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_第1页
(论文)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_第2页
(论文)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_第3页
(论文)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_第4页
(论文)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0 5 年1 1 月 中州学刊 N o v 2 0 0 5 第6 期( 总第1 5 0 期) A c a d e m i c 1 0 u m a lo fZ h o “g h o u N o 6 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 罗家坤 (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 6 4 0 0 0 ) 术 摘要:关汉卿的杂剧具有鲜明的平民意识,他把描写的视角对准下层平民,揭示下层平民苦难的社会根源,抨击 元代的罪恶制度,歌颂平民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反抗精神,按照平民的生活方武、意愿处理情节、塑造人物等。这种 平民意识的实质是市民意识,它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关汉卿;杂剧;平民意识;市民意识 中图分类号:1 2 0 7 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3 - - 0 7 5 1 ( 2 0 0 5 ) 0 6 ( ) 2 嘶0 3 关汉卿作为元杂剧、乃至中国古代戏剧的奠基人,其杂 剧创作体现出鲜明的平民意识。这种平民意识不仅揭示出 元代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而且 为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思想基础,开创了中国 古代戏剧民主、战斗的传统。深入探讨关剧中平民意识的表 现、实质及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对科学评价关汉卿杂剧 的思想艺术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关剧中平民意识的表现 关剧中的平民意识渗透到剧作的各个方面,成为其杂剧 创作的主旋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 把描写视角对准芸芸众生。在传统文人笔下,平民 只是文学中的配角、点缀,他们的悲惨生活、心灵感受和愿望 在士大夫作家的作品中很难得到正面的反映,关汉卿却以极 大的热情给予关注和全方位的描写。在他现存的1 8 本g q 作 中,除7 种历史剧外,其他1 1 种几乎都是以平民生活为题 材,如窦娥冤、救风尘、金线池、望江亭、蝴蝶 梦、调风月等。即使写历史题材的五侯宴,其中私奴 李氏的悲惨遭遇也在剧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些剧本从寡 妇血泪、弱者蒙冤、勾栏卖笑,婢女悲欢,写到平民日常生计、 婚丧嫁娶、债务纠葛、人命官司,对平民的生活作了多侧面的 描写。尤其是被当时社会压在最底层的妇女,更成为关汉卿 描写的中心。在现存的1 8 本关剧中,有1 2 本是以妇女为主 角的“旦本戏”。其中有被泼皮恶棍、残暴官府推向断头台的 年轻寡妇窦娥;有被迫典身葬夫、弃子荒郊的李氏;有被贵族 子弟诱骗失身后被抛弃的婢女燕燕;更有丈夫被权豪势要葛 彪打死又不得不献出亲子的王婆婆;还有婚姻家庭受到恶势 力威胁的谭记儿以及挣扎在妓女制度下的赵盼儿、宋引章、 杜蕊娘、王瑞兰等众多女性,展示出一幅幅令人惨不忍睹的 元代平民悲惨生活的画卷。 ( 二) 深刻揭示平民苦难生活的社会根源,多侧面抨击元 代的罪恶制度。关汉卿不是把平民苦难生活作为偶然现象 来写,而是将其作为元代各种罪恶制度造成的必然结果来 写,通过平民苦难这个窗口,来透视元代社会的罪恶本质。 关汉卿的蝴蝶梦、望江亭、鲁斋郎批判享有特权的野 蛮凶残的蒙古贵族,揭露元代民族歧视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 难。如蝴蝶梦中的葛彪公开宣称“我是个权豪势要之家, 打死人不偿命”;无故打死王老汉后,他竞毫不畏惧地说:“只 当房檐上揭片瓦相似,随你那里告来。”