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目录第一章 总则21.1评估由来21.2评估内容21.3评估范围31.4评估目的31.5评估时间范围31.6评估编制依据3第二章 规划实施总体情况52.1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主要目标要求52.2安徽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对滁州市的要求82.3滁州市实施“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的情况及成效82.4滁州市“十三五”环保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组织安排情况10第三章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状况评估123.1水环境质量指标状况评估123.2大气环境质量指标状况评估253.3声环境质量状况评估32第四章 污染防治指标完成情况评估344.1危险及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评估344.2废旧放射源送贮率评估354.3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评估364.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评估364.5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374.6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384.7规模化养殖场污染防治394.8总量减排39第五章 环境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评估405.1达到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示范乡镇建设标准405.2省控以上重点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率40第六章 环保重点领域重点工程实施成效416.1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成效416.2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成效446.3固体废物防治工作实施成效466.4土壤污染防治工作486.5生态保护工作486.6环境管理工作50第七章 重点工程实施情况51“十三五”期间滁州市规划重点建设项目建设进度情况51十三五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情况表52“十三五”期间滁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项目一览表59第八章 评估结论及建议998.1评估结论998.2规划实施存在问题1008.3对“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1008.4对环保规划调整建议1062018年1月份滁州市水环境监测断面(点位)水质类别1112018年2月份滁州市水环境监测断面(点位)水质类别1132018年4月份滁州市水环境监测断面(点位)水质类别1162018年5月份滁州市水环境监测断面(点位)水质类别1182018年6月份滁州市水环境监测断面(点位)水质类别120第一章 总则1.1评估由来中期评估是对规划期内环境保护进程的总体判断和对政府履行环保职责情况的督促检查,通过对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进行中期评估,掌握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执行情况,评价判断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提出进一步推动规划实施的对策意见,对于确保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推动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规划实施应采取的主要措施等。1.2评估内容评估内容为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国家“十三五”环保规划和安徽省环保“十三五”规划对滁州市有特别要求的实施情况的评估。1.3评估范围滁州市评估范围包括:琅琊区、南谯区、天长市、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定远县和凤阳县,共有110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含208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043个村民委员会。市域总人口约449万人,土地总面积为1.33万km2。1.4评估目的一是评估“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实施的执行情况,重点评估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的目标指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二是分析规划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思路,提出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三是为做好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的终期评估工作提供支撑,进一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评估考核机制。1.5评估时间范围评估时间为2016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1.6评估编制依据1.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环保部环境规划院;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3.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4.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6.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皖政201389号);7.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皖政2015131号);8.安徽省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6年6月29日修订);9.安徽省水功能区划;10.安徽省环境保护条例;11.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12.安徽省生态强省建设实施纲要;1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全省“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1426号);14.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皖政办201731号);15.