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00mw 锅炉频繁灭火问题的分析及建议锅炉频繁灭火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某 发 电 厂 二 期 2 300mw 机 组 锅 炉 是 北 京 巴 威 有 限 公 司 提 供 的 b&wb-1025/17.2-m 型单汽包、单炉膛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 “w” 火焰燃烧方式、露天戴帽布置、亚临界压力自然循环锅炉,并配 4 台双进双出磨 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磨对应 4 个主燃烧器;在炉膛前后拱上各布置 8 支共 16 支浓缩型 eixcl 双调风旋流燃烧器,下射式喷射,火焰呈“w”形;从 每台主燃烧器一次风管的弯头处采用浓淡分离器通过离心和惯性分离原理将一 次风粉进行分离,浓渡较高的进入拱上主燃烧器燃烧,浓度较低的通过拱下的乏 气管送入炉内燃烧,以保证主燃烧器出口有较高的煤粉浓渡,有利于煤粉的着火 和燃烧, 带有少量细粉的乏气风通过拱下乏气风管进入炉内由于煤粉较细对其着 火和燃烧也有利;每台燃烧器配备火焰检测器和点火器;点火器由高能点火装置 和点火油枪组成,在前后拱上各布置一个分隔风箱(二次风) ,在下炉膛前后布 置了分级风箱(分级风) ,二次风采用可调旋流式内、外二次风并配调风盘调节 内、外二次风比例。 1. 主要情况说明主要情况说明 (1) 3、 4 号炉分别自 2003 年末、 2004 年初投产, 锅炉累计灭火次数相当多。 据掌握的数据,仅 2004 年 110 月共灭火 25 次,到目前为止,实际累计灭火次 数已达 40 多次。 (2)在 3、4 号锅炉历次灭火中, “炉膛压力高二值”原因引起锅炉 mft 动 作占 90以上,而“全炉膛灭火”保护动作次数极少,这种现象极不正常,热 控保护逻辑有待完善。 (3)在历次灭火中,普遍伴随有锅炉垮焦的现象发生。 (4) 到目前为止, 3 号炉卫燃带脱落的面积占原敷设面积的 30以上,4 号炉则高达 6070。 (5)直吹式制粉系统料位信号严重失准,磨煤机堵煤、出口分离器及回粉 管堵粉时有发生。 (6)1 台锅炉只配有 16 支漩流燃烧器,前后墙分别布置 8 支。由于单支火 嘴出力占整个入炉热负荷的比重较大,一旦出现某 1 只火嘴燃烧不稳定,就容易 引起炉膛内火焰分布失衡,进而造成整个炉膛燃烧工况的恶化。 2. 原因分析原因分析 (1)长期运行状况表明,该“w”型锅炉及直吹式制粉系统对低热值的煤种 适应性不强,入炉煤一旦偏离设计煤种较多,锅炉燃烧稳定性就急剧恶化,当入 炉煤热值低于 16000 kj/kg、干燥无灰基在 8%以下时,陪油运行是唯一的选择。 这也是该厂 2004 年、2005 年灭火次数多、耗油量远远高于其他厂的主要原因。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2)在投产初期,由于电厂对运行及设备维护方面尚处于摸索、适应阶段, 运行及检修人员对新型锅炉的运行特性、运行调整、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及处理 方法等都不熟练, 对锅炉灭火的防范及抢救不到位, 是锅炉发生灭火的主观原因。 (3)原煤中的木快、铁件、编制袋等杂物很难清除干净,进入磨煤机后, 随着磨煤机的运行造成大量木块等杂物积存在磨煤机内, 一方面影响磨煤机的磨 煤出力,另一方面,一些木块在一次风的作用下被送到粗粉分离器后,落下来将 回粉管锁气器堵死,同时堵塞粗粉分离器,造成一次风粉中的煤粉浓渡、煤粉细 度及煤粉量大幅度变化,使炉膛负压急剧波动,造成燃烧失常。 (4)目前回粉管上只有 1 个翻板式锁气器,锁气性能也不好,容易造成一 部分热风短路从锁气器中进入粗粉分离器,干扰粗粉分离器的分离效果,造成通 过一次风管进入炉膛内的煤粉细度、煤粉量大幅度波动,从而使进入炉膛内的煤 粉气流着火稳定性产生波动。 (5)由于磨煤机料位信号一直失准,给煤量靠人工调节,容易造成给煤量 时多时少, 引起燃烧器喷口一次风中煤粉浓度时浓时淡, 燃烧的稳定性大打折扣。 (6)自投产以来, 3、4 号入炉煤均存在较高的结渣性,锅炉结焦现象一 直存在,即便采取了不同煤种的参配,该问题也没有根除,而一旦发生垮焦,对 炉膛的扰动相当大。 (7)运行人员数量有限,长时间看盘导致精神高度紧张,容易疲惫使反应 迟缓;部分运行人员经验不足,责任心不强,未能及时发现燃烧异常情况;不按 规定要求操作,延误了处理时机等。 3. 已经采取的措施已经采取的措施 (1)针对 20042005 年频繁灭火问题,分公司、电研院、电厂及锅炉厂已 进行过燃烧调整、配煤掺烧、最低稳燃等一系列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自去年 下半年以来,锅炉燃烧稳定性有明显提高,油耗降幅显著。 (2)通过反复对比调整,目前燃烧器的内外调风盘基本处于比较合理的开 度,火嘴漩流强度及主、乏气风比例分布比较适应当前煤种。 (3)厂部、燃管部门已加大入厂煤分类堆放、人工捡除杂物、燃煤掺混、 控制热值差等工作的监管力度。 (4)电厂各有关部门已对灭火原因及预防进行了多次分析及考核,发电部 对如何投油稳燃、燃烧自动切手动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 4. 建议建议 41 燃烧稳定性方面 (1)控制入炉煤质的稳定,尽量保证入炉煤质量在设计范围内; (2)利用检修机会治理直吹式制粉系统存在的缺陷及料位信号问题。