王老汉的三个儿子 忍无可忍打死了葛彪,但清正如包拯也不得不按当时的法律 判决王三为葛彪抵命。这种极度的不平等正是元代民族歧 视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蒙古史第三卷记载,元代法律明 文规定“诸杀人者死”,而“诸蒙古人因争及乘醉殴死汉人 者,断罚出征”,或按“成吉思汗法令,杀一回教徒者罚黄金四 收稿日期:2 0 0 5 0 4 2 6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古代韵文文体研究( 2 0 0 2 F Z W 0 0 6 ) 。 作者简介:罗家坤,男,河南信阳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剐教授。 万方数据 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 十巴里夫,而杀一汉人者其偿价与驴相等”。剧本把故事 发生的背景写成宋代,不过是借宋比元而己。吏治大坏、无 官不贪、冤狱成山,成为元代社会的突出特征。仅元成宗大 德七年( 1 3 0 3 ) 对全国的七道进行检查,就揭发出“赃污官吏 凡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赃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五锭,审冤 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事”( 虿) 。窦娥冤中的桃杌正是贪赃枉 法、草营人命的贪暴官吏的典型代表。他认钱作父,严刑逼 供,把一个无辜的年轻寡妇推上了断头台。但是,这样的贪 残官吏,后来竞被作为能员保举升迁。通过他的形象,艺术 地总结了元代冤狱成山的社会原因。 关汉卿的五侯宴、调风月通过私奴王屠之妻李氏 和婢女燕燕的悲惨遭遇,抨击元代极其残酷的私奴制度。 五侯宴中的王屠之妻因夫亡家贫,被迫典身葬夫。恶霸赵 太公竞把典身文书改为卖身契约,迫使李氏终身为奴。赵太 公为了让李氏只乳养自己的儿子,竟要摔死李氏的亲生子, 逼得李氏只有弃子荒郊。调风月中的婢女燕燕,聪明美 丽,渴望自由人的生活和美好的爱情,却被主人家的贵客小 千户诱奸,还要被逼去为小千户说亲,为新娘梳妆,在“吃人 者”洞房花烛的喜庆中,去体味自己身体、灵魂被践踏的双重 痛苦。作者勇敢揭开这最黑暗的一角,尖锐地批判把人变为 受奴役、压榨、凌辱的“活”工具的私奴制度。 关汉卿的救风尘、金线池抨击元代的妓女制度,通 过杜蕊娘、宋引章等妓女的不幸遭遇,深刻揭示出老鸨与妓 女的关系就是主奴关系,妓女就是供人玩弄、替人赚钱的 “活”工具。元代的妓女就是奴隶制度残存的人身依附关系 和随着商业的繁荣出现的金钱关系畸形结合的产物。他的 拜月亭、四春园等则抨击了横暴的家长制。 ( 三) 歌颂平民道德的高尚和为争取生活的权利向封建 恶势力机智勇敢抗争的斗争精神。关汉卿看到了以强凌弱、 “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社会不平等,也看到了平民阶层“穷且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高尚灵魂和蕴藏的力量。他坚定地 站在平民的一边,塑造出勇于掌握自己命运、反抗黑暗不平 社会的崭新平民形象。蝴蝶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公案戏, 它的主角不是包待制,而是农村老婆婆。不敢秉公断案为民 申冤的包待制,被一个富于牺牲精神的王婆婆的高尚道德风 范所感动。王婆婆不畏强暴,面对倚仗特权打死人不偿命的 权豪势要葛彪,大声疾呼:“使不得国戚皇亲,玉叶金枝,便是 他龙孙帝子,打杀人要吃官司。” 她痛骂不敢秉公断案的包 待制是“葫芦提”,勇于争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司法公 正的权力。救风尘中的赵盼儿,救人危难,一腔豪侠之气, 她机智勇敢地击败了奸诈残暴的官僚子弟周舍,体现了“卑 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真理。关剧中的平民大都具 有强烈的反抗性。年轻寡妇窦娥面对封建官府和整个黑暗 势力敢于以死抗争;被小千户诱骗失身的婢女燕燕,在小千 户与贵族小姐的婚礼上大闹婚宴,揭露他们的丑恶行径,诅 咒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表现出泼辣恣肆的“野山椒”性 格;谭记儿、赵盼儿、杜蕊娘、银匠李四等都是为了生存敢于 捋虎须的斗士。他们的聪明才智、道德情操和人生理想都远 远胜过上流社会的人物,而成为文学中的理想人物。