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流侵蚀地貌 1.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题。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B 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 河流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D 河谷横剖面由“U”型变为“V”型2.在我国南方某地河流的曲流处有一座古桥,下图是沿桥画出的河流横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在历史记录上,桥梁的B岸一侧比A岸一侧重修的次数多,主要原因可能是B岸一侧()A 河水堆积作用强B 河水侵蚀作用强C 地壳运动剧烈D 矿产开采量大3.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主要成因是()A 风力侵蚀搬运作用B 风力搬运堆积作用C 流水侵蚀搬运作用D 流水搬运堆积作用4.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B 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呈“U”型C 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V”型D 在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5.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河流上游段(处以上)的剖面图可能是()6.对下图判断正确的是()A 该河的横剖面呈“V”字形B 该河的横剖面呈槽形C 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侧蚀为主D 该河段的侵蚀作用以溯源侵蚀为主7.读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20元纸币背面主景图案,回答下题。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 冰川侵蚀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D 海浪侵蚀作用8.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其中凹岸侵蚀属于()A 溯源侵蚀B 下蚀C 侧蚀D 垂直地面的侵蚀9.下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两岸六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A B C D 10.下图表示某河段在自然状态下河岸的变迁状况。读图,完成下题。有关该河段河岸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处河岸以侵蚀作用为主B 甲时期河岸形成时间早于乙河岸C 河岸变迁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D 三处,处侵蚀作用最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读“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11.下列关于该河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为“U”型谷B 水流湍急C 为“V”型谷D 水深壁陡12.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 流水溯源侵蚀B 流水侧蚀C 流水下切侵蚀D 冰川侵蚀某河谷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沉积岩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下图是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两题。13.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冰川侵蚀D 海水侵蚀14.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A 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B 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轻C 海拔越高岩石年龄越老D 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下图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以下两题。15.该河谷()A 岩层比岩层形成年代早B 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C 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D 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16.本次洪水()A 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B 河流侵蚀作用主要使河床加宽C 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D 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减少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据此完成以下两题。17.形成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外力作用是()A 地壳运动B 风化剥蚀C 流水侵蚀D 风力侵蚀18.研究表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所在的林芝地区19902019年间冰川总面积减少了568.71km2。其主要自然原因是()A 降水增多B 气温下降C 生态破坏D 气候变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我国南方某山区进行野外考察时发现,该区域海拔大多在1-798 400米之间,地表起伏较大,沟谷众多,森林茂密,河水清澈。据此,完成以下两题。19.造成该区域沟谷众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力侵蚀B 风力搬运、堆积C 流水侵蚀、搬运D 流水搬运、堆积20.该区域河流河水清澈,含沙量小的最可能原因是()A 海拔较高B 地表起伏较大C 沟谷众多D 森林茂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两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21.四地中,属于“风水学”中易发“水冲”地(不宜建房)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2.关于两河段特征说法正确的是()A 河段冰期长于河段B 河段沉积物半径比河段较小C 两河段流向均为自西向东D 夏季河段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读下列四幅图,完成以下两题。23.图中表示的地理事物,按照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甲乙丙丁B 乙丙丁甲C 丙乙甲丁D 丙丁甲乙24.影响图中地理事物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 内力作用B 冰川作用C 流水的侵蚀作用D 流水的搬运作用流水对地貌形态的影响普遍而强大,但在不同地区,流水作用有明显的差异。据此回答以下两题。25.下列关于流水作用的正确叙述是()A 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向下侵蚀强烈,常形成峡谷B 在上游山区,河流以侧蚀为主,常形成“V”形谷C 山区河流出山口处,由于流水的搬运作用,常形成冲积扇D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26.瀑布的形成原因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下列有利于瀑布发育的条件是()河流径流季节变化流水的沉积作用断层构造带发育河床岩石软硬不一A B C D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最终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图2是图1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分水岭从I经演化到III,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回答以下两题。27.图1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A aB bC cD d28.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 风化作用B 风力侵蚀C 流水侵蚀D 流水沉积29.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其顶部与底部的高差至少在_米以上。(2)沿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什么?(3)在河流和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_处,其成因是什么?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_处,其成因是什么?3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A、B处谷地对应的甲、乙断面是:A_,B_。(2)该河流_资源丰富,判断的根据是_。