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市“十三五”市级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滁政办秘201537号);16.滁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7.滁州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18.滁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19.滁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滁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滁政201421号);20.滁州市统计年鉴(2016);21.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2.滁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3.滁州市生态市规划(2004-2020年);24.滁州市噪声功能区划(2012-2020年);25.滁州“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滁政办201721)第二章 规划实施总体情况2.1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主要目标要求2.1.1规划目标滁州市根据地区环境保护实际情况,“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中对2020年提出了总体目标,并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固体废物、辐射、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控制目标值、控制要求,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值。具体目标为:1、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地表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主要地表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85%以上;环境空气:滁州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达到83%以上,优良天数达到303天以上;酸雨的强度和发生频率有所控制;声环境:滁州市区和各县(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不大于53分贝,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小于63分贝;辐射水平: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电磁辐射环境总体水平良好;废旧放射源送贮率达到100%。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控制目标见表2-1。表2-1 环境质量控制目标表类别指 标 名 称单 位2020年水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5大气城市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的天数天303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3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微克/立方米14二氧化氮浓度年均值微克/立方米27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PM10)微克/立方米70细颗粒物浓度年均值(PM2.5)微克/立方米50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dB5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平均值)dB63辐射辐射水平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环境电离辐射水平在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十三五”期间的总量控制红线的基准线为2015年实际排放总量。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6700吨,氨氮排放总量8878吨;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89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41258吨。3、污染防治控制指标到2020年,滁州市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100%和95%;镇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90%;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大于99.7%;重点污染源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烟尘大于99.5%,二氧化硫大于99.8%;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95%,养殖场污水处理后排放达标率达100%。 4、能力建设与环境管理全市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信息、环境宣教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初步建立流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研究中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和湖库水生态科研基地;完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初步建成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和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建成市级环境信息网络系统和市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响应系统;重点污染源(市控以上)自动在线监控率达100%。规划到2018年,新增建成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到2020年,新增建成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到“十三五”末,全市60%的县(市)达到省级生态县建设指标。