关汉卿 正是在这些平民身上寄托了美好的生活理想、崇高的审美情 感和对黑暗社会的抗争精神,这是关剧平民意识的集中体 现。 ( 四) 按照平民的生活方式、意愿来处理情节、塑造人物。 关汉卿在蝴蝶梦、鲁斋郎中塑造的包公形象,已渗透了 平民的意愿。他为了严惩抢人妻女、民愤极大的权豪势要鲁 斋郎,巧妙地钻圣旨空子,把“鲁斋郎”改名为“鱼齐郎”上奏 皇帝,圣旨批准斩刑后,又把“鱼齐郎”改为“鲁斋郎”,不惜 冒欺君之罪,虎口拔牙,处决了这个社会祸害。蝴蝶梦中 包待制被王婆婆舍亲生子救螟蛉的高风亮节所感动,偷梁换 柱,让盗马贼赵顽驴替王三为权豪势要葛彪偿命,和元代不 公平的法律制度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促使包公行动的 准则不是圣旨,不是法律,而是符合天道人心的民意。关剧 已开了包公形象平民化的先河,为陈州粜米中颇具民间色 彩的包公形象塑造奠定了坚实基础。救风尘中赵盼儿为 了救出患难姊妹宋引章,实施美人计,以风月之情哄骗周舍,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拜月亭中的王瑞兰与患难相 扶的男青年蒋世隆私下结合,被封建家长拆散后,她仍对“非 法”的丈夫难舍难忘;四春园中的王闰香为了爱情敢于私 下里花园赠金,等等。这些人物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违 封建正统的标准,更多地体现了平民阶层的道德观念和行为 准则,是作者按照平民阶层的意愿、生活方式处理情节、塑造 人物的结果。关剧语言通俗化、大众化,王国维曾中肯地评 价说:“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 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其语言通俗自然,声口毕肖,千人千 腔,与反映平民生活的内容水乳交融,相得益彰,这也是关剧 平民意识的重要表现。 二、关剧中平民意识的实质 关剧平民意识的深层内涵是什么? 它体现出什么样的 时代精神? 这些十分值得我们深人研究。我们认为,关剧中 平民意识的内核就是伴随着城市经济繁荣而产生的市民意 识。蒙古贵族为开疆拓土的需要,特别重视手工业,窝阔台 和忽必烈都曾集中7 0 多万户工匠,聚集于各大城市,设立军 器制造、染制、陶瓷等作坊和商肆,并设有专门机构管理。再 加上元朝疆域辽阔,横跨欧亚大陆,国内各民族经济文化商 业交流频繁,更刺激了城市经济的繁荣。大都成为当时世界 上最大的城市,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对 大都的繁华有具体生动的描写。元代的城市经济比宋代有 了长足的发展,手工业者、商贩、下层文人、士兵、艺妓等市民 阶层随之增多,他们成为元杂剧的主要观众。市民阶层摆脱 了对土地的依附,四海谋生,充满了惊险与竞争,他们眼界开 阔,自我意识增强,追求平等、自由和人生幸福的意识浓烈, 2 0 7 万方数据 中州学刊2 0 0 5 年第6 期 从而成为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新兴力量。作为 “书会才人”的关汉卿,实际上就是沦落民间的市民化文人, 他同城市平民有着密切交往,并受到市民阶层思想感情的濡 染和影响,这必然渗透到他的杂剧作品中。同时杂剧以城镇 为主要活动场所,要极力适应市民观众的欣赏需要。因此关 剧中表现出鲜明的市民意识。 ( 一) 平等观念是关剧中市民意识的核心。封建社会原 是一个有严格等级制度的社会,所谓“自天子公侯卿大夫至 于皂隶抢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生 死之制,多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人与人之 间贵贱悬殊,尊卑有差,礼法森严,不准僭越。而到了宋元时 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钱的力量摇撼着传统的封建等 级制度,平等的经济契约关系逐渐取代纯粹的人身隶属关 系。市民阶层本身就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故他们从一产生就 具有追求平等的强烈愿望。在关汉卿看来,人与人之间贫 富、贵贱、高低等的悬殊是不合理的,必须予以铲除,他猛烈 批判封建特权,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他的蝴蝶梦、 五侯宴、调风月、鲁斋郎批判葛彪、鲁斋郎、赵太公、 小千户倚仗封建特权打死平民、抢人妻女、奴役凌辱奴婢的 丑恶行径。同时,他又把值得爱戴的帝王和官吏平民化,赋 予他们和普通人息息相通的思想感情。