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例(二)-精析精练课堂 合作 探究重点难点突破知识点一 平面的法向量 1.平面法向量的定义 (1)定义:已知平面a如果向量n的基线与平面a垂直,则向量n叫做平面a的法向量或说向量n与平面a正交. (2)平面法向量的性质:平面a的一个法向量垂直于与平面a共面的所有向量;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互相平行. 2.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 方法一:找到一条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则该直线的任意方向向量都是该平面的法向量 方法二:待定系数法,即若要求出一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坐标,一般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般步骤如下: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x,y,x);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a=(x1,y1,z1),b=(x2,y2,z2);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z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得法向量.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方法二必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而方法一却不一定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求平面的法向量时,要先找有没有和平面垂直的直线,若没有则用待定系数法;在利用方法二求解平面的法向量时,方程组有无数多个解,只需给x,y,之中的一个变量赋予一个特值,即可确定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赋予的值不同,所求平面的法向量就不同,但它们是共线向量. 3.平面法向量的作用 详解:设n1,m2分别是平面a,的法向量,m是直线l的方向向量,则有:a或amn1mn1=0;amn1;a或a与重合n1n2;a=n1n2n1n2=0. 知识点二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实际上反映的是斜线和射影的关系. 三垂线定理的符号描述 如右图,PO、PA分别是平面a的垂线、斜线,OA是PA在a内的射影,aa,且aOA,则aPA.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的符号描述如上图,PO、PA分别是平面a的垂线、斜线,OA是PA在a内的射影,aa,且aPA,则aOA.关于定理的应用,首先是找出平面的垂线,至于射影则是由垂足,斜足来确定的,因而是第二位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三垂线定理证明ab的一个程序:一垂、二射、三证,即:第一:找平面及平面的垂线;第二:找射影线(或斜线),这时a,b便成为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及一条斜线(或射影);第三:证明射影(或斜线)与直线a垂直,从而得出a,b垂直. 典型例题分析 题型1 求平面的法向量 【例1】已知平面a经过三点A(1,2,3),B(2,0,-1),C(3,-2,0),试求平面a的一个法向量.解析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平面a的法向量.答案 因为A(1,2,3),B(2,0,-1),C(3,-2,0),所以=(1,-2,-4),=(2,-4,-3).设平面a的法向量为n=(x,y,z),依题意,应有n=0,n=0,即有解得令y=1,则x=2,所以平面a的一个法向量为n=(2,1,0方法指导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平面的法向量,关键是在平面内找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然后列出方程组,方程组有无数解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可,但要注意在取方程组的一组解时,不能都取零,否则得到零向量,而零向量的方向不能确定,不能作为法向量.【变式训练1】 已知点A(3,0,0),B(0,4,0),C(0,0,5),求平面ABC的一个单位法向量答案 因为A(3,0,0),B(0,4,0),C(0,0,5),所以=(-3,4,0),=(-3,0,5).设平面ABC的法向量为n=(x,y,z)依题意,应有n=0,n=0,即有解得,即平面A的法向量为n(x,x,x),所以平面ABC的单位向量为n0=(,)或n0=-=(-,-,-). 【例2】 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平面ACD1的法向量n和单位法向量n0.解析 首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再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平面的法向量.