2.1.2规划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在规划的主要任务上,滁州市在环保法规监管、水环境污染防治、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防治、固体废物综合处置、噪声污染防治、放射性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农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环境,环保管理制度完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在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上,滁州市环保“十三五”规划结合国家及安徽省的要求,提出了针对性的重点工程。如规划建设清流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城东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新建城南污水处理厂、新建苏滁产业园污水处理厂,马桥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安徽凤阳玻璃有限公司浮法玻璃生产线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工程项目、凤阳中都水泥有限公司4500t/d熟料生产线脱硝技术环保工程技改项目,天长市经开区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安徽国祯明光农林生物质热电联产(130MW)项目;滁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扩建工程等。 在保障方面,环保“十三五”规划提出了政策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以及技术保障等相关措施。2.2安徽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对滁州市的要求 根据安徽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在流域需要改善的控制单元中对滁州市做了具体要求。除此之外,对滁州市及各区县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具体要求为:池河滁州市控制单元、白塔河滁州市控制单元由类升为类。2.3滁州市实施“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的情况及成效为促进滁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滁州市通过对国家及安徽省环保“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工程内容进行识别,并结合滁州市市域环境质量及主要环境问题,对照国家和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对规划任务逐一进行分解,确定了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目标。2015年,滁州市委托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作为指导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的行动纲领。1、组织规划到位,“十三五”环保规划全面推进。滁州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长任组长,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环保“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为“十三五”规划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市政府对“十三五”规划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通过制定年度目标任务,明确市、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是实施环保“十三五”规划的责任主体。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筹措配套资金,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形成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2、打好“大气、水、土”三大战役,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出台了滁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滁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系列文件,强化大气治理;全面开展水环境治理,出台滁州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及配套文件,先后开展取缔“十小”企业、十大行业清洁化改造、黑臭水体治理、禁养区畜禽养殖搬迁、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等专项行动。提请市人大出台滁州市市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并贯彻实施,增标志牌建防护网设过滤带,全面强化饮用水源地管理,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启动土壤污染治理,出台滁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委托环保部南京环科所编制市、县两级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3、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夯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和农村环境集中治理力度。对定远吴圩镇、明光女山湖、天长永丰镇等6个乡镇和凤阳小岗村、南谯二郎村等9个村庄实施“乡镇环境连片整治”和“问题村”治理,开展78个建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打造一批生态创建示范点。出台滁州市生态强市建设行动计划,全椒县成功创建全市第一个省级生态县,天长市永丰镇、来安县舜山镇率先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目前,全市省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个,省级生态乡镇40个、生态村81个,市级生态乡镇44个、生态村202个。4、严格执法防范风险,保持全市环境安全稳定。深入推进环境监管“网格化”建设。全市共建立1327个网格,建立实施网格责任人制度,实现环境监管全覆盖。加强环境应急和环境安全管理。制定环境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制度,强化重点领域环境监管。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管理、放射源日常监督管理和饮用水源地环境动态管理,完善环境信访办理机制,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环境事件。总体来说,“十三五”期间,滁州市环境保护工作紧紧围绕“十三五”环保规划这个总纲,严格环境准入,深入开展污染治理,突出做好重点行业环境监管,强化环境风险及环境应急管理,加强环境保护能力建设。