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述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第7章z变换.pdf_第1页
何子述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第7章z变换.pdf_第2页
何子述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第7章z变换.pdf_第3页
何子述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第7章z变换.pdf_第4页
何子述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第7章z变换.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何子述信号与系统习题解答第7章z变换.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0 第第 7 章 z 变 换 习 题 解 答 章 z 变 换 习 题 解 答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习题 一、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习题 题 7.1 解: (1)不是任意的信号都存在 z 变换。反例:()() 000 1,cos,sinznnww,因为对这 些信号,求和式( ) n n F zf n z - =- =不收敛。 (2)同理, 2 n f na u n=的z变换不存在。 题 7.2 解: 逆z变换的表达式为 ( ) 1 1 d 2j n f nF z zz - = 其物理意义是,将离散时间信号 f n分解成无穷多个离散复指数信号 1n z 之和,且 1n z 的幅度为 ( )d / 2jf nF zz=,复数z的取值是包含原点的闭合路径。 积分路径不是唯一的,使积分收敛的闭合路径均可。 题 7.3 解: (a)将式 22f nnn=-+代入主教材式( ) n n F zf n z - =- =中,可求得 ( ) 22 22 nn nn nn nn F zf n znnz nznz - =-=- - =-=- =-+ =-+ 利用单位冲激信号的筛选性,可得 ( ) 22, 0时,求和项收敛,有 ( ) 2 1 2 84 1 1 2 F zzz z- =+ - 整理得z变换为 ( ) 2 1 81 , 1 2 1 2 z F zz z- = - (c)将式 ()22 n f nun= - -代入z变换定义式,可得 ( ) 2 ( 2) nnn nn F zf n zz - - =-=- =- 在上式中,令nm=- ( ) 2 1 2 m m F zz = =- 补充0,1m=两点,有 ( ) 0 11 1 22 m m F zzz = =- +- 当 1 1 2 z , f n是右向信号。 题 7.5 解: 由原教材图P7.5,有 ( ) () ()() 1 1 1 11 16 11 55 111 12 12112 222 z zz F z z zzzzz - - - - - + =+ - +-+- (1)若 f n为左边信号,( )F z的收敛域应为最靠近原点的极点的圆内z平面,所 以收敛域为 1 2 z ,根据主教材的z变换对 1 1 , 1 n a u nza az Z - - ,可求得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4 116 2 525 n n f nu nu n =-+ (3)若 f n的傅里叶变换存在,则( )F z的收敛域应包含单位圆,故收敛域为 1 2 2 zmax,= 3 zpa 若是这种情况,当信号 1 2 n f n 的z变换的收敛域 1 2 za包含单位圆1z =时,信 号 1 4 n f n 的z变换的收敛域 1 4 za也一定包含单位圆1z =;这与信号 1 4 n f n 的傅 里叶变换不存在矛盾。 (3)ROC: 22 11 , 62 zp不可能包含单位圆 1z =,这与条件信号 1 2 n f n 的傅里叶变换存在矛盾。 (4)ROC: 22 11 , 33 pzp 若是这种情况,信号 1 2 n f n 的z变换的收敛域为 2 11 26 pz,并考虑信号 1 2 n f n 的傅里叶变换存在,所以有 2 1 1 2 p,即 2 2p。 同时考虑信号 1 4 n f n 的傅里叶变换不存在,应满足 2 1 - ( ) 2 1 11 , 1 3 1 3 Fzz z- = - 由主教材z变换的时移特性和时域反转特性,可得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7 ( ) 1 1 11 1 1,2 12 z f nzF zz z Z - - - - = - 2 2 1 3 1,3 13 z fnz z Z - - - - + 3z, 不存在公共收敛域, 所以( )F z不存在。 (d)信号 f n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 () 2411 41 n f na aun - =- 由主教材式 1 1 1, 1 n a unza az Z - - - - ,可求得 1 1 , 1 n a u nza az Z - - 再由主教材式 1 1 1, 1 n a unza az Z - - - - 再由z域尺度变换特性得 () 1 1 1,1 1 n u nz z Z - - + 再由z域微分特性得 () () 2 1 1,1 1 nz nu nz z Z - - + () () 12 2 3 1 1,1 1 nzz nu nz z Z - - - - + (h)信号 f n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 =0 (1) =1 n n k k f nu nu n=-* 由主教材的阶跃信号的z变换可得到 1 1 ,1 1 u nz z Z - - 再由z域尺度变换特性得 () 1 1 1,1 1 n u nz z Z - - + 再由z变换的时域卷积特性得 ( ) 112 111 ,1 111 F zz zzz - = +- 题 7.14 解: (a) f n的z变换为( )F z, 0 ROC: zz 由z变换的时域反转特性和时移特性得 () 1 fnF z Z - - ()() 21 +2fnz F z Z - - 再由z域的微分特性得 () ()() 21 211 d 22 d z F z nfnzz F zzFz z Z - - - - -=-+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2 () ()()() 21 2 2111 0 d d d 2 d 1 43, z F z z z n fnz z z F zzFzFzz z Z - - - - - - =-+ (c)信号 f n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n n kf knf nu n =- =* 由z变换的z域微分特性和时域卷积特性得 ( )( ) 0 2 1 dd 1 ,max,1 d11d n n F zF z z kf kzzz zzzz Z - - =- - -= - (d)信号 f n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 0 n kn k ka f kna f nu na =- =* 由z域的尺度变换特性、微分特性和时域卷积特性得 () 1 0 , n a f nF azzaz Z - () 1 2 0 d ,max,1 d1 n kn k F az z ka f kna f nu nzaz zz Z - =- - =* - (e)信号 f n可表示为如下形式 () 0 n nn k akf kanf nu na, =- =* 由z域微分特性和时域卷积特性得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3 () ( ) 0 1 d1 ,max,1 d1 F z nf nu nzzz zz Z - * - - 再由z域的尺度变换特性得 () 1 1 0 1 d 1 ,max,1 d1 n n k F az akf kazzaz zaz Z - - - =- - - 题 7.15 解: (a)利用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得 ( ) 1 0lim 2 z fF z =- ()( ) 1 1 1 ()limlim 1 3 nz ff nzF z - =-= (b)利用初值定理和终值定理得 ( ) 2 2 11 1 0limlim1 11 11 43 zz z fF z zz - - + = -+ () ()( ) 1 1 limlim 10 nz ff nzF z - =-= 题 7.16 解: (a)由( )F z的表达式可知,( )F z有三个单极点 123 1 =1,=2,= 3 ppp-,可将 ( ) 1 zF z - 表示为 ( ) ()() ()() 2 1312 41 32 1112 12 33 zz CCC zF z zz zzzz - -+ =+ +- +- 根据主教材的部分分式分解法,可确定上式中的待定系数为 ()( ) 1 1 1 17 1 24 z CzzF z - =- =+= ()( ) 1 2 2 11 2 30 z CzzF z - = =-= ( ) 1 3 1 3 13 340 z CzzF z - = =-=- 可得到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4 ( ) ()() 1 11317 304024 112 3 zF z zz z - - =+ +- - 两边同乘z,表示成z的负幂次 ( ) 11 1 11317 304024 ,12 1 112 1 3 F zz zz z - - - =+ -+ 由于极点都是位于收敛圆环2z 的内侧, 为右边信号的极点, 根据主教材的常用z 变换对,逆z变换 f n为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5 jj 22 113j13j 2e2e 102020 113 2cos2cos 10102102 nn nn nn f nu nu nu n nn u nu nu n - - +- - =+ =- (c)由( )F z的表达式可知,( )F z有一个单极点 1 1 = 2 p-,一个二重极点 2=2 p。 