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1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是()A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B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C径流量空间分布不均D地表水空间分布不均2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居世界第一位,原因是()A有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B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森林丰富D水库多由于各种原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近30年。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治理塔里木河的决定。博斯腾湖两次向塔里木河下游输入救命之水,使其恢复过流。读下图,回答35题。3甲、乙、丙、丁中,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塔里木河下游出现断流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半干旱区,降水稀少B大量引水灌溉,破坏沿河植被C全球气候变暖,增大了河水的蒸发D地下断层多,河水下渗严重5塔里木河流域有我国优质长绒棉生产基地,其生产的有利条件是()。A土壤肥沃 B降水丰沛C光照充足 D地势平坦“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紧张严重制约我国北方和西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回答611题。6我国水资源特点错误的是()A总量大,人均少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华北最缺水C春夏多,秋冬少D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7导致我国东部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匀的原因是()A夏半年吹偏南季风,冬半年吹偏北季风B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水利工程太少D植被破坏严重8造成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A总量不足B地区分布不平衡C季节分布不均D水质污染9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10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以色列的北水南调,我国的南水北调,都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A时间分配不均B空间分布不均C过剩问题D质量11制约我国西北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矿产太少B水源缺乏C土壤肥力低D温差大2013年3月22日是第21个世界水日。水是生命之源,人可以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据此回答1213题。12下列叙述,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A夏秋多,北方多 B冬春多,东部多C夏秋少,南部少 D冬春少,西部少13有关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B修筑水库蓄积河水C海水淡化,人工增雨D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用水灌溉读下图,回答1415题。14图片中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少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十分严重,为水质性缺水人口的激增和经济的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A B C D15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原因有()。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 B C D二、综合题16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最主要的文明发祥地有:中国的黄河流域,印度的恒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谷地,西亚的两河流域。材料二下图为教材上的“水资源进步图”。(1)世界主要文明发祥地多分布在_地区,原因是_。(2)材料二的三幅图说明了人类获取水资源数量日益增多,水资源的质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请从水体利用转化上具体说明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_。(3)人们为了增大水资源的数量,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_,以此来缓解水资源_的矛盾。(4)当前水资源质量面临的最主要的威胁是_。(5)从材料二的三幅图来看,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17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巴勒斯坦地区略图国家年份缺水量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亿立方米)来源以色列20193.6约旦河约旦20192约旦河约旦河西岸20191.4约旦河注:约旦河每年供应量只有1.4亿立方米。(1)图中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分别是_和_。(2)从成因上看甲是_而形成,乙是由于终年受_控制而形成。(3)图中A是被三大宗教奉为“圣地”的_市。(4)材料说明该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是_,此水源对该地区的重要性是_。(5)“水比牛奶贵”的中东以_(农业)为主。以色列为解决水源短缺问题而长期致力于灌溉技术的研究,目前已成功地把计算机控制技术普及到灌溉系统,达到浇作物不浇土地。我国_和_地区迫切需要引进这些节水灌溉技术。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是影响水资源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答案:B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2解析:巴西有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年降水量大。答案:A35题解析:第3题,甲属于外流河,参与海陆间循环。第4题,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第5题,塔里木河流域属于干旱地区,降水极为稀少,因此水源成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所以能生产出优质长绒棉,主要得益于充足的光照条件和灌溉水源。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答案:3.A4.B5.C611题解析:夏秋多,冬春少,是我国水资源季节分布的特点,这与我国季风气候特点有关。水质污染是我国南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答案:6.C7.A8.D9.D10.B11.B1213题解析:第12题,我国处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第13题,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用水灌溉,会污染土地资源,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答案:12.D13.D1415题解析:第14题,图片中反映出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严重,加之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加大。第15题,华北地区由于处于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造成河川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较小,难以满足生产、生活用水。答案:14.C15.B二、综合题16(1)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灌溉农业发达(2)数量上:地表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当地河湖水异地河湖水质量上:淡水海水。(3)跨流域调水和修大型蓄水工程时空分布不均(4)工农业和生活造成的水污染(5)科技进步17解析:甲为死海,乙为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聚焦2025:房地产企业多元化布局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研究报告
- 咨询工程师模考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不锈钢电梯门套施工协议
- 环保公司连锁管理办法
- 环保公司节能管理规章
- 自考专业(计算机应用)题库【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自考专业(护理)试题预测试卷带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电竞公司赛事赛程制定细则
- 重难点自考专业(行政管理)(有一套)附答案
- 中考数学总复习《 圆》重难点及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5年振兴中学分班考试题及答案
- 肿瘤防治宣传科课件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考试(公共科目)测试题及答案一
- 纪检监督检查培训课件
- 酒店公章使用管理办法
- 大兴安岭黄岗锡铁钨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研究
- 2025至2030中国裸眼3D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深呼吸有效咳嗽实施方法
- 检修安全监护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妊娠和排卵测试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高等教育2025年工作要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