至2018年6月,通过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各国省控断面及干流地表水环境质量、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环境空气质量及声环境质量达到了规划目标要求,全市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无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区域环境质量整体良好。2.4滁州市“十三五”环保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组织安排情况1、 滁州市于2018年6月组织市、县级相关部门召开了环保“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动员会,收集基础数据、资料,征求市、县(区)各部门意见,并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2、 2、滁州市环保局委托技术咨询单位进行技术支撑、配合,进行资料收集、数据整理、文稿编制、反馈修改等,编制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中期评估报告;3、广泛征求滁州市各部门意见,及时反馈到评估报告中,使评估工作切合滁州市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第三章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状况评估3.1水环境质量指标状况评估3.1.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根据关于建立健全滁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要求:地表水环境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提高到57.1%。按照2018年1-6月份滁州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全市13个河流、水库、地下水等水体中,淮河、池河、南沙河、襄河、女山湖、凤阳山水库、沙河水库、城西水库、天长市地下水等水体达到类水质要求,全市地表水环境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为69.2%;白塔河、濠河、滁河、来河等水体,规划为IV类水体,目前水质不稳定,在类和IV类之间波动,濠河、滁河能达到IV类水质要求,来河由劣V类改善至IV类,虽然没有达到2020年水质目标,河流水质持续改善,预测到2020年水质能够满足规划功能区要求。根据滁州市环境监测站2016-2018年水质监测报告,滁州市地表水体中各项污染物浓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地表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全市地表水湖泊、水库水质状况总体为良好,全市9条河流和主要湖库总体水质稳中有升,部分河流水质有所改善,地表水环境比例达到意见中提出的要求,预计到2020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能够达到85%。全市9条河流和主要湖库总体水质稳中有升,部分河流水质有所改善。滁州市水环境水质达标情况见表3-1。表3-1滁州市水环境水质达标情况一览表河流、湖库和地下水源地名称属地规划水质目标现状水质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6月城北、芝麻、桑涧、青春、新集、岱山、湾孙、墩子王、界牌水库定远县类类类类类高塘湖类劣V类IV类劣V类劣V类池河类IV类IV类IV类IV类马桥河IV类V类劣V类劣V类V类洛河类IV类IV类IV类IV类高邮湖天长市类类类类类釜山、时湾、焦涧、川桥、大通水库类类类类类铜城镇地下水源类类类类类白塔河类IV类V类V类IV类铜龙河类IV类IV类IV类类秦栏河IV类IV类IV类V类IV类川桥河IV类V类类类类凤阳山水库燃灯、官沟、鹿塘水库凤阳县类类类类类类类花园湖类IV类IV类IV类IV类淮河干流类类类类濠河IV类IV类IV类IV类板桥河类IV类IV类IV类IV类窑河(高塘湖)类IV类IV类IV类IV类天河类类类类类黄栗树、马厂、三湾、岱山湖、赵店、全椒县类类类类类马厂河类类类类类管坝河类类类类类滁河干流-古河、赤镇、官渡段类类IV类类类滁河干流-陈浅段类IV类类类类襄河-小徐塘段类类IV类IV类类襄河-化肥厂下IV类IV类IV类IV类类平阳、陈郢、三里庄、屯仓水库来安县类类类类类来河IV类V类V类V类V类滁河干流-来安段IV类V类V类V类类滁河干流-汊河断面类类类类类女山湖、七里湖明光市类类类类类南沙河类类类类类池河下游入湖段IV类IV类类类类石坝河IV类IV类/淮河干流-小柳巷段类类类类类城西水库(西涧湖)市区、南谯区和琅琊区类类类类类小沙河类类类沙河集水库类类类类类大沙河类类类类类清流河-盈福桥断面类类类类类清流河-乌衣下断面类类类类类 3.1.2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十三五”环保规划中提出: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到2020年达到100%。根据滁州市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月报以及相关地表水监测报告,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明光市南沙河、女山湖、凤阳山水库、沙河水库、城西水库、天长市地下水等水体皆为类,水质与2017年持平;滁州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质量良好,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要求。滁州市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情况见表3-2。表3-2滁州市市级、县级饮用水水源达标情况一览表市区水源地20152016年2017年2018年1-6月达标未达标达标未达标达标未达标达标未达标滁州市区城西水库沙河水库天长市高邮湖釜山水库明光市南沙河全椒县黄栗树水库新襄河小徐塘取水口来安县平阳水库陈郢水库定远县城北水库凤阳县凤阳山水库3.1.3滁州市国、省控监测断面监测水质情况滁州市境内长江流域、淮河流域7个列入国家、省水质断面考核水体水质稳定。长江流域滁河陈浅断面、襄河化肥厂下断面、清流河乌衣下断面水质保持在III类至IV之间,来河水口断面水质IV类;淮河流域白塔河天长化工厂断面水质III类,淮河小柳巷断面水质III类,池河公路桥断面水质IV类,近2年考核全部达标。水环境质量目标稳步推进,可完成“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全市国省、控7个断面水质符合先阶段规模目标要求,预计到2020年为可达到类水体水质标准要求。各断面水质状况如下:淮河小柳巷水质比较稳定,一直维持在类和类之间;池河水体中明光公路桥、入女山湖上500米、梅市大桥、二龙大桥等四个水质断面水质处于类和之间,2017年1-6月水质与2016年同期比较,水质达到类频次有所提升,表明池河水体水质处于改善中;白塔河化工厂下游水质断面水质波动较大,2018年1-6月,水质处于V类2次,类2次,类2次,水质较2017年的类有所提升;清流河乌衣下断面水质保持在III类至IV之间;滁河水质断面汊河、陈浅、古河等三个断面水质2017年总体为类,2018年1-4月份水质前四个月水质较2017年变差,2018年5-6月份水质显著改善,根据5-6月份水质监测结果,滁河水质处于改善状态;来河水口监测断面水质波动较大,总体上与2017年持平;襄河化肥厂断面水质2018年1-6月份监测数据与2017年同期比较,6个月的水质有5次显著变好,水质总体变好。