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材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环境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高中地理必修1的第二、三、四章分别学习了大气、水、地貌等相关内容。而本节重在向学生揭示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制约的,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学生能说明生物循环和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学会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产生新的功能。能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一些自然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看书自学、讨论。教师利用语言、课件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运用启发式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是统一的整体等观念。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难点】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在案例中的应用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砍伐森林的图片,思考乱砍乱伐会出现什么后果?【设计意图】用身边的熟悉的题材引入,实用性强,并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讲授新课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说一说:根据黄果树瀑布的图片说图中都反映了哪些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思 考:这些地理要素之间有没有关系? 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思考学科素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活动探究:根据课本P86图5-2:“自然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物质交换示意”探究:1、图中有哪几种地理要素?2、水在各要素间是如何转换的?3、太阳能在各要素间是如何传递的?【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合作探究意识,让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到地理各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1、大气、水、生物、土壤等2、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植物的枝叶截留大气降水;植物又经过蒸腾作用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又经过大气降水补给给土壤。3、太阳能经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体内,一部分植物作为动物的食物将化学能传递给动物,植物和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将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二、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产生新功能阅读思考: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案例分析:作为2019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的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它的繁殖率各年变化不明显,但存活率却变化明显。当食物与水源充足,寒潮少、避风处和含盐土壤足以维持其生长发育时,其存活率上升,数量增加。反之存活率下降。如果藏羚羊数量增加,将导致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不足,特别是在寒潮多发年份,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下降,数量锐减。但没藏羚羊数量减少时,食物、水源、避风处和含盐土壤相对充足,在寒潮低发年份,藏羚羊存活率明显上升,数量恢复。因此,在无人类干扰时,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1、请描述藏羚羊的生存自然要素有哪些?2、请分析藏羚羊减少的原因?3、藏羚羊的数量在无人干扰的情况下基本恒定的现象,说明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什么功能?【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各自然要素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的理解。1、高原地形、寒冷的气候、含盐的土壤、充沛的水源等。2、主要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的猎杀。3、 藏羚羊在长期的生存中适应了可可西里严酷的自然环境。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可可西里自然环境各要素的变化,迫使藏羚羊不断通过增减数目来适应环境,从而使藏羚羊的数目保持了相对稳定。这是平衡功能。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思 考:根据黄土高原地貌图分析1、本景观图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2、该地区主要的地貌特征是怎样的?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形成该特征的原因是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从黄土高原景观图及课本中提炼信息,完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流程图,可锻炼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加深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过程的理解。1、黄土高原地区。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定区域内,生物、土壤、水文、地形、气候、岩石等要素的演化不是各自单独进行的,而是相互影响,统一演化的。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 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活动探究:看湖泊演化图:湖泊演变为陆地,是地形、气候、生物、土壤、水文等地理要素的统一变化过程。请分析在该过程中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湖泊的演化图,分析各地理要素是如何统一变化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地形:由湖泊变成了陆地气候:由湿润变得干燥生物:由水生生物变成了陆地生物土壤:逐渐由湿变干水文:湖水由深变浅直至消失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案例分析:根据东北地区的一组景观变化图,试以东北森林变化为例,说明单个地理要素变化对环境整体变化的影响?【设计意图】给予学生充分的材料和知识基础后,让学生自主运用知识和发挥想象,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东北森林砍伐导致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恶性变化。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才培养咨询方案
- 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Section B (2a-3b)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咨询公司人才梯队方案
- 员工心理健康每日一句鼓励语
- 水华防治成本效益比分析报告
- 道岔钳工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太赫兹和远红外光谱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中石化承包商管理制度
- 不锈钢真空容器制作工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
- 苏式园林建筑方案设计
- 减重代谢护理案例分享
-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
- 医院与慈善机构捐赠协议
- 高职数学课件 1.1函数
- 自建房屋地基施工合同
- GB/T 5526-2024动植物油脂相对密度的测定
-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预习单
- 精神科意外事件防-噎食
- 2024年度吉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考试题库
- 九一八知识竞赛题50题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