脑所具有的自动加工处 理信息的功能;而在社会机制上内隐学习更多的是来自与社会文化的积淀。21.3 内隐学习的特征关于内隐学习的特征,国内外也进行的大量的研究。从最早的内隐学习研究中我们可以 看出内隐学习有这样一些重要特征:(1)内隐知识能自动产生,无须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 中的外显规则;(2)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很容易概括到不同的符号集合;(3)内隐学习具有无 意识性,且由此获得的知识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3而近些年,对区分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的本质特征方面也作了简要的概括,主要是指:与外显学习截然不同的自动性、昭示其自身- 4 -价值的抽象性、揭示其深层内涵的理解性和引人注目的抗干扰性。内隐学习的自动性、抽象性、理解性和抗干扰性,作为内隐学习的本质特征使其区分与外显学习。而我国学者杨治良 则对内隐学习的具体表现特征做了研究,他把内隐学习的特征概括为三高,及高选择力、高 潜力、高密度储存三大功能。通过对前人的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总结,我们可以初步把内隐学习的特征概括为:(1)内隐 学习具有自发性和自动性;(2)内隐学习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3)内隐学习具有更强的耐久 力和抗干扰性;(4)内隐学习具有高迁移性;(5)内隐学习具有累积效应。(6)内隐学习能力 具有较小的个体差异和总体变异。42. 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不论是从内隐学习的发生机制还是从内隐学习的特征我们都可以很清晰的知道,内隐学 习它是一种与外显学习有着本质区别的学习方式,它与外显学习一样存在着,只是在过去人 们没有意识到而已。现在内隐学习已经被人们承认并证实,并且经过研究,人们还了解到在 有些学习材料中,内隐学习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外显学习,例如,开放性运动技能的学习。既 然在开放性运动技能学习中,内隐学习的学习效果要好于外显学习,那么我们应该在实施教 学时多采用可以激发内隐学习的教学方法。2.1 对体育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启示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和完成体育教学任 务而有计划地采用的、可以产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具有技术性的教学活动。5在目前的教 学中,老师注重的是学生的外显学习,强调有意注意、记忆等意识活动以及理解力量的参与, 却忽视了内隐学习的无意识性。内隐学习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完全有能力去把握运动技能 中暗含的动作要领及规则。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 和指导方面。另外,选出了教学方法,还要有效地加以运用。同样一种教学方法,运用地技 巧、熟练程度的不同,效果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方法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体育教 学的效果。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根据内隐学习地特点和发生机制来选择教学方法并加以有效 地运用呢?首先,由于内隐学习具有自发性和自动性,即内隐知识是自动产生的,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何操作过程中的外显规则。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少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 法,而多采用以学生自己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如,以身体练习为主和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教 学方法。如果教师对动作的要领讲解的过多会导致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记忆要领上,这 样反而影响了动作的学习。另外,在采用示范教学时,教师的动作一定要规范,因为轻松、 规范、优美的动作示范能使学习者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动机,是潜移默化地传递内隐知识 地一种具体地外在表现,能为运动技能的内隐获得提供动力源。6其次,内隐学习是在刺激情境高度复杂,关键信息较为隐蔽,难以有意识解决问题的条 件下发生的。这样的情境下获得的技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性。这一点对于开放性的运动项目, 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外显学习,因为这些项目对学生的应变能 力要求很高,要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场景采用不同的对策。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内隐学 习,应该多采用以比赛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多种训练场景,使 学生获得各种情景的内隐记忆。再次,内隐学习具有积累效应,它所获得的知识可以不断的积累,并且到了一定程度还可以转化为外显知识。例如,运动员平常随意观看或浏览的画报、动作、图片、他人训练、电视比赛等在随后的各类训练或比赛中自动表现出来,促进了操作任务的完成或比赛成绩的 提高,就是内隐知识因启动效应而进入显意识的例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制作动 作的流程图,这最适合程序性教学内容的学习。此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工具,让学生通过 观看优秀运动员的完美的技术动作,从中潜意识的受到影响。此外,根据内隐学习的无意识发生机制,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与之相匹配的暗示教学法。 暗示教学法的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 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但是要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就要对体育教学 环境进行精心设计,利用语言的暗示、示范的暗示、错觉心理的暗示、眼神、表情和手势的 暗示和自我的暗示,以及它们的综合方式,使学生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进行内隐 学习。暗示教学法就是要让学生在没有压力和学习负担的良好感觉状态下掌握大量知识。72.2 对体育教学内容安排的启示内隐学习具有抽象性和高迁移性。所谓抽象性是指内隐学习获得的是抽象的规则知识, 因此,能够在深层结构保持不变而表面特征不同的情景下发生迁移。而迁移又是指一种学习 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安排一些相关运动技能的交叉学习。例如, 乒乓球与网球、乐感与体育舞蹈、篮球的低手上篮与背越式跳高等技术动作都可以通过交叉 练习产生迁移。另外,在教学中经常加入一些分心练习,如练习时安排双重任务等,可以提高学生的运 动技能的发挥水平。因为有研究显示,分心任务不仅不会干扰内隐的运动技能学习,而且还 能提高操作者在有分心任务下的操作水平。8所以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分心练习的 话,可以增加练习者练习时的心里负荷,提高练习者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进而使运动员能 够在比赛的紧张应激环境下正常发挥运动水平。2.3 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启示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 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5体育教学评价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至关重 要。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谨慎处理。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内隐学习具有积累效应,也就是说, 内隐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要经过一定的时间练习积累后方能显现。这就提醒我们的教师不要因 为学生刚开始练习时的动作太差而对学生的评价不好,表现不好的学生经过练习会慢慢得到 提高的。所以,教师不妨延缓评价。内隐学习能力具有较小的个体差异,每一个学生都能很好的进行内隐学习。但是学习 的效果不会像外显学习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我们知道,许多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到了比赛时却 不一定能发挥好的水平,倒是那些平时水平一般的学生却总是能出人意料的取得好成绩。这 就是内隐学习效果在高应激条件下的显现。所以教师不要对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给与过高的 期望,相反而不重视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而学生也不要 因为刚开始学得不好而气馁,要明白内隐学习的这一特性,对自己充满信心。参考文献1郭秀艳,内隐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4,(7):2227 2范文杰,王华倬,运动技能获得中的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及其实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19(1):61643郭秀艳,内隐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798 4丁俊武,内隐学习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6):816820 5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130、289 6刘向阳,秦志辉,内隐认知视角下体育运动技能的获得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0(6):11261129 7薛留成,刘广欣,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运动技能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118121 8任杰,章建成,杨烨,于今年动机能的内隐学习与分心练习对应激的抵御j,体育科学,2001,21(3):7175the enlightenment of implicit learning to physicaleducationliu shuangyan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abstractduring the campaign to gain, there are two learning: learning 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 for a long time, always implicit learning is being neglected, in fact, the acquisition of motor skills, in particularthe opening up of the sport in the implicit learning is more effective. based on implicit learning mechan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ts and their teach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