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必修1 1.3.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基础落实练基础检测知识点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下图为位于北半球某地的固定照相机长时间曝光拍摄到的星空图。据此回答1-2题。1.该图中心位置的天体是( )A.北极星 B.木星 C.水星 D.金星2.如果在极夜区拍摄,恒星轨迹画满360需要多长时间( )A.23时56分4秒 B.22小时 C.一个太阳日 D.一个恒星年读下图,回答3-5题。3.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 B. C. D.4.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B.地所在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D.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5.与地相比,地地球自转的(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较小 D.角速度较小,线速度相等6.下列节日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元旦 B.国际劳动节C.国际儿童节 D.中国国庆节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P点是近日点,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且甲、乙两点关于P点对称。读图回答7-8题。7.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8.2019年2月1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此时地球所在位置最接近(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知识点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9.当地球位于下图所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分别是( )A.北半球 向北移动 B.北半球 向南移动C.南半球 向北移动 D.南半球 向南移动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10-11题。10.有关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不会变化 B.图中角是黄赤交角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是黄赤交角 D.图中角是黄赤交角11.若黄赤交角扩大1,则角为( )A.6634 B.6534 C.6734 D.2326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于2019年2月8日开始运行。下面左图为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泰山站13.泰山站开始运行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右图中的( )A.处 B.处 C.处 D.处能力提升读下图,回答1-2题。1.甲、乙、丙三艘轮船从所在海域同时沿图示方向驶向180经线,若时速相同,则( )A.同时到达 B.到达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C.到达的先后顺序是丙、乙、甲 D.到达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2.关于图中甲、乙、丙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 B.丙在乙的西南方向C.甲、乙位于东半球,丙位于西半球 D.甲在丙的东北方向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海拔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海拔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海拔高,自转线速度大5.2019年9月10日20时,某校天文观测小组把天文望远镜对准某一恒星,且望远镜的角度保持不变,第二天再一次观测到该恒星的时间为( )A.9月11日20时 B.9月11日19时56分4秒C.9月11日21时 D.9月11日20时3分56秒参考答案基础检测1.A解析:地球绕地轴自转,地轴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天体视运动轨迹是圆形轨道。该图中心位置的天体是北极星。2.A解析:恒星轨迹画满360,即以恒星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是一个恒星日,时间为23时56分4秒。3.A解析: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所以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最大。4.D解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地所在经线为135E,它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可知,地位于地的西北方向,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5.C解析:地纬度比地高,所以地线速度小于地;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度都约为15/h,所以地角速度与地相同。6.A解析: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最快,在远日点(7月初)最慢。越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越快。7.A解析:地球的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图中甲、乙两点距近日点较近,所以由甲到乙段,所用时间最少。8.B解析: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图中P点是近日点,所以2019年2月18日时地球距离乙点最近。9.C解析: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可判断此时在冬至日之后,春分日之前,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不断向北移动。10.D解析:黄赤交角并不是固定的,它是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故图中角是黄赤交角。11.B解析:图中角是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角90-2326=6634;若黄赤交角变为2426,则角为6534。12.C解析:赤道地区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极点的自转线速度为零。四地中,长城站的纬度最低,线速度最大。13.D解析:泰山站于2019年2月8日开始运行,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最接近题中右图中的处。能力提升1.B解析:在轮船的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距离180经线越远,到达的时间越晚。由图可知,甲、乙和丙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纬度越低,相同经度差的纬线越长,比较甲、乙和丙三地距离180经线的距离可知,甲、乙、丙三艘轮船到达的先后顺序是甲、丙、乙。2.A解析:东半球的经度范同是从20W向东到160E,所以甲、乙、丙都位于西半球。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3.A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解析:图中线速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可判定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670千米/小时,30N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447千米/小时,60N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837千米/小时,故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4.A“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解析:影响地球自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