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脉络第三章报告.ppt_第1页
翻译脉络第三章报告.ppt_第2页
翻译脉络第三章报告.ppt_第3页
翻译脉络第三章报告.ppt_第4页
翻译脉络第三章报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譯介入顛覆:,重估林紓的文學翻譯,第三章, 以海外軒渠錄為例,Presenter: 曹羽涵 (M10222705),摘要,3-0 林紓你是誰?海書在幹麻的? 3-1 林紓,你很奇怪耶! 3-2 林紓的作品們阿,你們也很奇怪耶 3-3 原文版本傻傻分不清 3-4 錯漏百出的翻譯還這麼紅到底憑什麼呀? 誤譯漏譯添譯改譯 3-5 魔鬼藏在細節裡 介入翻譯翻譯介入翻譯(者)的微言大義 3-6 無心插柳 林紓翻譯的自我顛覆, 林紓/海書簡介, 中外翻譯史上的異數, 林譯與海外軒渠錄, 林譯之原文版本與譯序之詮釋策略,3-0 主角登場 (1/6),林紓 (1852-1924),(i) 人物, 林紓 (1852-1924) ,少孤家貧,自幼嗜書如命自言四十五以內,匪書不觀,校閱古籍二千餘卷, 為桐城古文派名家,與當時支持白話的新文化運動的領袖如胡適等人意見相左, 介紹西洋近世文學的第一人, 因為林紓不審西文,所以選什麼書來翻譯,是由口譯者來負責, 古文裡有很少滑稽的風味,且不適合寫情,林紓居然用古文譯了茶花女 黑奴籲天錄堂詰訶德與海外軒渠錄等書。,(ii) 譯作原文 海外軒渠錄 即 Gullivers Travels 格列弗遊記由林紓、魏易合譯(1906),3-0 主角登場 (2/6),描述一名外科醫師格列佛所寫一系列神奇的旅行經歷,實質是作者對當時的科學家、政黨、王室、教宗激烈諷刺,批評英國對愛爾蘭的壓迫和輝格黨的外交政策,揭示人類的劣根性。,小人國遊記,原名是 (A Voyage to Lilliput) 格列佛於澳大利亞的西北部遇到暴風雨,漂流到爪哇附近的一個島上 醒來發現自己被當地小人的兵牢牢綁死 厘厘普由國王統治,島民身高越高地位越高,所以國王則是全島最高者。 王國的朝臣以鞋跟高低分成低跟黨,3-0 主角登場 (3/6),格列弗遊記 一書共分成四個部分,分別依序記載格理佛的四次冒險旅行:,故事中所設定的角色皆是對當代皇室與教宗的諷刺,(ii) 大人國遊記,原名是(Brobdingnag) 在北美洲遇到季風並迷失方向,結果到了大人國 格列佛被從海中救起的農夫賣進皇宮當小丑藝人,供貴賓們娛樂 其中國王經常詢問格列佛有關英國的情況 由格列佛提出很好的建言給國王,希望幫助他增強國力時,3-0 主角登場 (4/6),此篇故事暗指我們身處一個為以大欺小,弱肉強食的世界,(iii) 諸島國遊記 原名是拉普塔、巴尼巴比、拉格那格、格魯都追與日本遊記 格列弗再度出海時,途中不幸遇到荷蘭與日本海盜洗劫 ,經過五個島嶼 拉普塔(Laputa), 亦稱飛島國 此王國的人卻只關心抽象的知識,忽視社交與生活中實踐的能力 其統治者對的地上島居民沒沒不聞,對其實行高壓統治,3-0 主角登場 (5/6),此故事暗指現代知識分子滿腹經綸,卻不帶感情,也象徵人在20世紀面對科技的恐懼。,(iiii) 慧駰國遊記(Houyhnhnms) 格列佛又一次作遠洋航行,但他聘請的水手們叛變,並把他流放到一個島上 在島上住著兩種主要的生物 最後因擔心格列佛會危害慧駰國的社會而把他驅逐出境 格列佛最後被送返英國,但他無法忍受與自己的家人,3-0 主角登場 (6/6),此故事暗諷自私、殘暴的人類只配屈居生物圈之末流, 慧駰 具有高度智慧的馬, 犽猢 (yahoo) 最低劣、野蠻的動物,完全無法調教;其他動物都避之唯恐不及, 林紓的翻譯是中外翻譯史上的第一大異數 (P68-71),3-1 中外翻譯史上的異數 (1/2), 林紓在翻譯界本身就是一個話題 古文名家的身分,不曉外文,卻與人合譯180部作品, 在林紓之前的中譯,皆是以非文學類的文章為主。