答案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1,0,0),C(0,1,0).设平面ACD1的法向量n=(x,y,1).得=(-1,1,0),=(-1,0,1).又n面ACD,得n,n,所以有得n=(1,1,1),n0=.方法指导 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平面的法向量,应该说是个基本方法,它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应切实掌握其实,对于本题来说,却未必是一个好的方法,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利用三垂线定理得出直线DB1AD1,DB1CD1,从而DB1平面ACD1,所以就是平面ACD1的一个法向量. 【变式训练2】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在BC,DD1上是否存在点E,F,使是平面ABF的法向量?若存在,请证明你的结论,并求出点E,F满足的条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1,0,1),B(1,1,1),B1(1,1,0).设F(0,0,h),E(m,1,1),则=(0,1,0),=(m-1,0,1),=(1,0,1-h).=0,ABB1E.若是平面ABF的法向量,则=m-1+1-h=m-h=0,h=m即E,F满足D1F=CE时,是平面ABF的法向量.所以存在,且E,F满足D1F=CE. 题型2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例3】 如下图,下列5个正方体图形中,线段是正方体的条对角线,点M、N、P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面MNP的图形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图形序号)解析 本题以正方体为依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比较深刻地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得到本题答案,必须对5个图形逐一进行判别.对于给定的正方体,位置固定,截面MNP变动,与面MNP是否垂直,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判断,MN、NP、MP三条线中,若有一条不垂直,则可断定与面MNP不垂直;若有两条相交直线与都垂直,则可断定面MNP. 答案 解法一:如果记正方体对角线所在的对角线截面为a,各图可讨论如下: 在图中,MN、NP在平面a上的射影为同一直线,且与垂直故面MNP.事实上,还可这样考虑:在上底面的射影是MP的垂线,故MP;在左侧的射影是MN的垂线,故MN,从而面MNP. 在图中,由MP面a,可证明MN在平面a上的射影不是的垂线,故不垂直于MN.从而不垂直于面MNP. 在图中,点M在a上的射影是的中点,点P在a上的射影是上底面的中点,知MP在a上的射影不是的垂线,得不垂直于面MNP. 在图中,平面a平分线段MN,故MN,又在左侧面的射影(即侧面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与MP垂直,从而MP,故平面MNP. 在图中,点N在平面a上的射影是对角线的中点,故M、P在平面a上的射影分别是下、下底面对角线的4等分点,三个射影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与这一直线垂直从而面MNP. 至此,得为本题答案.解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对角线的方向向量可取为=(2,2,-2). 对图,有=(0,1,0)-(1,0,0)=(-1,1,0), =(0,0,-1)-(1,0,0)=(-1,0,-1), 由=0,=0,得面MNP. 对图,有=(2,2,-1)-(1,0,-2)=(1,2,1), 由0知与面MNP不垂直. 对图,有=(0,1,0)-(2,0,-1)=(-2,1,1), 由0知与面MNP不垂直. 对图,有=(1,0,-2)-(2,0,-1)=(-1,0,-1), =(0,2,-1)-(2,0,-1)=(-2,2,0), 由=0,=0,得面MNP. 对图,有=(2,1,0)-(1,0,-2)=(1,1,2), =(0,2,-1)-(1,0,-2)=(-1,2,1), 由=0,=0,得面MNP 综合得本题答案为. 方法指导 从解法二可以看到:应用向量法讨论两直线是否垂直十分方便,操作也比较简单,无须多动脑筋,只需要计算正确即可. 【变式训练3】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棱AB、BC、BB1上的点,且BE=BF=BG,求证:BD1平面EFG. 答案 如下图所示,因为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E=BF,所以EFAC,又因为ACBD,所以EFBD.因为BD为BD1在平面AB上的射影,所以BD1EF(三垂线定理). 同理BD1EG,故BD1平面EFG.【例4】 如右图,P是ABC所在平M面外一点,且PA平面ABC,若O,Q分别是ABC和PBC的垂心,求证:OQ平面PBC. 解析 欲证线面垂直,只须证明OQ垂直于面PBC中的两条相交线,据重心,结合PA面ABC,利用三垂线定理其逆定理及求解 答案. 