可将( ) 1 zF z - 表示为 ( ) () () () 2 111112 2 2112 2 2 22 CCCzz zF z z z zzz - + =+ - - -+ 根据主教材的部分分式分解法,可确定上式中的待定系数为 ( ) 1 1 1 2 11 225 z CzzF z - =- =+=- ()( ) 2 1 11 2 8 2 25 z CzzF z - = =-= ()( ) 2 1 12 2 d26 2 d25 z CzzF z z - = =-= 可得到 ( ) () ()() 1 1 22 112 1 11 1826 11 252525 ,2 11 2 1212 1121 22 z z F zz zz zzz - - - - - - + =+ - - -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6 根据主教材式的部分分式分解法,可确定上式中的待定系数为 ()( ) 3 1 1 1 13 z CzzF z - = =-= ()( ) 3 1 2 1 d 13 d z CzzF z z - = =-= ()( ) 2 3 1 3 2 1 d 12 d z CzzF z z - = =-= 可得到 ( ) ()() () 32 332 ,1 1 11 zzz F zz z zz =+ - - 由于极点 1=1 p是位于收敛圆环1z 的内侧,为右边信号的极点,根据主教材的常 用z变换对,求其逆z变换可得 f n为 () 2 3 132 2 33 2 22 f nn nu nnu nu n nnu n =-+ =+ + 题 7.17 解: 由于是右边信号,将除式和被除式均按降幂次排列,应用长除法得 321 346237 13 127 124 47 457 22 2142 12 242 242 22 242 zzz zzzzzz zz zzz zzz zz zzz - - - - - - - +- -+-+ -+ -+ -+ -+ -+- 所以,0n -+ 则系统函数( )H z的零极点如图J7.20.1所示。 Re Im 0 3 2 z 图图J7.20.1 系统函数 系统函数( )H z的零极点图 的零极点图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59 (2)对( )H z进行部分分式分解可得 ( ) 11 22 55 1312 H z zz - - =+ -+ 求其逆z变换可得系统冲激响应为 () 2 32 5 n n h nu n =- - (3)系统不稳定,因为 h n的收敛域不包含单位圆。 (4)由主教材式( )( ) inv 1HzH z=,可求得 ( ) ( ) ()() () 11 1 inv 1 1312 11 16,0 22 zz Hzzzz H zz - - - -+ =- - 求其逆z变换为 inv 11 131 22 hnnnn=+- 由于 inv hn的收敛域包含单位圆,所以它是稳定系统。 题 7.21 解: (1)输入的z变换为 1 11 , 1 2 1 2 f nz z Z - - 输出的z变换为 12 1 11 2 21 11 3 2, 11 3 11 33 zz y nzz zz Z - - - - -= - 根据系统函数的定义,可得系统函数( )H z为 ( ) ( ) ( ) 12 1 1 2 21 1 3 1 1 2 1 3 zz Y z H zz F z z - - - - =- - 整理可得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0 ( ) 1 12 1 1 1 1 2 2, 1 3 1 3 z H zzzz z - - - - = - 且仅当( )H z的收敛域为 1 3 z 时,响应的z变换( )Y z的收敛域才可能为 1 3 z 。 (2)求( )H z的逆z变换可得 1 11 1 2121 32 3 nn h nnnu nu n - =-+- (3)由系统函数( )H z,可得系统的差分方程为 1551 1123 3233 y ny nf nf nf nf n-=-+-+- 题 7.22 解: (a)由题,可得 ( ) jj2 1 10.1e0.72e H WW W - = +- 则系统的零极点图和幅频特性图分别如图J7.22.1和图J7.22.2所示。 Re Im 10.9 1 1 A 2 A 0.8 j e z 图图J7.22.1 主教材例 主教材例7.6.4向量向量 1 A、 2 A长度随长度随变化 变化 O j e H 图图J7.22.2 系统(a)的幅频特性图 系统(a)的幅频特性图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1 (b) 由题,可得 ( ) j2 1 10.64e H W W - = + 则系统的零极点图和幅频特性图分别如图J7.22.3和图J7.22.4所示。 