(3)该河源头主要以流水_侵蚀为主,在B以下的河段既有_(侵蚀)作用,也有_(侵蚀)作用。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河谷在发育过程中,河流的侧蚀作用增强,下蚀作用减弱。A项错误。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B项错误。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C项正确。河谷横剖面由“V”型变为“U”型。D项错误。2.【答案】B【解析】读图,桥梁的B岸一侧坡度较陡,说明是侵蚀岸,流水侵蚀作用强,A岸一侧坡度缓,是河流的沉积岸,桥梁不易受损,所以B岸重修的次数多, B对。3.【答案】C【解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于黄土疏松,且植被破坏严重,在暴雨冲刷下,而导致了水土流失严重,故属于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4.【答案】D【解析】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以向下和向源头方向侵蚀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型。5.【答案】D【解析】河流处的上游段位于山区,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显著,会形成“V”型谷,如D图所示。6.【答案】C【解析】该图显示该河段凹岸侵蚀,侧蚀作用加强。7.【答案】B【解析】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流水溶蚀作用。8.【答案】C【解析】河流流经弯道时,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这种侵蚀方向垂直于两侧河岸,属于侧蚀。9.【答案】A【解析】从图上看河流是曲流,河水对河岸的侵蚀不仅受河湾处惯性离心力的作用,还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受上述两种力叠加影响的河岸,侵蚀较重。10.【答案】A【解析】根据凹岸、凸岸理论,河流的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以沉积作用为主。读图判断,处河岸为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A对。从图中甲乙两时期河道的弯曲程度来看,乙时期河岸形成时间早于甲时期,B错。河岸的变迁与地转偏向力、河岸岩石的性质、凹岸、凸岸等因素都有关系,C错。三处侵蚀作用最强的是处。11.【答案】A【解析】读图可知,该河谷是“V”型谷。“V”型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水流湍急。12.【答案】C【解析】流水溯源侵蚀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和发育初期,会使河流不断加深和延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并非河流源头,该河段外力作用以流水下切侵蚀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型谷。13.【答案】A【解析】读图,该地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风力侵蚀不是主要外力,B错。图中洞穴有明显的水平分层,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流水水面与崖壁接触侵蚀形成,A对。冰川侵蚀形成的是U形谷等,没有洞穴,C错。河谷两侧崖壁,近现代不临海,不是海水侵蚀,D错。14.【答案】D【解析】洞穴形成的位置,是河水位线所在位置,读图判断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下降,A错。海拔越高洞穴形成的年龄越老,B错。图示为沉积岩,海拔越高,靠近表层,岩石年龄越轻,C错。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D对。15.【答案】B【解析】图示岩层位于岩层的下面,表明形成时间较早,而图示岩层受流水影响,侵蚀较严重,岩层出露河谷处,岸线较平直,所以岩层比岩层易受侵蚀;该处是断裂形成的谷地,不宜修建水库,故选B。16.【答案】D【解析】水位上升的中期,沉积物较少,表明河流搬运作用较强,水位下降时,沉积物较多,表明泥沙沉积,河流含沙量减少;流量增大时,河流侵蚀作用强;而河流对河底和两岸的侵蚀,使得河床加宽加深。故选D。17.【答案】C【解析】雅鲁藏布江切穿喜马拉雅山形成的大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选项C正确。18.【答案】D【解析】气候变暖是冰川减少的主要原因。降水增多冰川增加;气温下降冰川也会增多;生态破坏与冰川存在关系不大。选项D正确。19.【答案】C【解析】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流水的侵蚀作用明显,形成了侵蚀地貌;据材料知,该地区地表起伏大,河谷众多,说明造成沟谷众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故C项正确。20.【答案】D【解析】河流的含沙量与植被覆盖率有关。据材料知,该区域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泥沙含量较少,故河水清澈,D项正确。21.【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等高线弯曲情况,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以判断河段水向右流动,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甲地侵蚀强。甲地是凹岸,受侵蚀较强,是水冲地,不宜建房,A对。乙地是凸岸,堆积岸,不易被水冲,B错。河段根据图例中海拔可知,两侧地势高,不易发生水冲,C、D错。22.【答案】D【解析】我国南方河流没有结冰期,A错。夏季河流水量大,携带的泥沙多,所以夏季河段沉积物半径比冬季大,D对、B错。图中信息不能判断河段的水流方向,C错。23.【答案】D【解析】图中所示为河谷的发育过程,先下切侵蚀再侧蚀。24.【答案】C【解析】河谷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25.【答案】D【解析】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流的侧蚀作用强烈,常形成宽广的“U”形谷;而上游山区,河流的下蚀作用强烈,常形成“V”形谷;河流出山口处的冲积扇,是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26.【答案】D【解析】在断层构造带发育的地方,流水易沿断层面侵蚀;如果河床岩石软硬不一,下部的岩层较软、上部的岩层较硬,下部岩层常易被侵蚀,从而形成有一定落差的瀑布。27.【答案】A【解析】读图,根据指向标判断,ab河地势比cd河高,河流袭夺的结果是只能是b河段的水不再流向a河段,或是流向a河段的流量减少,导致a河段流量减少,A对。b河段位于袭夺河道处的上游河段,水量不受影响,B错。c 河段接受部分b河段的水量,流量增大,C错。d河段也位于袭夺处上游河段,流量不受影响,D错。28.【答案】C【解析】读图,图中显示是河流分水岭,两侧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支流,说明这里降水多,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风力作用小,A、B错。这里是山岭,地势高,外力以侵蚀为主,沉积作用只能发生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所以C对、D错。29.【答案】(1)陡崖50(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3)由于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呈“V”型。由于流水沉积作用显著,呈“U”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及地质剖面图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解答时,应把握以下关键点:a.注意分析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征,并结合水系分布,分析该区域的地表形态特征。b.把握沿BC剖面线的地表起伏变化。c.把握地质剖面图中显示岩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合同评审与审批模板
- 早餐水彩课件模板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4.1《口算乘法》课时练(含答案)
- 历史的长河:九年级语文历史题材课文教学教案
- 职业需求与教育目标的交融探索专科生之路
- 早教清洗双手课件
- 早教培训课件
- 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农作物种植养护协议
- 纪念129爱国运动课件
- 2025年企业培训师(高级)理论知识试卷:企业培训师的培训师培训师培训与认证
- 2025年建筑师考试备考策略与实战经验
- 新员工社保讲解
- DB1508T 152-2024 玉米品字型播种北斗导航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
- 2025-2030中国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商用厨房设备维护保养规范
- 完形填空20篇(15空)-牛津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学期期末高频易错点专练(带详解)
- 《新媒体营销与运营实战(微课版)》-教学大纲
- 耳鼻喉科规培汇报
- 2025年蔬菜专业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心理健康指导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 压力开关校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