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同步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同步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同步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同步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同步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同步测试卷一、 选择题 1. 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城市发展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 B.城市化包括人口向城市集聚和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两个方面 C.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移动表明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低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经济水平高 2. 二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的原因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B.发展中国家独立后经济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动 C.发展中国家农业和工业生产的持续上升 D.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速度较慢 3.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达50%左右 B.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 C.大城市发展迅速,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共同特点 D.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4. 下列四组国家,目前城市化进程最快的是( ) A.美国、英国 B.墨西哥、法国 C.日本、加拿大 D.中国、巴西 5. 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6. 世界城市化速度最迅猛的时期是( )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 7. 有些城市实行“公交优先”的措施,其目的是( ) 为了让公共汽车多挣点钱 为了减少城市的大气污染 扶持国有企业 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 A. B. C. D. 8. 解决城市交通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是( ) A.在城市繁华地段建设多个停车场 B.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C.工厂、商店、学校和办公室等安排不同时间上下班 D.控制和减少进入市区的小汽车数量,禁止大货车入城 9. 近几年,我国许多城市都推行无铅汽油,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噪声污染 C.减少经济费用 D.保护汽车 10. 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 A.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 B.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公共空间 C.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D.对城市的生产、生活垃圾就地进行焚烧 11.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具体措施不正确的是( ) A.限制并逐步取消大城市 B.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三废”排放,并通过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 C.对城市各功能区进行严格规划,减少对城区环境的污染 D.在城市郊区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12. 解决大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不断扩大大城市的规模 B.限制发展中小城市 C.在大城市周围建设卫星城市 D.城市职能向综合方向发展 1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在( ) A.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化就是人类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一种现象 B.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 C.城市化过快,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环境质量越高 D.城市化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矛盾是不可协调的 14.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BbCcDd (2)在上述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 A土地生产力大小 B水资源的多少 C基础设施的建设 D经济规模的设想 二、 非选择题 15. 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 年份 1950 1970 1990 2025 发达国家 50% 66.6% 72.6% 80% 发展中国家 17.6% 25.4% 33.6% 57% 图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 图2世界人口超百万城市的数量及变化 (1)图1中乙代表_国家,这类国家与另一类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相比大致从_年起突然加速,从_年起速度更快。另一类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人口数量增长相比较而言变慢的主要原因是_。 (2)从表中可以看出,_国家城市化起步较晚。从城市人口比重上升速度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后_国家上升较快。目前_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 (3)对照图和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_,目前城市人口数量_于发达国家,但城市人口比重还比较_,原因是_。 (4)世界人口超百万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超过百万人口特大城市的数量变化特点是_。 (5)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它的特点可以归纳为_。 16. 读下列两表格,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城市化发展趋势 年份 世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亿) 城市化水平(%) 1950 7.34 29.2 4.47 53.8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87 17.0 1960 10.32 34.2 5.71 60.5 4.60 22.2 1970 13.71 37.1 6.89 66.6 9.6 25.4 1980 17.04 39.6 7.89 70.2 12.2 29.2 1990 22.34 42.6 8.77 72.5 14.8 33.6 2019 28.54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46.6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9.50 74.4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18.7 39.3 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年份 城市(个) 镇(个) 城镇人口(万) 城镇化水平(%) 1949 136 5 400 5 765 10.6 2019 663 20 000 45 594 36.9 (1)表格主要反映了世界和我国的什么过程?其标志表现在哪些方面?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什么? (2)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在19501980年和19802019年各有什么变化? (3)198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明显比发达国家快,主要原因是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主要原因是什么? (4)与世界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什么特点?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有什么特点? (5)1980年以来,有些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哪个国家?导致逆城市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7.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图1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 图2两城市人口变化 (1)1950年至2019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_、_、_。一般说来,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 (2)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3)图2的两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市人口变化特点是_,其原因是存在_、_等社会经济问题。 (4)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对生物:_; 对气温:_; 对降水:_; 对地下水:_。 (5)城市发展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18. 下图是“某城市人口密度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下列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adbc B.acdb C.dbca D.cdba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3)b图中距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 B.行政区 C.工业区 D.住宅区 19.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 (1)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外,还有_;工业集聚地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_。 (2)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_,_等;京、津两城市都建有中心商务区(CBD)的共同条件是_。 20. 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上海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今年全市将新增绿地面积1 000公顷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23%。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为() A调节气候 B降低噪声 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 (2)“破墙透绿”的环境功能为() A净化空气 B消烟除尘 C美化环境 D增加湿度 (3)请你提出一个改善城市大气环境的具体建议,供市有关部门参考。 第 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D4、 D5、 C6、 C7、C8、 B9、 A10、 B11、 A12、 C13、 B14、(1)B(2)B二、非选择题15、 (1)发展中19501980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并伴随着一定的人口迁移,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发展中发展中 (3)快高低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4)数量增多,速度加快数量增长速度快,并超过发达国家,未来多数特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5)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16、(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1950198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6.4%,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2.2%,大体上相当;但19802019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了10.1%,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只提高了4.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 (3)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