对其 他使用同类型磨煤机的电厂进行调研收资, 了解别人是如何使用和维护电耳料位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信号的,有否对该种磨煤机进行料位改造的成功经验。同时开展技术攻关工作, 摸索改造办法和途径。 (3)回粉管堵塞、分离器堵塞问题的处理应多借鉴省内其他电厂的经验, 增加检查次数,改进清理杂物的方法。敲打回粉管的方法虽然可以短时疏通回粉 管,但敲打下来的杂物还是落回磨煤机,长期运行后,仍然无法消除磨煤机内杂 物越积越多的问题。建议探索采用其他旁路管办法,实现不停磨煤机而将杂物清 除出来。 (4)运行中应及时根据锅炉负荷变化调整二次风和分级风的分配,维持烟 气氧量在范围内,当燃烧不好时应适当关小分级风,以便维持较高的炉膛温度, 保证乏气风粉的着火和燃烧。 (5)规定对应负荷下的磨煤机投运套数,不可片面强调节约制粉单耗而减 少磨煤机投运套数,应保证入炉煤粉细度及煤粉浓度在需要的范围。 (6)增加锅炉燃烧情况的监视和现场检查。通过燃烧器附近的看火孔,增 加对燃烧器根部火焰的温度测试, 对比各火嘴间的燃烧强度, 找出燃烧薄弱部位, 调整对应磨煤机的运行方式,及时消除磨煤机存在的运行不正常现象,提高炉膛 内整体燃烧稳定性。 (7)认真统计分析历次锅炉灭火现象中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找出影响灭火 的主要因素,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42 控制结焦 (1)燃管部门应和发电部、调试组一起,摸索掌握不同配煤方式下锅炉的 结焦程度及规律,必要时进行入炉煤的着火特性、结渣特性等非常规指标测试分 析,并将有关详细信息告知管理和运行人员,使其在面对不同入炉煤时,可以早 在思想意识上、操作上作好准备,提高注意程度,有针对性的预先控制结焦和稳 定燃烧。 (2)在当前煤质下,结合 3 号炉卫燃带脱落 30、4 号炉卫燃带脱落 70 后的锅炉燃烧稳定性情况,在以后停炉检修中,适当调整卫燃带,使之既能起到 稳定燃烧的作用,又能减少或控制结焦程度。 (3)改进卫燃带敷设方法,增加隔离带,在局部管段去除销钉并打磨光滑, 防止搭桥结大焦。 (4)在投产仅 2 年时间内,卫燃带脱落这么多,在以往其他新建机组上是 比较少见的。对比 3、4 号炉卫燃带的脱落情况,两台炉均存在安装阶段卫燃带 敷设后养护时间不足的问题,由于后来抢工期,4 号炉比 3 号炉更甚。同时,也 不排除在频繁出现的垮焦、 或燃烧不稳投油助燃后引起煤粉爆燃造成炉膛大正压 后,产生的冲击振荡致使卫燃带被震落的可能性。因此,停炉检修后,保证养护 时间、运行中稳定炉内燃烧是保护卫燃带的基本措施。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43 热控设备及热工保护逻辑 在 3、4 号锅炉历次灭火中, “炉膛压力高二值”原因引起锅炉 mft 动作占 90以上,而“全炉膛灭火”保护动作次数极少,这种现象极不正常。也就是说, 在已发生的多次 mft 动作时, 锅炉实际上已经处于入炉煤粉脱火或全炉膛灭火状 态,但由于“全炉膛灭火” 保护未及时动作,加上运行人员判断及处理水平上 的偏差,在紧急情况下投油助燃后,使已经或濒于灭火的煤粉重新发生爆燃,产 生远远超过保护定值的炉膛压力,即炉膛冒大正压。这样的现象,将对锅炉本体 和炉膛造成极大的损害。 从对该厂进行调查时对运行曲线的分析中得知,锅炉 mft 动作后,仍有相当 数量的火检信号发“有火”信号,这也是不正常的,这说明火检装置未能起到真 正的保护作用。 建议逐个重新调校火检探头的灵敏度,定期抽出火检探头清除沾污,确保火 检冷却风起到良好的保护探头作用, 使每只火检探头均能准确反映对应火嘴的火 焰强度。定期校验炉膛压力开关,使其对炉膛压力能有准确反应。在量程较大的 4 个压力开关中,更换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与合规性评估报告
- 2025年工业CCS技术应用对企业效益影响研究
- 新能源微电网稳定性控制与优化运行设备运行维护设备运行维护技术标准研究报告
- 中医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 中医考试题及答案 副高
- 中医考研专科试题及答案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2025年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金融风险防控技术应用案例分析
- 中医脉诊面试题库及答案
- 中医师扎针考试题及答案
- 基于2025年环保标准的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评估报告
- 外科手术缝线分类
- 胎膜早破病例讨论
- 管理部原料仓储业务技能竞赛理论题库
- 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部管理制度
- 儿童乐园门店运营管理手册范本
- 声屏障安装施工方案
- GB/T 19867.4-2008激光焊接工艺规程
- FZ/T 95032-2021长环蒸化机
- 水电站教学讲解课件
- N-苯基马来酰亚胺
- 自控仪表安装工程施工方案529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