近2年考核全部达标,水质状况在全省处于靠前位次。2015年到2018年6月份,各国、省控监测断面水质情况见表3-3。16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报告表3-3 滁州市国控、省控断面水质情况一览表市区断面名称20152016年2017年2018年7月CODNH3-NBOD5高锰酸盐CODNH3-NBOD5高锰酸盐CODNH3-NBOD5高锰酸盐CODNH3-NBOD5高锰酸盐滁州市区盈福桥19.50.5054.95.417.30.3084.15.4150.531.74.8180.351.95.5乌衣下23.11.3675.35.421.41.0874.46.5191.493.45.9171.062.45.5天长市化工厂下23.70.9315.55.219.30.8374.45.7221.013.65.8180.813.55.8明光市公路桥22.70.8085.55.118.60.6984.45.7200.872.65.3221.033.35.5南沙河14.70.3443.64.412.80.2273.24.6150.281.14.6170.201.64.7柳巷12.40.3223.33.511.30.3712.93.5120.371.33.4150.451.63.4全椒县陈浅150.832.24.3150.873.04.4化肥厂下25.81.2365.55.021.21.1654.55.6181.203.35.6171.302.44.7古河17.90.4954.34.718.30.7724.15.2190.502.24.9190.452.65.6来安县水口25.71.4336.27.231.31.3757.39.7241.343.96.8170.954.95.2汊河22.91.1565.55.320.31.0434.45.7181.453.14.8181.404.45.2凤阳县太平桥20.01.2355.05.419.61.1194.55.6190.692.85.5200.703.14.7定远县二龙280.672/250.66/190.355/35 滁州市各河流水质监测断面COD、NH3-N、BOD5高锰酸盐指数变化曲线图:1、滁河盈福桥监测断面水质变化情况 乌衣下监测断面水质变化情况 监测结果显示,20152018年间,滁河各主要水质指标年均值总体呈下降趋势,水质质量总体改善。至2018年7月,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2、天长市白塔河化工厂下断面监测结果显示,20152018年间白塔河各COD、BOD5、氨氮水质指标下降较明显,高锰酸盐指标略有提高。至2018年6月,水质已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水质质量改善明显。3、明光市池河公路桥断面 监测结果显示,明光市池河在20162017年间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2015年和2018年期间水质不能满足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水质存在一定波动。 明光市南沙河断面监测结果显示,明光市南沙河20152018年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COD浓度有上升趋势,其他监测因子浓度基本保持稳定,水质情况总体良好。明光市淮河干流柳巷断面监测结果显示,明光市淮河干流20152018年7月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COD浓度有明显上升趋势,其他监测因子浓度基本保持稳定,水质情况总体良好。4、全椒县襄河流化肥厂断面监测结果显示,全椒县襄河2015年2018年各污染因子浓度下降明显,河流水质质量从类水提高到类水质量,水质质量改善明显。 古河监测断面监测结果显示,古河2015年2018年水质均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COD、高锰酸盐指数略有所提高,水体质量总体稳定。5、来安县来河水口断面监测结果显示,来河在十三五期间水质经历了先恶化在好转的过程,从2017年起改善情况明显,污染物浓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到2018年6月水质能够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要求。 汊河断面情况监测结果显示,汊河在“十三五”期间,水质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其中COD浓度呈较明显下降趋势,BOD5、高锰酸盐、NH3-N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6、凤阳县濠河太平桥断面监测结果显示,濠河在“十三五”期间,水质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标准。各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幅度不大,总体呈现略微下降的趋势。7、定远县池河二龙断面定远县池河二龙断面为省级监测断面,根据监测数据,从20152017年,COD浓度明显下降,NH3-N浓度有下降趋势,水质整体呈改善趋势。3.1.4水污染物减排完成情况1、主要工作措施为完成“十三五”总量控制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每年初,市政府专门召开全市污染减排工作推进会并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签订了年度减排目标责任书,召开全市污染减排工作调度会,通报全市减排项目完成情况,主要做法是:一是分解目标任务;二是加强调度,形成减排工作合力;三是加快减排重点工程建设。2、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根据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十三五”期间总量控制红线的基准线为2015年实际排放总量。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为: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66700吨,氨氮排放总量8878吨;废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1889吨,氮氧化物排放总量41258吨。(1)水污染物减排完成情况2016年滁州市化学需氧量减排总量4784吨,氨氮减排总量622吨,分别比2015年削减7.17%和6.98%;2017年滁州市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减排量为2600吨,氨氮减排量为292吨,分别比2016年削减4.19%和3.54%;2016和2017年累计完成了以2015年排放量为基数的化学需氧量下降7.88%,氨氮下降10.63%的累计减排目标。截止2017年底,滁州市水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均比2015年实际排放量实现了削减,超额完成了规划中提出的目标。预计到2020年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可控制在“十三五”环保规划中提出的2015年排放总量控制红线的基准内,预测到2020能够实现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提出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3.2大气环境质量指标状况评估3.2.1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5至2017年滁州市空气质量级别总体为二级,环境空气质量处于全省中等水平。