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含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含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含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含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鼎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1. 一位同学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A. 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发展B. 封建国家的分裂推动了社会进步C.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2. 三国时期,台湾和大陆就有联系那时,台湾被称为()A. 夷洲B. 琉球C. 流求D. 澎湖3. 以下是中国古代史上四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曹操参与了两次,切身体验了“胜负乃兵家之常事”的说法。这两次战役是()巨鹿之战淝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A. B. C. D. 4. 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是()A. 赤壁之战B. 巨鹿之战C. 官渡之战D. 淝水之战5. 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下列关于这一局面形成的评价,正确的是A. 战乱频繁,严重的破坏了社会经济B. 封建国家分裂,不利于统一C.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6. 青年歌手林俊杰在歌曲曹操中唱道:“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歌词中的“分三国”是指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其形成的标志是()A. 208年,赤壁之战B. 220年,曹丕称帝C. 221年,刘备称帝D. 222年,孙权称王7.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主要的历史特点是:A. 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B.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 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D. 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8. 以下四张图片反映的是一场大战,这场战役是()A. 赤壁之战B. 淝水之战C. 官渡之战D. 长平之战9.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示意图反映了222年三国鼎立的形势?()A. B. C. D. 10. 国务院宣布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以来,雄县、安新、容城三个县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实雄县历史悠久,东汉末年的袁绍与公孙瓒就曾在这里展开激战,争夺河北地区霸权。后袁绍举兵南下逐鹿中原,只可惜败于与曹操激战的()A. 巨鹿之战B. 官渡之战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11.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所代表的政权是()A. 蜀、吴、魏B. 魏、吴、蜀C. 魏、蜀、吴D. 吴、魏、蜀12. 下列与三国历史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A. 曹操虽然统一北方,但并不是三国时期的人B. 曹丕称帝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C. 诸葛亮既生活在汉末也曾经担任蜀汉丞相D. 孙权曾经派卫温到夷洲加强台湾与内地联系13. 曹操(55年一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下列关于曹操事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借“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优势B. 与刘备、孙权联军在赤壁展开激战C. 基本统一北方D. 废掉汉献帝,建立魏国14. 下列关于三国鼎立格局初步形成的说法有误的是()A.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统一黄河中下游,实力一枝独秀B. 刘备借荆州夺益州,拥天府之国进可攻退可守,实力奇虎相当C. 孙权据江南,取岭南,鼎足江东,观天下之畔D. 三诸侯会猎于吴,烧赤壁,定局势,三分天下局面形成15. 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战役的影响是()A. 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B. 推翻了秦朝残暴统治C.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D.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16. 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地方是_;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的地方是_。17.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的_;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的_。18. 列举魏、蜀、吴三国的建立者。 _ _ _。19. 读图三国鼎立形势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A、B、C分别代表的政权名称。A_B_C_(2)图中D、E两地曾发生过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它们分别是D_E_三、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0. 请列举出魏、蜀、吴三国的建立时间、都城和建立者。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1. 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 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A、B、C三国分别指的是哪三国?(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指的是哪一场战役?在材料一(图中)的什么位置(答字母)?其中诸葛亮认为孙权“可以为援”指的是哪一场战役?答案1. D2. A3. C4. A5. D6. D7. B8. A9. B10. B11. B12. B13. D14. D15. D16. 官渡;赤壁17.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18. 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19. (1)A魏;B蜀;C吴。 (2)D官渡之战;E赤壁之战。20.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进入三国时期。221年,刘备在成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