Eg: 佛經 因為林紓的關係,造就晚清在中國文學史上的空前盛況, 時代造就英雄 東西對立的情況,使得林的作品特別, 賦與翻譯新使命 積極從事翻譯的目的是為國家效力:啓蒙與救國是一體的兩面,3-1 中外翻譯史上的異數 (2/2),3-1 結論 林紓涉及了許多當代飽受爭議的議題,如, 傳統價值的生存能力, 文學媒介的選擇, 知識分子的角色,而成就他在漫長的中國翻譯史上留下不可抹滅的地位,3-2 林譯與海外軒渠錄 (1/3),林譯作公認的評價 (p72),個人對林譯作的見解, 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 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一般人的境界, 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追求知識者的境界, 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 悟道者的境界, 林紓的翻譯所起 “媒” 的作用,已經是文學史公認的事實,3-2 林譯與海外軒渠錄 (2/3),海書的最大特色 (P76),合譯者不清 譯本上並無註明合譯者的姓名;且在不同階段,皆有不同的合譯者,(2) 腰斬 基於篇幅考量及美學斟酌,林之譯作謹止於第二部,(3) 章節名稱於中文翻譯本中居然顛倒 海書在後來的兒童文學通行的中譯名為大小人國遊記,罔顧原書中主角先到小人國再到大人國的情節,3-2 林譯與海外軒渠錄 (3/3),本章討論海書的 方式 (P74), 本章欲以哲學、歷史、人類學、歷史語言學、文學等觀點來闡述林紓是如何表現出譯作及其如此表現譯作方式的原因。,實現方式: 使用“siting/citing translation”來批評海書 Site Translation (脈絡式的翻譯) Cite Translation (結合本文式的翻譯), 考慮當時清末的處境, 引用特定譯文文本,並加以分析,重視翻譯中所呈現的不對等的 知職 /權力 關係,從一特定時空A(歐洲)轉移至B(晚清), 以往討論林紓的方式,多屬泛泛之論,3-3 林譯之原文版本與譯序之詮釋策略 (1/2),一、原文版本 (P78), 林紓與合譯者不重視版本的問題,該書的原文版本本身便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以下為海書的主要兩個版本: # 1726 Gullivers Travels 書初版 被刪減過了頭 # 1735 Gullivers Travels 書第二版 作者並在書中嚴詞抗議初版內容,結論: 從林紓之譯作及其兩版原文比較後,海書是根據1726年版或是其衍生版本譯成,3-3 林譯之原文版本與譯序之詮釋策略 (2/2),二、譯序之詮釋 (P80), 林紓所撰寫的序(前記) 與跋(後序),海書中的序全文分成兩部分:,結論: 林紓在海書裡做著的序,得以稱得上是 班哲明(Walter Benjamin) 對於譯者的職責的說法了,Walter Benjamin, 具有熱切的社會、政治改革意識,# part 1: 自身對文本作者 (綏夫特) 所撰寫的大小人國遊記的看法,# part 2: 自己對作者撰寫此書的心情體認,3-4 誤譯漏譯添譯改譯,3-4 誤譯漏譯添譯改譯 (1/5),林譯作之毗漏: (P85),(i) 文筆的典雅、流暢度有限,(ii) 過度添加,(iii) 同本譯文中的譯名不統一,(iiii) 錯亂之處眾多,結論: 以一般標準來看,林譯固然下筆老練,文從字順,但訛誤之處甚多,3-4 誤譯漏譯添譯改譯 (2/5),一、誤譯 (P86),(a) 單字誤譯 (b) 句義誤譯,(a) 單字誤譯,古今字義及拼法之不同而造成譯者理解上的錯誤,Eg. (1) Physick (2) Philosophy ,醫學家,科學家,(b) 句譯誤譯,對英文句子結構的誤解造成意義上的錯誤,Eg.“.if I had not been a good swimmer, it might have gone very hard with me.” 