鲁斋郎中的包待 制收养被害人的儿女,冒着欺君丢脑袋的风险为民除害。 蝴蝶梦中的包待制根据“那厮没情理难容,俺孩儿杀人可 恕”,宽赦了杀死皇亲葛彪的王氏三兄弟,为人民伸张正义, 体现出市民阶层除暴安良、救危扶困的精神。正是从平等观 念出发,关汉卿热情赞扬和支持平民维护人格尊严、追求平 等权利的斗争精神。调风月里身为奴婢的燕燕被小千户 欺骗后说:“你那浪心肠看得忒容易,欺负我是个半良不贱身 躯,意重似拖麻拽布妻! ” 她充分肯定自己也是个人,有人 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因为身为奴婢而比别人低贱,反而由于 情深意重而更可珍贵。蝴蝶梦中的王婆婆要求人们在政 治法律上的平等,剧本结尾让包待制赦免了打死凶手葛彪的 王氏三兄弟,就表现出作者对“杀人偿命”的法律平等观念的 肯定。 ( 二) 肯定个性自由是关剧市民意识的重要表现。市民 阶层的平等观念是对封建专制主义的反抗。封建专制的本 身决定了它必然要对每个人的个性、志趣、爱好有所限制,有 所扼杀。封建统治者把封建统治秩序看成是恒久不变的“天 理”,个人的思想意识、言行举止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封建制度 和封建伦理,这就是宋儒所说的“存天理,灭人欲”。市民阶 层追求人与人的平等,在个人内在品质方面必然要求个性自 由。关剧热烈歌颂平民对幸福爱情和美满婚姻的主动、自 觉、执着地向往和追求。救风尘中赵盼儿说:“姻缘簿全 凭我共你? 谁不待拣个称意的? ”年轻寡妇谭记儿仍然在 企盼着再婚的幸福:“若有似俺男儿知重我的,便嫁他。”( 8 ) 为 了保卫这难得的婚姻幸福,她不惜巧扮渔妇,只身入贼船,巧 施风月情,智赚势剑金牌,其智慧勇敢胜过须眉。这种个性 自由意识使人们常常在思想和行动上逾越封建伦理道德的 藩篱,表现出新的伦理道德观的萌芽。王瑞兰与战乱中患难 相扶的男青年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聘成婚,被封建家长 拆散后亦不忘患难夫君。赵盼儿、谭记儿为了惩恶扬善的崇 高目的,可以使用“美人计”的诱骗手段;包待制为了除暴安 良可以采用瞒天过海的“改名上奏”、偷梁换柱等办案方式。 这些和封建伦理道德是格格不入的,而是体现出以是否对人 民有利、是否符合人情和民心,作为评价善恶、衡量是非的准 则的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窦娥冤里的窦娥则把封建道 德为我所用,以“立志明节”作为抗拒暴力凌辱的思想武器, 使它成为反抗黑暗的封建社会和邪恶势力的道义力量。 关剧中还突出表现了平民阶层不屈服于外界压力、依靠 自我的力量改变个人的命运和生活地位的自信、自觉的斗争 精神。当谭记儿听说杨衙内带着“势剑金牌”来“杀人夺妻” 时,便胸有成竹地说:“呀,着那厮得便宜翻做了落便宜,着那 厮满船空载月明归。”王婆婆通过顽强抗争和高尚的道德 风范最终使全家摆脱了危难。元杂剧中的妓女在官府、鸨母 和嫖客三座大山压迫下,勇敢反抗,为争取人身自由而不懈 斗争。在这组光彩照人的群像中,救风尘里的赵盼儿最有 代表性。她清醒地认识到“那做丈夫的做不得子弟,做子弟 的做不得丈夫”的严酷现实,耳闻目睹了众姐妹的不幸命 运,更透辟地看清了在“三从四德”羁绊下的闺阁生活还不如 妓女自由,因此她不为从良的斑斓色彩所迷惑,而执着地保 持人身的自主和个性的自由。 ( 三) 关剧中的市民意识还包含着平民之间互爱、互助、 救危扶困的仗义精神。关剧中所表现的市民阶层的义气,与 儒家所倡导的“仁义”和游侠践履的“侠义”有相通之处,更 有相异之处:它吸收了仁义中的互爱因素和侠义中的忘我精 神,而一以归之于平民之间的互助。市民阶层企图用义气的 纽带绾结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显示出市民阶层希望联合成 一个阶级的朦胧要求。这种义是市民阶层人与人之间真诚 忘我的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道德品质,是为反抗黑暗社会、 保护自己的生活权利服务的。救风尘里的赵盼儿犯险救 人的侠肝义胆,就是这种仗义精神的典型表现。正如王季思 所说:“剧中写赵盼儿不惜牺牲色相,出引章于人间地狱,其 侠义智勇,足以代表我国下流社会的一种墨者精神然亦 正因娼优在社会上之过分为人轻视,乃愈有以激发其等辈间 一种同路人的义气和同情。”( 翠叶庵读曲琐记) 正是低贱 卑微的社会地位,使市民阶层产生了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患 难相扶的强烈要求,主张相互问平等的结义和仗义,以壮大 自己的社会力量,对抗外在的强权和暴力的压迫。 