Re Im 1 平面 1 1 A 2 A 0.8j 0.8j j e 单位圆 z 图图J7.22.3 向量 向量 1 A、 2 A长度随长度随变化 变化 O /2 / 2 j e H 图图J7.22.4 系统( 系统(b)的幅频特性图 )的幅频特性图 (c) 由题,可得 ( ) j 1 10.5e H W W - = + 则系统的零极点图和幅频特性图分别如图J7.22.5和图J7.22.6所示。 Re11 1 A 0.5 j e z 图图J7.22.5 向量 向量 1 A长度随长度随变化 变化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2 O j e H 图图J7.22.6 系统( 系统(c)的幅频特性图 )的幅频特性图 (d) 由题,可得 ( ) ()() jj 1 11.1e10.8e H WW W - = +- 则系统的零极点图和幅频特性图分别如图J7.22.7和图J7.22.8所示。 Re Im 1 1 1 A 2 A 0.8 1.1 j e z 图图J7.22.7 向量 向量 1 A、 2 A长度随长度随变化 变化 O j e H 图图J7.22.8 系统( 系统(d)的幅频特性图 )的幅频特性图 题 7.23 解: (a)因为是因果系统,所以 1 2 z ,由于此收敛域包含单位圆,所以该系统稳定。 又因为它的极点和零点并不全在单位圆内,所以它不是最小相位系统。 由于 ( ) () 11 111 2 112 3 111 111 223 zz H z zzz - - +- = -+-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3 也可表示为 ( ) () ( )( ) 11 1 1 111 minap 2 110.5 123 11110.5 111 223 zz z H z z zzz Hz Hz - - - - +- - = - -+- = 可以看出, ( ) min Hz是最小相位系统,而( ) ap Hz为全通系统。 (b)因为是因果系统,所以2z ,由于此收敛域不包含单位圆,所以该系统不稳 定。 又因为它的极点和零点不都在单位圆内,所以它不是最小相位系统。 由于 ( ) () ()() () () ()()() () 11 2 1111 11 111 11111 1j 21j 2 12 11 121121 44 11 1j1+j 10.51j 21j 2 22 111 10.51121j1+j 422 zz z H z zzzz zz zzz zzzzz - - - - - - +- + = -+-+ - -+- = -+- ( )( ) minap Hz Hz = 可以看出, ( ) min Hz是最小相位系统,而( ) ap Hz为全通系统。 (c)因为是因果系统,所以此收敛域不包含单位圆,所以该系统不稳定。 又因为它的极点和零点不都在单位圆内,所以它不是最小相位系统。 由于 ( ) () () ()() () ()() ( )( ) 1 1 211 1111 11111 minap 1 12 1 2 = 2141j21j2 111 11j1+j12 1222 1112 1j1+j1j21j21 222 z z H z zzz zzzz zzzzz Hz Hz - - - - - - - = - +- - = - -+- = 可以看出,( ) min Hz是最小相位系统,而( ) ap Hz为全通系统。 题 7.24 解: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4 (a)根据定义, f n的双边z变换为 ( ) 22 ,0 - 根据定义, f n的单边z变换为 ( ) 1 0 1 1 2 , 1 2 1 2 n u n Fzf n zz z - - = = - (c)因为 ()() 2 22422 nn f nu nu n - = -=-是因果信号,所以双边变换和单 边变换一样,可得 ( )( ) 2 1 4 ,2 12 u z F zFzz z - - = + (d)因为 2221 nnn f nu nun=+- -的双边z变换没有公共收敛域,所以其双 边z变换不存在。 根据定义, f n的单边z变换为 ( ) 1 0 1 ,2 12 n u n Fzf n zz z - - = = - 题 7.25 解: 对差分方程取双边z变换,可得 ( )( )( )( ) 121 31 42 Y zz Y zz Y zzF z - -= 根据系统函数的定义,可得系统函数( )H z,并根据因果性可确定其收敛域为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5 ( ) ( ) ( ) 11 12 11 11 3 22 , 331 2 111 422 zz Y z H zz F z zzzz - - - = -+ (a)输入信号 f n的z变换为 ( ) () 1 1 1 11 3 111 2 ,2 11 122 1112 22 z F zz z zzz - - - - - =-=,( )( )( )Y zF z H z=没有公共的收敛域,( )Y z不存在, 所以 y n不存在。 