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力第1节力教材解读本节是学生学习力学的入门课和基础课。力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对力的作用效果的掌握是学好初中力学的基础,对后续课程的理解与吸收有重要作用。 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本节从实际生活出发,学习力的概念,然后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依次展开学习。本节课的教学对后续课程的进行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重难点处理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三要素。建议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涉及力的生活情景、自然情景中归纳出力的初步概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简易实验,体验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让学生形成一个有关力的初步印象,进而以“推门实验”为例引出力的三要素。 难点:力的示意图。在物理学习中,常常把有关的现象和过程用图来表现,比如光学中的光路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作图要领,注意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画图技能。合作探究探究课题:力的作用效果。器材准备:橡皮泥、小钢球、磁体、弹簧、锯条、铁丝、一张纸等。探究过程:建议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同时认识到一个物体不会发生力的作用;另外观察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的变化。总结归纳:力的作用效果:一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教学反思在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时,具体过程为:观看踢足球的录像,让学生总结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然后通过放大的录像让学生看到,在力使物体(足球)运动状态改变的同时也使物体(足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在处理此问题时可以提出:为什么有些形变我们看不见?然后手握酒瓶,让学生观察玻璃酒瓶的形变,可以用细玻璃管中液面的变化将玻璃酒瓶的微小形变放大,继而联系前面声学中的几个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放大法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师札记【新课引入】采用素材一中的导入方式一【情景导入】。【新课推进】一、力(一)提出问题:什么是力呢?图片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课上、生产中与力有关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问题:在力的现象中,涉及几个物体?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须接触呢?日常生活中:手拍桌子、鼓掌、超市员工推车体育课上:踢球、举杠铃、托排球生产中:汽车拉拖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引导设问:上面事例中力的作用都是涉及了两个物体,并且物体是直接接触的。那么,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学生回答: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也可以有力的作用。)得出结论:力的共同之处是物体作用物体。生活中的推、拉、挤、打击、吸引、举、排斥等都是力的具体描述。有力存在时,总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二)力的单位为了描述力的大小,在物理学中对力的单位作了规定: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可演示实验:磁铁吸引大头针。拓展:有力存在,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可追加设问:(1)你拍桌子,谁是施力物体?谁是受力物体?(2)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有力的作用吗?(3)老师将粉笔抛起,粉笔离开手后上升过程中手对笔还有力的作用吗?体验1 N的大小:用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 N。补充:成年男子右手的最大握力约是700 N。(续表)教学过程教师札记二、力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所说的力可以通过其作用效果来感受它。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下面,我们通过“玩耍”桌上的器材来感知力的作用效果。(器材准备:小车、磁铁、铁球、弹簧、橡皮泥、气球等)(一)活动与探究:力改变物体的形状(1)设问:把橡皮泥捏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力挤压气球,橡皮泥和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发生了什么改变?(气球、橡皮泥、弹簧的形状都发生了改变)(2)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射箭图片,交流在射箭运动员的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弓被拉开了,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活动与探究: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下面,我们再来做教材P3“演示”实验,观察小铁球的运动情况有什么变化。设问:小铁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铁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实验后,引导学生分类归纳观察到的现象:(1)静止的小铁球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动。(2)光滑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铁球被正前方的磁铁吸引,运动变快。(3)光滑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小铁球被运动方向旁边的磁铁吸引,向偏向磁铁的方向运动。可播放视频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冲压)和力使物体发生形变(开弓)(见光盘视频资源)。结论:在力的作用下,小铁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过渡语:那么,运动状态的改变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两段视频。引导:无论物体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从运动到静止,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那么还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吗?我们再看一段视频。引导:看来,物体在运动中速度的大小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属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设问:大家能不能用精练的语言概括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呢?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归纳: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物体的运动由快到慢或由慢到快,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力的作用效果包括两方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练习: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播放视频力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踢球动静和力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踢球静动(见光盘视频资源)。播放视频力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踢球)(见光盘视频资源)。播放视频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的画法或力的三要素(见光盘视频资源)。教学过程教师札记(1)用大小为50 N的力竖直向上托一本书;(2)与水平方向成30角、大小为10 N的力斜向上拉木箱;(3)重物受竖直向下大小为20 N的力。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放松一下,来看一个视频撞撞,老师只为博大家一笑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地杂草协议书
- 果林合伙协议书
- 柑桔种植协议书
- 查账委托协议书
- 2025年产品创新岗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php前端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桃源中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gsp仓管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测量员五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K2教育人工智能个性化学习系统应用效果与优化路径研究报告
- 山东兖矿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DB32-T 5090.1-2025 医院医患沟通规范 第1部分:住院
- 夜市规章制度管理制度
- 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临床护理实践指南
- T/CERDS 1-2021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
- T/CCOA 49-2023生湿面制品专用小麦粉
- 浙江杭州钱塘区和达数字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俱乐部股份协议书
- 2025抖音即时零售营销通案【商家版】
- 泛血管疾病抗栓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三一旋挖钻机操作与维护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