林譯: 余非善游者,勢且必死。,若非我是一個善游者,我就死定了,3-4 誤譯漏譯添譯改譯 (3/5),二、漏譯 (P91),複雜的典故常是翻譯中的陷阱,是一種文化障礙;若不熟悉作者時代背景,便是對其內容一知半解,造成翻譯上的困難。,Eg: 因不知希臘神話中菲頓(Phaethon)的典故,林將文本中的79頁逕自遺漏,3-4 誤譯漏譯添譯改譯 (4/5),三、添譯 (P93), 添譯可視為譯者積極介入,為彌補原文之不足或加強效果,Eg. 皇后說 皇后聞言。笑曰, 然而添加之時若不審慎,反而畫蛇添足,得不償失。,Eg. 阡上遺牛屎絕巨。已乾。初欲力躍而過。顧半道下墜。濕屎沒膝。,過分添加使得語句前後矛盾,3-4 誤譯漏譯添譯改譯 (5/5),四、改譯 (P96),所謂的改譯是指譯者為了特定的目的或效果而更動原文,改譯有時候還夾雜了誤譯,其判斷方式必須比對譯文中的其它部分。,Eg.此書不少有關糞便的描述,而林紓在翻譯的時候改用了許多隱晦之詞來替代不雅觀的字 necessities of nature the offensive matter that business the adventure ,內急,那檔子事兒,惹人討厭的東西,這個貿然之舉,結論: 林氏不懂外文,是靠別人口譯給他,他再用古文筆譯出來的。譯作中錯漏較多,但他的譯作使中國認識了一些世界一流作家,瞭解外國的生活,無形中提高了小說的地位,可謂功不可沒。,3-5 介入翻譯翻譯介入翻譯(者)的微言大義 (1/3),在海一書裡,林紓在翻譯過程亦是使用微言大義,含沙射影的方式來抒發他對當代政治黑暗及被列強侵略國土後心中憤恨不平的情結緒。, 在海書中若干部分,林紓有意於議論,抒發胸懷,不僅介入翻譯,又似欲以翻譯來介入。,【就文本而言】,【就脈絡而言】,Eg1. (第二部第一章提到格列佛置身大人國時說的話) 林紓譯作: 復念身處此國,乃為微渺之身。猶之利裏北達之人。入我歐洲。在勢未有不死者。大抵人類之相殘。亦弱肉強食而已。,翻譯意涵 大小、弱強之比至為明顯,而在清末列強入侵,人為刀俎、我為魚肉,Eg2. (在大人國中,格列佛向國王講述近百年來的歐洲歷史 ) 林紓譯作: 聞余述百年前之歷史。則尤駭愕。謂此時直一叛亂嗜殺革命囚拘之世界。效果所成。貪也。淫也。偽也。悖也。忍也。景也。狂也。爭也。陰毒也。好名也。,翻譯意涵 有意引用英論政治歷程的慘酷教訓為鑑,警示革命之危險。,3-5 介入翻譯翻譯介入翻譯(者)的微言大義 (2/3),Eg3. (但國王不聽其言,使格列佛的用心良苦未得到回報,林在書中添譯了這句話 ) 林紓譯作: 以此國立於世界之外,遂不審地球上有他國。吾國雖有大利。彼蓋未嘗一見。見既弗廣。所施於政體者。遂偏執不可濬瀹。且深斥吾歐之文明為多事。以帝無善惡之辨。幾不知世有熏蕕。責之以人極。宜其不悟。,翻譯意涵 暗示當權者的坐井觀天,執迷不悟,令有意積極引介外國體制的改革者失望。,3-5 介入翻譯翻譯介入翻譯(者)的微言大義 (3/3),更多類似的諷刺添譯如:,Eg1. 如新巧之手藝。帝略許可。而鑄炮之事。則立斥其妄。 Eg2. 汝纖細若如是。乃敢為大言。 Eg3. 古今無分。遂泥古不化。墨守舊法。至於老死。,結論: 林紓在海一書中,透過誤譯與添譯來介紹譯文,進而藉著翻譯來介入文化與政治,以啓蒙、救國。,3-6 翻譯顛覆 (1/2), “Traduttore, traditore” 翻譯者,背叛者也。 翻譯作品一旦受接納體系的影響,就無法百分之百享有原文的地位, 與其苛求完美的翻譯,不如體認翻譯中有其可譯性與不可譯性;有衍義性與衍異性。 既要在可能範圍內致力於忠實,也要將翻譯以予脈絡化,一、批評譯作的新觀點 (P106),3-6 翻譯顛覆 (2/2),二、林紓譯作的翻譯顛覆之處 (P107-109), 林譯是口譯者(舌人)與筆譯者合作,在如此雙重倉促傳述之下,出現許多訛誤非但不足為其 林譯作數量眾多,為中國翻譯史上首度有意識、大規模的文學翻譯 林譯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