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练习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解析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练习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解析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练习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解析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同步练习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解析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知识点 1 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生物进化的证据 第 4 页 甲 乙 图735 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比较 物种 黑猩猩 马 果蝇 小麦 向日葵 酵母菌 差异氨基酸 数目 0 12 27 35 38 44 注: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 1请据图甲说出化石是最直接证据的原因:化石是生物的_、_或_,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石在地层中的出现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_,分类地位越_;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_,分类地位越_。 2请对表格中的数字作出推测:通过对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比较,推测出人和_的亲缘关系最近,与_ 的亲缘关系最远。 3请完成图乙中的填空,由此推测,它们可能是由_ 进化而来的。 4请说出比较的概念: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_,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_,确定它们的_ 和_ 之处。 读图,完成57题。 5如图736所示为一个从未受到破坏的沉积岩层的顺序,图中表明其中一层含有化石A,而另一层含有化石B,据图示说明( ) 图736 A物种A出现在物种B之前 B物种A比物种B复杂、高等 C物种A比物种B简单、低等 D物种B是由物种A进化而来 6“比较”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进行比较,可以知道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表是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的差异,判断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远的生物是( ) 物种 黑猩猩 猕猴 狗 马 鸡 金枪鱼 向日葵 螺旋菌 差异氨基酸数目 0 1 11 12 13 21 38 45 A螺旋菌 B向日葵 C黑猩猩 D猕猴 7通过对马的前肢、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翅膀骨骼的比较,发现它们虽有区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特征,这说明它们( ) A三者可能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 B蝙蝠和鹰可能由马进化而来 C三者之间的亲缘关系可能相同 D三者在地球上出现的时期可能相同 知识点 2 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生物进化树 图737 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请在图中横线处写上相应的动植物类群名称。 2请总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_到_、由_到_、由_到_。 读图,完成34题。 32019德州下列对进化顺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类人猿人类 B鸟类哺乳类 C鱼类节肢动物 D森林古猿类人猿 4.图738为脊椎动物进化树,据图回答问题。 图738 (1)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是 _化石,能证明E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而来的是 _化石。 (2)E是陆生动物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脊椎动物,其适应飞行的形态特点是_。E具有复杂的迁徙和繁殖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 (3)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_,其生殖特点是_。 (4)脊椎动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_。 【练习题】 12019临沂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 模拟实验 观察化石 进行比较 科学推测 A B C D 2图739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图739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_。 (2)最早登陆的植物类群是B_和C_,但是B和C的生殖离不开水。后来,一部分C进化成为原始的_,包括D_和E_,D和E逐渐脱离了水的限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3如图7310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 图7310 (1)进化树的树根A处表示_,它诞生于_中,A由于_的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 (2)图中C表示_。 (3)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_,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植物类群是_。 (4)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_,结构由_,分类地位_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 (5)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过对我国发现的_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_进化来的。 4请将下列框架图内的空格补充完整。 知识点1 1遗体 遗物 生活痕迹 简单 低等 复杂 高等 2黑猩猩 酵母菌 3差别很大 相似的 共同的祖先 4标准 对比 相同 不同 5B 解析 本题可从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方面来切入,分析图中信息可知,物种A比物种B出现得晚,由此判断物种A比物种B结构复杂、高等;由于物种B出现在较早的地层里,物种A出现在较晚的地层里,所以物种B比物种A出现得早;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而不能说明物种B是由物种A进化而来。 6A 解析 在生物的分类中,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差异最小。通过表中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螺旋菌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45,因此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 7A 解析 脊椎动物的前肢:如马的前肢、蝙蝠的前肢、鹰的翅膀以及人的上肢,这些动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向着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产生了表面形态上的分歧,具有不同的外形,功能也并不尽同,但却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内部骨骼都是由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各部分骨块和动物身体的相对位置相同,在胚胎发育上从相同的胚胎原基以相似的过程发育而来。因此,它们的一致性证明这些动物是从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 知识点2 1(左侧由下向上)腔肠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右侧由下向上) 苔藓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2简单 复杂 低等 高等 水生 陆生 3D 解析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地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的进化过程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据分析可见: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由分析可知:动物进化的历程是由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4(1)A 鱼类 郑氏始孔子鸟 (2)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 先天性行为 (3)哺乳类 胎生、哺乳 (4)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练习题】 1B 解析 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有观察、调查、文献、比较、实验等方法。其中,科学观察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本题目中,“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应用了观察、测量的科学方法;“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应用了比较的科学方法;“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属于科学推测。即通过观察、测量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比较它与霸王龙、剑龙等恐龙的外形特征,科学推测出上述结论。 2(1)藻类植物 (2)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3(1)原始生命 原始海洋 营养方式 (2)裸子植物 (3)节肢动物 被子植物 (4)水生到陆生 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 (5)郑氏始孔子鸟 爬行类 解析 (1)在原始海洋中,经过上万年后这些有机小分子长期累积并相互作用,形成了比较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如原始的蛋白质、核酸等。这些物质逐渐形成了与海水分离的原始界膜,构成了相对独立的体系。一旦这些物质拥有了个体增殖和新陈代谢,也就意味着产生了生命。所以原始海洋是A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A由于营养方式(或能否制造有机物)不同,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为含有叶绿体的藻类植物。在分类上,该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等级是植物界和动物界。(2)由图可知,C是裸子植物。(3)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用气管呼吸,体表有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最适合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被子植物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对种子有保护作用,有的果皮被动物吃,种子随之传播,有的果皮有刺或毛,利于传播,因此被子植物是最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