题 7.26 解: (a) 1y ny nf n+-=, 1 3 n f nu n = ,11y -= 系统全响应 y n 设输入 f n和响应 y n的单边z变换为( ) u Fz和( ) u Yz, 对差分方程两边取单边z变 换,由单边z变换的时移特性,可得 ( )( )()( ) 1 1 uuu Yzz YzyFz - +-= 输入 f n的z变换为 ( ) 1 11 , 1 3 1 3 u Fzz z- = - 将初始条件11y -=代入,并整理得到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7 ( ) () 1 1 1 11 111 344 11 1 111 33 u z Yz z zzz - - - - - =+ + -+- 注意,( ) u Yz一共有两个极点,极点1-是系统的极点,由于系统是因果系统,所以 其收敛域应为1z ;而极点 1 3 是输入信号引入的极点,收敛域为 1 3 z 。所以( ) u Yz的 收敛域应为1z , 1 3 z 的交集1z 。对( ) u Yz取逆z变换可得系统全响应为 () 11 1 1 44 3 n n y nu nu n =-+ 系统零状态响应 f y n 在单边z变换中,所有初始条件都置为0,则该式为 ( )( ) 1 1 1 1 1 3 uu Yzz Yz z - - += - 整理得到 ( ) () 1 1 11 31 1 44 11 1 111 33 u Yz z zzz - - - =+ + -+- 求逆z变换得零状态响应为 () f 31 1 1 44 3 n n y nu nu n =-+ 系统零输入响应 s y n 在的求解中,将输入置为零,有 ( )( )( ) 1 1=0 uuu Yzz YzyFz - +-= 将初始条件11y -=代入,并整理得到 ( ) 1 1 1 u Yz z- - = + 求逆z变换,且由系统是因果系统,可得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8 () s 1 n y nu n=- - 可以验证 sf +y ny ny n= (b) 11 21 42 y ny nf nf n-=-, f nu n=,11y -=, 21y -=- 系统全响应 y n 设输入 f n和响应 y n的单边z变换为( ) u Fz和( ) u Yz。 输入 f n的z变换为 ( ) 1 1 , 1 1 u Fzz z- = - 则 1 1 1 1 1 2 1,1 21 z f nf nz z Z - - - - - 对差分方程两边取单边z变换,利用单边z变换的时移特性,并代入初始条件,可 得 ( ) 1 21 1 1 1 111 2 1 4441 u z Yzzz z - - - - -+= - 整理得到 ( ) 1 11 2117 3824 ,1 11 1 11 22 u Yzz z zz - - - =+ - -+ 注意,( ) u Yz一共有三个极点,极点 1 2 和 1 2 -是系统的极点,由于系统是因果系统, 所以其收敛域应为 1 2 z ; 而极点1是输入信号引入的极点, 收敛域为1z 。 所以( ) u Yz 的收敛域应为1z , 1 2 z 的交集1z ,对( ) u Yz取逆z变换可得系统全响应为 21 1171 38 2242 nn y nu nu nu n =-+-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69 系统零状态响应 f y n 在单边z变换中,将所有初始条件都置为0,则有 ( )( ) 21 11 11 42 uu zYzFzz - -=- 整理得到 ( ) 1 1 21 33 ,1 1 1 1 2 u Yzz z z - - =+ - + 求逆z变换得零状态响应为 f 211 332 n y nu nu n =+ - 系统零输入响应 s y n 在的求解中,将输入置为零,有 ( ) 21 111 10 444 u Yzzz - -+= 整理得到 ( ) 1 2 11 + 1 44 , 1 2 1 4 u z Yzz z - - - = - 求逆z变换得零输入响应 sf 311 1 828 2 nn y ny ny nu nu n =-=- 可以验证 sf +y ny ny n= (c) 1 12 2 y ny nf n-=, 2 cos( / 2) n f nnu n=,12y -= 设输入 f n和响应 y n的单边z变换为( ) u Fz和( ) u Yz, 对差分方程两边取单边z 变换,可用单边z变换的时移特性,可得 ( )( )( ) 1 1 12 2 uuu YzYz zyFz - -+-=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0 输入 f n的z变换为 ( ) 1 2 12 12cos 1 2 ,2 1 14 1cos4 42 u z Fzz z zz - - - - = + -+ 将初始条件代入,并整理得到 ( ) () 2 312 -1-1 1 12 34 11 1+2jz12jz 1114 22 u CCCz Yz zzz - - - + =+ - -+ 由( ) u Yz的表达式可知,( )F z有三个单极点 123 =1,=2j,=2jppp-,可将( ) 1 u z Yz - 表示为 ( )( ) 13 12 1 +2j2j 2 u CCC G zz Yz zz z - =+ - - 根据主教材的部分分式分解法,可确定上式中的待定系数为 ( ) 1 1 1 2 119 217 z CzzF z - = =-= ()( ) 1 2 2j 4j164j 2j 14j17 z CzzF z - =- + =+= + ()( ) 1 3 2j 4j164j164j 2j 14j1717 z CzzF z - = -+- =-= - +- 将系数 1 C、 2 C、 3 C代入( )G z的表达式,可得 ( ) 19164j164j 171717 1 +2j2j 2 G z zz z +- =+ - - 再由( )( ) u YzzG z=,可求得 ( )( ) 11 1 19164j164j 171717 ,2 1 1+2j12j 1 2 u YzzG zz zz z - - +- =+ - - 注意,( ) u Yz一共有三个极点,由于系统是因果系统,所以其收敛域应为2z ;对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1 ( ) u Yz取逆z变换可得系统全响应为 jj 22 19 1164j164j 2 e2 e 17 21717 19 1328 2 cos2 sin 17 2172172 n nn nn n nn y nu nu nu n u nn u nn u n - +- =+ =+ 系统零状态响应 f y n 在单边z变换中,所有初始条件都置为0,则该式为 ( )( )( ) 1 1 2 2 uuu YzYz zFz - -= 整理得到 ( ) ( ) () 11 11 12 2164j164j 22 171717 111 12j12j 11114 222 u u Fz Yz zz zzzz - - - +- =+ +- -+ 求逆z变换得零状态响应 jj 22 f 2 1164j164j 2 e2 e 17 21717 2 1328 2 cos2 sin 17 2172172 n nn nn n nn y nu nu nu n u nn u nn u n - +- =+ =+ 系统零输入响应 s y n 在的求解中,将输入置为零,有 ( )( )() 1 1 10 2 uu YzYz zy - -+-= 整理得到 ( ) 1 11 , 1 2 1 2 u Yzz z- = - 注意,由于系统是因果系统,所以其收敛域应为 1 2 z ,对( ) u Yz取其逆z变换可得 系统全响应为 s 1 2 n y nu n =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2 可以验证 sf +y ny ny n= 题 7.27 解: (1)因为系统是稳定的,所以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应包含单位圆,为 1 3 2 z (a)输入信号 22 1nf n=为复指数信号,且 0 1z =位于( ) H z的收敛域内,所 以响应为 ( ) 1 2 18 n z y nH z = = (b)输入信号 1 11 =2 22 nn f n - = 为复指数信号,由于 0 1 2 z =位于( ) H z的收敛域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3 内,所以响应 y n为 ( ) 1 2 11 218 22 nn z y nH z = = (c)输入信号 1 22 2 nn f n + =为复指数信号,且 0 2z =位于( ) H z的收敛域内, 所以响应为 ( ) 2 9 2 22 2 nn z y nH z = = (d)输入信号 () 1 cos / 3 4 n f nn = - 为复指数信号,并且 ()() j /3j /3j/3j/3 111111 cos / 3 =ee=e+e 442244 nnnn nn f nn - = -+- 由于 /3 1 e 4 -和 /3 1 e 4 - -均位于( ) H z的收敛域内,所以响应为 j/3j/3j/3j/3 11111 eHe+eHe 24444 11 =11cos+4 3sin 4343 nn nn y n nn - =- - 题 7.28 解: (a)离线时间系统的系统函数( )H z为 ( ) ()() 1212 123 111 110110 531 121131 222 zzzz H z zzzzzz - - - -+-+ = -+- 根据主教材的直接实现方框图,并注意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H z的系数在图中的 位置,可得系统方框图的直接型如图J7.28.1所示。