因为OQ平面PAE,所以OQBC,因为PA平面ABC,BFC平面ABC所以BFPA,又因为O是ABC的垂心,所以BFAC,所以BF平面PAC,则FM是BM在平面PAC上的射影. 因为BMPC,根据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可得FMPC,从而PC平面BFM,又OQ平面BFM,所以OQPC,又PCBC=C,所以OQ平面PBC.方法指导 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是证明线线垂直,特别是异面直线垂直的常用工具.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证明线线垂直的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一面三线”.【变式训练4】如下左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B1BC1,求证:A1CBC1.答案 如上右图,取BC、B1C1的中点分别为D、D1,由正三棱柱的性质知AD面BCC1B1,A1D1面BCC1B1,所以B1D、CD1分别为AB1、A1C在面BCC1B1上的射影.因为AB1BC1,所以B1DBC1(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又D、D1分别为BC、B1C1的中点,所以B1DCD1,所以CD1BC1,所以BC1A1C(三垂线定理). 题型3 利用法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 【例5】已知正方体OABC-O1A1B1C1的棱长为1,E是C1O1上的点,且C1E=EO1,F是CC1上的点,且C1F=FC. (1)求平面A1BC1的一个法向量; (2)证明EF平面A1BC1. 解析 一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待定系教法求出平面A1BC1的一个法向量n,然后证明n. 答案 建立如右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1,0),A1(1,0,1),C1(0,1,1). (1)设n=(x,y,z)是平面A1BC1的一个法向量,则n,n,从而n=0,n=0=(0,-1,1),=(-1,0,1),x=z=y.取x=y=z=1,则n=(1,1,1)为平面A1BC1的一个法向量.(2) 要证明EF平面A1BC1只要证明n.E(0,1)F(0,1,),=(0,-).n=-=0,n,E平面A1BC1.又EF不在平面A1BC1内,EF平面A1BC1.方法指导 由于有了第(1)小题,所以产生了上面第(2)小题的证明方法对于第(2)小题的证明也可以由=-=(-)=(-)=,得,平面A1BC1,又EF平面A1BC1,故EF平面A1BC1.或由=(0,-),=(0,1,-1)=3来证明. 【变式训练5】 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E、F分别是BB1、DD1的中点,求证: (1)FC1平面ADE; (2)平面ADE平面B1C1F.答案 如下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有D(0,0,0)、A(2,0,0)、C(0,2,0)、C1(0,2,2)、E(2,2,1)、F(0,0,1),所以=(0,2,1)、=(2,0,0)、=(0,2,1). 设n1=(x1,y1,z1),n2=(x2,y2,z2)分别是平面ADE、平面B1C1F的法向量,则n1,n1, 取y=1.则n1=(0,1,-2).同理可求n2=(0,1,-2).(1) n1=(0,1,-2)(0,2,1)=0,n1,又FC1平面ADE,FC1平面ADE.(2) n1n2,平面ADE平面B1C1F. 【例6】 在正方体ABCD一A1B1C1D1中,E是棱BC的中点,试在棱CC1上求一点P,使得平面A1B1P平面C1DE.解析 若要在棱CC1上求一点P,使得平面A1B1P平面C1DE,需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设出点P的坐标,求出平面A1B1P与平面C1DE的法向量,建立方程求出点P的坐标,确定点P的位置. 答案 如右图,以D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P(0,1,a),A1(1,0,1),B1(1,1,1)E(,1,0),C1(0,1,1)=(0,1,0,=(-1,1,a-1),=(,1,0)=(0,1,1). 设平面A1B1P的一个法向量为n1=(x,y,z),则令z=1,则得x=a-1,所以平面A1BD的一个法向量为n1=(a-1,0,1).设平面C1DE的一个法向量为n2=(x,y,z),则令y=1,则得x=-2,z=-1,所以平面CB1D1的一个法向量为n2=(-2,1,-1).因为平面A1B1P平面C1DE,所以n1n2=0,-2(a-1)-1=0,解得a=,所以当P为CC1的中点时,平面A1B1P平面C1DE. 规律总结 此题是确定点P的位置,但考查的是两个平面垂直的充要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这里法向量的坐标一个都不能求错,否则将得到错误答案. 【变式训练6】 如下图,ABC是一个正三角形,EC平面ABC,BDCE,且CE=CA=2BD,M是EA的中点. 求证:平面DEA平面ECA. 答案 不妨设CA=2,则CE=2,BD=1,C(0,0,0),A(,1,0),B(0,2,0),E(0,0,2),D(0,2,1),=(,1,-2),=(0,0,2),=(0,2,-1),设面CEA与面DEA的法向量是n1=(x1,y1,z1)、n2=(x2,y2,z3),所以得不妨取n1=(1,-3,0),n2=(3,1,2)从而计算得n1n2=0,所以两个法向量相互垂直,两个平面就相互垂直. 