三、关剧中平民意识的意义 关汉卿杂剧中表现的平民意识在中国( 下转第2 1 2 页) 万方数据 中州学刊2 0 0 5 年第6 期 名。众多故事版本中,所言刺字皆为“精忠报国”,此后“精 忠报国”遂成定论。 四、“精忠”:神奇的符号 延续宋史中受审时背现“尽忠报国”之说,后世文学 作品中,岳飞危难之时,总有背现刺字的情节,并像神奇的护 身符一样救危济困。宋史岳飞传、何铸传中岳飞背 现“尽忠报国”,何铸为岳飞辩诬,向秦桧发难;东窗记、 精忠记、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中周三畏审案,见“尽忠报 国”刺字,感慨之余挂冠而去。夺秋魁、说岳全传中甚 至因岳飞背现“精忠报国”而扭转即将被斩首的命运,传奇化 的叙述使“精忠”焕发出神奇魔力。在刺字为忠孝证明的情 节演化中,“精忠”逐渐成为毋庸置疑的报国象征,成为崇高 道德的标志,成为代表岳飞形象的符号。 岳飞刺字影响之大,流风所及,竞成为民间效仿的对象。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三中载有数条武臣仿武穆刺 背,借此邀功求赏,终致他人耻笑,甚而贬谪之事。效颦学 步,虽使武穆刺背事为之蒙羞,但亦堪为武穆精神之反衬,足 见其影响之深远。 “尽忠报国”和“精忠”分别源于刺字事和赐旗事,代表 岳飞的自我期许和外界评价,在各自独立发展过程中,对岳 飞文学流变起到提炼、深化主题,丰富人物、作品之用。最终 “精忠”取代“尽忠”,体现了社会评判超越、覆盖自我评判, 占据历史评价主流的规律。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精忠报 国”成为岳飞一生行事、精神之象征,并内化为国民精神,浸 润国人,泽被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所据东窗记,为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影印明富春堂刻本, 以下同书引文,均出自此本,不再出注,仅在引文后注明折数。本 文所据大宋中兴通俗演义,为对译中国历史小说选集之八新 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影印日本内阁文库藏万历周氏万卷楼本, ( 日) 德田武编,昭和五十八年。以下同书引文,均出自此本。本文 所据精忠旗,为王季思等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收录本,上海 文艺出版社,1 9 8 4 年,以下同书引文,均出自此本。于华玉:岳 武穆尽忠报国传“凡例”,占本小说集成影印明末友益斋刻本。 精忠旗中岳飞等人天国封神,各人封号皆冠以“精忠”字样。 “岳飞封天曹真官、金阙精忠九天采访大使兼掌文昌桂籍楼事。岳云 封地曹真官、西堂精忠大元帅。张宪封人曹真官、岳府精忠大元帅。 飞妻李氏封金阙精忠掌籍仙妃。女岳氏封金阙精忠侍书玉女。”( 3 6 折) 王曾瑜校注鄂国金陀粹编续编校注,卷五“经进鄂 王行实编年卷之二”、卷六“经进鄂王行实编年卷之三”、卷二十四 “张宪辨”、卷九“遗事”,中华书局,1 9 8 9 年。董康:曲海总目提 要卷九“精忠旗”条,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5 9 年。 责任编辑:采薇 ( 上接第2 0 8 页) 思想史、文学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唐代以 后,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社会文化的普 及,平民阶层的生活、思想感情和审美趣味逐渐成为文学关 注的焦点。同时,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封建统治阶级的思 想、行为日趋腐朽、堕落,衣冠上层失去了上升期的勃勃生 气,既缺乏治国安邦之术,又大都是些贪官污吏,他们已失去 作为统治者的优势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属于“微族”的 手工业者、小商人、歌妓乐工、反抗暴政的江湖英雄、与统治 者分道扬镳的落魄文人等市民阶层逐渐走上历史舞台。水 浒传的作者曾用诗句明确地揭示了这一转折“昏朝气 运将颠覆,四海英雄起微族”吵,“只为衣冠无义侠,遂令草泽 见英雄”凹。关剧中的平民意识正是对这一历史转折的敏锐 反映。关剧中塑造的平民人物,成为文学中的主要人物和正 面人物,他们不再是“不幸的顺民”,而是勇于追求生活权利、 具有独立人格、反抗上层邪恶势力的“斗士”。尤其是那些地 位卑微的奴婢、倡优等,都具有救危扶困、匡扶正义的侠肝义 胆。