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4 3 2 2 5 2 1-10 f n 1 z 1 z 1 z y n 图图J7.28.1 系统方框图的直接型实现 系统方框图的直接型实现 利用部分分式分解法,系统函数( )H z可分解为 ( ) ()() 12 11 1 111 110221 11 113 11131 22 zz H z zz zzzz - - - - -+- =+ +- -+- 根据主教材并联型的方框图,可画出其并联型的方框图如图J7.28.2所示。 f n 1 2 1 z 1 z 1 z y n -2 1 2 3 图图J7.28.2 系统方框图的并联型实现 系统方框图的并联型实现 系统函数( )H z也可以看成3个子系统的级联,为 ( ) ()() 1212 12 1 111 1101101 11 123 11131 22 zzzz H z zz zzzz - - - - -+-+ = - -+- 可画出系统级联型方框图如图J7.28.3所示。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5 3 2 1-10 f n 1 z 1 z y n 1 z 1 2 图图J7.28.3 系统方框图的级联型实现 系统方框图的级联型实现 (b)离线时间系统函数的系统函数( )H z为 ( ) () 12 12 123 11 5 5 22 22 2 2 513 11 222 zzz zz H z zzzzzz - - - - -+ -+ = -+- 根据主教材的直接实现方框图,并注意离散系统的系统函数( )H z中的系数在图中 的位置,可得系统方框图的直接型如图J7.28.4所示。 1 5 2 2 f n 1 z 1 z 1 z y n 5 2 1 2 2 图图J7.28.4 系统方框图的直接型实现 系统方框图的直接型实现 利用部分分式分解法,系统函数( )H z可分解为 ( ) () 12 11 1 11 5 22 1212 13 112 11 22 zzz H z zz zzzz - - - - -+ - =+ - +- 根据主教材并联型的方框图,可画出其并联型的方框图,如图J7.28.5所示。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6 f n 1 z 1 z 1 z y n 1 2 2 图图J7.28.5 系统框图的并联型实现 系统框图的并联型实现 系统函数( )H z也可以看成3个子系统的级联,为 ( ) () 12 12 121 11 5 5 22 22 12 2 313 111 222 zzz zz H z zzzzzz - - - - -+ -+ = -+- 可画出系统级联型方框图如图J7.28.6所示。 2 3 2 5 2 f n 1 z 1 z y n 1 z 2 图图J7.28.6 系统方框图的级联型实现 系统方框图的级联型实现 题 7.29 解: (1)由题,对差分方程两边求z变换可得 ( )( )( )( )( ) 121 31 2 42 Y zz Y zz Y zF zzF z - -=+ 且由系统函数的定义,可得 ( ) ( ) ( ) 11 121111 1711 22 1 2442 33131 11111 42222 zz Y z H z F z zzzzzz - - + =+= -+-+ 则可画出信号流图的直接、并联、级联实现形式,分别如J7.29.1、图J7.29.2、图J7.29.3 所示。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7 1 z- 1 z- ( )F z ( )Y z 3 4 2 1 2 图图J7.29.1 信号流图的直接实现形式 信号流图的直接实现形式 1 z- ( )F z( )Y z 3/ 2 7 4 1 z- 1 4 1/ 2- 图 图J7.29.2 信号流图的并联实现形式 信号流图的并联实现形式 ( )F z 1 z- 1 z- 2 1 2 3 2 1 2 - ( )Y z 图图J7.29.3 信号流图的级联实现形式 信号流图的级联实现形式 (2)1直接型 根据图J7.29.1可知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满足关系 12 22 2221 1 3 1 4 153 212 222 x nx n x nx nx nf n y nx nx nx nx nf n += +=+ =+=+ 便可得到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11 22 01 1 0 3 111 4 x nx n f n x nx n + =+ + 输出方程为 1 2 35 2 22 x n y nf n x n =+ 第 7 章 习题解答 信号与系统 何子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78 并联型 根据图J7.29.2可知状态变量和输入变量之间满足关系 11 22 12 3 1 2 1 1 2 71 44 x nx nf n x nx nf n y nx nx n +=+ +=+ =+ 便可得到系统的状态方程为 11 22 3 0 11 2 111 0 2 x nx n f n x nx n + =+ + - 输出方程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