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5光的色散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5光的色散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5光的色散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5光的色散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六中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4.5光的色散 姓名 班级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2、过程和方法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重、难点:1、 掌握光的三原色、颜料的三原色2、 知道决定物体颜色的因素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 光的色散: , 年, 国物理学家 用 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2、 白光是由 组成的;3、 彩虹的形成原因:太阳光在空中传播时被空中的水滴 而形成的,4、 色光的三原色是 、 、 ;5、光谱: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为 等七种色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6、人眼看不到的光有 、 ,它们 颜色可言。导学过程一、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光的色散现象和原因1、演示实验:用玻璃三棱镜对准太阳光,折射到教室的墙壁上,观察现象。色散: 2、讨论分析色散的原因:在同种介质中,入射角相同时,各种色光在折射时的 不同造成的;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光的色光的混合并完成下列问题:1、色光的三原色有哪三种?三、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红外线的特点及其重要应用1、红外线最显著的特点是 ;2、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外辐射 ,而且物体的 ,向外辐射的红外线就 ;3、红外线的几个重要应用:(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例1、在“汶川大地震”中,救援人员用雷达式、热红外等多种生命探测仪搜救被困的同胞,其中热红外生命探测仪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在黑暗中 (选填“能”或“不能”)发现目标。四、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紫外线的特点及其重要应用1、紫外线处于光谱的位置是 ;2、紫外线的特点及几个重要应用:(教师可做适当的补充)3、天然紫外线最重要的来源是: ;例2、过度晒太阳会使皮肤粗糙,甚至引起皮肤癌,这是由于太阳光中含有下列哪种光线造成的(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射线 D.r射线五、教师引导 学生归纳总结: 1、光的色散现象:彩虹现象实验: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光谱:红、橙、黄、绿、蓝、靛、紫2、光谱中红光偏折程度最小,紫不偏折程度最大3、物体的颜色:(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 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2)、颜色之迷: 不透明物体: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 透明物体:由透过的色光决定。(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当堂检测:1、雨后的天空,有时会出现美丽的彩虹,关于“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光的折射现象 B、是光的色散现象C、是光的反射现象 D、是由于空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小水珠而形成的2、后旗市民惊奇的发现刚升起的太阳的周围出现了多个“小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下,云中竖直挂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1)天空中出现的彩虹,说明太阳光是一种 (填“单色光”或“复色光”)。(2)人们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 后形成的虚像。(3)看不见的光中,靠近红光的是 ;靠近紫光的是 。(4)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 的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家中的电视机遥控器是靠 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的。3、关于红外线、紫外线的论证中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B物体在辐射红外线的同时,也在吸收红外线;C紫外线的主要特点是热作用;D红外线的另一主要特性是化学作用强,容易使照相底片感光。4、冬天,家中使用的红外线取暖器,它发出的光看起来是淡红色的,这是因为( )A红外线是一种淡红色的光;B红外线有一部分是可见的,那一部分红外线是淡红色的;C这种取暖器既发出了红外线,又发出了可见光;D这种取暖器只发出了红光,而没有发出红外线。5、将下列做法与紫外线的作用或特性连起来。做法 紫外线特性A适当晒太阳 a能杀死微生物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B医院用紫外线消毒 b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C用紫外线验钞 c使荧光物质发光D夏天用遮阳伞 d防止皮肤病变6、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布发生 ,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人们能够看到彩色的电影画面是因为白银幕能够反射 ;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 色。7、在一张白纸上用绿颜料写一个“光”字;把它拿到暗室,当只用红光照射时,你看到的现象是:红纸上面有一个 色“光”字。8、某同学对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将不同颜色的光照射到不同颜色的纸上,观察纸的颜色,得出的结果如下表所示照射光的颜色绿色红色蓝色红色白色纸的颜色绿色红色红色绿色黄色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观察到的颜色绿色红色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黑色黑色“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黄色(1)由表可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由决定的;(2)水果店卖西瓜(红瓤)时,总喜欢撑一顶红色的遮阳伞,你知道只是为什么吗?9、科学家之所以关注南极臭氧层被破坏而形成的“空洞”,这是因为( )A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面;B紫外线照射人体及动植物,能促进其健康发展;C臭氧层出现“空洞”,将使全球气候恶化;D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治疗皮肤病变。10、 大气对光的散射有一个特点:波长_的光容易被散射,波长_的光不容易被散射。天空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大气对阳光中波长_的蓝光散射得较多。11、 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C红外线不能被我们看见,所以它不能像可见光那样传递能量D红外线在空气中很难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