很显然,关剧中平民意识是为市民阶层走向历史舞台鸣 锣开道的。关剧对封建社会及其意识形态的揭露和批判,对 昏君奸臣的憎恶和抨击,也是与封建统治阶级及其意识形态 的日趋腐朽、凶残和反动相一致的。它揭开了批判封建专制 制度的序幕,透露出朦陇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曙光,具有 思想启蒙的意义。关剧中的平民意识在一褒一贬中写出了 历史的真实和必然要求。 2 1 2 关剧中的平民意识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由雅到俗、由上 层到民间的大转折的开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 章培恒、骆玉明所说,关剧“融汇和发展了传统的文人和市民 文学中最富有生气的成分,展开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面 目” 。关剧中抨击上流社会的罪恶、代平民立言的创作倾 向影响了一代代进步作家。元曲中的反抗精神和平民化色 彩直接导源于关剧,而明代水浒传歌颂“微族”英雄除暴 安良、济危扶困的道德情操和反抗精神也与关剧的平民意识 一脉相承。红楼梦对封建社会的全面批判和对众多女性 高尚不屈灵魂的刻画,也与关剧中的平民意识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五四文学内容上的平民化倾向、创作方法上的写实 精神和语言上的平易通俗,都与关剧中的平民意识一脉相 承。即使对当代的文学创作而言,关剧仍有可资汲取的思想 营养。 张月中、王钢主编全元曲( 上) ,中州古籍出版社, 1 9 9 6 年,第1 4 5 、1 4 6 、1 1 5 、6 1 、3 3 、3 6 、6 1 页。宋濂:元史成宗本 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年,第6 2 页。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 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 9 8 4 年,第9 0 页。班固:汉书t 货殖 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8 年,第3 4 1 页。 施耐庵、罗贯中:水 浒全传,岳麓书社,1 9 9 8 年,第3 4 8 、1 8 页。 章培恒、骆玉明:中 国文学史( 下) ,复旦大学出版社1 9 9 6 年,第”页。 责任编辑:一鸣 万方数据 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试论关汉卿杂剧的平民意识 作者:罗家坤 作者单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中文系,河南,信阳,464000 刊名: 中州学刊 英文刊名: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年,卷(期):2005,(6)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参考文献(6条) 1.张月中.王钢 全元曲 1996 2.宋濂 元史成宗本纪 1988 3.王国维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1984 4.班固 汉书货殖传 1988 5.施耐庵.罗贯中 水浒全传 1998 6.章培恒.骆玉明 中国文学史 1996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何悦玲 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之比较 -固原师专学报2003,24(2) 作为元代曲坛上影响深远的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的杂剧创作既呈现出时代所赋予的共同特征,又有因各自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 .总体来讲,关汉卿杂剧较为密切地观照现实生活,充溢着浓烈的战斗精神,是名副其实的“场上之曲“;马致远杂剧注重观照自我,其剧作抒情达志多于故事 的演绎,是名副其实的“案头之戏.“ 2.