市区及各区县空气质量情况见表3-4。表3-4滁州市区及各县“十三五”期间空气质量情况一览表 微克/立方米年度区域2015年(基准年)2016年2017年SO2NO2PM10优良天数SO2NO2PM10优良天数SO2NO2PM10优良天数滁州市区152987263183977241134083227天长市16.114.56636512.716.659.436321.627.568220明光市131877343183770322233868309全椒县18355135319226034612.62284.7289来安县/19.440102181定远县262172351331959329171579246凤阳县23.938.511516728.751.492.925827.053.510793根据表3-4,至“十三五”中期 滁州市2015年PM10实际平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2016年滁州市PM10年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相比2015年PM10年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下降11.5%,一跃从倒数第三,上升到全省排名第三位,2016年大气质量改善幅度较大。滁州市2016年月度空气质量状况 单位:微克/立方米(CO为毫克/立方米)月份SO2NO2PM10PM2.5COO312651112971.96321638101801.7713164499782904154082621.31545203277631.31556212756461153714255436116081927513311809193959381.118810173166401.19211195284571.4118121762110821.8109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数据曲线图从图表这分析可见,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SO2、NO2、PM10、PM2.5、CO、O3等指标中,SO2浓度基本稳定平均值为18.2微克/立方米,NO234.7微克/立方米、PM1077微克/立方米、PM2.559微克/立方米、CO1.4毫克/立方米、O3127微克/立方米。滁州市2017年月度空气质量状况 单位:微克/立方米(CO为毫克/立方米)月份SO2NO2PM10PM2.5COO3114499679210421450108801.51273154990621.21354133986561.1171512347347122161229765412177112256360.9141892549280.81459113661361.117810143670421.1143111253105631.3109121864118831.875从图表分析可见,2017年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中SO2、NO2、PM10、PM2.5、CO、O3等指标中,SO2浓度基本稳定平均值为13微克/立方米,NO240微克/立方米、PM1082微克/立方米、PM2.555微克/立方米、CO1.2毫克/立方米、O3147微克/立方米。滁州市2018年1-6月度空气质量状况 单位:微克/立方米(CO为毫克/立方米)月份SO2NO2PM10PM2.5COO311452119931.810021247101641.31023114793591.214041244118531.117151035804011706113471360.92423.2.2考核指标完成情况1、PM10和PM2.5目标考核任务2016年全市PM10年平均浓度控制在77微克/立方米以下;(省下达的考核目标,未考核PM2.5)2017年全市PM10年平均浓度控制在70微克/立方米以下;(省下达的考核目标,未考核PM2.5)2018年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52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浓度比2017年有所降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16年滁州市PM10年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相比2015年PM10年均浓度87微克/立方米,下降11.5%,2016年大气质量改善幅度较大。2016年环境空气质量考核中PM10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2017年由于受外来污染物输入影响,安徽全省16个地市中有14个地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6年有所恶化,2017年在全省所有16个地市中仅有滁州和安庆2个地市的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是改善的。滁州市2017年PM10平均浓度82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PM10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3%;2017年PM2.5平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比2016年5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虽然2017年PM10平均浓度有小幅度上升,但是PM2.5、优良天数比例等其他环境空气污染因子有所改善,滁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步提升,滁州市环境空气质量整体仍然是改善的, 2017年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考核任务。2018年1-6月份,滁州市PM10平均浓度为96.9微克/立方米,与2017年同期平均浓度88.2微克/立方米比较,上升了9.9%;PM2.5浓度为57.6微克/立方米,PM2.5与2017年同期的62.9微克/立方米比较,下降了5.3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为8.4%。优良天数比例为58.6%。比2017年同期47.5%,提升了11.1个百分点。2018年上半年除了PM10年均浓度比2017年同期上升,其他指标都有所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好转,2018年要完成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52微克/立方米的目标任务仍有较大难度。通过2016到2018年上半年的不懈努力,全市空气质量中除了臭氧指标上升外,其他指标逐年改善,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与滁州市“十三五”规划目标到2020年全市PM10年均浓度控制在70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左右仍有一定差距,到2020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有较大难度。