规律 方法 总结 (1)求平面法向量的方法: 求一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坐标的方法步骤: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n=(x,y,z) 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的坐标 a=(a0,b1,c1),b=(a2,b2,c2). 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x的方程组 解方程组,取其中的一个解,即得法向量.由于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故可在代入方程组的解中取一个最简单的作为平面的法向量. (2)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问题,主要是运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借助空间中已有的一些关于平行的定理,再通过向量运算来解决. (3)用空间向量证明垂直问题,主要是运用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借助空间中已有的一些关于垂直的定理,再通过向量运算来解决.定时 巩固 检测基础训练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平面a的法向量垂直于与平面a共面的所有向量 B一个平面的所有法向量互相平行 C.如果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垂直,那么这两个平面也垂直 D.如果a,b与平面a共面,且na,nb,那么n就是平面a的一个法向量【答案】 D(点拨:a与b所在直线必须为相交直线时,n才是平面a的一个法向量,否则不是.)2. 给定下列命题:若n1,n2分别是平面a,的法向量,则n1n2a;若n1,n2分别是平面a,的法向量,则an1n2=0;若n是平面a的法向量,且向量a与平面a共面,则an=0;若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不垂直,则这两个平面定不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答案】 C(点拔:正确,中ap=mnm,)3. 给定下列命题:若a是平面a的斜线,直线b垂直于a在平面a内的射影,则ab;若a是平面a的斜线,平面内的条直线b垂直于a在平面a内的射影,则ab;若a是平面a的斜线,直线ba,且b垂直于a在平面内的射影,则ab;若a是平面a的斜线,直线ba,且b垂直于a在平面a内的射影,则ab.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1 B.2 C.3 D.3【答案】 B(点拨:根据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判断只有正确.)4. RtABC的斜边BCC平面a,顶点Aa,则ABC的两条直角边在平面a内的射影与斜边所成的图形只能是 ( ) A.一条线段或一个直角三角形 B一条线段或一个锐角三角形 C.一条线段或一个锐角三角形 D.一个锐角三角形或一个直角三角形 【答案】 C(点拨:当平面ABC平面a时,RtABC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线段.当平面ABC与平面a斜交时,如右图所示,过A作AOa,连接BO,CO,在BOC中,AB2一AO2=BO2,在RtAOC中,AC2-AO2=CO2,在RtABC中,AB2+AC2=BC2,在RtABC中,cosBOC=,将代入,得cosBOC=0,所以BOC是钝角,所以BOC是钝角三角形.)5. 设A是空间任意一点,n为空间任一非零向量,则适合条件n=0的点M的轨迹是 . 【答案】 过点A且与向量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市场细分客户需求与供给优化研究报告
- 2025年在线编程教育平台商业模式创新分析报告
- 四年级上册英语半期质量监测试卷
- 2025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汇报:抓常规、抓细节、抓落实我们不是喊口号
- 应对挫折课件
- 巡察选人用人课件
- 岩石圈三大类岩石课件
- 尾矿库安全环保培训课件
- 输液港介绍教学课件
- 小鸭子绘画课件
- 道路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高三数学备课组高考数学经验总结
- 鼎捷T100-V1.0-票据资金用户手册-简体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城乡规划的监督检查
- 惠东渔歌的历史流变
- 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课件
- 第一单元知识盘点(含字词、佳句、感知、考点) 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有答案)
- 钻井工程钻柱课件
- 小学硬笔书法课教案(1-30节)
- 周口市医疗保障门诊特定药品保险申请表
- 校园物业考评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