期刊论文 丁一清.DING Yi-qing 论关汉卿杂剧中的诙谐手法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 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因其内容丰富、数量众多、体制完备而在我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最早从事杂剧创作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表现方式上运 用诙谐的艺术手法,通过喜剧性的情节、滑稽的形象、幽默的语言,较好地发扬了“寓庄于谐“的艺术传统,使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风格,显示出其独特的创作 个性和审美价值,极大地丰富了杂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对推动杂剧的传播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期刊论文 关四平 论关汉卿杂剧的士林人生理想 -北方论丛2008(1) 关汉卿杂剧中士林群像的人生道路轨迹可概括为:自幼读书,文章满腹,科举得中,步入仕途,志扶社稷,为民做主,个中表现出一种积极进取、修齐治平 的人生理想.其人生理想的追求历程体现出三大特点:即人生目标的明确性,追求历程的悲剧性,科举高中的喜剧性.这种人生理想的建构是作者个人主观理 想与传统文化、时代文化中士林人生价值观整合的结果.从元代文化的特殊性角度观照之,还可透视关汉卿所代表的元代士林的共性文化心态,体悟关汉卿 杂剧深刻丰厚的文化意蕴. 4.期刊论文 李双芹.LI Shuang-qin 试论关汉卿杂剧在明代的传播和接受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1) 通过对关汉卿杂剧在明代的传播和接受的考察,我们发现明代的文人并不十分喜爱关汉卿及其剧作,这既和关汉卿身上所流露出来的滑稽佻(亻达)、 玩世不恭的个性有关,同时也是因为其杂剧作品具有过于浓郁的俗文学品性,与明代文人在戏曲创作中崇尚雅化的审美趣味存在差异. 5.期刊论文 李昱.徐淑宏 试论缺失性体验对关汉卿杂剧创作的影响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11) 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由蒙古人统治的封建王朝,在这种环境下,关汉卿有着特殊的创作背景.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论述心理上的缺失性体验对关汉 卿的杂剧创作的影响:首先,汉民族中心地位的缺失性体验对关汉卿创作的影响;其次,文人精英或救世意识得不到认可的缺失性体验的影响.再次,汉民族 人民英雄与正义不存的缺失性体验的影响;最后,自我人生的缺失性体验与女性自主、平等地位的缺失性体验相契合的影响. 6.期刊论文 张俊卿 论关汉卿杂剧的女性意识 -陕西教育(高教)2009(1) 在关汉卿的杂剧创作中,描写最多的是女性形象,其中有思妇、有弃妇、有大胆追求爱情的女子、天真烂漫的少女以及技艺高超而又生活痛苦的女艺 人.他的杂剧极为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和人生际遇,在理解、肯定、讴歌女性的同时,更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和理性精神,极具时代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 ,关汉卿是上承、下启的一位突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者. 7.学位论文 高原 关汉卿杂剧时空研究 2005 关汉卿是伟大的戏剧家,对于他和他的杂剧创作的研究,已经有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但是,对关汉卿杂剧在时空处理以及其艺术表现和特点,还没 有得到系统深入的研究。同时,对戏剧时空的不同处理方式形成了东西方戏剧截然不同的戏剧美学风格,从关汉卿杂剧的时空处理,也可以认识到中国 戏曲时空处理的基本特征。从关汉卿的杂剧中我们看到,对时间的处理采用压缩和拓展两种方式。较长的时间跨度放在折与折之间暗场处理,而在情节 发展的高潮则可以将一个短时间内的情节时间拓展表现,舞台时间远远大于情节时间。另外,对于剧中具体时间背景,关汉卿的杂剧中也很注意根据主 题的需要来选择和设置。在空间处理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可以分为三种,即固定场、流动场和复合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