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情况根据关于建立健全滁州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机制的意见要求: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大于80%、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城市年均浓度下降完成省下达任务。滁州市2015年优良天数比例为71%,2016年优良天数比例为68.3%,2017年优良天数比例为63.5%。2017年优良天数分别比2016年同比下降4.8%,比2015年同比下降 12.5%。优良天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8年上半年优良天数为58.6%,比2017年同期47.5%提高了11.1个百分点;比2016年同期61.0%下降了2.4个百分点;比2015年同期71%,下降了12.5%个百分点。2015年同期优良天数比例为71%,十三五规划目标2020年为83%,2018年上半年实绩为23.4。根据趋势分析,预计2018年优良天数比例会比2017年有较大提升。虽然距离意见提出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但总体上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较2017年呈改善趋势。根据安徽省2016、2017和2018年上半年环境空气质量报告,全省16 个地级市上半年优良天数比例在 46.4%,全省臭氧浓度超标比例较大,影响了优良天数比例,全省仅有黄山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要求,其他15个地市均未达到标准要求。滁州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处于全省中等水平,与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中目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才能扭转被动局面。3.2.3酸雨强度和发生频率2015年全年pH范围在4.267.35之间,年均值为6.28,在酸雨临界值(pH=5.6)之上;全年酸雨频率为2.9%;酸雨量占总雨量的2.0%。2016年全年pH范围在5.06-7.56之间,年均值为6.28,在酸雨临界值(pH=5.6)之上;全年酸雨频率为2.0%;酸雨量占总雨量的3.9%。2017年全年城区降水测点pH范围在4.57-7.45之间,年均值为6.67,在酸雨临界值(pH=5.6)之上;该测点全年酸雨频率为8.3%,酸雨量占总雨量的23.9%。全年郊区测点pH范围在4.86-7.38之间,年均值为6.67,在酸雨临界值(pH=5.6)之上;该测点全年酸雨频率为11.1%,酸雨量占总雨量的18.5%。根据统计情况,2015年2016年酸雨强度和发生频率不大,2017年,全市酸雨发生频率略有增加,总体酸雨的强度和发生频率在可控范围内,基本满足“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控制目标要求。“十三五”规划中提出酸雨的强度和发生频率有所控制的目标要求,无具体指标要求,酸雨酸雨强度和发生频率指标对“十三五”规划目标影响不大。3.2.3大气污染物减排完成情况2016年滁州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861吨、氮氧化物为39607吨,比2015年分别减少4.7%、4.0%;2017年实际排放量二氧化硫为19880吨、氮氧化物为37893吨,相比2016年排放量分别减少4.70%、4.32%,2016和2017年累计完成了以2015年排放量为基数的二氧化硫下降7.43%、氮氧化物下降7.70%的累计减排目标。至2017年底,滁州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均比2015年实际排放量实现了削减,超额完成了“十三五”环保规划中提出的总量控制红线的基准线(2015年实际排放总量),预测到2020能够实现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提出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3.3声环境质量状况评估2015滁州市市区区域环境噪声连续等效声级Leq平均值55.4dB(A),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连续等效声级Leq平均值为64.7dB(A);2016年滁州市市区区域环境噪声连续等效声级Leq平均值54.9dB(A),比2015年下降了0.5dB(A);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连续等效声级Leq平均值为65.1dB(A),比2015年上升了0.4 dB(A)。2017年滁州市市区区域环境噪声连续等效声级Leq平均值55.7dB(A),比2016年上升了0.8dB(A);城区道路交通噪声连续等效声级Leq平均值为65.7dB(A),比2016年上升了0.6dB(A)。滁州市“十三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2025年吉林白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基层工作人员(9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北京市2025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招聘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八公山区2025安徽淮南八公山区老年学校(大学)工作人员特设岗位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乌当区2025贵州乌当区农业农村局招聘驻嘉旺屠宰场动物检疫协检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5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2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温州市鹿通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石家庄市供热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劳务派遣制人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西盐业集团公开招聘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二批)调剂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73人三(本科及以上学历)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横河DCS-培训讲义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
- 初中数学几何1000题专项训练(含详解分析)-最新
- 欧洲非常规的知识产权战略课件
- 外滩建筑介绍
-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
- 你好,无废校园主题班会
- 中药煎服方法
- 研发支出辅助账汇总表
- 聚合物混凝土定义、分类和性质Polymerconcrete
-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